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日语应用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以广州工商学院日语专业为对象

2017-03-29 13:48张树刚
传播力研究 2017年10期

文/张树刚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在2015年11月16日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指出:“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①《意见》为高校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即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一、应用能力的内涵

语言应用能力主要包括三点:知识、技能、能力。知识,技能与能力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取决于知识和技能。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力也会有所提高。能力的高低又会影响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

二、“日语应用能力”研究现状

笔者在知网中以“日语应用能力培养”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检索出547篇论文,发现真正研究“应用型本科大学层次日语应用能力培养”方面的论文寥寥无几,多半为高职层次的日语应用能力培养研究,另外还有以日语听力、口语、翻译等课程为依托而进行的应用能力培养研究。

三、日语应用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珠三角日语人才市场需求现状

有研究者做过珠三角日企及其行业分布概况的研究。“目前珠三角日资企业共有1500 余家,其中广州市占 541家。以广州的日资企业为例,在2010年接受调研的 442 家企业中,其行业分布是制造业占 53.62%,自家公司产品销售占15.38%,物流运输业占 9.73%,服务业占 11.54%,商社占 9.73%。”(陈要勤,2011)

另外,日企的招聘广告也展现了对日语人才需求的现状。 笔者在前程无忧及智联招聘等网站中搜索了近百份日企的招聘广告,发现对日语人才的需求有几个特点:首先,从招聘行业来看,大致分成贸易业、培训业、汽车业和制造业等,是市场日语人才需求的绝对主力。其次,从招聘岗位来看,大致可以分成管理(如人事、翻译、总务)、营销、制造、技术和财务等四大岗位,并且招聘条件中都附有职位描述,例如,熟悉办公软件操作及日常行政业务;具备商务礼仪及常识,熟悉外贸业务流程等。再次,证书方面,从招聘网站中的招聘信息可以看出,有半数以上的企业仅要求日语熟练即可,并无证书要求。绝大多数企业要求日语口语必须流利,同时还需具备良好的日语书写能力。由此可知,日语人才市场目前对管理和营销人才需求量大,企业对日语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较高。

(二)日语专业学生日语语言应用能力分析及影响因素

本文仅以广州工商学院日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据担任日语专业课程的老师观察与反馈,学生日语应用能力较差,初级的听说尚有很多学生无法完成。学生在学日语的过程中,会读,会背单词,会语法,就是不会用。根本达不到企业需求的岗位要求。综上所述,学生目前无论从知识层面还是语言技能层面,以及应用能力层面都是十分不足的。需要探索新模式针对性的训练。

形成这种现状的因素:广州工商学院日语专业升格本科时间较短,对本科层次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还不成熟,目前还没有完整有效的模式。通过笔者平时的教学观察,以及访谈学生的形式,了解到学生的日语语言应用能力较差的因素主要有:课程设置上,日语课时少,训练学生应用能力的听、说课程严重不够。基础课中,由于受到教学学时数限制,对应用能力的训练也不足;师资方面,教师没有企业的工作经历及经验,无法准确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关的教学内容,自然无法训练学生的应用能力。虽然有教师企业顶岗实践,但实践的时间过短,根本无法触及企业实质工作。

(三)语言应用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针对企业需求调查结果,结合广州工商学院日语专业学生现状,探索切实有效的应用能力培养模式。上述分析中得知,企业对日语人才的要求主要有三项能力的要求: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必须掌握的专业能力;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根据这三项能力要求,结合广州工商学院学生实际情况,拟制定分层次培养模式,具体如下:

1.教学模式---分层次教学

具体来说,即基础阶段平行班级,高级阶段将学生根据语言基础的强弱分为普通班和高级班。

知识积累:基础阶段语言基础及语言应用习惯的养成。日语专业基础阶段为一年级、二年级,共四个学期。在基础阶段,夯实语言基础非常重要。在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综合应用能力。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积累十分必要且重要,这是训练语言应用能力的必要前提条件。在此阶段,需要系统讲授知识体系内的知识点,并引导学生将所学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应用于真实情境。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讲授法、影视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等,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应用所学语言知识,完成基础阶段相应的应用技能练习。

技能训练:高级阶段为三年级、四年级,共四个学期,此阶段主要进行技能训练。将学生根据语言基础的强弱分为普通班和高级班。在完成《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必须开设课程之外,增加实训课程时数,以实训课程为依托通过日语技能实训模块训练日语语言技能。

能力培养: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夯实知识基础,强化技能训练,灌输应用理念,最终获得日语应用能力。根据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这里的能力主要指的是自学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主要采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方法的同时,对预习和复习的内容提出质疑,鼓励学生要有勇气提出问题。通过这些让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一定的满足。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采用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除此之外在课堂上通过身边的同学、教室里的物品等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Nunan(努南)[Nunan 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认 为“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能力至关重要,它能够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主动创造学习机会,帮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因此,基础阶段的学习环节应该逐步渗透自主学习理念,教师指定学习内容实施自主学习,再到学生能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并顺利完成自主学习。而这一自主学习的过程应该贯穿在校学习的始终。

2.教学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法

根据班别(高级班与普通班)以工作岗位类别进行详细的项目分类。项目难度要符合班级层次。例如,高级班中可以根据行业分类设定贸易类项目、翻译类项目等。普通班可以设定秘书类、总务类项目。

四、结语

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不仅强调学生能力的养成,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有专攻地学习日语应用行业的专业知识,提升自身业务素质。此外,教师也要同学生一样到企业工作中去实践锻炼,了解各个不同岗位中的对语言应用能力的要求,学习岗位相关知识。另外,加大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校内的训练是无法替代真实工作环境的,只有将校内训练培养与校外的企业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真正具备应用技能的人才。

注释:

①《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2015.11.16

[1]徐淑丹,宋晓真,张新.广州地区日语人才需求现状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1).

[2]陈要勤,陈华胜.珠三角日语人才市场需求调研与专业人才培养策略[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