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硕
(长春师范大学图书馆,吉林长春 130032)
人际网络视角下图书情报信息服务新模式探析
魏 硕
(长春师范大学图书馆,吉林长春 130032)
在图书情报信息服务工作中,满足用户需求成为目前需要关注以及解决的实际问题。做好图书情报信息服务相关工作,可以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平稳发展以及可持续化运行。本文基于人际网络视角,对图书情报信息服务进行分析,并阐述构建图书情报信息服务的有效策略。
人际网络;图书情报信息服务;图书馆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和科技不断发展,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各式各样的信息需求。人际网络理论可以为探究图书馆情报信息服务新模式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和方向。
1.1 人际网络概念阐述
对于人际网络的具体定义,一般采用莱文斯顿的相关阐述:通过互相交换资讯、想法以及意见的形式,达到同他人产生资源共享的目的。人际网络有两项重要的构成要素:一种为结点,指在人际网络中的机构或者是个体;另一种为联系,主要指各个结点进行的信息交流以及资源交流等。
1.2 人际网络的特点
联系强度是人际网络理论中的精华成分,具体指在网络中联系力量的强与弱。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判定联系强度的重要依据是联系频率同感情方面之间的接近程度。在认知阶段,弱联系、强联系发挥不同的功能。强联系主要在群体的内部发挥维系群体以及组织内部关系的作用,存在一定的重复性特点。一般情况下,弱联系可以把独立性的群体、资源、信息进行相互关联,而强联系在这方面表现得会相对差一点。
2.1 满足用户自我需求,推动创新及分享知识成果
在实施信息查询以及信息获取、分享的活动期间,以不同的互联网工具作为渠道,能够让互联网用户形成一种用户关系网络,但此种网络具有较为复杂的特点。在新形式下发展的社交网络中,现实社会中的人际网络可以在虚拟的网络环境内得到映射。在此种情况下,用户能够不断地扩大自身的人际关系,实现在人际互动行为、用户信息交流期间将用户关系作为核心的目标。在此期间,人们无论是在学习中或者工作环境中,都会具有较强的凝聚性。所以,人际网络在将用户关系作为核心的情况下,可充分强化及推动群体凝聚力。一方面可以加快传播相关信息的速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知识成果的创新,进而满足用户的相关需求。
2.2 增强社会联系,推动图书情报信息服务的革新
图书馆的情报信息服务工作具有彻底性、全面性、公益性,合作以及资源共享一直都是服务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因此,获得更多的用户以及社会联系,可以显著提升图书情报信息服务工作的成就,充分促进图书情报信息服务的发展。此外,通过各项的研究资料充分显示,用户常应用的社区中的一种网络平台为虚拟空间中的人际网络,能够作为图书馆的首选服务外部平台。将图书馆纳入用户社区,一方面有利于加快拓宽图书馆情报信息服务工作的可见度,另一方面可以显著提高图书情报信息服务的可用性以及实用性,提升图书情报信息服务的重要作用以及地位,进而带动图书情报信息服务事业的变革及发展。
3.1 建立并完善基于用户的信息服务体系
图书情报信息服务需要做到以用户为核心。在传统形式的图书信息资源服务工作中,用户被动地接受信息服务,导致信息传递期间图书情报信息服务形式具有单线程特点。在图书馆情报信息服务期间,信息是其建设的重要核心内容,但是针对用户的理解通常只处于服务或者管理的层面上。在人际网络视野下,用户处于至关重要的人际资源地位,所以在建设信息资源中将用户作为核心,并且针对用户的资源展开密切的关注以及进行更多的开发,可以使图书情报信息服务工作更具有针对性。网络环境的交互性特点,能够使用户成为信息生产者,并且积极主动地进行信息沟通及生产。面对信息环境的大变化,图书馆需要完善情报信息服务理念,积极构建基于用户驱动的信息服务体系。
3.2 建立积极、经济的用户关系网络并加以充分利用
在网络人际关系情境内的用户信息交流行为中,核心就是用户关系。若想发挥积极性的用户关系,必须确保用户能够在各自相互认可的群体里面实现信息交流及共享。同时,积极的用户关系也是信息交流、分享、互动期间推动用户关系网络、用户群体构建的必要保障。因此,图书馆要充分将基于用户群组、热门话题等形成的交互群体、信息集合进行用户关系重塑,并且构建、利用积极的用户关系网络。基于人际网络视角的图书情报信息服务模式,能够应用此种具备开放性质的互动模式,并且可以积极搭建社会化互动平台环境,充分整合优势资源,最终让优势群体人际网络对用户群体展开积极的影响,提升图书情报信息服务工作的渗透力。
3.3 建设支持动态交互合作的信息服务平台
通过展开支持动态交互合作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推动用户信息交流的发展。观察及分析用户关系网络、信息行为,我们能够发现人际网络用户的相关需求可以提升至马斯洛需求体系内的自我实现层面。从信息利用角度来讲,图书情报信息服务的用户群体也具有深刻转变,通常不会沿用查询文献的举措。所以,在大量的基础数据面前,探究和发展信息是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针对当前用户信息行为、用户关系网络所体现出来的新的变化,在创新图书情报信息服务期间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度。因此以新技术为渠道,构建起对外开放以及交互、创造驱动的情报信息服务平台是重要的策略。
3.4 拓展信息共享空间的功能,建设协同信息服务体系
在图书情报信息服务期间,图书馆信息共享的空间功能引起了很多图书馆高度的重视。支持信息共享以及信息协同的信息中心、网络服务平台的建立,能够使信息共享空间的功能得到积极拓展,并推动建立协同信息服务体系。此种形势下,用户能够实现多角度协同信息查询及获取,推动跨时间和地点的信息交流以及共享、协作。此外,将人际关系作为核心这一关键内容,可以提升利用协同信息服务平台的效率,进而提供给图书情报信息服务模式更多的创新和发展方向。
在图书馆工作中,图书情报信息服务的质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和科技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为了适应情报信息量逐渐增多,并满足当下广大用户的需求,必须推动图书情报信息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使其发展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在人际网络视角下,构建新型的图书情报信息服务模式,能够有效推动相关的信息服务工作,提高信息服务工作水平,进而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1]王辉.基于人际网络视角下的图书情报信息服务新模式研究[J].兰台世界,2015(26):128-129.
[2]宋海沂.区域图书情报机构联盟嵌入人际网络的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1(3):90-95.
[3]毛刚.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4]张彩云.社会网络视角下的企业竞争情报传播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5]徐亭亭.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企业人际竞争情报网络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6]王海丹.基于知识管理的人际情报网络构建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7.
[7]刘悦琦.移动互联时代下企业人际网络的构建[D].南京:南京大学,2016.
[8]宋剑侠.基于知识管理的人际情报网络构建[D].青岛:青岛科技大学,2012.
2016-08-02
魏 硕(1985- ),女,馆员,从事图书馆学研究。
G350
A
2095-7602(2017)02-01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