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荣
【摘要】 目的:对子宫位置过度倾屈上环术进行分析,为节育器的放置提供借鉴。方法:取计划生育服务站行宫内节育器放置但有子宫位置过度倾屈情况女性260例,均在手法子宫复位下,进行子宫屈度控制,于宫底部放置节育器,对不同上环方法放置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260例患者,元宫环、爱母环、T形环放置例数各130、80、50例,放置元宫环有7例失败,爱母环放置3例失败,对失败患者行T形环放置,最后均放置成功,三种节育器放置成功率分别为94.62%(123/130)、96.25%(77/80)、100%(50/50),差異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节育器异常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1.92%(5/260)。结论:节育器放置中,手法子宫复位方法配合上环术,对节育器放置成功率的提高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 上环术; 过度倾屈; 放置
doi:10.14033/j.cnki.cfmr.2017.6.08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6-0148-02
节育器作为当前大多女性采用的主要避孕方法之一,具有安全、有效等特点,但实际放置中也面临一定难题,如部分女性存在子宫位置倾屈严重情况,为上环的开展增加较大难度,节育器放置成功率较低。临床实践研究发现,上环术应用下给予手法子宫复位方式,结合女性子宫位置实际情况合理选用节育器,可使节育器放置成功率得到提高。本次研究将就此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计划生育服务站行宫内节育器放置的女性260例,所有女性节育器放置前均行常规检查,如B超检查等,检查发现,所有女性子宫位置都有过度倾屈表现,宫体朝向髂骨、耻骨,且宫体、宫颈纵轴间保持90°~120°,均符合子宫过度倾屈位。所选研究对象年龄25~42岁,平均(34.5±2.6)岁,其中过度前倾屈、过度后倾屈分别为70、190例,且其中45例有剖宫产手术史,20例为哺乳期。
1.2 方法
1.2.1 节育器选择 本次研究选三种类型节育器,分别为Tcu220cu(T形环)、爱母环Ⅱ与元宫环。
1.2.2 手术方法 患者手术过程:(1)术前检查,要求做好妇检工作,了解子宫的位置、方向、屈曲度,探针要与子宫的位置、方向、屈曲度一致,避免探针无法进入和子宫穿孔。子宫前位宫颈钳夹宫颈前唇,子宫后位宫颈钳夹宫颈后唇,以改变子宫的倾斜度,使探针或吸管顺利通过[1]。(2)手法复位,需对宫颈、宫体间弯屈角度进行增大。(3)手法复位下,宫体与宫颈保持90°以上角度,此时宫体、宫底间可能在屈度上为120°以内。即使对放置管进行上抬或下压,也难以保证与宫腔方向相吻合。(4)对放置管前端弯度进行调整,要求以宫体、宫底间向后或向前屈度为依据,使节育器放置管前端以120°~160°形式呈现,在此基础上将节育器按子宫方向向宫底部送,对管芯上推并固定,最后撤放置管[2]。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节育器放置情况进行分析,并在术后1年对宫内节育器放置患者进行随访,判断是否存在带器宫内妊娠、节育器脱落、节育器嵌顿、节育器异位等情况。另外,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情况,如腰腹坠胀、出血等。
1.4 评价标准
对子宫位置过度倾屈上环术效果判定,判定标准:(1)正常,检查发现节育器放置准确,无异常情况;(2)下移,甚至有节育器嵌顿、脱落等表现;(3)节育器放置下,有宫内妊娠情况出现[3]。放置成功率=正常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研究得出数据录入EXCEL,由SPSS 18.0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放置成功率比较
260例研究对象,元宫环、爱母环、T形环放置例数分别为130、80、50例,放置元宫环有7例失败,爱母环放置3例失败,对失败患者行T形环放置,最后均放置成功,三种节育器放置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放置成功情况
节育器 放置成功(例) 放置成功率(%)
元宫环(n=130) 123 94.62
爱母环(n=80) 77 96.25
T形环(n=50) 50 100
2.2 节育器异常与不良反应情况
对节育器放置1年后进行随访,未出现任何异常情况,但有取环不良反应,如爱母环应用下有2例,元宫环应用下3例发生不良反应,T形环节育器未出现不良反应,260例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1.92%(5/260),见表2。
表2 节育器异常与不良反应情况 例(%)
节育器 节育器异常 不良反应
元宫环(n=123) 0 3(2.44)
爱母环(n=77) 0 2(2.60)
T形环(n=60) 0 0
3 讨论
3.1 宫内节育器放置相关分析
宫内节育器作为当前女性常用的避孕方式之一,有可逆、长效、经济、安全等特点。但值得注意的是,放环后,由于有异物存在于宫腔内,女性身体有一定适应过程,且不同类型节育器放置下成功率也有一定差异,要求实际应用中对宫内节育器相关知识充分了解,具体如下几方面。
3.1.1 宫内节育器避孕原理与种类 宫内节育器放置下,多用于避孕,其原理表现为子宫内有胚胎着床时,避孕环会通过自身动作对胚胎着床受孕进行控制,其动作过程一般也可理解为较为吻合的刮宫流产术。假若从宫内节育器类型看,主要体现为:(1)惰性宫内节育器,其形成材料主要为硅胶、塑料与不锈钢丝,常见的有不锈钢宫形环、麻花环以及金属单环等[4];(2)带铜宫内节育器,该类型节育器应用较为广泛,精子、受精卵受铜的杀伤作用极为明显,有利于避孕效果的增强;(3)释放孕激素宫内节育器,主要通过宫内节育器将孕激素向子宫腔内释放,以此使避孕效果增强。此外,也有宫内节育器可将止血药物释放于子宫腔内,这样可避免月经量的增加。本次研究中可发现,所选用的元宫环、爱母环、T形环在放置成功率上都较高,但放置中元宫环、爱母环也出现失败例数,此时放置T形环,均放置成功,充分说明在宫内节育器放置合理下,可保证放置成功率[5]。
3.1.2 宫内节育器放置时间选择 宫内节育器放置应注意在时间上进行合理选择,根据大多文献资料研究,最佳的放置时间表现为:(1)月经未净情况下,如月经来潮3~5 d,该时间可排除怀孕,且因子宫口松,放置较为容易;(2)月经干净情况下,如干净后3~7 d内,无性生活,此时因内膜较薄,节育器放置时可防止出血;(3)产后放置,如产后3个月,该时期内“暗胎”出现的概率较高,可在确诊无怀孕情况下进行放置。此外,由于部分患者放置的环年限已满,需更换环,也要求在月经干净情况下进行放置[6]。
3.1.3 宫内节育器放置注意事项 宫内节育器放置中有较多相关注意事项,如在放置对象方面,不适宜放置的包括:(1)生殖器官炎症,如阴道炎、重度子宫颈糜烂、盆腔炎等;(2)月经频繁,月经量多,或存在不规则出血症状;(3)生殖器肿瘤,如子宫肌瘤、卵巢癌;(4)严重全身性疾病,如心力衰竭、严重贫血;(5)子宫颈口有撕裂、过松情况,节育器放置下有脱落可能。另外,本次研究中提及的子宫位置过度倾屈也是节育器放置中需考虑的主要问题,要求在做好手术处理基础上,行宫内节育器放置[7]。
3.2 子宫位置过度倾屈上环术临床分析
关于子宫位置过度倾屈,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归结于妊娠分娩、体位,或在子宫腔内有炎症问题,导致子宫位置过度改变,此时在子宫壁、子宫底相邻位置进行节育器的放置,很难进行固定,所以在放置中要求做好子宫深度测量工作,确保与子宫弯曲度相吻合,才能在宫底放置环。值得注意的是,若直接进行节育器放置,难度极高,临床中对于子宫位置过度倾屈注重引入手法复位方式,但该方法应用下,宫体、宫底间屈度仍存在,如元宫环等在前端设计上较大,当放置中处于屈度部位时将难以通过,如果强行置入,将带来子宫穿孔问题。为使该情况得以解决,本次研究中提及在利用手法复位同时,对放置管前端弯度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上环,可保证放置成功率,且子宫穿孔问题得以解决,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也较低。本组患者中,术后随访发现未出现节育器异常情况,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1.92%(5/260),充分说明手法复位应用下进行放置管前端弯度调整,可使放置成功率提高。此外,实际放环中应考虑到环使用年限问题,如不锈钢金属环、硅胶节育环在放置年限上分别为15~20、5~7年,可在使用年限结束后根据最佳放置时间进行放置,若女性已绝经,可取环[8]。
综上所述,子宫位置过度倾屈上环术中,强调以手法复位、放置管前端弯度调整方式相结合,对节育器放置成功率的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控制可起到突出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巧玲.子宫位置过度倾屈上环术300例临床体会[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3,9(2):108.
[2]覃碧芳,邓志贤,成志.绝经期妇女应用卡孕栓配合B超监视下取环与传统取环术的手术质量分析[J].齊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0(28):4236-4238.
[3]王彩妍,李祥丽,杨蕾.米索前列醇及复方萘普生栓配合心理护理用于高危取环中800例[J].中国药业,2015,8(21):214-216.
[4]张爱军.宫内节育器取出失败后再次手术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10(29):4544-4545.
[5]刘红.宫腔声学造影联合宫腹腔镜在宫内节育器并发症诊治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2,10(11):74-75.
[6]王源,白昌民,何菊仙,等.腹腔镜治疗节育器盆腔异位6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0,8(16):2464.
[7]张立.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及对策的研究进展(综述)[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0,5(5):106-107.
[8]张小琳.超声监视下行高危宫腔手术305例的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0(8):172-173.
(收稿日期:2016-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