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颂,巢陈思
(长春师范大学工程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
本科生课余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丁 颂,巢陈思
(长春师范大学工程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
本文对本科生课余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进行了讨论,提出让学生进入创新实验室,亲自体验把想法变成实际的培养体系,学生通过日常学习汇报以及与老师探讨来增强语言交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参加创新大赛的方式锻炼学生,使其开阔眼界。经过长时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调整,初步构建了本科生课余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
本科生;课余时间;创新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
通过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而推动教育革新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本科生课余时间是指本科生在规定的课程结束后自由安排的私人时间,每天除去吃饭(2小时)、睡觉(8小时)和日常生活(2小时),剩余时间为12小时,一周为84小时。本科生的培养要求为每周课内安排不超过30学时,所以本科生的课余时间是其接受高等教育时间的两倍多,如何引导本科生有效利用课余时间来提高自身技能,使本科生成为素质过硬的梦想实现家,是新时期高校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新思路[1-2]。
1.1 当前素质教育体制弊端
目前,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点之一。传统教育的弊端表现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更加趋向功利主义,束缚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导致畸形发展[3]。个别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将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局限于课本知识内,通过各种机械的学习和训练来获取较高的考试成绩,却相对缺乏走入社会需要的各种技能和素质,甚至有的学生持有高分成绩单和各类资格证,而真正走入社会却无用武之地。传统教育模式已经根深蒂固,教育改革并非朝夕之功,高等院校应当立足于国际国内日新月异的形势变化,不断探索教改新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真正适应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1.2 教学资源的匮乏
教学资源的占有程度直接决定了教育质量的高低。目前,我国院校高等教育资源仍然比较匮乏,间接造成了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的不足。一是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资源不足。要实现新时期本科生教学管理改革目标,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就应改变传统的刚性教学模式,建立更有针对性的本科教学管理制度机制,同时需要创新性和灵活性较强的能够引导、激发大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师。二是实验室等科研实践场所、实验设备等资源不足。新的教学方式对实践教学的需求进一步加大,这对高校的实验仪器、科研基地、实习基地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现在许多大学的实验室、实习基地不多,这样必然会影响实践课程的改革成效,对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1.3 学生认识程度不足
本科生刚刚脱离班主任和家长的双重控制,正处在对个人发展方向抉择的迷茫期,对于将来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以及如何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尚未有清晰的认识,加之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是多样的、丰富的,相比娱乐活动、游戏,实验室学习更加枯燥,如何让大学生把课余时间更多地用在实验室学习上,是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内容,只有学生愿意把时间用到实验室学习上,下一步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
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高等院校基于对国家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是实现学生个体发展的必然选择,本科生课余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即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培养创新素质[4]。
2.1 提高本科生的创新素质是国家创新型社会建设的必然需要
本科生课余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概念为“本科生课余时间”和“创新能力培养”两部分,主旨在于有效提高本科生创新素质。当今世界正处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对于一个国家、单位以及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业教席Slaviasinger表示:“青年的创新创业培养至关重要,它必须成为一项战略性目标,确保全球竞争力,小到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国家,想要在知识经济中竞争和生存,就要融入创新思想,因为在知识经济中研发和创新主导一切。”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的源动力。
2.2 提高本科生的创新素质有利于促进高等院校创新发展
大量数据表明,当前国家对于高校科研的政策扶持力度较大,高等院校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相对较高,但科技转化率却与此不成比例。除制度性因素带来的影响,高等院校创新人才的短缺是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高等院校着力培养本科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本科生创新素质,可以在高等院校科研和市场需求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高等院校科研发展提供方向,提高高等院校整体科研软实力,也为国家经济创新驱动提供人才支撑[5]。
2.3 提高本科生的创新素质是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近几年,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的构筑与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本科生的教育质量成为本科生教育的紧迫课题和时代的强音,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已经成为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核心[6]。课余时间作为大学生的独特资源,如何管理和利用对提高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和身心素质发展尤为重要。近些年,由于劳动效率的提高、国家法定假期的增多、学生的减负、专业转型发展等因素,大学生有着比过去更多的课余时间,大学生如何利用和管理课余时间对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大学生学位培养之外,需要加强课余时间规划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7-8]。
通过对本科生课余时间的管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一套机械工程专业学生课余时间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宽、更广。
3.1 建立学生课余时间管理体系
先进行正能量引导。通过实验室学习,学生可以参加省级、国家级高水平大赛,申请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撰写省级及以上论文和申报专利,与高年级同学进行经验交流,关注其优秀成果展示,让新成员了解通过实验室学习能够获得哪些成果,这些成果将来在就业和考研等方面的优势,激发新队员的学习欲望。通过实验室的轻松学习环境,以慧鱼模型为基础,使学生在玩中掌握知识。随着问题的深入,教师下发多款功能不同的软件,让学生有选择地进行学习,逐渐加深学习内容。鼓励学生自愿拿出更多的课余时间在实验室,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3.2 建立学生创新能力体系
学生来到实验室,如何学习?如何提高创新能力?在不同阶段应该学习哪方面知识?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建立一个培养体系。同时,学生也需要验证所学知识的用途,为下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并提供动力。
(1)大一下学期至大二上学期。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如强化CAD二维绘图、PRO/E三维绘图软件、绘声绘影等软件的使用和单片机编程、慧鱼编程以及慧鱼创新设计等,学生进入实验室后进行自由分组,每组3~5人,并指派一名高年级学生作为队长,进行辅助指导。指导教师给出一个贴近生活、服务社会方面的主题,学生根据主题,利用慧鱼模型进行创新设计,设计时需要做出图纸、编程控制和制作视频,整个过程强化了机械结构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让学生在研究主题的过程中从对问题的不解到了解有一个深刻的体验过程,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能够进行综合运用。
(2)大二下学期至大三上学期。参加省级、国家级大赛,完成一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生根据比赛主题自主创新设计,与校内其他同学以及省内和国内各高校同学比技能、比创新,验证自己课余科研成果,发现与其他同学创新成果的不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用发散思维去思考问题,不死板、不固执。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胆识,让学生在面对其他老师或者学生时不畏惧、不胆怯。
(3)大三下学期。学习科技文撰写方法和专利撰写方法,让学生对自己设计的作品进行总结,完成一项专利和一篇省级以上学术论文,为以后文书的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学生在未来更快地进入考研或者工作状态。最后,学生结束实验室学习生活,开始准备考研或工作前实习。
3.3 学生个人能力培养
学生在丰富头脑的同时,也要培养表达能力和团队意识。每个小组需要每周进行学习内容汇报,安排下周学习任务计划。小组成员轮流汇报,准备ppt或者短视频。通过沟通交流,增强团队意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汇报结束后,各小组之间会对已提出的问题进行研讨,指导教师对汇报成果进行指导,给出建议。经过两年半的学习,学生在班级课程结业汇报和毕业答辩都会表现出明显优势。
学生需要用“挑剔”和“批判”的眼光看待现实,发现生活中的不足,从而有所创新。根据实践检验课余创新能力培养方案,长春师范大学工程学院机械创新实验室已经进行四年的建设,通过实践,去粗取精,对培养模式不断改进优化,建立了一支取得丰硕成果的研究队伍,梯队型培养架构已经初步形成。
[1]苏凯.大学生课余时间活动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4(7):39-41.
[2]张冰融,宋雪.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管理,2014(6):71-75.
[3]严薇,袁云松.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12(9):78-80.
[4]汤佳乐,程放,黄春辉,等.素质教育模式下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88-90.
[5]韩响玲,金一粟,穆克朗,等.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全面推进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2):10-14.
[6]林健.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5):1-17.
[7]张敏,鞠春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教育探索,2013(9):105-106.
[8]李国峰,张世英,李彬.论基于学科竞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24-27.
G642.0
A
2095-7602(2017)10-0115-03
2017-06-18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应用型本科卓越工程师校内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ZD17145);吉林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机械专业高职本科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研究”(2016ZCY274);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教科研课题“本科生课余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GJX2016D106)。
丁 颂(1984- ),男,副教授,博士,从事理实一体化研究、高教研究和机械传动领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