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的“道”与“到”
——以山西卫视《第一访谈》栏目为例探析访谈节目提问的技巧

2017-03-29 13:48王澜
传播力研究 2017年10期

文/王澜

访谈类节目是一种记者对访谈嘉宾就特定话题进行采访、交流和讨论,围绕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进行访问、谈话式深度报道的节目形态。提问是访谈的核心,调动嘉宾倾诉的欲望和热情,达到情感共鸣,用精彩的对话塑造人物性格和形象,其中的技巧就是“道”,而所有的技巧最后都要为内容思想服务,获取到有效信息,挖掘出背后的故事,让人物动情动心的效果,这就是“到”,“道”与“到”,两者互相成就,没有“到”,所有的“道”都是没有意义的,而不讲“道”,最终实现“到”弯路会走的更多。对于记者来说,在“道”与“到”之间,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解决提问的一些困惑

(一)如何吃透材料,嚼碎打烂,从厚到薄

在提问前,做好功课,首要的是收集整理资料,也就是在收集整理资料时,既要注重和人物相关的新闻报道,更要收集和人物从事工作的相关领域的背景资料。采访对象不同,记者要了解熟悉的侧重点也不同。记者要对他们各个方面的情况,包括生活、工作、学习、学历、经历、家庭、个性、爱好等等,都要尽快熟悉,越多越好。

比如在《艺术之路向梦而行》中,采访《粉墨春秋》主演李娟,记者做足了功课,提问就显得有的放矢。

记者:为一个舞蹈演员,你既演过《一把酸枣》,又演过《粉墨春秋》,而且都是这两部剧里边的主演,您怎么看待您与这两部剧结缘的这13年?

李娟:真的是非常幸运,

记者:但是其实幸运背后,付出的努力是常人都不能够理解也不知道的。

李娟:是,都说不疯魔不成活,演员是疯子,傻子。演了1300场,所以当每次我演出的时候,演到最后一幕的时候,我还会哭。

记者:你哭什么?

李娟:我被这个人物一生的命运所感动。

(二)好问题和坏问题

什么是好问题,什么是坏问题?好问题,就是简洁明了、准确、鲜明、具体、切中要害,就是让观者看了觉得问到点子上,让嘉宾有谈话的欲望;坏问题,就是不知所以云,嘉宾拒绝回答,观众觉得明知故问,缺少细节。

那么,如何剔除坏问题,留下有价值的问题呢?先把这类问题踢出去。如:已列入新闻界最臭的提问行列的:“请你谈谈感想”、“你当时怎么想的”、“你感觉如何”等等。布雷迪在《采访技巧》中也尖锐地剖析了“您感觉如何”等问题的弊端。认为这些提问“实际上在信息获取上等于原地踏步,它使采访对象没法回答,除非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

好问题的提问要有逻辑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表面到本质,层层递进,记住逻辑关系就能提出下一个要问的问题,这样有助于掌握解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让观众清晰地了解新闻事实本身。比如在《唐立浩:扛起责任 踏实谋事》,记者就很好的把握了这以技巧。

主持人:作为县委书记,您手中是握有很大的权力的,那这也就避免不了很多人会来找您办事,这其中也包括您的亲戚、朋友。

唐立浩:有些亲戚、朋友、同学、同事,提出过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比如承揽工程,对这样的事情我是一概拒绝。有些事情是违纪违规的,那是绝不能做的。比如说干涉工程的发包、干涉土地的出让,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主持人:那有没有人说你很绝情?

唐立浩:也有,但是过后他们也理解,因为我多年来这个作风是一贯的。而且我对事不对人,一视同仁。

主持人:那您有面对过诱惑的时候吗?

唐立浩:你想当这么多年领导,就当书记、县长也有八、九年,不可能没有遇到诱惑,但还是守住了底线,没有迷失。

主持人:怎么做到的?

唐立浩: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守住做人的底线、做党员领导干部的底线,违规违纪的事情不要去做。另外,也不要过度的追求物质享受,现在党和人民给的就够了,你如果欲望很高,多少也不够。

(三)第一个问题,绝不能忽视

在电视日益势微的今天,访谈节目如何能抓住观众的眼球,第一个问题问的是否有新意、巧妙、让人眼前一亮,决定了节目是否有吸引力,第一问题问的好是节目成功的一半。那么,如何问好第一问题呢?一定是具备细节,有背后故事、观众所不了解的,嘉宾能谈出新意的问题。在《贾樟柯:行走在陌生与熟悉之间》中,记者出乎嘉宾和观众意料之外,从小的切口进入,这样提问:

记者:我看在电影节开幕的第二天,您在微博上写了这样一句话说,这对我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天,但是内心是非常忐忑的。怎么会忐忑呢?

记者:挑战还是蛮大的是吧?

(四)闭合还是开放

开放型问题指记者仅提示某一话题或访谈的范围,让采访对象自由发挥、畅所欲言。如“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等。 闭合式问题指需要采访对象明确回答的特定的具体问题。甚至有的只是需要回答“是”或“不是”,如“这件事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您看到他是拿着枪吗?”等等。对于社会经验丰富、善于表达的采访对象,或访问渐入佳境之后,可适当采用开放式问题;闭合式问题适合挖掘典型的情景、细节和核实材料,对于不善言辞的采访对象或访问的初始阶段,可适当采用闭合式问题。

在《唐立浩:扛起责任 踏实谋事》的采访,唐立浩作为潞城市委书记,但面对采访镜头时,并不善言辞,就采用了闭合式提问,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记者:潞城市有多少个村子?

唐立浩:202个村子。

记者:每个村您都去过吗?

唐立浩:都去了。

记者:一个不落的?

唐立浩:跑遍所有的村,不是追求一种形式,而是能够更好地了解县情。

记者:在您走过的这202个村子当中,哪些村子给您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

唐立浩: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目前经济还比较落后的村。

记者:哪些村子?

唐立浩:就是一些边远的山区村庄,那里基础设施比较差,有的路不太好,有的地方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还不具备。

记者:怎么办?

唐立浩:专门制定了一个政策,从他们发展产业、从他们子女就业、上学以及生病的救助等等方面做出了规定,财政拿钱向这个群体倾斜,现在已经开始实施。

二、现场的调度

(一)共情与共鸣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共情”。指的是,随着他人的喜怒哀乐,你会一同或喜或悲,深入他人的思想从他人的角度体验世界,找到一个感情上的契合点,达到共鸣。采访也是这样,一定要站在别人的立场、感知他人的感受,设身处地地用他们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才能找到共同话题引起共鸣,让采访更深入。

在《刘同:向着光亮那方》中,记者和刘同岁数相当,一起走过青春,对与青春有关的话题有共同语言,达到了很好的共鸣,交流有回合感,采访深入有趣。

记者:您之前一直写小说,但是换了一个思路,其实您整个《谁的青春不迷茫》不属于小说?

刘同:散文吧。

记者:散文和日记这种类型,那您是觉得为什么这种类型来做火了?

刘同:那些21、22岁日记,这本书写一个30岁的我和一个10年前的我,在同一个时空进行了一个对话。年轻人得到了共鸣,觉得好像每个人都找到了力量。

记者:这本书叫《谁的青春不迷茫》,有读者也说了,我看了之后还是很迷茫,我看它干什么?

刘同:我觉得任何人文读物,它只会让你去学会用更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你看到20多岁的我,矫情也好做作也好,又怎样呢?每个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只要向着光亮那方,你就一定会走出来。

(二)捕捉细节

好的记者要提问细节,比如:女排夺冠,记者提问朱婷,最后一个发球是有意发到这个位置的么?有想到对方接球失误吗?朱婷你那个重扣被对方队员直接砸到,怎么会那么重?最糟糕的提问是:为什么能逆转?请你谈谈女排精神在比赛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不是采访,这是在开会。记者的提问不要大而化之,不要直奔所谓主题,要根据不同的题材、任务、目的,提出引发被采访者兴趣、使之兴奋起来的细节问题。

在《艺术之路向梦而行》中,记者在采访《粉墨春秋》的主演大师兄任中杰时,从一次受伤和一次哭泣入手提问,把嘉宾拉回到过去,既有讲述又有思考。

记者:我听说就在《粉末春秋》首演之前的一次排练中,因为双人舞配合失误了,你从两米的高空掉下来,左膝盖着地。

任中杰:那是受伤最重的一次,我骨头是没事的,只是韧带二度撕裂,当时保守治疗。因为当时我们中国还没有一部舞台剧是舞蹈和戏曲相结合的,对中国来说这个是一个里程碑,对我们学院来说更是一次机遇和机会。

记者:有句话说,伤疤是习武之人的勋章,其实对你们舞蹈演员来说也很适合这句话。

任中杰:这个职业它的特殊性造就了我们不得不自己留下一身的伤痕,老人们说的一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记者:你在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演《一把酸枣》的时候哭了?

任中杰:演出结束的时候,我那时候才真正体会到,一个国家的荣誉,一个国家强大个人就强大的这样一个概念,那种感觉是油然而生的。

(三)寻找引发情感的导火索

提问要寻找引发情感的导火索。无论任何作品,靠的都是以情感人,采访中的提问,不仅仅是对话交流信息,还让观众从问答中感受、体验得到语言信息之外的情感交流,感受到思想交锋和心灵碰撞。采访对象的情绪一旦被点燃,就会说出你想了解,而他原来并不想告诉你的一些东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绝对是一般对话无法比拟的。比如在《贺星龙:爱洒山乡》中,记者采访2016感动山西人物贺星龙时,说到和同学相比时的差距,情绪一下就被点燃了,动情处甚至掉下了眼泪,引发观众的深思。

记者:13年你的同学组织一次聚会。

贺星龙:13年正月初三同学们都在一起聚会了。

记者:当时你到了现场之后,感觉跟同学们之间真的是一种天壤之别。

贺星龙:对,差别特别大,有的同学说星龙你看你晒的黑溜溜的30多岁的人就像40多岁的人,你在村里成天和老百姓打交道,老百姓没有钱你挣谁的钱。

记者:当时心理什么感觉?看到他们是过的那种生活,再看自己。

贺星龙:那个时候他们在那高兴,咱们一个人钻到厕所里面掉眼泪。

记者:为什么?

贺星龙:人家在这边买车,买房子,真的和他们没法比,特别难受。

记者:说实话你后悔吗?

贺星龙:没有,这28个村4600多老百姓需要我,觉得活的特别值,有意义,老百姓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老百姓。

(四)追问、补问和延展提问

记者的提问要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灵活多变,既要有目的,也要随机应变,穷追不舍,层层剥茧抽丝。追问、补问和延展提问,都是在现场的临场发挥,记者根据嘉宾的回答内容,及时提炼总结跟进,对内容的提问进一步追击、补充和升华。在《唐立浩:扛起责任 踏实谋事》中,记者采访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并受习近平总书记接见的潞城县委书记唐立浩时,就巧妙的运用这一技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期节目也获得2015年度山西新闻奖主持人类一等奖。

主持人:我听说2012年,您去太原参加一个项目的环评论证会的时候,在路上遇到大雪堵车了,您当时就徒步走了十几公里到太原,到了环保厅。但是为什么当时坚决就要走过去?

唐立浩:对潞宝园区的项目建设和潞宝园区的发展那来说,这次论证会非常重要,不能因为下雪就影响了这次评审会,当天如果搞不成的话,可能就不是第二天接着就能评,可能要再等一段时间。就是时不我待、刻不容缓,有这种只争朝夕的紧迫感。

主持人:像这种机遇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唐立浩:在一个地方当领导,特别是当主要领导。必须抓住这个地方迎面而来的各种机遇。你抓住机遇,很好地带领这个地方发展,才算尽责了。如果是你懈怠,你不努力工作,没有抓住机遇,就意味着你是这个地方得罪人,因为你耽误了这个地方的发展。

主持人:您刚才用了“罪人”这个词,是不是有点说的太严重了,太过了。

唐立浩:一个地方几十万人,一次机遇特别是一些重大机遇。也许要影响一个地方发展几年甚至几十年。你不抓住,你让它擦肩而过,起码自己认为你是这个地方得罪人了。

三、几种态度

(一)每一个提问都是有的放矢,记者的提问应是受众关心的问题、想了解的情况

从既定目标出发、从受众出发,是记者提问的基本要求和依据,这样才能使采访吸引受众、引起共鸣。记者的提问应该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在采访和提问,一定要心里装着观众,时时“想观众所想,问观众所需”。

(二)提问要尊重对方,亲切自然,尽量口语化,增强交流感

提问的语气,既不卑不亢,又亲切自然。采访本身就是一种交流,而交流得好与坏的前提,就是双方在交流过程中是否平等。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一定要尊重被采访者,一个是态度上的谦恭,另外一点就是要尊重对方的隐私或避免触及被采访者心灵的伤痛。提问时一定要交流是双向的,因此提问的语气就要有征询的口吻。

(三)注意倾听、及时反馈

要聚精会神地倾听,根据对方谈话的内容、神态、语调、口气等,作出各种合乎情理的反馈。这种反馈,或点头示意,或眼神表情,都会给对方以积极影响,形成一个融洽的谈话气氛,使谈话层层深入。

四、结语

采访中提问的技巧有很多,关于“道”这一规律的探讨从来没有止境,而这也是记者的首要基本功,只要在具体工作中,慢慢积累,反复揣摩,就一定会不断进步,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最终达到“到”这一好的传播效果。

[1]广播影视业务教育培训丛书编写组.广播电视业务[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7.

[2]约翰.布雷迪.采访技巧[M].新华社出版,第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