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动作设计的传统文化性

2017-03-29 14:06:05孔曼璐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1201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动画影片武术动画

孔曼璐(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安徽合肥 231201)

中国动画动作设计的传统文化性

孔曼璐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安徽合肥 231201)

本文阐述了中国动画动作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分析了传统文化对中国动画动作设计的影响以及在中国动画动作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发展。作为当代动画设计者应该积极承担起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在创作中合理地融入传统文化,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动画作品,坚持不懈地发扬和延续我国动画动作设计的传统文化性,真正实现中国动画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动画;传统文化;动作设计

对人物角色进行动作设计是动画艺术创作的重要内容。动画创作者需要将现实中的动作进行加工处理,然后将其融入到动画角色的行为举止、面目表情当中,使角色所具有的性格特点、内在感情突显出来,进而使动画的整体效果更加多姿多彩。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动画艺术创作的基础是动画制作者的明智之举,在设定角色性格及人物动作方面也要适当融入传统文化。

1 中国动画动作设计中的传统文化

1.1 “谦让”与“中和”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儒家思想占据着主导位置,其思想内容的丰富、体系的庞大也印证了这一点。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中庸之道,所谓中庸之道就是不走极端,有内涵而不显露,过犹不及。中庸因有“天下之大本”的思想而倍受人们的尊崇,中国社会几乎每个领域都受到了中庸之道的影响。中庸之道还是人们自觉遵守的处事原则,大大影响了中华民族性格的养成。

平衡、和谐是中庸思想所倡导的精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所在。中华人民以中庸思想为基本精神,并在待人处事方面提倡“中和”的态度,从而修身养性。因此,人们在日常的交往中经常会克制自己,让自己遵守中庸之道,从而使自己更好地与人沟通、相处。

1.2 “和”与“忍”

“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是孔子所倡导的思想观念,孟子也曾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阐述,他们提倡“和”与“忍”的民族精神。他们所提倡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引导着人们的性格,造就了中华人民既含蓄、内向又能够忍让,既积极进取又自强不息的性格[1]。

1.3 “仁”与“信”

儒家思想认为人一定要仁德与才能兼备,才能成为真真正正的人。顾名思义,“仁”包括仁爱、仁德等,爱人的思想是“仁”的核心价值理念。在人际交往中需要“仁”,在安身立命方面也需要“仁”,所以“仁”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具有原则性。一个人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首先其应具备“仁”,这是孔子所提出的思想理念。除了孔子之外,孟子对“仁”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他们都以弘扬仁爱思想理念为核心,引领人们走向仁爱之路,使整个社会的文化得到理想化的发展。

“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根基。这一基本精神不仅仅在治国、立国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也是君子做人的根本。以真实的态度将自己内心深处所想真挚地表达出来,是“诚信”精神的本质要求。因此,中华民族非常重视“诚信”这一优良品质的发扬。

1.4 “忠孝”与“守义”

在古代,人们尊崇“忠孝”的思想理念,不忠不孝的人会被人们唾弃。当今社会上所提倡的尊老爱幼的优良民族品质即源于此。古代有这样一句名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其将尚节守义的传统美德完好地反应出来。众多的具有民族精神的志士仁人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

2 传统文化对中国动画动作设计的影响

2.1 中国戏曲表演程式对动画动作设计的影响

“家里养几只兔,种几棵果树,不能把一家人都绑这儿吧?”郭书凤心里的小算盘又打起来,一天,她对李贵说,“你和大儿子出去找活儿干,我自己在家就可以了。”

戏曲是我国一种传统民族艺术,它是很多新艺术的源泉,很多新的表现形式来源于戏曲,动画是最早的一个。在动画作品中添加戏曲元素,使动画中的视觉效果更具真实性、场景更美,能够把人物的心理活动以及行为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一,戏曲中“亮相”的表演方式在片动画影片中角色动作的定格“造型”中得到了展现。这种亮相的表演形式,使动画影片中的人物形象更具有特色,让观众更能清楚地看到动画影片中人物的内心活动。

第二,来自于对戏曲重复动作表演方式的借鉴。动画影片中通过对一些简单舞蹈动作的重复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如三个和尚出场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重复动作,使人很容易记得小和尚的头是左右晃动的;高和尚在追蝴蝶;胖和尚在擦汗。这样简单的舞蹈动作让整个场景即使没有一句语言的沟通,也能很清晰地展现人物的形象以及内心世界。

第三,借鉴戏曲虚拟化的表现手法。动画影片中的场景设置也是从戏曲中借鉴来的,使动画影片的场景设计能够深入人心,让人们身临其境。

动画对中国戏曲程式化的借鉴最闻名的是《三个和尚》这部动画影片,影片中添加了很多中国戏曲元素,最大的特点就是将音乐与人物动作进行了完美的融合,这种表现方式在过去的动画片中是不具备的。一些音乐和舞蹈场景使整部动画影片的节奏更明确,让人容易接受,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动静结合,借鉴了中国戏曲舞台表演的方式,融合了很多浪漫的处理,使整个动画片所呈现出来的效果更加精彩,更具节奏感。整个场景在一定的背景下发生,一切都顺其自然,既给观众带来一种想象空间,又使动画影片中的角色更加真实[2]。

比如我国经典动画影片《骄傲的将军》,其动作设计就是吸取程式化动作,这种表演方式在影片一开场就仅仅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将军得胜归来,他昂首挺胸的气场以及高傲的身姿,无处不彰显着霸王的气势,这在我国国粹京剧中也有所体现。尤其是在奸臣的吹捧下,将军的气势更加盛气凌人,而接下来他仰天大笑,打动胡须、挥舞双臂的动作也更加合理和连贯,这些动作都是经过不断的琢磨、观察、总结设计出来的。

2.2 中国传统武术动作对动画动作设计的影响

我国传统武术很多动作的命名都是根据它的具体招式,像太极拳中有一招式叫作“白鹤亮翅”的,听到这个名字就会想到这个招式与鹤有关。武术动作这种用动作命名的方式被动画借鉴,为武术场景增添了很多色彩。在动画影片中引入武术动作,应该切实考虑一些动画场景中的实际效果,动画设计师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动作意境的营造。在动画中使用中国武术动作时,一定要结合自然场景,因为只有武术对打会让这个动画影片的内容显得很单调。武术强调的是形神一体,在动画影片中引入一些场景会使武术更能吸引观众。这种借助场景的衬托,更能表现武术的魅力[3]。比如在碧绿的竹林中打斗,竹林本身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加上竹“柔”的特征,能够很好地将武术动作的刚性衬托出来。

二是各门派功夫动作特点的应用。在动画影片中引入中国武术,要考虑武术门派和武术特点,如武当派的动作,以太极和八卦为主,注重筋骨与气功的应用,动作轻柔,以短手为优势,讲究以柔克刚,以动制静。另外,武当剑法也极具特色。而峨嵋派武打动作优美,又不失威力。因为不同门派功夫具有不同的特点,运用起来也是不同的,应根据实际场景的需要对武术进行选择性地插入。此外,在动画影片中引入武术动作可以加以创新,对这些经典动作进行小小的改变,会使武术动作具有动画影片的特点。

2.3 中国书画的写意性对动画动作设计的影响

中国的书画是作画者主观意识的表现,也是对客观事物的展现。书画既具有抽象性又具有实物性,早期的一些动画制作者已经开始将书画的这种特质应用于动画中了。

我国有一部极具写意性的动画影片《小州蚌找妈妈》,这部影片对小州蚌的形象并没有进行太多的细化,而是采用写意性手法,通过小州蚌的一些动作来表明小州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使小州蚌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4]。这部动画片用黑色的墨点表示小蝌蚪,嘴巴和眼睛也以同样的方式展现。他们微笑动作的变化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尾巴摆动快表示欢乐;尾巴摆动缓慢表示惆怅。另外,青蛙、鱼、鸡都在我国动画片中有过展现,这些角色动作也是通过写意画的方式表现的。

3 中国动画动作设计中传统文化性的延续与发展

3.1 以中国精神塑造动画动作的灵魂

习近平同志在对文艺作品进行评价时,明确了精品的标准——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这三个标准在中国动画传统文化性的延伸上同样适用。所谓“思想精深”就是要确保动画作品的文化内涵,选择能够展现中国精神与风貌的题材,比如《木兰从军》的主人公是一位极具爱国主义精神和孝道的中国女性,这个故事不仅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也明确了女性的社会地位。美国迪士尼借鉴了这个题材,在美版动画《花木兰2》中“替父从军”的关键情节被弱化,叙事主线强调了木兰崇尚女子平等、自由,追求爱情的西方思想。

3.2 以中国品行刻画动画人物的动作

在中国动画动作设计过程中,人物动作对人物品行刻画上不容忽视。品行、形象都要符合中国民族特征以及道德规范。中国从古至今都主张仁爱、正义、大同,为人谦和、含蓄;主场求同存异、和谐共处。这些精神内涵以及道德规范应该在动画人物动作设计中得以体现、展现和发扬。

3.3 以中国风格滋养动画动作的神韵

中国人喜爱中国红、青花瓷,喜爱壁画的端庄、皮影的憨态、京剧的脸谱,这些艺术元素形成了浓郁的中国风。在动画创作中根据剧情需要结合并运用。动画动作设计能够体现一部动画的风格,也能显现出一个人物的神韵和风采。在创造作品时,通过刻画中国风的场景,将人物动作融入其中,将中国故事与人物刻画连接在一起,更好地展现动画人物的性格以及动画作品的意境。

4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所包涵的内涵与民族精神能够为当代动画提供源源不断的养料以及创作源泉。作为当代动画设计者,应该积极了解和开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动画素材,充分挖掘其动画创作价值,实现中国文化与中国动画的有机整合,创作出更具中国特色的动画作品,提升中国动画在国际上的地位。

[1]李顺利.传统文化元素对中国动画动作设计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3(20):107.

[2]吴乐盈.皮影艺术在动画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J].大众文艺,2010(17):47-48.

[3]谭维,杨静.数字时代戏曲动画设计探析[J].大众文艺,2013(23):102-104.

[4]祁凤霞,张艳梅,祁海霞,等.中国戏曲元素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52-155.

2017-02-02

孔曼璐(1988- ),女,助教,硕士研究生,从事动画理论研究。

J954;J218.7

A

2095-7602(2017)06-0181-03

猜你喜欢
动画影片武术动画
中华武术
黄河之声(2021年9期)2021-07-21 14:56:32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武术研究(2021年2期)2021-03-29 02:28:06
做个动画给你看
实例研究动画影片中国文化新元素的视觉呈现与应用——以《雪人奇缘》中呈现的中国文化元素为例
河北画报(2020年10期)2020-11-26 07:21:28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文苑(2019年22期)2019-12-07 05:28:56
浅析动画电影中“听”语言的特点与功能
构图技法对动画影片观众视觉效果的影响
艺术科技(2017年1期)2017-04-05 19:14:17
我是动画迷
学生天地(2016年9期)2016-05-17 05:45:06
武术
小主人报(2016年11期)2016-02-28 20:5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