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超
随着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电视专题片拍摄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电视专题片在拍摄过程中涉及的技术较多,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电视专题片的拍摄质量,就要从细节入手,全方面的对其进行完善。一部好的电视专题片的拍摄前提是对真实的素材进行拍摄,从拍摄的角度看,要重点对主观的真实以及客观的真实两方面内容进行把控,只有这样才能拍摄出真实、富有感染力的电视专题片。
在拍摄电视专题片的过程中,准备工作是接下来一切工作的前提条件,同时也决定着整体拍摄工作的质量,由此可以看出,电视专题准备工作对电视专题片的重要作用。目前,在准备电视专题拍摄的过程中,可以将准备工作分为两方面内容,第一方面,对拍摄内容进行提前熟悉,第二方面,时刻准备拍摄。由于电视专题片的拍摄内容比较广泛,所以拍摄人员只有对拍摄内容进行充分了解之后才能提高拍摄质量。在熟悉拍摄内容的过程中,要对拍摄对象的主要特点以及对观众的吸引点进行重点研究,保证最终的拍摄结果的清晰性以及逻辑性。另外,在拍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拍摄状态,由于拍摄需要赶在事件发生之前进行,所以在拍摄过程中要做到提起就开机,在确定拍摄全部结束后,再关闭机器。像我们远赴大连拍摄的创业人物专题片《薛桂艳》中,拍摄对象在渔船上站立时的一段闲聊,成为整部片子的亮点之一,非常的真实感人,关键就在于有意识的全程记录。这种方式能够避免在拍摄过程中错过精彩的拍摄镜头[1]。
在拍摄过程中为了达到预计的拍摄效果,要对拍摄内容做好交代,使观众能够直观清晰的感受到拍摄内容中的因果关系。同时保证拍摄内容符合正常的思维逻辑,避免多余拍摄内容造成内容冗杂等现象。另外,在拍摄过程中要对拍摄队形进行适当选择,并不是说所有与拍摄相关的内容都要进行拍摄,这样会造成最终的拍摄内容过于复杂,增加拍摄成本。由此可以看出,在拍摄过程中要尽量做到拍摄内容条例清晰简洁,最大程度上节省拍摄时间,减轻后期处理的工作量。
在进行拍摄的过程中,往往最精彩的镜头都是偶然事件。偶然事件指的是在拍摄过程中人们没有预料到的事件或者是意外事件,往往这类事件的拍摄镜头对观众具有较高的吸引力。因此,在拍摄过程中,摄影师要在偶然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镜头捕捉,避免珍贵镜头的流失。例如,在《长征路上的故事》这一专题片中,正是记录了浮桥被水冲毁的镜头而取得了良好效果。由此可以看出,拍摄过程中的偶然事件,往往会成为整个专题片中的点睛之笔,所以在拍摄过程中要对其进行重点把控。
光线是影响拍摄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对光线进行合理运用,能够有效提高电视专题片拍摄过程中的美感度,进而为观众带来舒适的视觉体验。在拍摄过程中顺光、逆光以及侧光等不同光线形成的视觉效果也就不同。例如,在顺光下,画面整体的色调比较柔和,没有出现明显的光线反差,同时能够保持拍摄事物原本的色彩。在侧光下,拍摄事物会出现明显的明暗对比,能够将拍摄事物的立体程度充分表现出来,使其富有层次感。但是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往往一个合适的光线需要等待几个小时或者几天,这就要求拍摄者具有足够的耐心。
目前主要的拍摄方法包括广角拍摄与微距拍摄两种,其中要对以上两种拍摄方法进行合理的应用。广角拍摄的特点是能够拍摄体积较大的物体或者是景物,同时还能够将拍摄景物周围的事物呈现在画面中,清晰的反应出画面的空间层次感。而微距拍摄能够对拍摄的事物进行放大拍摄,科学的展现出拍摄物体以及景物的细小细节。这种拍摄方法能够将拍摄对象进行重点突出,并对背景进行虚化。以上两种拍摄方法能够使画面更具有美感,同时赋予镜头一定的视觉冲击力。除了以上两种拍摄方法之外,长镜头也是电视专题片拍摄应用最广泛的拍摄方法之一。长镜头在应用过程中能够将展现出空间以及时间的连续性,给予观众一种亲切感。由此可以看出,对拍摄方法的合理应用,能够展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另外,拍摄方式的对最终的画面呈现也有着较大的影响。目前常用的拍摄方式包括仰拍、俯拍以及航拍等。其中航拍能够通过在天空视觉对地面上的拍摄对象进行拍摄,拍摄视角十分广阔。但是由于航拍过程中涉及的技术较多,所以在进行航拍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保证航拍工作的顺利进行[2]。
随着人们对电视专题拍摄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如何对拍摄过程中的细节以及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把握,成为有关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对电视专题片拍摄过程中的细节把握以及技术应用进行研究发现,对其进行研究,能够有效提高电视专题拍摄的质量,同时降低拍摄过程中意外情况的发生。由此可以看出,对其进行研究,能够为今后电视专题片拍摄的发展奠定基础。
[1]黄禁.电视专题片拍摄过程中细节把握与技巧探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7,13:84-85.
[2]王远栋.电视专题片创作中的细节把握[J].中国传媒科技,2015,16: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