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2017-03-29 13:48朱茜
传播力研究 2017年10期

文/朱茜

一、“互联网+”新语境下传统培育路径的困境

1997年,互联网作为新兴技术要素进入中国,快速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颠覆了传统信息传播的方式。从单向互动的门户时代到双向互动的搜索/社交时代,再到多终端交互的大互联时代,即时性、自主性更强,表现手段更多样。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情况的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了7.5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4.3%,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使用率高达96.3%。而从中国网民的结构来看,20-29岁的年轻网民、学生群体仍然占有最大比重。[1]也就是说,要有效传播信息,就必须抓住青年学生这个主体,适应便携式移动终端“快餐文化”、“碎片式信息”的特点。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工具性特征愈发明显。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出台,“互联网+”一词正式步入了群众的视野,作为创新2.0下的一种思维,“互联网+”主要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发挥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作用,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其显著的特征主要包括:

创新驱动。即利用互联网快速自我革新的特质推动传统行业的改革创新;多向互动。即“以人为本”,每个个体时刻联网、各取所需、实时互动;兼容并包。即打破文化、行业、阶层壁垒,由市场驱动研发。

互联网时代的新语境和“互联网+”思维的显著特点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培育路径——单向互动的灌输式、填鸭式传播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单纯地标语式宣传更会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陷入“博物馆化”的困境。

二、“互联网+”背景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功案例

将“互联网+”思维应用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中来,已然涌现了一批出色案例。2011年,由漫画家“逆光飞行”创作的军事题材漫画《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出品,借助Q版动物形象和诙谐画风,生动再现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从漫画在各大论坛连载到动漫在网络平台播放,在年轻群体中掀起了一阵“爱国热潮”,播放量突破亿万大关,不少年轻网友亲切地称呼祖国为“种花家”;2015年1月,中国动画电影的现象级作品《大圣归来》热映。该作品植根于中国传统神话故事《西游记》,借助好莱坞的经典结构进行再加工,塑造了一个具有厚重人性的、侠肝义胆的“中国英雄”。安德鲁•梅森评价这是一部“属于全世界的电影,而且很中国”,因为孙悟空很著名,所以“很容易推向世界”。这些成功案例表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国产文化作品完全有能力走出“博物馆化”的困境,在新时期重新焕发生命力。关键在是否能够利用好“互联网+”思维和先进传播手段,以人为本,在充分分析受众特点的基础上,以传统文化为支点和依托进行再创造。

三、“互联网+”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当前,亚文化的侵袭正在淡化大学生群体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历史和现实都已表明,因循守旧必然使得既有价值体系丧失自我革新的生命力,同样,全盘西化、盲目追求现代化亦不能保证新型价值体系的确立。因此,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在大学生群体中培育和弘扬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要借助已然植根于民族集体意识当中的传统文化的感召力,将其融入具有“社会主义”精神内核的价值观念;二是要利用“互联网+”思维,参与“观念市场”竞争,抢占大学生思想阵地。所谓观念市场(marketplace of ideas),是对经济学领域中自由市场的类比,主要指“人类通过一定媒介实现观念集中交换的场所”,在这个场所中存在“广泛而充分的思想竞争”[2]。以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为例,就是要在大学生群体的“观念市场”当中,充分考虑他们的需求,用其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耳熟能详的感性材料来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使其有形、有感,真正做到让受众入耳、入心。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7.

[2]胡泳.互联网与观念市场[J].国际新闻界,2015(3):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