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探寻前进的方向
——评《古代中国治国理政思想》

2017-03-29 13:35杨永康
长治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魏征理政治国

杨永康

(山西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由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国棉撰写、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古代中国治国理政思想》一书,共分11章,27万余字。该书从宏观立旨,把握古代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体系中儒、道、释、墨等诸家(法家除外)的源流因革及各家思想在治国理政中的阶段性适用特征,从而展示了历经六千年而不绝的治国理政思想的文化脉络。

治国理政似乎是一个极为高大上的话题,说到治国理政,很多人会认为这只是帝王将相操心的事情,或者说只是各级政府及其公务人员的事情,跟普通老百姓没有太大的关系。的确,从古到今,大多数人确实无缘参与到治国理政的具体事务中来。不过,要说治国理政与寻常老百姓一点关系也没有,那也不对。在《古代中国治国理政思想》一书中,作者用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就为我们说明了治国理政与普通百姓的关系。书中说:“国家就好比一列行进之中的列车,能否安全到达目的地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治国理政的方向对头,则老百姓则跟着受益。反之,老百姓则会深受其害。”可见,治国理政的成效与老百姓息息相关。当然,任何一个政权为了谋求长远的存在,都必须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为尽可能多的利益群体创造福祉。

从历史规律来看,治国理政的成效好坏可以从社会风气上反映出来。但凡治国理政方略对头的时期,往往能够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反之亦然。众所周知,一个社会风气的形成有赖于人对社会风气的全面认识。书中认为,人对社会风气的认识主要来源于三个途径,“首先是来自于家庭的间接认识,如每一个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立身、做人、做事的各种训诫;其次是来自于学校教育的理性认识,从古代的蒙学、义学到现代学校的品德教育,使每一个人逐渐积累对社会风气的理性认识。此外,是来源于人踏入社会之后的感性实践。这一部分认识对社会风气的作用最为关键。”的确,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人对早先从家庭、学校获取的社会风气的经验式认识进行实践验证。如果社会实践获得的验证与先前的理性认识相互一致,则会使其更加笃定地坚守下去,成为社会风气良性循环的有力推进者;反之,如果现实的社会风气与先前的理性教育形成较大脱节或反差,那么人们很容易就会对先前来自于家庭与学校的理性教育产生怀疑、摒弃、甚至于颠覆,然后以顺应社会、适者生存的名义,成为社会风气向恶性循环发展的推波者或逐流者。该书明确提出,“人对社会风气的实践验证主要取决于国家治国理政的具体状况。在这里边,参与治国理政的每一分子都会释放出与权责等量的社会效应。换言之,一个社会风气的好坏,与现实治国理政团队在治国理政中所表现的思想认识水平、道德水平、执行力等等都有关系,因为其对于一个人获得验证社会风气的感性认识具有倍增效应。”由此可见,增强治国理政者的思想认识水平、道德水平、执行力对一个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要提高治国理政的思想认识水平,还离不开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代中国的治国理政思想。因为,古代中国的治国理政思想蕴藏着规律之力、真理之力,“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正如《群书治要》所载,唐贞观年间,唐太宗告诉魏征,他要建立一个长治久安的大唐,苦于无从着手。魏征毫不犹豫的告诉他,应该从古代先贤那里寻找智慧。于是,李世民下旨,让魏征与萧德言、虞世南、褚遂良等人将经、史、子中对治理国家有用的精华,浓缩在《群书治要》当中,用于治国理政。习近平主席说:“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所以,充分认识古代中国的治国理政思想,在古代中国的治国理政思想的感悟中获得真知灼见,不仅有助于后人解释过去、了解历史;更有助于后人把握未来,从古代中国治国理政思想的启迪中探寻前进方向,而这也正是《古代中国治国理政思想》一书的价值所在。

猜你喜欢
魏征理政治国
排列问题中的顺序处理
巍治国艺术作品欣赏
中国史上最能杠的“找碴儿王”
魏征身后的落寞
图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怎么学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唐太宗因何会砸了魏徵的墓碑
신시대
“四个全面”:党治国理政的哲学遵循
唐太宗的“砸”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