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薇
【摘 要】传统教学中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仍妨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是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改革物理实验教学,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强化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103-02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传统教学中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仍妨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物理具有实践、创新特点的学科,物理教学除了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改变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初中物理研究的是力、热、声、光、电、磁等自然现象,在物理课堂上演示一些实验,讲解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学生就会好动好奇动脑思考,利用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巧设悬疑唤起学生对探索新知识的思考。例如在讲解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这节时可以问学生:夏天你们吃的冰棍冒出的白气是液体还是气体呢?那白气方向是向上还是向下呢?在日常生活中,马路上的限速标志中为什么小车的速度要比大货车的速度大呢?在生活中,向温水瓶灌入开水,过一会儿瓶盖为什么很难打开呢?在灌开水的过程中,声音的高低有什么变化呢?这些疑问都会让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和创新欲望。另外还可以给学生们举一些生动的事例来说服教育学生外,还可以借助物理讲座和园地等多种方式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多了解物理学家的高尚人格,拼搏进取的精神和取得的成就,从中获得成功的启示和力量,学习他们身上坚持不懈的优良品质,增强学生的情感迁移,促使学生自觉地把科学伟人作为自己的学习楷模,发奋学好物理这门科学。
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直观演示启发,设拟的新颖有趣。例如在讲解运动的相对性时,可以借用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利用多媒体教学并配上图片,来巧用情景诱发创新思维。不仅直观、生动、形象化,而且在判断和推理的思维过程中能引发学生身临其境,大大增强和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注重学习方法、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八年级的学生由于对物理学科在素质教育上的要求缺乏认识,学习方法上尚未入门,也就谈不上正确思维,更不可能有科学合理的创新思维。而将物理学好,应不断引导学生对所要研究的物理自然现象进行多方位观察,提出问题,讨论探究,推理等一系列动手动脑的实践、思维活动过程,达到解决问题、学好物理知识的目的。例如:学习连通器原理时,可以要求学生先观察并思考茶壶的茶嘴为何总与壶盖保持一样高,确定了思考目标,带着问题让学生观察实物,明白茶壶是由壶身和嘴两个器皿构成,教师出示壶嘴去一节的茶壶,让学生先猜测、假设,后装水试验,再让学生在壶嘴上套接课前已准备好的纸折空心圆柱套管,做改变壶嘴长短装水的试验,使学生观察到壶身高矮了,将不易随心所欲地倒出水了,水未装满就会从壶嘴流出的现象,可以启迪学生,最终把两容器对底面的压强相等的知识引入作出解释,其道理自然就清楚了。这样不仅使学生体会到了物理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而且能顺其自然地从已有的思维模式基础上通过讨论启发式教学,较好地解决学物理“入门难”的问题。
三、提倡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规律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需指导学生在勤于思维中突破难点,抓关键,总结规律。例如在讲“牛顿第一定律”时,侧重于传授从实验模型观察到合理推理验证的创新思维研究方法。 “电生磁”的和“磁生电”的过程中,落脚在教给学生物理实验,观察上的创新思维反证法。“天平使用方法”时,总结归纳出“放”、“调”、“测”“读”“收”五个步骤,让学生从一个又一个“这是怎么回事”中,开始讨论学习,又在一个又一个“原来是这么回事”的创新思维过程中,掌握物理知识和研究方法,极大地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出创新能力,形成了一定的具有个性特征的创新思维方式。所以一段教学之后,遇到求解空心球一类的可多解的物理问题,同学们很快地以不同方式、途径求解,得到正确答案。在这一形式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标新立异,将创新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
四、激励学生大胆猜想,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鼓励学生面对问题,开阔更多的思路,联想更为广泛,把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依据,大胆猜想不断总结,最终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中思维的逻辑性、严谨性、探索性和猜测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都要得到重视,而且还要把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所以,这一点需要我们好好去把握,并设定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大胆想象,进行大胆的推测。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只有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养成,才能逐步提高。为了能达到“不断提高”的目标,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注重学习、借鉴、吸取前人或他人的不同的思维方式方法。另外可以利用小组评比的方式,让学生们有竞争动力,从而依靠组内力量不断讨论,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五、实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物理教学中认真做好有效的实验,点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激励状态,可以把学生的智力活动由最初简单的兴趣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活化。因此,我们一定要很好地利用各种教具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功能,用现象清楚,效果明显的演示实验,创设有声有色的,形象直观的情景;师生密切配合,共同参与的分组实验,创设生动活泼,小组讨论的情景;用鼓励和激发学生开展课外小制作,小发明的活动,巧用物理知识情景,从而使学生触类旁通,提高能力。随着学生学习的不断深入,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大量自我发挥、自我表现的动手机会,注意引导学生借助实验处理一些较抽象、较复杂、易混淆的物理问题,让学生动思结合,激励学生对物理的情感体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学生在物理方面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但要求教师要注重讲课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要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猜测,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课外也应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对创新思维有所认识,进而来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此达到培養创新思维的目的。另外还要求教师要通过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考具有独立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散,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找到每个问题的答案,有力地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当然,这个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努力探索,总结出一套完善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逐步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1]许国梁《中学物理教学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2]乔际平《物理学习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3]张大昌《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物理课程改革》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4]张民生 《中学物理教育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5]冯克诚 《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法》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