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娟
(忻州师范学院 舞蹈系,山西 忻州 034000)
多年来,山西民间一直流传着一句歌谣:“南庄的火,太谷的灯,徐沟的背棍爱煞人”(这里的“背棍”特指“背棍”和“铁棍”两种民间艺术形式)。徐沟“背棍”、“铁棍”是一项古老的民间文艺活动,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一直以来,徐沟祖祖辈辈的民间艺人不懈努力,积极创新,他们博采众长,不断吸收了欧美芭蕾舞“托举”、东北秧歌“群舞”、民间高跷“凌空”的优点,[1]如此代代传承,终于形成了一门集绘画色彩之缤纷、雕塑造型之优美、戏剧内容之精华、舞蹈动作之飘逸、杂技惊险之玄妙于一体的独特艺术形式——“背棍”、“铁棍”,“背棍”、“铁棍”被誉为“无言戏剧”和“空中舞蹈”[2],现已闻名全国,享誉海内外。
“背棍”也称为“高抬”、“扛装”、“背阁”,根据棍上人数的多少,分为:“单人棍”、“双人棍”和“三人棍”。“背棍”的雏形来源于远古的祭祀活动,金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前后,当地天灾不断,每逢大旱,草木皆枯,粮食几乎颗粒无收,百姓多成饿殍、心急如焚,便进庙求神祈雨。如果求神祈雨成功,人们便会抬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上街游行,这对小孩被看作是侍奉神灵的童男童女,人们以此来表达对神的谢意。之后,当地每有旱象便抬神祈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祭神方式也逐渐发生着改变,先由最初的“人们抬”变为“走阁”,即由一个赤脚大汉肩扛一对童男童女在街上行走表演。后来“走阁”的表演形式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戏曲剧目中的人物为主要造型、用铁制道具作为连接的“背棍”艺术。民国时期,徐沟人张四维等人自筹资金大闹社火,将“背棍”进一步创新,抗战时期,李文炳冒着生命危险将这一民间艺术保护了下来,但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背棍”艺术遭到严重破坏,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重新发展起来。
“铁棍”又被称作“抬阁”、“铺陈阁”、“忽颤阁”、“转轴”。相传,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06年),山西徐沟遭受严重旱灾,百姓万般无奈之际便祭祀神灵、求神祈雨,不料数日后天降大雨,百姓欢天喜地,为了表示对神灵的感激和敬意,便制作了一个以“凤凰拉车龙打伞”为造型的神轿,老百姓抬着神轿上街游行,这一神轿便是“铁棍”的雏形。金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只有先学三年抬“铁棍”,才可以入路差当轿夫,这一事件促进了“铁棍”艺术的发展。民国初年,很多艺人外出传艺,于是,清源、太谷等地相继出现了“铁棍”艺术。改革开放后,“铁棍”与其他民间艺术一样,得到了空前的创新与发展。一个“铁棍”便代表一个故事内容,即使没有唱、念、做、打等形式,也可达到和戏曲异曲同工的效果。“铁棍”的演出,短则几台,长则可以有几十台,列阵而行,场面十分壮观。[3]
古诗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①以上诗句诗句引自宋代诗人陆游《游山西村》一文。此处的“春社”就是今天我们熟知的社火,即拜祭神灵,祈求五谷丰登。由此可见,社火绵延已久,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民俗文化,体现着华夏大地的古老风韵和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社火……源自于对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4],古时候,人们歌舞祭祀,崇拜神社,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山西的民间社火内容五花八门,多姿多彩,其中,“背棍”与“铁棍”这对“姐妹花”同根同源,完美融合,但又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背棍”与“铁棍”这两种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都是在街头或者广场上进行表演,“背棍”的演员队伍是由背棍者和棍上者组成,而“铁棍”的演员队伍则是由扛棍者与棍上者组成。一场演出,“背棍”中背棍者的人数没有限制,可以是几个人、十几个人或者几十个人。棍上者有一定的严格要求,棍上小演员的体重不能超过二十公斤,每个背棍者的身上背一到三名男童或女童,背棍者与棍上者共同扮演一出剧目。而“铁棍”中扛棍者的人数一般为八名,亦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减,棍上者的人数没有限制,主要根据戏曲剧目的需要来决定。
“背棍”中的背棍者与“铁棍”中的扛棍者动作不同,背棍者的基本动作有三种:第一种是“大摇大摆”,它的节奏为一拍一步,具体做法是脚下迈大步走“十字步”,演员的上身顺着运动的方向左拧和右拧,同时两臂随上身的拧动左右甩动;第二种是“轻步慢甩”,节奏同第一种基本动作一致,一拍一步,演员直线前进或后退,主力腿自然屈伸,动力腿自然上抬,一只手握棍,另一只手做前后甩动;第三种是“碎步小跑”,节奏为一拍两步,演员表演时向前行进小跑,一手握棍,另一只手臂随着步伐做前后的摆动。[5]由于“铁棍”的扛棍者由八人以上组成,扛棍者必须步调一致才能协调行进表演,因此,“铁棍”中扛棍者的动作较为单一,都是脚下迈大步子向前行进,身体随步伐作颠颤的律动,同时不扶棍的那只手臂随身体的律动前后、左右的摆动。
“背棍”和“铁棍”中棍上者的动作大致相同,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左右摆”,即双臂随节奏左右摆动;第二种是“前后甩”,即双臂轮流交替前后甩动;第三种是“抱香炉”,演员两臂从“提襟”位移到腹前交叉位呈“X”形手位,两拍一次来回甩动。小演员在棍上的动作轻盈飘逸,鲜活地塑造了剧目中人物的形态与特色。
“背棍”与“铁棍”的道具有很大的差别,“背棍”的道具简单且小巧,而“铁棍”的道具略为复杂、庞大。
“背棍”的基本道具是肩棍和卡杆。肩棍分为单人棍、双人棍和三人棍,即分别支撑一名、两名和三名棍上者。“背棍”的卡杆是长为260~300厘米的大铁杆,顶端是半月形,有一人宽。
“铁棍”的基本道具有四种,分别为:平棍、大转心棍、小转心棍和卡杆。平棍由底座、总挺、支挺和抬杆组成。大转心棍和小转心棍都是由底座和总挺组成。“铁棍”的卡杆分为小卡杆和大卡杆。小卡杆用于支撑肩杆,木质材料,长约117厘米,大卡杆同“背棍”的大卡杆一样。
“背棍”和“铁棍”都用到了卡杆,卡杆的作用是帮助背棍者和扛棍者休息。“背棍”和“铁棍”的道具还有“彩”,“彩”是演员表演时需要用的一种装饰道具,其样式要根据剧目的内容,结合实际的需要而设计。
“背棍”表演时,背棍者和棍上小演员都要着装打扮,一同演出同一个剧目。例如,在剧目《穆桂英挂帅》中,棍上小演员和背棍者穿着同戏曲剧目相搭的服饰,分别扮演剧目中的主要角色:穆桂英和杨文广。
“铁棍”的表演,主要由棍上小演员完成,因此,棍上小演员们需要穿同戏曲剧目的不同服饰,而扛棍者只穿普通的相同颜色的演出服即可。
“背棍”与“铁棍”的表演内容取材于劳动生活、神话传说以及戏曲剧目等,一个单独的“背棍”或“铁棍”便是一出戏,比如张三跑马、刘姥姥探亲等,整个表演不说不唱,只以锣鼓伴奏、舞姿传情,其服饰都是根据演员所扮演的角色来妝扮。身着精美服饰的棍上小演员长相俊俏、体态轻盈,在空中舞动水袖时,真可谓行云流水、优美飘逸,好似仙人下凡。[6]
“背棍”是用唢呐与锣鼓乐一同进行伴奏,有时表演不需要任何乐器的伴奏。“铁棍”是以八音结合协奏助兴,有时扛棍者也会喊“号子”,从而起到活跃气氛、统一行动的作用。
“背棍”和“铁棍”的表演都没有台词,锣鼓乐是它们的主要配乐,乐器的伴奏只作为助兴,起烘托气氛的作用。
由于“背棍”的道具相对轻巧,“铁棍”的道具构造复杂、较为庞大,所以“背棍”的表演队形更为丰富,常用的队形有二龙出水、双回头、单回头、大交叉和卷心菜等,而“铁棍”表演时,其队形只是单一的绕圈或是直线行进。[7]
“背棍”与“铁棍”集杂技、戏剧、戏曲、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于一体,是山西民间舞蹈艺术中的典范,这对“空中姐妹花”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艺表演形式。其道具巧妙运用杠杆原理,进一步丰富了表演方式,雅俗共赏,便于更充分的娱乐大众。“背棍”与“铁棍”与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承载着汉族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和祈盼,保留了当地古老民族生活的痕迹,蕴藏着山西当地传统文化最深的根源,以及当地人民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审美心理构建,饱含着浑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它们传承了山西地方特色的精髓文化,是活态的珍贵历史文化,更是流动的历史见证。
[1]师冠楠.对山西徐沟背棍、铁棍的文化人类学初探[J].艺术科技,2015,28(08):132-133.
[2]徐鹏.论徐沟“背棍”的现代转换[J].黄河之声,2012,(2):86-87.
[3]郭士星,蓝田,田彩凤,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山西卷(下)[M].北京:中国 ISBN 中心,1993:1252.
[4]李巍.移民社会的文化记忆——辽宁民间社火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0.
[5]纪广.山西民间舞蹈徐沟背棍、铁棍的渊源与发展[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9,12(S2):56+78.
[6]车文明.台阁:一种古老而广泛的广场表演艺术[J].文化遗产,2008,(02):16-25+157.
[7]索美超.山东鼓子秧歌与吕梁伞头秧歌比较[J].长治学院学报,2012,29(06):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