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企业电视新闻的创新与融合

2017-03-29 13:48李琳
传播力研究 2017年10期

文/李琳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信息的传播数量、速度、广度、深度和路径都发生了质的飞跃,使得很多人改变了从电视新闻媒体获取信息的传统路径。对于电视新闻来说,尤其是企业电视新闻,积极借助新媒体技术的优势,采取新的平台、渠道和传播方法,再造新闻生产过程,便是应对冲击的应循之道。

一、企业电视新闻现状分析

电视理论专著《中国应用电视学》明确提出:“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和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这也意味着,电视新闻与文字新闻和广播新闻相比之下,展现出“体裁多样,重在现场;声像并茂、视听兼备;内容丰富,讲究时效;新闻美感、艺术享受”这四个优势。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出现,电视新闻的传播终端逐渐发生了变化,它不仅局限于电视媒介,还包括网络媒介和移动终端。

具体到企业电视新闻来看,对照党的思想宣传文化工作和石化企业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与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对标发现,差距和不足越发明显。第一,从技术方面来看,企业电视新闻仅仅实现了在企业官方网络和微信的视频点播,但制作简单、包装单一、节目样态单调、时效性差,不易被企业干部职工所认可;第二,从新闻内容来看,企业电视新闻经常是为了宣传而宣传,缺乏生动鲜活的新闻事实,加之基层通讯员基本素质不强,在新闻写作上存在夸大宣传和主题先行的错误倾向,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新闻感染力;第三,从互动特征来看,企业新闻最大的受众就是干部职工,职工在哪里,关注点就在哪里。然而,目前的电视新闻却存在谁写谁看的尴尬局面,视频新闻点击量常年偏低,普及性较差。

二、企业电视新闻与新媒体融合的探索

媒介融合是新媒体背景下一种媒介发展的理念,是在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基础上新旧媒体的有机整合。传统电视新闻产品,是线性的、图像的传播,而新媒体产品是碎片化、非线性、图文视频多信息的组合式报道,加之针对企业电视新闻的审查和限制比较多,企业电视新闻还不能充分利用新媒体搜集的众多鲜活的受众信息,那么,电视新闻与新媒体究竟该如何实现融合呢?我认为应该从采编机制的革新、信息内容的共享和互动式的推广等方面去探索新路子。

(一)新闻采编机制的创新

以记者所在的企业为例,该企业宣传部门为了实现新闻媒介的融合,开创性地进行机制体制的改革,建立“报纸、网络、电视和微信”四个工作单元,实行“新闻信息一次采集、新闻产品多种生成”的工作模式,将报纸和电视上发布的有力度、有深度的专题新闻,同步上传至网络、微信等工作单元,形成立体化、交叉式的大宣传格局,实现了企业内新闻宣传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二)坚守优质电视新闻内容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必须要牢牢抓住内容是根本、技术是支撑、数据是驱动、用户是中心。因此,提升新闻报道质量是新闻媒体安生立命之所在。那么,具体到企业电视新闻来讲,首先,紧跟集团公司的中心工作,注重专题类报道,强化对新闻事实的深度剖析,必要时可采取专访式、讨论式等报道类型,既丰富了节目样态,又放大了新闻传播的亲和力;其次,采取现场报道或直播的方式报道新闻,也可以同步剪辑简短生动的小视频至官微发布,既增强了新闻时效性,也提升了新闻价值;再次,提升基层通讯员的写作能力和摄像水平,使其采写的新闻生动活泼,入心入脑,从而更好的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最后,不断优化片头、字幕、音乐、动画特技等表现元素,使影像画面、配音解说、采访同期声等多种元素有机结合,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

(三)优化新闻发布模式

在全媒体环境下,我认为电视新闻必须调整惯性思维,采取“先快讯后深度”的新闻模式,形成即时生产、融合发布的新工作格局。也就是说,记者必须在第一时间写一篇初稿,并整理采访视频,进行第一波报道。随着同一主题的素材越来越充实,记者再把相关内容整合、编辑加工,同时呈现在网络上。这样递进式的报道,可以使受众能更清晰、更全面的掌握新闻事实的发展过程,增强贴近感。

(四)关注互动化的新闻反馈

互动是新媒体的核心要素之一,它不仅可以使传统媒体以最快方式获得受众的反馈意见,同时也是拉近媒体与受众关系的最有效办法之一。企业电视新闻,更应该利用现有的新媒体手段与受众展开互动交流,让受众参与到节目的创作中来,从而拓展用户群,例如调动基层通讯员队伍制作短小精悍的微视频在官微发布,读者可以在单条新闻下实时评论,那么,传统媒体就可以通过微信平台获得受众的反馈意见,从而提升新闻报道质量。

总之,企业电视新闻追求与新媒体的协同融合发展,融的是理念和思路,合的是内容和技术,做的是协调和互动,求的是再造和双赢。只有坚守电视新闻的优质内容,融合发展才能取得根本突破。

[1]朱羽君,王纪言,钟大年.中国应用电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52页.

[2]张柱.新媒体时代的电视新闻生产——平台思维与流程再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