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刘素英
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初探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刘素英
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风险控制与企业不同,因具有特殊性,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内部财务控制出现风险。本文就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风险控制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工作。
事业单位 内部财务风险 控制与防范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和完善,事业单位收入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资金,具有非营利性。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预算与财务核算更加重要,建立规范的内部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有效控制风险,有利于创造社会效益,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但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缺陷,内部财务风险控制制度仍不完善,本文通过对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风险控制工作的现状分析,提出财务风险控制的有效防范措施。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不同,不以负债、盈利及资金筹集等为主,主要是提供公共服务,对资金来源、使用的合法性进行密切关注,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实质上是在国家及政策领导下,满足单位经济活动的过程,确保资金安全与资产完善,会计信息真实可靠,追求最优化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风险主要是指在外界环境及不确定因素影响下,单位财务管理及经济活动偏离于预期的经济目标,对资金获取和使用的合法性、效益性难以保障,发生财务风险及损失的可能。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风险控制是指建立一套完善的切实有效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对单位经济活动及财务风险进行识别与控制。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是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核算报账制度”为主,多数单位仍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等日常事务处理上,财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只要根据预定的程序进行,便不会导致财务风险,即使发生风险,也应该由政府管理部门承担责任,风险责任意识较差。此外,财务部门缺乏对风险意识的培训,从而导致财务人员对风险控制管理经验和管理知识储备不足,使财务管理工作存在风险隐患。
事业单位应建立和加强内部财务控制管理的约束机制,这是事业单位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监管工作还不到位,仅仅依靠财务部门在对资金核算管理过程中进行监督,往往也是层面上的,注重事后监督,而忽视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等。多部门间的监管责任没有合理分配,致使监管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随着国家财经体制不断改革,事业单位一些传统的财务管理制度已经不能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部分单位的财务预算与核算方法,如财务内控制度、资金结算办法、会计核算程序等仍没有发生创新改进,使财务管理制度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不能形成有效的制度约束,从而导致账实不符、资金使用效益低、财务信息失真等的不规范情况发生。
事业单位忽视对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致使财务人员现有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及核算技能等均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速度,不能满足现阶段事业单位快速发展的管理需要,从而加大了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因疏于对财务人员进行严格的职业道德教育,个别财务人员甚至存在严重的诚信缺失行为,给财务工作带来较大的风险隐患。
《会计法》规定事业单位负责人是单位财务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因此事业单位内部应建立一套完善的领导负责制的财务内控与管理制度,由财务和其他职能部门共同落实。根据财务管理制度将不同的职责和权利进行分工,实现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作用。同时,事业单位要注重加强对财务人员风险控制内容的培训,提高管理者的风险控制意识,防患于未然;要利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来提高财务人员对风险的监测能力、应变能力及控制能力。
首先要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增强业务技能,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风险控制规范工作,通过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来控制财务风险发生,针对已发生的财务风险要学会应急处理。其次要提高财务人员的道德素质,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对及时发现、有效控制潜在财务风险的人员予以奖励,对违背诚信和职业道德的人员,进行严厉惩罚,防止财务工作中出现不规范、不道德甚至违法的行为。
为防止财务风险发生给单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事业单位要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和控制管理体系,明确工作管理职责。首先要明确事业单位经济业务决策程序、财务审批权限、业务核算流程、财产清查范围及会计资料安全管理等制度。其次,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定期对单位的重要财务事项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方位监督。再次完善内部牵制制度,与会计人员的职责进行充分结合,采取钱账分离、账物分离、职务分离、机构分离等保障措施,保证财务内控监管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控制离不开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只有建立并执行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才能更好地从源头上控制财务风险,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可靠。一是财务预算编制内容要科学完整,避免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相脱节,导致预算内容不实、预算无法落实等情况;二是预算制度执行要严格,人人树立“无预算,不列支”的法制观念,从法律层面强化预算的约束力度;三是建立完善的预算执行管理考核评价机制,通过预算公开、约谈制度、限期整改等措施促进财务预算合法执行,降低财务风险。
总之,我国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仍存在较多问题,导致财务风险时有发生,甚至造成经济损失。因此,事业单位要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控制意识,加强人员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教育,提高内部财务管理水平和财务风险防范能力,减少财务风险。本文首先就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风险控制的内涵进行分析,再阐述了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风险控制的现状及防范措施,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1]李加兵,赵斌,潘正海.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研究[J].财会通讯,2012
[2]张泽华.基于新事业单位财务通则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2
[3]申照芬.浅析建立健全卫生事业单位内控体系防范财务风险[J].财经界(学术版),2016
[4]吴丽.浅析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