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娟
(重庆师范大学 学生工作发展研究中心,重庆 401331)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
赵秀娟
(重庆师范大学 学生工作发展研究中心,重庆 401331)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末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主要关注人所具有的种种美德、积极品质等人性中的积极方面,致力于使学习工作生活更加富有意义.辅导员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及管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提高辅导员积极情绪体验能力、塑造积极人格特质、激发个体内驱力,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积极心理学;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高校辅导员是一支肩负光荣使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队伍,努力成长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是党和国家对这支队伍的职业期待.自1953年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同志开创新中国高校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之先河,率先提出在学校设立政治辅导员.60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兢兢业业、为学生服务,成为一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实力量.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再一次强调要推进包括辅导员班主任在内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后继有人、源源不断.然而,多年来由于辅导员队伍职责边界不清、职业定位不明、任务分配不均、科研能力不足、工作业绩不显等问题,导致众多辅导员职业发展信心不足、职业幸福感体会不强,极大的影响了这支队伍的成长和稳定性.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关注高校辅导员职业成长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期望提供有意义的解决方法,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积极心理学运动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美国心理学界,它通过激发人们自身拥有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以帮助有心理困难或困惑的人群获取积极的生活信念及生活状态.它主要研究积极情绪体验的产生、积极人格品质的生成和积极组织系统的构建与运作.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可以从培育辅导员工作中积极的情绪体验、塑造坚定的人格特质、构建学生工作系统积极的外部环境三个方面来切入,并最终激发高校辅导员个体成长的内生动力,实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长远发展.
目前,在辅导员的职业入口上没有严格的专业方向限制.这种配备标准的模糊,让很大一部分高校毕业生在选择从事辅导员工作时是基于先找到一份工作的心理而来.因此,就职后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局面很容易出现消积情绪,导致工作中的成就感偏低.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这支队伍的重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呼声高涨、趋势渐明,但仍面临职责与角色定位的尴尬困境.一位辅导员动辄要面对几百名学生,而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各项事务纷繁复杂,同时由于学生工作具有时间上的连续化和空间上的广泛化特点,辅导员通常没有明确的上下班之分界,随时都会有事情发生,随处都有事务需要关照等,而这些与学生相关的工作很容易模糊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边界,让辅导员难以找到职业化的方向.因此,职责与角色定位的模糊难以让他们在忙碍的工作中获得积极的体验.
从全国范围来看,高校辅导员队伍偏年轻化,而这种年轻化的倾向随着学校层次的下降逐渐加剧.大部分高校辅导员面向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公开招聘,而对刚上岗辅导员岗位的年轻人来说,他们的工作的收入很难支撑起他们在大城市购房安居的理想生活方式.这种直接且现实的经济压力不仅会磨灭掉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而且在这种压力下看不到未来改变的可能更会让他们丧失工作的热情和投入感.
目前,高校辅导员的晋升渠道不外三种:职称的晋升、职务的晋升、职级的晋升.在辅导员职务发展道路上,“专职辅导员——学工办主任——院系总支副书记——院系总支书记”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要面临上层职位有限的尴尬境地.如果在在职务发展道路上无法获得认可,大部分的辅导员会转而寻求专业职称上的发展.但由于辅导员的职称评定目前还没有实施单独评审、单设指标,大部分的辅导员要与各学科的专业教师进行同级竞争,客观上容易造成竞争的不对称和辅导员专业职称评定与工作业绩脱节的现象,容易陷入“边缘人”的境地,出路迷茫,难以找到事业的成就感.
导致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社会期待与工作状态的不对称削弱了辅导员对职业幸福感的体味.首先,专职辅导员与学生比例差距进一步扩大,辅导员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很难有时间切实感受和品味他们的职业幸福.其次,在生存压力下迫使部分辅导员无暇顾及身上肩负的崇高职业使命,近而现现了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倾向,也就无法稳定、有效的进行学生工作,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第二,各别学校的管理误区削弱了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当前大学在管理上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学生的权益有了明显改善,而大学教师的权益却没有相应地明显改善.师生间在权益上的不对等影响着师生关系的融洽.辅导员队伍与教师队伍间缺乏沟通交流与合作,导致同事间人际关系冷漠,影响辅导员的工作热情.
积极体验是指正向的建设性的能产生接近行为的体验,要获得积极体验一方面要增多感官愉悦,另一方面要增多心灵享受,并能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根据积极情绪理论分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无论是被学校、学生、家长寄予期待的辅导员,还是得到鼓励肯定的大学生,其情绪状态都会是积极乐观的.在积极情绪体验的推动下,不仅辅导员的工作效率会大大提高,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进一步加强,师生关系会更加融洽,相互间的信息反馈不断增加.这样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帮助高校辅导员更深刻地体验积极情感,不仅可以拓延思想与行为,而且对情感体验本身也有一种拓延的功能[1].
根据积极心理学的观点,构建高校辅导员的积极人格品质主要包括:保持良好的心态.对辅导员工作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适时调整自己的期望值,保持工作中的积极情绪体验.同时坚持学习,转变观念,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养成乐观主动的生活态度.大量实践表明,乐观主动的高校辅导员常常具有良好的心境、更高的坚持性、更强的适应力,其行为往往带有明显的积极特征,因而具有更大的可塑性和成功的可能性[2].增强自我效能感.积极心理学认为,高自尊和强自我效能感可以促进个人力量和顺应能力的发展,辅导员要学会称赞自己、奖励自己、关心自己成功的点点滴滴,哪怕是一次很小的进步,也应进行积极的自我肯定.通过确定合适的工作目标,相信自己会在努力争取的目标上获得成功时,会更健康和更幸福[3].
内驱力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激发辅导员个体内驱力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提升辅导员工作专业化的正确认知,增强职业素养使其工作实现由经验主导向理论主导转变.辅导员工作需要进行专业化训练,形成专业队伍,专门培养方式,以帮助辅导员提升各方面综合素质,坚定职业自信,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倡导“工作中心”的行动取向研究,增强专业素养使其工作有高度有显示度.辅导员的学术研究是辅导员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指标,研究型辅导员的培养是专家型辅导员培养的阶段性目标.辅导员进行理论学习和学术研究,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也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是为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而学习,是为了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问题而研究,因此专家型辅导员的学术研究要立足于辅导员工作实践,倡导行动取向研究,善于从日常工作中找出问题,喜欢思考怎样用更好的方法解决问题,乐于总结工作中得来的经验,并将经验提升到研究的高度.即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树立问题意识,让学术研究来自于大学生成长中的实际问题,又服务于大学生健康成长.
美国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弗·彼得森指出关于机构水平的美德包括:目的(机构有广为接受的道德目标)、安全(提供保护……不论他们处于何种地位)[4].群体层面上人群与社会环境关系代表研究发现:在积极心理学中,人们的经验是在环境中获得的.这些环境包括能让每个人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家庭环境、学习环境、工作环境及社会环境等.辅导员队伍的建设需要在一个积极的机构环境中来推动.这个机构环境包括良好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工作氛围、良好的社会氛围等.只有当这些都能实现时,我们的培养对象——大学生才能有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和学习环境.首先,社会层面应给予辅导员理解和尊重,提升辅导员地位,加强辅导员的自我认同感和幸福感熏陶.其次,高校要完善内部环境的制度化建设,为辅导员的工作开展和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职业环境.如建立辅导员与任课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机制;合理配备辅导员数量;建立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积极提供对外交流与学习的机会,为辅导员的个人发展搭建平台、拓展空间,获得持久的职业幸福感.
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育效果的实现更是一个长期、延迟的过程,但是我们相信只要从事教育工作的队伍是积极、幸福的团体,那么我们培养出的学生也将受到感染努力成为一个积极、幸福的群体.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状况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通过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将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与吸引力,促进高等教育育人目标的最终实现.
〔1〕谭娟晖.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1(04).
〔2〕Diener E.:Subjective well – being: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aproposal for anationalindex[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1).
〔3〕AlanCarr著,郑雪等译校.积极心理学——关于人类幸福和力量的科学 [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83-184.
〔4〕[美].Christopher Peterson 著,徐红译校.积极心理学[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215-216.
B84;G64
A
1673-260X(2017)10-0066-02
2017-06-05
本文系2013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政策研究(13sksze02)、2015年重庆师范大学校级基金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职业能力标准下高校优秀辅导员成长规律与培育机制研究”(15SZZ19)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