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物理化学的教学质量

2017-03-29 15:08:39章守权葛秀涛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物理化学青年教师应用型

章守权,王 娟,葛秀涛

(滁州学院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浅谈如何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物理化学的教学质量

章守权,王 娟,葛秀涛

(滁州学院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物理化学是以数学为工具、运用物理学原理和方法探讨化学变化本质和规律的一门科学.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物理化学主要面向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等相关专业,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随着21世纪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化学学科的发展,化学与生命、材料、环境、食品等学科相互渗透日益加深,使物理化学面临大量新的信息和新的问题,因而物理化学课程应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结合学校定位“服务型、应用型”,在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不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地方,总结了在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改进的思路和方法.

物理化学;应用型;教学质量

1 根据教学大纲的人才培养要求,构筑教学内容新体系,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的兴趣

依据教育部对高校化学化工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跟踪化学学科发展,教学内容推陈出新;加强基础理论,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构筑教学内容新体系,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做出贡献[1].注意物理化学与其他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的联系,减少教学内容重复脱节的现象,增加化学与食品科学、材料科学有关的内容.在食品专业方面,主要精简了经典热力学、电极电势等部分,增加了化学动力学、表面化学和胶体化学部分,化工专业方面强化了相平衡以及催化等方面内容.同时在内容讲解方面增加在应用方面的例子,例如:若在冷冻加工时采取过冷、迅速除去热量、加以搅拌等有利于小冰晶形成的措施,或加入乙醇、蔗糖和某些蛋白质等有机物质,就能减缓冰晶的成长速度,有利于提高冻品的质量.这些实例有的与生产生活相关,有的与高新产业、学科前沿、尖端科技相关.这样做,既可以培养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不会给学生带来额外的负担.

2 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使学生在科学思维能力方面获得相应的训练和提高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技能,初步具备科学研究的综合素质,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化学基础.除了基础知识,在教学中还注重学科发展的前沿,结合教学介绍纳米材料、量子点、超分子化学、超临界流体萃取等新的科技成果,还将与物理化学有关的本人的科研成果在教学中作介绍,拓宽学生眼界[2].在教学中还注重结合专业课程的需要和发展,揭示食品科学、材料科学的发展与化学科学的关系,了解物理化学在后续课程的应用,如化工原理、食品化学等课程,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的兴趣.在电化学内容中增加锂离子电池,通过讲解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解释手机电池为什么不能“过充”和在不同季节手机的待机时间不同,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知识就在身边,学以致用的乐趣.在讲解动力学的发展过程中,从宏观动力学到微观动力学发展过程,从简单碰撞理论到过渡态理论和单分子反应理论,让学生了解知识发展的逻辑过程,注重课程体系和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增强知识的连贯性.加强基础理论学习,使课程内容和体系更加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加强教材建设,编写高质量的符合“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要求的教材

物理化学是化学、化工和材料类本科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目前国内有数本使用广泛、影响深远的优秀教材,然而这些物理化学教材的编著单位多为重点大学,编写过程中考虑到各自面向的受众群体,内容既深且广,不太适合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的一般本科院校使用.因此,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召集,由滁州学院教师主编,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参编,编著了这本适用于应用型本科专业的《物理化学》教科书.

在教材编著过程中,始终贯彻“够用、能用”原则.考虑到应用型本科生需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所学的基础知识要能为后续专业课程服务,并注重与“生产生活、高新产业、学科前沿、尖端科技和就业考研”相联系,专业课中不涉及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可以不讲或少讲,基础理论知识“够用”就行,本书对微观阐释内容做了较大压缩,尽管这样做使得本书显得不够现代.为了保证知识间的内在逻辑性,本书在编著过程中参照了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中物理化学课程的设定内容.另外为避免重复,还充分考虑了“气体、热力学和分子运动理论”与普通大学物理学的关联,从而帮助本科生加深对物理化学的理解,“能用”物理化学知识理解专业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

由教材、实验教材和学习指导书,以及多媒体网页等教学资源,组成立体化教材体系,为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该教材整合内容、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加强基础,使课程体系和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注重青年教师培养,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

为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帮助其职业发展,从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学历三个方面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青年教师,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引导青年教师投入科研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为青年教师科研提供必要条件.充分发挥老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示范和传帮带作用,对首次走上物理化学教学岗位上的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导师主要选择从事物理化学教学多年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教学效果,师德高尚,治学严谨,学术造诣较深,同时具有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老师.这样做一方面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学术道德教育,另一方面通过青年教师的助课,帮助他们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方法、技巧,每学期安排青年教师随堂听课(理论和实践课程),导师深入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听课、评课等指导青年教学不少于10学时,同时将青年教师纳入导师本人领衔或主要参与的教研和科研团队,指导其开展科研(产学研)、教研及实践教学改革等活动.

指导期满后,组织专家对导师的指导情况进行考核验收.通过检查指导计划、原始听课和评课记录、青年教师的教案、教学考核、教研和科研状况等,对导师履职情况进行综合考核.经考核合格的导师和青年教师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对于考核优秀的青年教师在定岗定级、职务晋升、选派培训、推荐优秀青年基金申报等方面给予优先.考核不合格的,不给予补贴并继续接受下一学年的指导,连续两次考核不合格的,调离教师岗位.经过几年的建设,滁州学院现在有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合理的物理化学教学团队,其中具有教授职称3人,副教授职称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有6人,同时物理化学已建设成校级精品课程.

5 积极探索运用先进教学手段,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物理学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多媒体具有利用图片、动画模拟、描述一些无法利用板书将艰涩难懂的物理化学概念展现出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的兴趣[3-4].例如:不同过程功的计算;利用三维动画描述过渡态理论中反应过程中势能的变化和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等等.任何事情都具有两方面,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常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由于不需要花费时间书写板书,导致教师上课进度过快,一节课的信息量过大,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节奏,当上一页的内容学生还没明白,老师已经翻到下一页,学生想再回头看上一页的内容已经看不到了,从而出现一节课过后,学生仍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二、由于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大部分教师上课前只是简单的看看课件,造成上课时完全按照课件的内容来,思维产生定式,这样与学生不能产生很好的互动,甚至出现在用多媒体授课过程中有部分学生睡觉或看别的东西的现象.三、采用多媒体教学,上课的信息量大,学生几乎都不记笔记,造成学期结束复习时,复习无从下手,无法了解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板书是一种呈现在黑板上具有一定逻辑联系的书面语言,从而弥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不足.因此,多媒体和板书不是对立的,可以有机的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使物理化学课堂教学丰富多彩.

6 结合实际改革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物理化学实验是一门以仪器设备为基础的实验,实验受到仪器设备台、套数和实验室面积的限制,出现三、四个学生共用一台设备,形成一人做,多人看的局面.无法让每一个学生有充分的实践动手的机会,影响了实验课的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限制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发展,也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提出了所谓“少台套、大循环”的运作模式[5],就是以较少的仪器数量、较小的实验室空间,以循环、开放的运行模式完成所承担的实验教学任务.使学生受到严格规范的训练获得化学实验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初步独立工作的能力.通过实验和实验报告,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

物理化学虽然从建立到目前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其发展是迅速的,因此如何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如何不断提高物理化学的教学质量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1〕张秀玲,高筠,刘春燕,等.物理化学教学新体系的构筑与实践[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147-149.

〔2〕王旭珍,王新平,王新葵,等.物理化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化工高等教育,2007(5):89-91.

〔3〕刘华丽,刘丽君.板书在物理化学多媒体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29(2):110-111.

〔4〕章守权,王娟,张丽惠.多媒体教学在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探索[J].广东化工,2016,43(1):168-169.

〔5〕郭子兰.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大学物理实验,2010,23(6):96-99.

〔6〕周丽.高职院校物理化学教学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34).

〔7〕郭丽丽.浅析项目教学法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14(05).

O647.1;G642

A

1673-260X(2017)01-0010-02

2016-12-03

滁州学院校级一般教学研究项目:多媒体手段在物理化学教学中应用探讨(2014jyy016);滁州学院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图书馆社会化服务(2012qd25)

猜你喜欢
物理化学青年教师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 00:59:06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云南化工(2021年9期)2021-12-21 07:44:16
物理化学课堂教学改进的探索
云南化工(2021年6期)2021-12-21 07:31:42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8:18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Chemical Concepts from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1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5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