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诅咒”的理论探究

2017-03-30 22:11赵国振
商情 2017年5期
关键词:支柱产业传导产权

赵国振

【摘要】本文以资源诅咒的产生根源为依据,将国内外学者有关资源诅咒的类型及传导方式的观点进行分类整理,分别对应具体地区的实际现象。以期深入了解“资源诅咒”的作用和传导机制,并引起关于我国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思考。

【关键词】资源诅咒 传导机制

“资源诅咒”是指从长期的增长状况来看,那些自然资源丰裕、经济中资源性产品占据主导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反而要比那些资源贫乏国家的增长要低许多。尽管资源丰裕国家可能会由于资源品价格的上涨而实现短期的经济增长,但最终又会陷入停滞状态,丰裕的自然资源最终反而成为经济的软肋。

一、資源诅咒产生的原因

自Auty在研究矿产富集国家经济发展的问题时提出资源诅咒这个概念至今,许许多多的经济学家在此领域倾入自己的心血进行研究。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中心都放在资源诅咒存在性以及影响因素上,他们把资源诅咒看作一个在既定条件下得出的结果。前人提出的种种资源诅咒模型与理论,往往针对于某个地区的某一种问题,虽然精辟又准确,但难以就复杂的现实问题给出具体的解释。本文针对这一点提出了将整个资源诅咒过程细分为起源,传导,爆发三个阶段,用以描述具体资源诅咒情况的方法。

首先,在此以资源诅咒的产生根源为依据,将前人有关资源诅咒起源的观点分为三个大类来进行叙述。

首先是Murshed在2001年提出的观点。Murshed先生在Sachs于1999年提出的理论基础上将经济——资源类型分为点源型经济(point-source economes)和分散型经济(diffused economics)。其中,点源型经济是一种高度集中的经济类型。在点源型经济国家里,经济呈高度集中状态,支柱产业少且往往集中于少数几个资源性企业或领域。相反的,分散型经济是指国家的经济结构呈现多元化,支柱产业多且经济全面发展。其中,以资源开采为支柱产业的点源型经济往往易因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而带来资源诅咒问题。

第二类则是政治冲突型的资源诅咒,Murshed于2001年在《Resource Abunda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一文中提出了这个概念。能让一个国家一路走向资源诅咒困境的往往是政治。Murshed认为,一些存在资源诅咒的国家里,政权被一小部分醉心于资源租金的小团体所控制,资源的收益主要被用来进口消费品,很多生产性投资也集中于国内消费品领域。甚至,在充满纷争与冲突的地区,有些国家甚至将资源收益中相当大的一部分用于购买军事装备,而用在国内的基础设施和教育等具有正外部性的公共产品上的投资很少。在动荡地区往往会带来各个团体对立,甚至有可能引发流血与战争。

第三类是由制度因素引发的资源诅咒。Krugger和Tullock开创了这种寻租理论,也被很多经济学家拿来解释资源诅咒问题。发展中国家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立法不明确,在产权界定方面常常无法可依甚至有法不依。实施产权困难是制造业的发展将面临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会产生影响。但这并不会对有关资源产业的发展造成丝毫阻碍。当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租金足够高并且其产权实施面临操作性困难或者是合法性障碍时,大规模的寻租活动往往会因之诞生,甚至有时会引发动乱与战争。

二、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

自然资源对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它往往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而产生的结果。虽然丰富的自然资源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从政府民主度等间接作用的角度看,则资源的丰裕程度反而会限制经济的发展。天赐的财富是如何逐步变为可怕的诅咒呢?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由一些因素诱导的某种传导机制。往往由某个因素引起资源诅咒的苗头,然后由某种传导因素不断扩散,最终形成无可挽回的资源诅咒恶果。

现有的研究资料把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分为4种。首先是自然资源开采部门扩张对其他产业的挤出效应。制造业的萎缩与资源部门的扩张会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比如我国,许多能源大省的支柱产业往往集中于采掘和原料工业为主的工业。这些产业出产的各类产品常具有中间产品比例高,加工链很短,最终消费品比例低的特点,挤占了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含量高的最终产品工业的发展。

其次由资源型产业扩张而引起的人力资本投资不足。以资源开采为核心的点源型经济常会导致人力资本积累的不足。与资源型产业相比,加工制造业的人力资本的投资报酬率高,但其对人力资本的需求也远远大于前者。在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由于资源产业需求的影响,人力资本的投入常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额外收入补偿,这使得人们接受教育的意愿大大降低。而拥有较高技能素质和知识水平的劳动力也会选择流向别处。在现代经济结构中,推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人力资本,其作用与重要性无异于自然资源,而自然资源产业的扩张往往破坏了人力资本的积累效应。

第三则是因产权不明确造成的掠夺性开采和资源浪费。当法律制度不完善,相关产权制度不清晰时,丰裕的自然资源便会诱发寻租活动及“机会主义”行为,造成大量的掠夺性开采和资源浪费。我国现行产权制度很不完善,资源开发管理的制度安排不仅使得,资源的经营权与所有权,行政权相混淆,而且很多时候所有权在经济上没有体现,自然资源开发的收益常转化为一些地方、部门甚至是企业的利益,使得国家资源产权的形同虚设。此外,资源使用权的缺乏约束还常带来资源消耗过度、规模利用率低的恶果,破坏了资源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影响了宏观经济的运行。

最后则是因过度开发而产生的的资源恶化。自然资源的往往会对环境产生负效应,使得城市环境问题突出,污染严重。恶化的自然环境状况会阻碍地区潜在优势的发挥,并给经济发展的带来障碍。尤其是当资源接近枯竭时,支柱产业的消失会使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并引发了大量的失业甚至是社会动荡。

三、结束语

应该认识到,只要我们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合理安排产业结构,完善相关制度,明晰资源产权,合理利用、管理自然资源,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和对创新的投入,资源就能起到支持经济增长的作用,“资源诅咒”是能够避免的。因此,深入了解“资源诅咒”的作用和传导机制,及早采取针对性措施,是我国自然资源丰裕地区的相关部门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猜你喜欢
支柱产业传导产权
太和县县域经济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
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
代营粮食蔬菜种植业的条件分析
骨传导自行车头盔
产权
我国旅游信息化与旅游业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研究
企业创新资金配置风险传导机理研究
“小产权”为什么“小”
间歇性束支传导阻滞2例
公有产权与私有产权经济效率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