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崇海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媒介融合成为传媒界最新的发展方向。各种媒介之间的互动交流打破了传统的新闻采编与传播的局限,从而促使新闻的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比如,微博、微信、门户网站、论坛等的运用使得受众不再只是新闻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转而成为新闻信息的互动者、提供者、分享者,目前,这种趋势下,新闻的传播形势正逐渐转变为包含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形式的多种互动性多向传播,时效性更强,内容更加丰富多样,传播范围更广。所以,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应当及时掌握受众的需求,及时转变思路,创新工作措施,以适应媒介发展和传播的需要。
现在,新闻信息的来源和传播已不再局限于专业的新闻记者和编辑,而是开始向社会群体的转化。人们拿起身边的智能终端就能随时随地的通过微信、微博、客户端进行信息采集——不论走到哪里,是早上还是晚上,他们都能随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闻。也就是说,社会上某条新闻的传播中,更多的参与者是有社会群体来完成的。正是因为这种传播方式的改变,让众多的专业新闻采编人员和社会群体之间形成了信息交流与互动的新媒体新闻传播特点。我们知道,传统意义上的新闻采编只局限于报刊社和广播电视台的新闻工作者,如今,这一广义上的“新闻采编”群体正在逐渐普及。当代社会,每一名公民都有一台既能照相、又能录像的手机,只要下载一些可以实时直播的APP客户端,连接上网络,就能打破传统意义上的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实现新闻图片、短视频、音频的第一时间拍摄和分享,让受众获知整个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传统媒体模式下的新闻采编工作人员首先根据新闻事件的内容,策划新闻采访的相关环节,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后,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开始对新闻内容进行素材加工、编辑成片(篇),经过领导审核后进行刊发和报道。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应用,现在新闻的传播与推送不仅体现在图片与文字内容方面;更体现在视频影像与广播新闻采编的整个过程中……这系列的变化和发展,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促使从事新闻采编的工作人员急需转换思路进行创新和技术与资源的整合。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不再是独立进行,而是在结合多项技术与媒介的状态下开拓了新闻素材的来源。正如《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中央媒体打造的“全媒体厨房”,不仅实现了新闻信息资源的全面共享,保证了不同新闻资源信息的互补,而且提升了新闻内容的质量与价值,以及分享传播的影响力。
与传统媒体使用单一的传播方式相比较,新媒体平台可以将文字、声音、图片、图表、动态图像、动画、短视频等新闻元素组合成一个完整的传播单元。因此,在当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的形势下,做好新闻编辑意味着在具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表现手段基础上进行不同媒介形态之间的编辑融合。这就使得信息传播形式更加形象生动、丰富多彩。
随之带来的就是各个领域的人们都不可避免的受到新技术媒体应用传播力的影响,工作和生活习惯发生了各种变化。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海量新闻信息与新媒体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兴的传播趋势,这就对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媒体融合形势下,读本形式更加多样化。传统媒体下的人们习惯于通过报纸、杂志和书籍,广播电视来获取众多新闻信息,现在的人们则喜欢通过身边的移动手机来点击所需了解的新闻信息。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应当明确受众的这些变化,及时调整自身的编辑观念和技巧,充分满足受众的阅读需求。
新闻采编工作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对新闻事件多角度的深入跟踪和综合策划,促使新闻采访做得更全面、更有具体,素材更有说服力,这样才能够提高新闻的震撼性。因此,新闻采编工作者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深挖新闻背后的新闻,拓展新闻事件的广度和深度。
新闻的切入点是整个新闻事件的眼睛,它不仅反映了新闻采访者的认知度和知识面,也反映了新闻采编者的眼光和编辑技巧和对整个新闻事件的把握水平,更是呈现了媒体平台的社会影响力,所以,一条好的新闻仅有记者的采访是不够的,还要有新闻编辑的参与策划与协调统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条好的新闻在社会受众中产生共鸣。
当然,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海量信息的传播,有些新闻采编辑人员在利益的驱使下,刻意掩盖新闻的真实性,传递虚假信息。为杜绝这一问题的产生,每一名新闻采编者都应该时刻遵守《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牢记新闻的客观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采编要做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的有机统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媒体平台的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丰富。而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对媒介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新闻采编工作者应清醒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使新闻采编工作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在确保新闻客观真实的基础上,借助新媒体的发展,创新编辑能力,运用合理的方式方法和技术对新闻事件进行多角度的编辑组合,在做好深入报道、为受众服好务的同时,不断提升媒体平台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1]李振华,刘晓宾.谈如何做好新闻采编工作[J].新闻研究导刊,2014(9).
[2]张保磊.互联网时代新闻采编工作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6(22).
[3]李国平.谈如何做好新闻采编工作[J].环球市场,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