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失地农民市民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017-03-30 15:55李富英熊卫卫
绿色科技 2016年24期
关键词:失地农民市民化

李富英+熊卫卫

摘要:对吉林市周边几个乡失地农民的工作、收入、进入城市生活后的适应情况等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了吉林市失地农民市民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府要重视失地农民的问题、为其提供社会保障、对失地农民进行因地制宜的技能培训等措施。

关键词:失地农民; 市民化; 社会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4-0145-02

1 引言

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同时失地农民的的人数也不断攀升,如果失地农民得不到合理的安置,那么会对经济的发展十分不利,进而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不公平的城市劳动力市场,较高的城市生活成本等制约因素,致使我国农民市民化面临许多困难。基于此,研究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存在问题,对于提高城镇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吉林市失地农民化进程中的基本情况调查

本次调查对象是吉林市周边的几个乡,征地时间最长的12年,最短的时间也有5年,通过调查问卷、谈话、实地考察等方法对失地农民的收入、就业、社会保障、心理认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对吉林市失地农民的生存现状有了清楚的认识。

2.1 经济收入情况调查

失地农民的经济收入、消费情况、就业状况是衡量失地农民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他们立足于城市生存的物质条件。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失地农民收入主要以打工收入为主,收入不高,男性月收入在2800元左右,而女性为2000元左右,其次有做生意的,也有靠出租房子收取租金的,年岁大的主要靠社保维持基本生活。而没有办理社保的社区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给予一定的补助,失地农民对于自己收入不满意占很大的比例。这是因为现在消费高,收入仅能维持基本生活;有的维持基本生活都不易,与城市居民收入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2.2 工作情况调查

失地农民主要从事环卫、保洁、开出租车、装修等工作,有的人会打一些零工,工作不稳定,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较大,工作的稳定感不强,同时觉得工作考核比较严格,工作压力大。而自己做生意,在自己村里的企业里工作的人满意度相对较高。大部分失地农民由于失地前主要从事农业生产,非农工作技能缺乏,特别从事一些复杂的工种,经商的农民,需要更多的技能,对于转换职业的农民来说,文化水平成为了限制因素,就更需要补充知识,希望相关部门能及时的把一些相关知识介绍给他们,从而增强他们的就业技能。

2.3 社会保障的调查情况

土地虽然不能给农民大富大贵,但维持生计还是可以的,向农民征地后,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前几年被征地农民安置补偿费并不多,虽然最近这几年补偿要高一些,但是也局限于少数农民,现在物价高,花销大,农民心理也不踏实。从调查中发现,55%的被征农民无任何社会保障,这与当地社保体系不健全,覆盖面窄有关。

2.4 社会适应性的调查

从调查情况来看,失地农民的空闲时间与征地前差不多。但由于空间的变化,大家串门的时间少了,回家后各忙各的事,且各自都住在自己的单元楼里,邻里之间的关系没有以前亲密,失地农民进城后社会求助体系基本没有发生变化,遇到问题与困难仍以亲缘关系为主。

3 吉林市失地农民市民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失地农民的经济收入低,与城市居民有一定的差距

农民耕地的失去使他们失去了原有的赖以生存的资源,使得失地农民彻底告别了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进入了市场经济下的城市消费空间。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政府给予了一定的经济补偿,特别是最近几年失地的农民,有的还是可观的补偿。但搬迁上楼后,有的失地农民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经济收入没有来源或者很少,社会保障又与市民存在差距,另一方面,失地农民的生活被完全纳入到市场经济之中,生活消费支出完全市场化,这种变化使失地農民的自主性减弱。经济收入、社会保障与市民存在客观差距的同时,失地农民又与市民一样要应对同样的消费支出,这大大加重了失地农民在城市生活空间中的经济弱势地位,使得失地农民与市民在经济方面的客观差距进一步拉大。

3.2 失地农民适应城市生活能力差,仍沿习乡村生活习惯

楼房的居住形式明显不适用于一些村落生活习惯,但失地农民在搬入楼房十多年之后,仍然延续那些村落生活习惯。失地农民在进入城市后乡村生活习惯、休闲方式,人际交往依然没有多少变化,他们的生活习惯、社会交往等决定了他们仍然身处在村落的环境之中,所以,对于这部分失地农民来说,村落生活习惯得以延续,但这却严重阻碍了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性,影响了失地农民市民化进程。

3.3 失地农民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感不强,自信心不强

失地农民进城后实现了户籍身份的转变,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已成为“城里人”,由于他们收入、工作范围,居住位置等与城市居民有区别,使失地农民群体都表现出对于农民身份的认同。在上楼转居进入城市小区接近10年,失地农民并没有认同户籍上的居民身份,反而表现出清晰的农民身份认同。而失地农民只有在心理上获得认同,在情感上找到归宿,才是真正融入城市的标志。

4 解决失地农民市民化进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4.1 征地拆迁应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追求幸福是每一个人的梦想,失地农民失地后,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为了让失地农民生活更稳定,更安心,在小区规划时,应该合理规划,让农民的拆迁房与市民的商品房差别不应区别太大,让他们从心里觉得自己与城里人没什么区别,让失地农民生活更好,更满意。

4.2 大力发展相关产业,提高失地农民就业水平

各级政府要解决好失地农民在城市生存、生活的可持续生计问题,要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招商引资,发展具有一定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就业岗位,保障他们有相对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找到合适的工作,保障失地农民就业是他们立足城市生活的基础,也是适应城市重要的物质基础。

4.3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失地农民的权益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推进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重要保障。在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上,必须坚持保障制度一体化,保障权利无差别的理念,打破妨碍农民市民化的制度障碍,建立公平、可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失地农民市民化的社会保障权益。

4.4 做好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失地农民综合素质

要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率,解决失地农民市民化的进程中不同程度上存在的身份认同不自信,社会互动不畅等社会问题,因此,只有加强各方面的教育才能妥善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使他们真正成为享受城市文明的新市民,提高失地农民文化素质,技能素质是农民城市就业关键支撑,所以从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培训内容等方面都要积极创新,适应失地农民的实际情况,要建立和完善培训制度,提高培训效率,提高失地农民的综合素质,使他们适应社会发展的转型。

参考文献:

[1]覃国慈. 促进农民市民化的成功探索及启示——以湖北省为例[J].学习月刊,2015(3):34~36.

[2]文 军.“被市民化”及其问题——对城郊农民市民化的再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7~11,152.

[3]李 倩.消失的村落,存在的农民[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4.

[4]刘智元.论农民市民化及其主体素质[J].现代经济探讨,2014(12):73~76.

[5]徐 杰,高 君,夏丽霞.城乡统筹背景下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1):32~36.

猜你喜欢
失地农民市民化
工会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研究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山东淄博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及对策
论失地农民职业化的问题
山东省奖励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出新招
陆铭:不能高估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
山东农民进城落户不得强制退“三权”
失地农民城市融入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