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结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24例临床分析

2017-03-30 14:03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肩痛推拿偏瘫

高永斌①

【摘要】 目的:探讨推拿结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的有效性。方法:以2014年10月-2016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8例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病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患者以刺针联合电针治疗肩痛;试验组24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推拿治疗。治疗前后,以VAS量表评估患者肩痛情况。结果:试验组治愈23例,好转1例,治愈率95.8%,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20例,好转4例,治愈率83.3%,总有效率100%。组间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例好转未治愈患者中,肩关节半脱位2例,肩手综合征3例,这5例患者虽未治愈,但VAS评分从治疗前的(6.3±2.2)分明显下降至(2.1±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具备良好临床效果。联合推拿治疗能有效提高疼痛治愈率,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推拿; 针刺; 中风; 偏瘫; 肩痛

doi:10.14033/j.cnki.cfmr.2017.6.08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6-0153-03

脑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以脑出血性、缺血性损伤症状为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常见有脑梗死、脑出血、脑血栓形成等,本病起病急、变化快,致残致死率和复发率均很高,为世界三大致死性疾病之一[1]。肩痛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伴随症状,尤其在偏瘫患者中多见,关节疼痛肿胀会导致患者活动上肢肌肉的主动性降低,许多患者限制体位甚至拒绝活动,这不仅会使患者错过最佳治疗康复时机内的有效锻炼,也会使已经回流异常的患侧静脉网血液流动更加受阻,形成恶性循环,加重功能丧失[2]。对此,积极探索中风后偏瘫肩痛的有效治疗途径对降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加速患者早期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以推拿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文章现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4年10月-2016年10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脑科病房住院的48例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病症西医诊断符合《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4年)相关标准[3],中医诊断符合《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分标准》(二代标准)[4]。病例纳入标准:(1)影像学诊断为脑梗死或出血;(2)中风恢复期(发病2周~6个月);(3)明确为脑卒中所致肩痛者;(4)意识清醒,无交流障碍,能配合治疗;(5)对本研究知情同意。病例排除标准:(1)合并肝肾功能衰竭、心肌梗死等严重脏器疾病者;(2)肿瘤患者;(3)合并颈椎病、肩周炎等可能引发肩痛疾病者;(4)既往精神疾病史;(5)晕针者。随机将入选病例均分为两组。试验组24例:男12例,女12例;患者年龄52~71岁,平均(65.1±5.8)岁。对照组24例:男11例,女13例;患者年龄55~72岁,平均(64.8±5.7)歲。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以针刺联合电针治疗肩痛。刺针治疗部位:依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以局部取穴与远端取穴结合的方式,选择疼痛局部及循行所过经脉上的相关腧穴,包括患侧肩髃穴、臂臑穴、肩髎穴、肩贞穴、曲池穴、外关穴、合谷穴;根据交叉取穴原则,取患侧对侧腓骨小头与外踝连接上1/3处的肩痛穴。针刺方法:选用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规格为直径0.3 mm×40 mm。针刺前,目标穴位常规消毒。颈肩部及上肢穴位常规进针至患者局部有酸胀感为止,留针30 min,期间辅以电针治疗,针上通人体生物电连续微量电流波。肩痛穴为平衡穴位,直刺法进针,可行上下提插针刺手法,针感以触电似针感向足背、足趾和踝关节传导出现麻胀感为宜,部分患者可传至肩部。出现针感后即可出针,进、出针时间控制在3 s内,病症较重者可适当留针。出针后棉球按压针孔,防止出血。1次/d,连续治疗10~20次。

试验组患者以推拿联合针刺治疗肩痛。推拿要根据患者症状、耐受情况等因人施治,可通过询问或沟通来掌握患者耐受度作为调整推拿手法及力度的依据。操作时,患者端坐位,医者以捏、拿、滚、揉等手法对患者颈肩背部肌群进行推拿,手法治疗重点部位为冈下肌、大圆肌、下圆肌等肩胛骨背面肌群及斜方肌、后斜角肌、三角肌等,以酸胀为宜,同时指导患者被动活动,包括上肢旋转、屈伸等。推拿治疗结束后,给予患者针刺治疗。本组患者针刺的穴位选择、操作方法及疗程等均与对照组一致。1次/d,连续治疗10~20次。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前及末次治疗后,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肩痛情况进行评估,该量表评分标准0~10分,由患者主诉或独立评分,0分表无痛,10分表剧痛,评分越高,痛感越强。本研究拟定疗效判定标准如下:患者肩痛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VAS评分0分为治愈;患者肩痛症状有所改善,VAS评分减少≥30%为好转;患者肩痛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VAS评分减少<30%为无效。总有效=治愈+好转。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3.816,P=0.032);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好转未治愈的5例患者中,2例肩关节半脱位,3例肩手综合征。这5例患者虽未治愈,但VAS评分从治疗前的(6.3±2.2)分明显下降至(2.1±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32,P=0.019),疼痛改善效果明显。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组别 治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

试验组(n=24) 23(95.8) 1(4.2) 0 24(100)

对照组(n=24) 20(83.3) 4(16.7) 0 24(100)

3 讨论

肩痛是中风后常见并发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风预后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有学者对中风后恢复期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发现,超过80%的患者会出现肩痛、挛缩、骨挫伤等症,其中以肩痛发病率最高,占45%[5]。目前临床尚未完全明确中风后肩痛发病过程,但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中风发病早期至几个月内,患者均有可能出现肩痛症状,其主要致病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点:(1)患肢远端不正确运动或不科学功能锻炼导致肩胛骨软组织受压;(2)不正确抱起或移动患者使患者自身重量压迫肩关节外展;(3)肩胛骨控制尚不充分情况下反复或过于剧烈的抬举手臂导致骨平面结构受压;(4)日常活动中,患肢移位时肩关节长期缺乏支撑等[6]。

肩周软组织疼痛、肩关节半脱位和肩手综合征是中风后肩痛主要症状,其中以前者最为常见,而后两者则较为严重,治愈也相对困难。近年临床实践发现,以中医治疗中风后肩痛独具优势,它遵循辨证论治原则,不仅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少,故备受临床关注。针刺和推拿是现阶段临床常用中风后肩痛中医疗法。针刺进行止痛治疗的原理如下:(1)致病因子影响经气运行导致机能失调引起疼痛,即“不通则痛”,以针刺颈肩部及上肢等处神经支配穴位,可有效疏通经络,调节机能,缓解疼痛,即“通则不痛”;(2)针刺可对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产生刺激作用,从而激发神经诱导作用,反射性的使疼痛症状得到改善[7]。推拿属中医外治法范畴,它以中医经络腧学理论为指导,能以特定手法作用于人体表面特定部位来调节机理,进行疾病治疗。现代临床试验证明,推拿可帮助解除肌肉痉挛,改善肌肉营养代谢和局部生物受力结构,从而促进损伤修复、突出物回纳和移位,具有疏经通络、滑利关节、通畅气血、调节脏腑之功效[8]。

本次临床研究分别以刺针和刺针联合推拿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提示治疗有效性。但联合治疗治愈率(95.8%)高于单纯针刺治疗(83.3%),提示推拿和针刺联合治疗更能有效促进患者肩痛的早期康复。本研究中,好转未治愈的5例患者中,2例肩关节半脱位,3例肩手综合征,均为严重肩痛症状,其中肩手综合征是致残主要原因,临床数据统计,完全治愈率不足20%。经推拿针刺治疗,这5例患者虽未治愈,但VAS评分从治疗前的(6.3±2.2)分明显下降至(2.1±0.7)分,疼痛改善效果明显,进一步肯定了推拿、针刺治疗中风后肩痛具备良好临床效果。此外,为降低肩痛给患者康复训练及生活质量带来的不利影响,临床在积极治疗的同时也要主动进行预防,日常注意良肢位摆放、正确体位转移,适当主动或辅助运动,避免患肢输液、负重练习或关节过度牵拉等,以降低肩手部损伤和水肿发生率,减少或消除肩痛诱因。

参考文献

[1]陈锦宇,陈苗苗.推拿结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20例[EB/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98):106,127.

[2]廖琦,谢安树.中风偏瘫的针灸推拿治疗[J].医药前沿,2014,30(28):281-282.

[3]李扬帆.针刺合雷火灸对中风后偏瘫肩痛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6):26-27.

[4]陈丽华,金远林,周鹏,等.温针结合益损液涂擦治疗中风偏瘫后肩痛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5):252-253.

[5]端木香凤.针刺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中风偏瘫后肩痛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15,35(1):67-69.

[6]唐秀梅,高燕,钟陶,等.运动疗法合用拔罐、针刺治疗中风偏瘫后肩痛的效果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15(9):31-32.

[7]刘声,石志勇.头针、体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疗效观察[J].世界针灸杂志(英文版),2013,23(1):21-26.

[8]曾雨飞.探析推拿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肩痛的安全性观察[J].光明中医,2016,31(6):835-836.

(收稿日期:2016-11-27)

猜你喜欢
肩痛推拿偏瘫
皮内针结合肌内效贴扎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肩周炎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气弹式体外冲击波治疗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漫画
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
从小说到电影:看《推拿》的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