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

2017-03-29 13:48张瀚文
传播力研究 2017年10期

文/张瀚文

全世界英语使用的频率最高,很多国家都以英语为官方语言且英语作为很多国家的第二语言。这与英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在历史上领先有关。另外,计算机都是用英语编程的,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为英语在全世界进一步奠定了基础。而且很多国际大型会议也都使用英语作为沟通媒介。进入到二十一世纪,掌握英语是每名大学生所必备的基本素养,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正是既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知识又具备良好英语语言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大学英语教学是教育部高度重视的一门大学必修课。随着世界一体化新格局出现,大学英语的培养目标不再是单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方面的基本功,而是培养学生的对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2007年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一文提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交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时隔8年后,2015年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指南》再一次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根据教育部指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就翻译的题型可以看出,从历年短句的翻译题型改为段落的汉译英题型,而且段落翻译命题都是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关联,考察学生英语基础语言知识的同时,深化了大学生的母语文化。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教授大学英语这门课程时,不仅仅要准确讲授语言知识点,更要选择良好的教学方法。

二、英语教学法

教学工作是一种由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共同合作,完成对规定教材的体会理解以有益于学生行为和经验的活动。教学法是由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共同实现教学实践并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教学法是融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为一体的一套复杂体系.国外对外语教学法的研究比较早,而且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从大量的英语文献可以总结出,外国英语教学从重视读写,到否定重视读写。又从重视听说,到否定重视听说。可以说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就是所谓的翻译教学法。很多学者批判了翻译法,因此教育工作者改良了这种教学法,发展成了认知教学法。接下来,又出现了依旧是重视听说的视听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然而相继出现的这些教学法对教学效果还不是很理想,还是没能解决英语教学中的难题。国内对教学法的研究比较晚,也是植根于国内英语教学的现状,模仿国外的教学方法。最近几年以来,比较常用的教学法有“双外”教学法、TBL教学法、PBL教学法等。随着大学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我国教育部重视,尤其是一再强调“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这使得更多的教学专家和学者专注于研究不同教学法对英语学习者的受益程度和影响,旨在不断探索出更高效的教学方法。

三、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与教学法

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是结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向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调动眼睛,耳朵,嘴等各大感官进行参与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而教师在教学中应起到主导作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成绩、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如何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一直是国内外教育界的难题。然而教学法可以解决大学英语教学这一难题。英语教学法从翻译法到认知法再经历到交际途径法等一系列方法,与国外教学的发展历史相似,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分析各种教学方法的演变就不难发现,每种教学方法又衍生出一些小方法,例如暗示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作为医学院校,教育工作者尤其要重视大学英语教学法的选择。国外西医历史比较悠久,发展比中国早很多,世界上很多先进的医学仪器,医学药品,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都是通过传播的途径为我国所用,这就使得医学院校的大学生们一定要有非常高的英语水平,来满足到国外参加国际会议进行国际交流访问、出国深造学习的要求。把国外先进的医学理论思想带回我国,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解决我国医学上的难题。另外,中医院校的学生更应该学好大学英语这门课程,学生们可以结合自身专业的优势,把中医专业基础知识与较强的英语语言沟通能力结合起来,把我国优秀传统中医文化传播到全世界,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跨文化交流贡献力量。

因此,作为医学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更要重视教学法的选择。教师要了解各种教学方法的利与弊,而且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应该把各种教学法分开来用,而是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群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或者结合几种教学方法适用教学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效果,随时调整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适用于医学院校的教学方法,为国家培养新世纪的复合型优秀人才,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1]旺盛今.转型期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10,7(2):26-30.

[2]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分会.大学国际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58-61.

[3]蒋剑锋,柴可夫.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中医药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新进展[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7: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