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亚丽
(长春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
“互联网+”时代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与路径分析
尚亚丽
(长春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资源配置和应用的问题,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为解决城乡之间、地域之间、校际之间资源配置均衡发展的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从该问题的研究背景入手,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分析、整合,确定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新资源新模式MOOC以及开展MOOC的可行性分析、推进策略和推进路径。
“互联网+”;教育均衡发展;MOOC;策略;路径
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有平等待遇。其本质是追求教育平等,实现教育公平。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实现受教育的机会均等,教育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教育质量的不公平和教育效果的不公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国家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主要将从“缩小校际差距”、“缩小城乡差距”和“缩小区域差距”三个方面展开[1]。到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教育部获悉,截至2015年底,全国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督导评估认定的县(市、区)达1124个,其中京、津、沪、苏、浙5省市已整体通过国家教育督导委员会的均衡评估。2016年将评估认定500多个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同时对已通过评估认定的组织监测复查。据了解,《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95%的县(市、区)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教育”正在改写教育的历史,如MOOC、微课、电子书包、翻转课堂和学习空间等,使得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课堂组织形式发生很多的变化。从教育模式的角度来看,MOOC是一种通过大规模免费开放教育资源与学习服务而形成的新型教育模式,通过网络实施教学全过程。MOOC时代的到来,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为解决城乡之间、地域之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提供了平台。从2013年9月开始,人大附中与友成基金会合作开展了一个“双师教学”的实验。所谓“双师教学”,就是通过互联网,把城市优质教学资源送到贫困地区的乡村学校中去。每个乡村实验班有两位教师,一位是人大附中远程授课的教师,一位是乡村学校的现场教师。人大附中教师除授课外,还提供考试的材料[2]。乡村教师负责组织课堂纪律、指导学生讨论、难点答疑和批改作业等工作。这种“双师教学”的MOOC形式为解决农村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3.1 通过文献分析确定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大量文献和案例进行分析可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配置不均衡、教育资源配送不均衡、生源来源不均衡和教学质量不均衡等。其中师资力量不均衡和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是最主要的问题。例如农村地区教师待遇普遍偏低、生活环境和基础配套设施落后,个人发展空间相对较少,严重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与工作积极性,造成农村优秀教师大量减少和流失。另外,农村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严重老化是一种普遍现象,并且学段越低,学校越偏远,老化的程度越严重。在一些地区,如英语、音乐、体育和美术课程,因为没有教师而不能开设课程[3]。
农村部分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观念落后,缺少进修的机会和动力,使用的教案、课件、教学资料比较落后。很多农村教师不能有效地运用互联网的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撰写教案。因此,如何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资源配送和应用问题是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中之重。
3.2 针对问题引出新模式新资源MOOC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能学到任何知识的慕课正在迅速地改变教育。所谓“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在国内又称“慕课”。自2012年,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在世界高校开始流行,对全世界高等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除了美国的Coursera、EdX和Udicity三大MOOC平台外,世界各地涌现出一批新的MOOC平台,向全球学习者开放优质在线教育资源与服务。由清华大学开发的学堂在线网络开发课程平台,于2013年10月10日正式启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十几家高校共建中文MOOC平台,尝试跨校联合辅修专业培养模式,向社会开放在线开放课程资源。除此之外,一大批商业网站也推出了MOOC平台和课程,如淘宝的“淘宝同学”、YY推出的“100教育”、人人网推出的“万门大学”、新东方成立的“教育信息化普及联盟”。2013年9月10日7点50分,广西、重庆、内蒙古、河北、北京延庆的13所乡村学校开始参与人大附中的双师实验,远在千里之外的农村学校的学生与人大附中的学生共享相同的教学资源。调查发现,几个星期的直播课后,农村学校的学生在教师与人大附中学生互动时无法参与教学互动环节。于是教师尝试提前看直播课程,根据学生的水平对课程进行适当删减,再给学生放录像。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后,大部分双师实验班学生的成绩远优于同一个学校的非试点班。MOOC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实践,为解决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3.3 MOOC作为新资源的可行性
MOOC将一节课的内容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每节课都由5到15分钟的短视频组成。而大量研究表明,学习者能够集中注意力学习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这种形式的资源符合中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目前,大部分农村中小学基本覆盖了互联网,为MOOC的运行环境提供了技术支撑。人大附中与友成基金会合作开展的“双师教学”实验,也充分证明了通过MOOC为农村学生提供教学资源的可行性。目前,国内比较有影响的中小学MOOC平台有K12教育开发的爱学堂、K12慕课和微课慕课网等MOOC平台。但这些平台的MOOC课程一般都由来自名校的优秀教师制作,教学对象是城市重点学校的学生,而不是农村中小学的学生。由于城乡之间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和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这些课程还需要农村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水平和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删减,这给农村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和困难,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设计和开发适合农村学生需求的MOOC平台,是解决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有效途径。MOOC最大的特点是优质教育资源免费共享,问题的关键是制作MOOC资源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提供给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又是免费的,那么MOOC应该由谁来开发?开发MOOC的经费由谁来买单?这是需要进行深入思考的问题。
3.4 MOOC应用推进策略
对MOOC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在农村基础教育领域推进MOOC还存在一些困难,例如现有的MOOC资源数量少,MOOC的教学效果有待提高,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MOOC,等等。针对这些实际问题,笔者给出切实可行的策略:第一,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应制定MOOC发展具体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框架原则;第二,政府应该允许和鼓励大学、教育机构和企业在贫困地区进行实验。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免费时代,即第三方付费的时代,MOOC也可以采取这种形式;第三,政府依据政策与资源吸引一些企业和教育机构参与MOOC的建设;第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更多偏远地区的学校接上宽带互联网。
3.5 MOOC应用推进路径
3.5.1 根据学习者特征和需求进行教学设计
MOOC的教学设计者既要了解MOOC的内涵、本质特征,又要了解农村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认知结构以及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尽可能多地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特征和学习需求,根据这些数据来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和制作教学的微课视频。课程的设计要重视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的设计,制作的MOOC课程要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从而提高学习者的满意度。
3.5.2 MOOC课程设计应有利于学习者的深度学习
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MOOC教学缺少教师的监督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为了让学习者完成课程学习,要对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多加考虑,以促进学习者的深度学习。由于MOOC的设计目前还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设计者要通过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和对已有知识的不断摸索、不断探究,寻求一条适合农村中小学生学生的MOOC教学模式。
3.5.3 将MOOC课程与传统课堂相结合
不是所有的课程内容都适合MOOC,设计者应充分考虑到哪些教学内容采用MOOC教学、哪些内容用传统教学效果更好。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事实记忆类知识以及操作类知识更适用于传统教学。由于中小学生的学习自控力较弱,农村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MOOC学习,这样教师既可以为学生答疑解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又可以管理课堂的学习纪律。
3.5.4 加强MOOC平台交互功能的建设
缺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是MOOC的一个显著特征。因此,MOOC平台的建设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功能,例如在线答疑、在线讨论、同伴互评作业、基于项目的合作、建立学习共同体,这样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学习者之间互相鼓励,从而减少辍学率,提高教学效果。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中国教育报,2010-07-30.
[2]汤敏.慕课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3]范先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教育难点问题的破解[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2):148-157.
G434
A
2095-7602(2017)10-0124-03
2017-06-11
2015年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吉林省‘农远工程’教育资源应用状况实证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5]第278号)。
尚亚丽(1975- ),女,讲师,硕士,从事教学系统设计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