彭静波
【摘要】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描绘了一个“善”的世界,城邦宛如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他的思想基调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积极追求;而当霍布斯《利维坦》描绘的人生来胆怯、自利,城邦只是一个大家用来缓解内心中惶恐感的政治工具罢了,霍布斯的思想基调亦可用四个字来概括:消极逃避。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霍布斯 城邦 人性 政治性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考察一个政体的前提是考察它的城邦,考察一个城邦的前提是考察它的公民。本文将首先讨论亚里士多德与霍布斯关于人性诸多方面看法的差异,随后再上升到城邦的高度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比较。
一、亚里士多德与霍布斯对“人性”看法的三点差异
(一)人的品性及幸福的定义
霍布斯眼中的人是自私的,人们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通过摧毁敌对力量来保全自我,甚至在侵害实际发生之前,人们就惶惶不可终日,因而先发制人,使用武力来排除周围可能对自己造成威胁的力量。更有甚者,在这样不断征服他人的过程中获得了快感,他所征服的领域早已突破了他自我保存本来需要的安全值,这样的人沉醉在权势的乐趣中不能自拔。竞争、猜疑、荣誉都会激发起人与人的争斗,由此形成了“每一个人对每个人”的无形战争。
亚里士多德眼中的人也不能说是完全无私的人,他肯定了人们一旦感觉到某一事物或者是德行为自己所有时,就会有一种无法形容的异样的感觉,但他认为,这是自爱的表现,是出于人的天赋的情感,而自私是过度的自爱,自私是应当受到指责的。人只有在目标不断被实现、欲望被不断满足的过程中才能感到快乐,因为“终极的目的和最高的善根本不存在”。霍布斯在《利维坦》的最后部分更加鲜明地批判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善”的说法,他用大量反问句来讽刺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为“虚妄的哲学”,世界是物质的,信仰、智慧之类的美德与品质不可能从天上灌到或是吹进人的身体里去,不能忽视人在炼狱中的痛苦来谈论灵魂或“善”。
(二)人是否生而平等
亚里士多德眼中的人绝对不能说是平等的,这些人从出生开始就被打上了“统治者”、“奴隶”的烙印,奴隶天生就是一种有生命的实践工具,是他的本性和职能。人生来存在差异,不仅是身体强壮程度上的差异(奴隶身体强壮以使其适于劳作),还包括灵魂上的差异(奴隶的灵魂是比较低贱的),灵魂天然具备统治与服从两种不同的品性,奴隶制度有益且公正,他甚至说奴隶是独立于主人身体之外的活着的部分,与主人可以构建一种和谐的朋友关系。亚里士多德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差别归结于“自然的意愿”,然而这与其说是“自然的意愿”,不如说是“统治阶级”的意愿。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霍布斯关于“身心平等”的论述,他认为即使人在某一方面能力较弱,必然在其他方面能够强于他人,“现如今存在的不平等状态是由市民法引起的”,而不是自然或天生存在的,他直接批判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奴隶天然为奴隶”的观点,这可以说是现代政治思想相比于古代政治思想的一大进步与飞跃。
(三)人的政治性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的开篇就谈及了人的政治性,将人喻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结合不是出于各自的意愿,这样的结合是天生的,譬如男人和女人的结合,又譬如动物、植物等因繁衍后代的本性冲动而产生的结合。霍布斯认为这样的比喻是站不住脚的,蜜蜂、蚂蚁等动物虽然能够相安無事地群体生活,但动物与人类存在着天壤之别:动物不具备语言、理性,不追求荣誉或地位,群体的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也不存在分歧,感受不到同伴的冒犯,动物的协同出于自然而人类的协同则出于信约,政治是人类用来制止相互侵略的工具,因信约诞生而不因人的天性诞生。
二、城邦的成因及其治理
(一)城邦形成的原因及目的
翻开《政治学》正文的第一页,可以看到亚里士多德这样的论述:“一切社会团体的建立,其目的总是为了完成某种善业”,因此,城邦作为一种最高的共同体,它必然是为了追求了至善。霍布斯在论国家的部分也明确阐述了城邦的成因,即“城邦的终极动机、目的或企图是预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保全自己并因此而得到更为满意的生活;也就是说要使自己脱离战争的悲惨状况”,可以将此理解为抵御外敌、自我保存的需要。亚里士多德并未否定城邦的基础性作用,也就是霍布斯所谓的“自我保全”的作用,他将城邦的目的分为两个层级,从较低层面上看是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从较高层面看是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即实现善业,因此不能绝对的说二者关于城邦目的的观点是对立的,他们只是对“城邦终极目的”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二)城邦的治理
有关城邦的治理是霍布斯理论的一大特色,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的“统治者天生为统治者”、统治者具有较高的德行与较强的实践能力、法律能够更好地强化统治等观点,他所构建的城邦则更具理性色彩。霍布斯构造出了一种新型人格——国家人格:“这就是一大群人相互订立信约、每个人都对它的行为授权,以便使它能按其认为有利于大家的和平与共同防卫的方式运用全体的力量和手段的一个人格”,“承当这一人格的人就称为主权者”。我们可以这样比喻霍布斯认为的国家人格:世界上本没有国家,让出权利的人多了,便成了国家。可以说,霍布斯构建的城邦是一个依靠由信约形成的国家权力来规制的城邦,而不是亚里士多德描绘的那种依靠德行、法律、善等来治理的城邦。
三、小结
不论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是科学还是梦呓,又或者霍布斯的城邦才更像“黑暗王国”, 他们的思想对各自的时代乃至对我们当下的生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不可否认人类思想史总是在批判中才得以前进,然而在对前人的理论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也许我们更应当怀揣一颗感激与敬仰之心。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