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丽君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南平 353000)
南平市中小型服装企业精益生产管理中智能服装悬挂生产系统的应用
江丽君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南平 353000)
阐述了当前南平市中小型服装企业的生产现状,分析了其传统生产线特点及引进智能服装悬挂生产系统进行精益生产管理的特性.
南平市;中小型服装企业;精益生产;智能服装悬挂生产系统
南平市是福建省发展较早的纺织基地之一,早有南平纺织厂,后有南平美众针纺、南平新华安制衣厂等,在长期发展中已经形成了印花、PU革基布、刺绣、针织童装、百洁布等产业集群,形成容染整、织造、制衣为一体的产业链.
本市纺织服装业95%以上为中小型服装企业,大多属于接外单的加工制造企业,利润相对较低,抵御风险能力和竞争力较弱,受市场环境的影响很大等,但是经营比较灵活,故在本市此类企业的存活量大.中小型服装企业若想在现代企业中提高竞争力必须植入精益生产管理模式,有效利用精益生产管理模式企业才能够持续的良性发展.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简称LP)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位国际汽车计划组织(IMVP)的专家对日本丰田准时化生产JIT(Just In Time)生产方式的赞誉称呼.精,即少而精,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只是在适当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市场急需产品;益,即所有经营活动都要有益有效,具有经济效益.[1]其主要核心:一是零库存,精益生产追求无库存生产.二是对市场变化反应灵敏.
精益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企业获得高效益,同时在生产组织上,强调企业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不强调过细的分工.协调并不局限于生产过程本身,还贯穿产品开发、生产准备和生产之间.
南平市中小型服装企业目前大多还采用传统捆扎式生产线进行生产.在这种传统捆扎式流水作业中,一般将服装裁片以50片为单元,设备以课桌排列方式或者“U”型排列,位置相对固定,通常由10-30人组成一条完整的流水线.这种生产方式人数多,工序分解细,一人一机完成一道或几道工序.对某一完整工序的全部动作进行解剖分析可以发现,每个工位上除必须完成车缝动作外,还必须完成取片、解开、配对、捆扎、放置等一系列辅助动作,从而增加了辅助时间,提高了浮余率.
员工工位随着机器设备相对固定而固定,这样有利于员工技术的熟练度形成和品质保证,然而生产中所有环节之间的传递都由人工完成,也容易因人为因素造成衣片丢失和错片等现象,该生产线较适合大批量生产.
3.1 降低员工生产浮余率,提高设备利用率
传统的捆扎式生产线,每个工位上员工必须完成解开裁片、配对、缝制、传递给后道工位等动作,若出现制作错误,还得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返工,品质无法保证,生产效率难以提升.而悬挂系统的使用,解开裁片、配对、传递等工作有系统完成,减少了员工的辅助作业时间,大大提升了设备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可以提升15%以上.而这就是精益生产方式的精髓所在:及时制造,消除障碍.
3.2 提高员工自主能动性,生产顺畅
精益生产管理要求员工能够自觉的参与生产、行为自律,从而使得生产活动顺利进行,建立良好的奖励制度,促使他们生产过程中发现小问题并解决,杜绝小问题逐渐积累成大问题.然而很多员工,尤其是一线员工缺少工作积极性,经常带着情绪作业,从而影响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如何有效的、及时的察觉员工的情绪状况?悬挂系统,实时反应着每位员工的作业状态,哪道工序员工生产作业活动不正常,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系统数据及时发现,对此进行积极引导员工,提升自主能动性.
3.3 保证工序流畅,提升企业应变能力
传统捆扎式生产线存在同道工序之间效率不平衡问题,这是影响生产效率的最大障碍,此类问题多数集中在用时最长的高难度工序上,这种障碍是逐渐堆积形成的,很难及时察觉到.悬挂系统可以解决不同员工在同一道工序中的效率差异问题,在向下一工序输送半成品时,悬挂系统会自动送给半成品存货最少的那一站,如此保证了同一工序中不同工作站的平衡.即使出现某些员工短暂离开的突发情况也能够将她的工作量平均的分配给其他员工,避免因为不同效率而造成半成品积压现象.这点可以提升10%以上的效率,这正是悬挂系统至少能够提升30%以上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悬挂系统的显示屏上展现实时生产状况信息,它对生产数据进行准确收集,管理人员可对此进行分析,为工序平衡做出反应,增强生产应变能力.有了强应变能力就可以提升企业对多样化市场的适应能力,提高企业竞争力,提升企业形象.
3.4 美化工作环境,提高产能
由于悬挂式传输半成品不占用地面场地,员工在作业时不会被半成品包围的而产生压抑感,从而开阔员工视野,可以有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出勤率;另外车间环境也得到改善,车间环境整洁,完全符合6s管理的环境要求.环境改善了,员工心情愉悦,增强生产能力提高产量.产量提高,从而加班少了,甚至可以不加班,员工有了充足的休息、娱乐时间,形成良性状态.利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产能,正在做到精益生产.
3.5 降低人为因素所致质量问题,保证产品质量
传统捆扎式生产流水线在缝制过程中人为因素也常影响着质量问题,例如半成品容易产生褶皱,必须在后整理过程中花费大量时间来整烫消除;同时在搬运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脏污、串码,串层产生色差等现象.
使用悬挂系统,可以彻底解决人为因素所致产品质量问题,因为现在的系统采用采用最新的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实时监控运输衣架上的产品,生产过程所有半成品悬挂于轨道上,最大限度的避免脏污、串码,串层产生色差等问题,保证产品质量,从而真正实现精益生产管理.
3.6 提高科学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
传统生产流水线需要管理人员实时调配、监督员工,以保证流水线作业通畅.而悬挂系统可以自动生成各种生产报表,包括组报表、车间报表、厂报表等,准确反应员工的工作效率;同时对员工不同时间段的工作效率进行智能分析,实时显示每一任务的生产进度,并对其提出整改建议,管理人员可减至原来的1/3,大大降低管理成本.降低成本是精益生产又一典型特性,及时生产,消除障碍,杜绝一切不创造价值的浪费.
南平市中小型服装企业的用工常出现时“饱”时“饥”现象,大多企业正处于传统针织业向新型纺织服装业产品多元化的转型阶段,需要为转型发展提供所需的技能型一线操作人员.南平地属山区,招工成为了各企业的共同难题,尤其是熟练工严重不足,没有足够的工人,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生产,从而造成业务部门有单也不敢接;员工的工作效率低和用工成本的增加是企业的另一难题,虽然企业也在通过投入更多精力和财力培训现场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水平,但随着管理人员水平提高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就很难再有突破;产品的多样化、订单批量小、生产周期短这些成为了订单的新特点,对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适应本市中小型服装企业现状进行精益生产管理,应积极引进智能服装悬挂生产系统,迎合多品种、小批量、周期短的生产要求.
随着计算机工业的迅猛发展,智能服装悬挂系统作为现代化服装企业生产流水线的一种高效管理控制工具,将会发展成为更完善、更先进、更科学的管理系统,是精益生产管理的有效体现,精益生产是一个精益求精永不停歇的过程,它致力于改进生产流程之间的各道生产工序的平衡,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力争做到零库存.
〔1〕杜红艳.中小型服装企业精益生产研究[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2〕李玉玲.服装缝纫吊挂生产线调度技术的研究[J].郑州大学,2003(5).
〔3〕周旭东,宋晓霞,刘静萍.智能服装吊挂生产管理系统的研究[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0 (3).
〔4〕和玉芳,陈素英.浅析服装吊挂生产系统的特点及其发展前景[J].山东纺织科技,2009(2).
〔5〕曾凤华.精益生产的理念及其实施手段[J].机械管理开发,2004(5).
F273
A
1673-260X(2017)07-0075-02
2017-04-05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S14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