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瑶(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手工产业设计实践
程 瑶
(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在工业文明背景下,人们在得到物质享受的同时,也承受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沉重代价。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这是践行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在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正确引导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重视和开发“手工生产”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举措和可行途径。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视和开发此种体现人类利益诉求、保证民族永续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并采取积极的方式做好与其相关的生态设计实践。
生态文明;手工;设计实践
近代工业文明以来,以机器化大生产为代表的社会生产力逐步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极大地满足了民众的生活所需,但此种以高耗能为代表的经济增长方式也加速了生态恶化,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前提,而现实存在的生态恶化现象已成为人们无法回避的问题,于是人们开始反思既有的生产方式与自然规律的悖逆。基于此种觉醒,在后续的社会发展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寻找独立于工业生产之外的新型生态经济增长点,调整和完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编入了新的五年规划并作出总体部署,强调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绿色、环保可持续这一时代发展主题中探求经济增长的新方式,在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基础上,对各种自然资源进行高质开发和利用,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生产力[2]。以“民族手工艺”为代表的生态生产力的开发与建设,能够满足时代呼唤的新型社会生产力,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与途径。
1.1 自然生态性
相对于工业生产过程中肆无忌惮的掠夺、破坏生态,手工操作更加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手工劳作与工业制造最为明显的区别在于工具在手、做法在心,与劳作过程相关联的生产力诸多要素均统一于劳作者的生命本体。劳作工具等相关生产方式均被人格化、个性化、情感化。从此角度分析,手工劳作依存于劳作个体的生命活动和生活状态而呈现,而生命个体与自然的不可分割性决定其在劳作过程与个体生活过程中均与自然保持着“物我不二”的生态关系,劳作方式的开展亦要求顺一方之水土、应四时之节气。在农耕社会中,与民族手工劳作相关联的各种手工生产的开展均充分尊重并利用地域资源,进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产格局。
那些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手艺经验法则,如尊崇身心状态的“得心应手”、强调材料的使用切合自然规律的“相物而赋形,范质而施采”,以及劳作生产要切合自然状态的“质则人身,文象阴阳”等,均为手工劳作对自然规则的充分尊重与自觉。在心手相连的劳作过程中,手工艺以充满人性化的劳作工具维系着生命本体在劳作过程中的整体性与统一性,此种创作是对手艺人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将经由个体身心驱动所形成的手艺充分融入到产品内涵,并使创作者获得由衷的喜悦和成就感,在手工创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变化使人手脑并用、身心互动,充分体验自助创造的快感。通过手和手工,人自身所蕴含的丰富的心灵图式自然而然刻入创作物的深层,形成体现人类创作灵魂的“手工艺品”[3]。在贵州、云南的少数民族地区,“银饰”“刺绣”“蜡染”等手工技艺包含着民族妇女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在劳作过程中付出的真挚情感如涓涓流水般注入到手工制品中。这些蕴含着手艺人真情实感的手工真迹呈现出无法磨灭的原真性,在信息膨胀、图像泛滥的当代社会逐渐成为民众认可的审美标准,具有重要的生态建设意义。
1.2 文化生态性
与工业生产相比,手工劳作不仅表现为膂力操作过程,还表现为心力劳作过程;不仅作为社会生产而存在,亦逐步构建出新的社会文化。手工劳作中每一次动作的施行和指尖的碰触,都暗合着生命个体的内心世界,并促使其成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生态产品。
手工文化以其多样性的生态特征构建了社会文化的多层次与差异性,差异性的手工技艺构建出“千品万象”的差异性劳作方式。手工艺术差异化构成了社会文化差异化的现实基础,亦构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的物质基础。手工操作是生命本体的时间记录过程,亦在不断的时间记录中呈现出流动的手工历史。历史性的生态流动既显示了传统手工的文化记忆,又呈现出当代手工运行的生态特征,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地吸收并包括地域文化、民性气息、思想认识和民俗情趣等在内的历史信息,并依靠血缘、亲朋、师徒等人际关系以口传身授的形式延续和发展。手工产业的存在对国家和民族的生态文明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
1.3 社会生态性
相对工业生产方式下庞大的机器设备和复杂的人员管理,作坊式的产业特点决定了手工产业不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避免了科技研发的经费投入,无须配套的加工设备。可以说,此种顺应地域特征而开展的生态产业建设,讲究因材施艺、因地制宜,能够高度契合地方资源与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地域特征浓厚的业态特征和千姿百态的产品呈现,使得手工生产具备了超脱于工业产品的高文化附加值,这不仅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亦兼顾了生态效益与文化产值实现。
手工生产创作全部由劳作个体独立完成,有利于作品整体特征的完整展现,亦有利于个体手艺人的全面锻炼。手工生产依赖于生命个体在劳作中所倾注的情感智慧和经验技巧,对劳作个体的年龄、性别、才华素养与身体素质有着最为充分的包容度与接纳性,可以最大程度地吸收各类劳动力的加入。从此层面来看,手工产业的生态建设实践对维系和拓展民众生活来源、解决社会劳动就业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手工生产是成就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有必要建立健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开发并建设此种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手工生态生产力,将其纳入产业结构调整的社会实践中,使之融入经济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现有的设计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手工生产所蕴含的巨大生产力,缺乏有针对性的设计来促使手工生产和手工艺术品进入当代社会生活。因此,应通过相关的设计实践,将手工产业的生态功能释放出来,使之真正成为生态社会发展的践行动力。
2.1 生态设计观的树立
要树立长期持久的生态价值观,立足于地域生态环境保护层面来开展产业设计实践,从资源节约和资源利用方式转变、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化传播等方面出发,有针对性地根据地方可再生资源、手艺人力资源和劳动力特征分布等情况,制定切合手工产业特点的设计规划。通过对手工生产的劳动预留以及对手工构件的预应用等方式,加大手工产业融入产品开发的机会与空间,为具有手工技艺性质的农村生产力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在针对手工生产的生态设计中,要尽力还原基于地域特征的民间操作技艺、传统文化气质和既有的生产加工方式。同时,强化手工产业的文化生态性,有目的地将与手工业态相关的技艺、资源、劳动等因素纳入文化产业链条并加以引导和发展。在与产业相关的图文信息营销传播中,大力弘扬和宣传产业蕴含的民族、民俗文化和传统手艺文化,解说并展现与此种文化相关的生活形态,通过网络电视等各类媒体平台展示手工制作过程、制作工艺。
2.2 生态教育的伴随
地方高校应当开展针对手工生产的设计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普及生态设计理念。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4]地方高校是培养设计人才的主要场所,学生的生态设计观将直接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质量,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因此,在手工设计教育中落实生态设计观,不仅要着力分析手工操作的民艺技术属性和非物质文化特征,还要引导学生关注与地域相关的自然环境资源和人文社会资源特征。
从现实来看,无论是专业院校的学生还是企业的设计人员,在开发手工技艺、融合民族文化、落实生态设计方面都缺乏足够的学识与认知。因此,我们有必要转变设计理念,拓展设计眼光,从本土材料、传统手艺、地域文化以及与手工艺术相关的资源施展方面来开展手工设计的规划与实践,使设计方案切合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这方面的设计实践,既要突出中国设计师的智慧与才情,又要显现出生态文明的特色和魅力。当诸多立足于手工建设角度的设计方案汇集在一起,共同彰显本土设计特色时,就有可能在文化产业层面形成一条利益广泛的产业链条,进而带动相关文化产业、加工制造产业的全面发展。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引下,手工生产将继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生态技艺产业将继续以自身鲜活的生态特征成为区别于工业生产力的新型生态生产力,并成为切实维护自然、社会、人类间的和谐关系,开发地方特色资源,存续民族传统文脉,创建民众美好生活的重要方式。
[1]李桂花.马克思恩格斯哲学视域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J].探索,2011(2):11-16.
[2]马芹,范燕宁.生态生产力研究中的问题探析[J].理论学刊,2010(5):22-30.
[3]张慎成.近代中国民间美术发展态势思考[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6(30):86-9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
2016-12-22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民间手工艺品的当代价值研究”(SK2016A0102)。
程 瑶(1981- ),女,讲师,从事民俗艺术及传播学研究。
J026
A
2095-7602(2017)04-019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