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轶
(忻州师范学院 舞蹈系,山西 忻州 034000)
广东地区的民间舞蹈丰富多彩,舞蹈主要以模拟各种动物形态为主,崇尚自然的风格,大多以“武”“舞”结合的形式来表现。“醒狮”舞就是广东民间舞中的瑰宝之一。广东地区的“醒狮”舞被称为南狮,早期北狮传入广东佛山民间后,逐渐发展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南派舞狮体系,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如今人们不仅继承了传统的“醒狮”舞蹈文化,还打破了以往“醒狮”舞的局限性,不断的创新与尝试,与现代文化相融合,并将其搬上舞台,呈现出了多元化、现代化的“醒狮”民间舞蹈。
“醒狮”舞延续了南狮的基本风格,属于南狮中的重要分支,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的宫廷舞中,以大型官方舞蹈形式为基础,逐渐发展为民间仪式性舞蹈类型。根据资料记录,南海县是“醒狮”发源地之一,也是大部分醒狮制作人的聚居地,这里汇集了无数的能工巧匠,在佛山镇的周围村落中,很多工匠都在这里将自己制作的狮头摆在最醒目的地方,既能够表现出自己的实力,又成为了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在广东佛山醒狮武馆林立,”[1]最著名的“醒狮”人物就是名流千古的黄飞鸿,他将“醒狮”艺术发扬光大。直到现在,“狮王争霸”的“醒狮”表演形式依然存在。
关于“醒狮”的起源,有很多种传说,专家学者众说不一,但主要有三种:一是祭祀说,二是佛事说,三是治病说。祭祀说认为,我国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南方一带连年遭遇自然灾害,百姓尸横遍野,瘟疫横行,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只叫“年”的神兽,它不仅能够将瘟疫赶走,还能够保护受到瘟疫侵袭的普通人。这个神兽的出现,让充满了哀苦的人们又重新获得了新的生机,于是人们为了感谢“年”兽,在农忙之后就举办大型的祭祀活动,以此纪念“年”兽对人们的帮助,同时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醒狮”舞给农户的家庭与生产劳动创造了新的希望,它是劳动人民祈福的重要形式。后来人们制作的“年”兽的形象与狮子非常接近,因此而得名“醒狮”[2]。第二种佛事说认为,汉代百戏中的鱼龙漫衍、角抵就是最初的狮舞雏形,最早的舞狮活动,就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来的,狮舞随着宗教的普及渐渐延伸到内陆地区,在很多佛教石窟中都有代表祥瑞和力量的石狮子。另外,在杨炫之《洛阳伽蓝记》中写道:“{长秋诗}庄严佛事,悉用金玉。……辟邪、狮子、导引其前、吞刀吐火、腾骧一面”[3]。从这些记录便可推断北魏时期,我国在佛事方面就已有了舞狮这一传统。
其实,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那就是治病说。传说唐王生病无药可医,一位皇妃说皇上需要吃狮子肉才能够得救,经过大臣们的争论之后,国师认为皇上是天子,可以用狮子肉来治病,当时朝堂上有一只金狮,一直都是唐王的爱宠,于是唐王下令杀掉了金狮,人们认为这样杀掉金狮有悖天道,狮子被杀之后果然出现了各种灾难,就连进言的皇妃也得了难以治愈的眼病。唐王杀掉金狮后梦见自己游荡地府的情境,见到金狮向阎王诉冤的场景,阎王命令唐王要将金狮的精魂重塑,杀一只要还一对。于是唐王梦醒之后,立刻命令官员大臣都在自己的府邸门前打造一对金狮的形象,它既能够保护府邸的安全,又能够祭奠金狮的灵魂。后来生病的皇妃也许愿,只要能够康复,就以舞狮为节日,用狮灯作为点缀,去驱散人间的妖魔邪怪。从此每逢喜庆之日就有了现在狮灯开路指引,后面跟着龙灯和舞狮的表演形式。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但当地的人们却一直传承着古老的醒狮文化,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幸福安康的祈愿。
历经数千年的演绎,“醒狮”活动已经从祭祀模式发展成为竞技性活动,主要有“高桩狮”、“梅花桩狮”、“狮子走钢丝”等表演。目前的“醒狮”舞蹈流程主要有:出洞、下山、过桥、饮水、采青、醉睡、醉醒、上山、玩球和大头佛戏狮。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采青,采青就是在一棵带根的生菜内放入给舞狮人的红包,然后根据不同的场合放在不同的位置上,以供“醒狮”采集。采青的舞法主要分为“采地青”和“采天青”。“采地青”顾名思义就是在地面上的采摘,将青放在地面上供“醒狮”采摘表演。“采天青”则与“采地青”相反,青被人放置在较高的屋梁或高架上,一般情况下,舞狮人会彻底脱离地面,借助桌子或高架来进行表演。表演过程中,舞狮人需要灵活的在高架或者桌子上采用高难度的技巧来完成,如果没有扎实的功底和灵活的肢体,“醒狮”是无法顺利的采到青的。最后“醒狮”成功的采到青后,会将红包留下,吐出生菜,最后将生菜扔在事主身上,预祝事主事事顺利、世世平安。
“醒狮”的表演一般由两人合作完成,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其特点主要是舞狮人通过夸张的肢体动作,灵活地操纵道具,使狮头、狮尾默契的配合,浑然一体,从而把“醒狮”内在的神韵艺术化的展现出来,在表演过程中,通过翻、滚、卧、闪、腾、扑、跃、戏、跳等不同的动作来诠释狮子的喜、怒、哀、乐、动、静、惊、疑、吼、寻、盼等神情。“醒狮”上下伸缩,左右扭身,高腾低落,动作不停的变化,才能把“醒狮”舞得活灵活现,使观众获得一种“力之美,动之俊”的审美感受。“醒狮”的传统步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三星鼓舞”,另一种是“七星鼓舞”[4]。“三星鼓舞”的步伐比较小,重在表现“醒狮”的各种神态。“七星鼓舞”的步伐动作幅度大,看上去刚劲有力,表现出“醒狮”威猛高大的逼真形象。广东佛山“醒狮”舞重在神似,力求通过夸张的装饰造型和刚健顿脆的动作,表现出醒狮的内在神韵和气质。
“醒狮”的装饰繁多,似乎想把一切吉祥的符号都统统纳入其中。从造型上来看,狮子头的符号性很强,是驱邪避害的标志。“醒狮”的造型头大似筐,眼大能动,怒视四方,口大如盆,高大威猛,威慑天下,仿佛拥有可以征服一切邪恶的神奇力量。在广东佛山地区看到的“醒狮”装饰中,不管是天庭还是下巴,都绘以五彩缤纷的色彩。不同的狮子类型采用不同的颜色,目前主要是以金色与银色为主,用铜镜片、胡须等等塑造狮子头的凶悍。“佛山‘醒狮’的下颚都有胡须,胡须长短根据狮子的角色性格特征而定”[5]。狮子的面部纹样展现了一种气宇轩昂的气度,虽然只是动物的面部表情,但所有的脸谱都是按照粤剧人物的特征为标准,如黄色的狮子是“刘备面”、红色狮子是“关公面”,黑色狮子代表“张飞面”[6]。
目前,狮子头的尺寸有三种型号:一号,长一丈二尺,宽四尺半;二号,长一丈,宽近四尺半;三号,长九尺,宽四尺。狮头的制作是先用竹篾扎成框架,内安把手,表面粘糊数层纱纸,再涂色勾画狮头脸谱,然后用五彩绒球、金属镜片、白兔毛、乳白色鬓毛、金色胶片、分别粘在狮额、眉、鼻、口、腮、角、背等部分,再做出眼睛、上眼皮、耳和下颌。作为竞技运动的主要工具,很多队伍都以狮子的下颌为中心,在狮裙上缝上若干条系带,直接与下颌进行绑定,这样一来,眉精目亮的狮子就被制作完成,一般情况下都是额头硕大、头长一角、天庭饱满、杏鼻粉腮、口宽带笑、明牙锐利,充满了一种威严与趣味并存的内涵。
打击乐在“醒狮”表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伴奏外,还可以起到调动舞狮者情绪、调整队形的作用。“醒狮”的打击乐队中有一面狮鼓、一面高边锣和两幅铜钹。“醒狮”活动中最重要的乐器就是鼓,狮鼓的鼓架是木制结构,鼓面采用牛皮定制,狮鼓的鼓面直径大约一尺八至两尺,高则达到一尺八左右。“醒狮”舞还有一种乐器就是锣,它是狮鼓的铺助,锣与鼓总是相伴而生,锣有铿锵,鼓有缓急,两者完美配合,一锣一鼓便将狮子的高兴、欢快、愤怒等神态惟妙惟肖的展现了出来。锣是用铜片制作而成的,直径大约九寸至一尺半,厚约一寸八分,整个锣重约四十至六十斤。锣中间凸出一个小圆块,其目的是为了使敲打出得声音空旷响亮,具有更强的穿透力。铜钹分为两种,一种是“公钹”,一种是“母钹”。“公钹”的声音较高,比较响亮,而“母钹”声音听上去较低。“公钹”和“母钹”相互融合渗透,给人一种和谐的感觉。打击乐与舞狮表演相结合,能够在街道广场上演绎出震撼人心的场面。锣鼓人会根据“醒狮”舞蹈动作的编排和现场气氛的变化,来调整音乐节奏的急缓疏密。这种以鼓为主、以锣钹为辅的配乐形式,将“醒狮”表演者的情绪调动了起来,同时也展现出“醒狮”舞浓烈的民俗风情。
千百年来狮子被广东地区的人们视为是能够驱害辟邪的重要符号,是能够保护一家人平安的重要象征,舞狮的表演者代表着勇敢与力量,这也是为什么当地的小伙子们都愿意参与到舞狮的表演中。从古至今,广东“醒狮”舞经历了许多的变化,而在如今的传统文化中,它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醒狮”文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朵绚丽奇葩,要想把这一宝贵的民间舞蹈文化永久保护与发展下去,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对醒狮的未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保持传统醒狮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大胆的创新,我们要循序渐进并有所侧重的推广表演套路,不断完善和健全管理机制,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为今后“醒狮”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广东地区的“醒狮”队伍纷纷崛起,仅在1990年前后,南海地区的“醒狮”队伍就已经超过了1800个。甚至在部分镇子里,小学就开始组建“醒狮队”,以南海县为例,旗下的各个镇子有部分家庭队伍,不少表演者都是家庭中的几代人,在祖祖辈辈传承着这一古老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很多县镇也陆续组建了女子舞狮队,女子舞狮更具有纤细、灵巧的特点,别有一番滋味。“醒狮”活动主要是以传统活动、现代竞技和群众表演为核心,我国的“醒狮”舞仍然需要长期的关注,这样才能够不断地对“醒狮”舞文化进行发掘,将这个极具时代性特点的文化遗产更好的保护并延续下去。
佛山“醒狮”舞这种宝贵的艺术财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凝聚了劳动人民的精神追求,是当地人民群众表达内心情感的鲜活体现。“醒狮”舞蕴含了浓郁的地方特色,承载着宝贵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它最真诚、最深情地反映了人民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意,更寓意着中华儿女积极向上的精神、信仰和价值取向。广东佛山“醒狮”威名远扬,是中华民族的符号性象征。在海外,越来越多的舞狮馆成立起来,每逢节庆日,华侨们便会走上街头舞起“醒狮”。为了提高技艺,一些华侨还不远万里回到祖国来学习“醒狮”舞,这一现象对于推广“醒狮”舞文化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充分显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和中华民族团结一心、自强不息的精神。
[1]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6.116.
[2]段全伟.舞狮运动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20.
[3]杨炫之.洛阳伽蓝记[M].上海:上海出版社,1958.43.
[4]眭美琳.试谈佛山“醒狮”文化[J].黄河之声,2016,(6):115.
[5]周俊.佛山“醒狮”形象特征的影响因素解析[J].装饰,2014,(2):77.
[6]周俊.事理模式下的佛山“醒狮”形象演变影响因素研究[J].艺术评论,2015,(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