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志杰
说到电视民生新闻,不得不提到一档电视栏目,那就是2002年1月1日开播,由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倾力打造的一档日播类新闻直播栏目—《南京零距离》,它是全国第一个内容完全自采、长度为60分钟的大型新闻资讯类直播栏目,可以说它的创办开创了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先河,是电视民生新闻的“鼻祖”,自此之后“民生新闻”理念在业内同行及观众心中得到了广泛认同。可能是由于地域的原因,江苏省外的人对这档节目并不了解,但说到这个栏目的主持人,人们应该都耳熟能详,他就是《非诚勿扰》栏目主持人—孟非。或许正是在《南京零距离》时基层一线的摸爬滚打,才造就了孟非如今在主持台上的游刃有余。《南京零距离》,一个非上星城市频道的新闻直播节目,主要内容由社会新闻、生活资讯、孟非读报、观众热线、现场调查等构成。该栏目一经推出,即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真正实现了与电视观众“零距离”,被誉为“南京人的电视晚报”。在开播第2周就进入AC尼尔森南京地区电视榜;开播第28周进入AC尼尔森南京地区排行榜前5名;从第36周开始,名列AC尼尔森南京地区电视节目排行榜第一名。2004年7月,《南京零距离》平均收视率为8.3%,最高点收视率达到惊人的17.7%。创造了不可思议的收视率和年广告收入1.008亿的神话,成为了全国身价最高的地方新闻栏目。一档以主打民生新闻的栏目能有如此高的收视率和广告收入可以说创造了一个电视新闻的奇迹,这也说明民生新闻作为和普通老百姓接触紧密的电视节目,有着广泛的市场。既然民生新闻有如此广阔的市场空间,那么怎么才能做好民生新闻呢,下面将从两个方面对民生新闻的定位与选题进行分析和阐述。
民生新闻就是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以民众的人生诉求为基本出发点,以观众的生存状况为关注焦点,以民众的视角表现民主价值和人文关怀的理念,以民众生存空间开拓资源的新闻。说通俗点,以我的理解就是反映民众生活的新闻。
从《南京零距离》的成功,我们了解到,民生新闻就是满足普通百姓的需求,让新闻本质回归到广大群众欲知、未知、应知的事实报道上,可以从小事件、小主题入手,透视出社会变革对普通老百姓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和由此带来的巨大变化,多讲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大民生”依然是主流媒体的责任
当然,作为一家区级电视台,在新闻栏目中,时政新闻依然是主流,领导的各种会议及活动依然是我们报道的重点,这也符合我们电视台作为党和“喉舌”和国家宣传机构的定位。其实,从这些会议报道及领导活动当中,我们依然可以挖掘到民生新闻的线索点。也就是新闻视角的变化,从过去的官方视角向民生视角转变。就是从“民生”的角度去解读和诠释“国计”。把关注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与关注人民群众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结合起来,扩展民生新闻的题材范围,使民生新闻呈现多视角性、多层次性,彰显主流媒体的大气和社会责任。
重大主题报道是各级电视台的主要任务,现代传播理念和形式都要求我们对于做主题报道,特别是重大主题报道,一定要采用民生化的视角、语言、方式来呈现,也是我们常说的“三贴近”。重大主题就像是我们中学考试中的命题作文,所以紧扣主题,即讲政治、顾大局是第一位的,也是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是根本,宏观把握新闻主题是关键,揭示主题的重大性和百姓之间的关系是目的。
党和国家以及各级党委政府每每都有大政方针的出台时,及时解读、准确解读、巧妙解读是各级电视台的规定动作,完成的速度快慢、解读的质量高低,既是关系社会和谐的关键,也是舆论场气氛营造的标准之一。
我们平时采访的人与事,不是先进典型,就是有一定声誉的官员企业家等等。但是,俗话说,平凡孕育着伟大,一滴水能映衬出太阳的光芒。从普通的人身上我们可以发现事情的本质、核心,同时也比我们按规定推出的先进模范任务更加鲜活,更原生态。而电视观众普遍有尝鲜的口味,这也要求我们去深入挖掘平凡的人与事。
社会热点基本都是民生热点,热点的起因云山雾罩、盘根错节,有时,即使有铁证如山的事实,也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某些幕后真相。热点的发展往往又陡然转向,扑朔迷离。作为主流媒体的记者应到具备高瞻远瞩,一语道破天机的功底和责任。民生热点往往具有反复性,要不断跟踪,通过反复揭示最终促进社会的进步。
负面和灾害新闻也是我们各级媒体报道的主要类型之一,但是用民生化的视角去报道负面和灾害新闻,按照老百姓的新闻诉求,按照普通人能接受的形式进行采访,是我们搞好负面和灾害报道的真功夫。做负面报道不是单纯的接黑幕,不是图解气过瘾,做灾害新闻不是渲染、不是忽悠,要用民生的视角去表现、去解读负面和灾害新闻的产生原因和解决办法,要带着感情去报道,要用人文关怀去打动观众,这也是我们媒体应尽的义务,是媒体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