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

2017-03-29 04:24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双创大学生

徐 微

(安徽财经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

徐 微

(安徽财经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创业是改变当今严峻就业形势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挖掘新型市场,提高就业率.本文基于“双创”理念提出的背景,分析大学生创业现状和个体、家庭、高校、政府四个层面对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影响,并结合成功案例和国外经验对我国大学生创业问题提出对策.只有解决个体导致的内部问题,加上家庭、高校、政府等外部力量辅助,“双创”才能提升到新高度.

双创;大学生创业;个体;家庭;高校;政府

中国经济正处转型时期,大学生就业难无疑是制约经济发展的毒瘤.一方面,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产能过剩导致就业岗位流失,而在高校扩招政策下,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幅较大,2017年高达795万,就业岗位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大学生普遍存在空有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技能的现象,与用人单位需求脱节.在双创政策推动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取得了质的飞跃,有利于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推动创业型经济发展.结合大学生创业现状,探讨如何完善“双创”政策体系对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1 “双创”理念的提出及发展过程

1.1“双创”理念提出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双创”这一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创新创业体制机制、优化财税政策、搞活金融市场、扩大创业投资、发展创业服务、建设创业创新平台、激发创业活力、拓宽城乡创业渠道、加强统筹协调等任务.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大环境下,“双创”成为传统产业和经营模式创新的驱动力.

1.2 创新创业政策内容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文件,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如下.

1.2.1 构建便利的准入环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行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方案;优化登记方式,放松经营范围登记管制,推动“一址多照”、集群注册等住所登记改革;提高项目审批效率,推广“一个窗口”受理、网上并联审批等方式.

1.2.2 发展众创平台:实现“互联网+”与创新工场、创业咖啡等创业孵化模式的有机结合,推动众创平台走向市场化、网络化、集成化;落实众创空间的税收优惠政策,提供成本较低场所,对创业空间的房租、宽带无线、公共软件等给予补贴.

1.2.3 完善多渠道融资机制:改革财税政策、发展风险投资机制、创业投资等;引导社会资本融入创新创业项目,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新兴产业投资基金;促进资本市场改革,强化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融资、交易等功能,规范发展服务小微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发展互联网金融和新型融资服务机构.

1.2.4 支持创业担保贷款: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可申请,贷款额度为10万元,鼓励金融机构参照贷款基础利率,结合风险分担情况,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对个人发放的创业担保贷款,在贷款基础利率基础上上浮3个百分点以内的,由财政给予贴息.

2 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

2.1 创业人数大幅增加

一方面,就业难使毕业大学生陷入窘境,另一方面,“双创”理念激发了大学生创业兴趣,大学生自主创业数量呈积极向好态势.2015年新登记注册的大学生创业人数高达47.8万,同比增加33.3%.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形成创业意识,我国实现创业型经济转型指日可待.

2.2 创业活动科技含量低,机会型创业比例增加

根据2016年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发布的《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中国机会型创业比例已达到2/3.相比于生存型创业,机会型创业有利于挖掘新兴市场,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和创新机遇,然而,中国企业的新技术使用和新市场开发能力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近年来,大学生自主创业领域主要集中在模式趋于成熟的第三产业,如教育行业、零售商业、媒体信息等,而“互联网+”行业鲜有人问津.

2.3 创业存活率低

近年来,大学生创业人数迅速增加,然而创业成功率却很低下.《2016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3年后退出创业的2010和2011届毕业生超过半数,全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在5%左右.根据市场调查,大学生自主创业主要存在匮乏资金、缺少管理技能和经验、推广困难等问题.

3 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问题

3.1 大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综合素质往往对创业的成败起决定性作用,自身行为和决定直接影响方案结果,而政府等外部因素只能对个体主观意识起衬托和辅助作用.引起创业结果变化的大学生内部因素分为如下几点:

3.1.1 心理素质差、知识技能欠缺.创新创业人才的品质包括:诚实守信、沉着冷静、终身学习、富有责任心和团队精神.当下大多数学生均为独生子女,在父母庇护下缺乏独立自主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低、以自我为中心,难以协调团队关系和发挥团队智慧与合力.同时,目前我国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形成被动接受知识的惯性,缺乏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如何将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创业资本还是值得学生和高校深思的问题.

3.1.2 创业意识和能力不足.近年来,政府出台的创新创业优惠政策极大地推动了大学生创业热潮,但普遍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当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项目不完善、政府优惠政策缺乏针对性、大学生资金不足、知识技能不牢固、风险承受能力低等问题严重束缚了大学生创业脚步,大学生空有兴趣和动机,缺乏动力和规划,创业意识依然不足.同时,因缺乏社会关系资源和第一手市场信息,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有待提高,创业能力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个人能力等,刚迈出大学校门的创业者显然缺少历练机会.

3.1.3 匮乏创业知识.狭义的创业知识指大体创业步骤的把握,比如项目和时机的选择、商业计划书撰写、企业注册、运营管理等.而广义的创业知识则涉及创业者较细致的知识脉络和体系,包括专业化水平、职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对市场了解程度等.一般大学生专业与创业活动紧密相连,促进创业者专业、职业知识的对接有利于提高创业成功率;掌握经营管理知识对大学生创业者协调内部合作、确保企业内部规范化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观察外围环境,充分了解市场是创业者推行新项目的前提.尽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有所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也被加大,但教师普遍缺乏实践能力、学生不够重视创新创业、匮乏创业知识的现状一时难以改变.

3.2 创业环境因素

3.2.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改革力度不够.目前,大多数师生的创业意识淡薄,高校创业教育仍停留在开展创新创业课程、讲座、比赛的阶段上,学生被动式接受创新创业理论,主动学习能力低;创业师资力量薄弱,高校教师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却未曾深入企业,缺乏实践经验,“填鸭式”教育无法满足大学生创业所需;创业教育课程多为考查课,与专业课严重脱节,内容枯燥乏味,致使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3.2.2 家庭观念有误.家庭教育在大学生个性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家长的意念将直接影响子女未来职业规划.大多数传统家庭往往支持子女毕业后进入就业稳定的国企或事业单位,对创业的风险和挑战过度担忧.中国大学生创业者对家庭依赖性强,根据近几年市场数据,来源于亲友投资的自主创业资金比例高达75%,而来自天使投资、政府补助的资金微乎其微,由此可见,家庭意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大学生创业成败,改变家庭传统教育观念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创业更进一步.

3.2.3 创业政策实施不到位.目前,政府推出的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主要针对应届毕业生,涉及到在校学生的创业发展机制却很薄弱,很多在校大学生也有创业意向,但对融资渠道、经营领域缺乏了解;大学生创业者法律知识欠缺,维权途径少.随着“双创”热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创业者遭遇商标、专利和商业模式侵权,但很少有人通过司法途径或行政保护力量找回公道,耗时长、成本高;我国知识产权维权体系存在内容分散零乱、衔接性不强、部门间缺乏信息沟通、相互推脱责任等问题;有些创业政策存在审批程序复杂、通过率低、监督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且大部分风险仍有创业者承担,致使创业政策落实难度较大;创业扶持力度有待加强,政府采取减税、补贴、推行大学生创业贷款等优惠政策只能稍微减轻创业者经济负担,谈到建立企业,贫困大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

4 应对策略

4.1 提高大学生创业综合素质

4.1.1 改善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大学生要提升自我认知能力、胆识、魄力,消除对父母的依赖性,培养独立自主的性格和团队协作的习惯;在创业过程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虚心求教,面临机遇时在谨慎的基础上果断决策;掌握市场情况,制定详细的风险管理策略,做到临危不乱.

4.1.2 提高大学生创业技能素质.大学生应打破传统就业观念,顺应“双创”趋势,主动接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通过社会实践和各种创新创业比赛提高科学规划能力、管理能力、谈判能力、主动学习和人际交往能力,其中管理能力包括风险管控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信息甄别能力、目标管理能力.目前高校内创新创业资源有限,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应抓住校内外各种实践机遇,学习优秀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逐步构建强大的社交网络,关注国家创新创业政策动向,抓住最优创业时机.

4.2 改变传统创业环境

4.2.1 加强宣传和引导.政府、社会、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引导和宣传,发展创业平台,从根本上改变家长和孩子传统的就业观念.例如,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报道大学生创业成功事迹,设立创业奖金或定期开展评选“创业之星”的活动等;举办创新创业比赛和讲座,鼓励学生将优秀项目带入实际生活;鼓励参与式、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摆脱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引起全体师生对创业的重视;社会和政府应设立创业引导站点,为大学生企业注册提供免费咨询和帮助.

4.2.2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1999年我国才开始举办第一届“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而美国创业教育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所发展,我国应借鉴美国经验,构建一套贯穿小学至大学的创业教育体系,从小给孩子普及商务知识,同时,鼓励大学生参加跨学科课程和项目,提高综合实力;政府应加大教育投资,增强创业师资力量,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参与创业项目,同时引入企业人才教学,实现“专兼”结合;推进企校合作,培养需求导向型的创新型人才.以陕西工院为例,它与欧姆龙联合开设“欧姆龙订单班”,让学生切实体验企业文化,操作高端设备,企校共建的工业自动化实训中心为大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管理、运行机制提供了良好平台.

4.2.3 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建立健全创业扶持政策、监督管控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大学生创业期初无收入来源,政府应加大减税力度,在住房补贴、医疗保险等方面给予更多优惠,延长贫困大学生国家贷款年限,为大学生提供良好创业环境.高校和政府应联合推广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确保每所高校都有一套健全的创业孵化器.为大学生提供技术、资金、政策咨询等全方位支持;宽创业融资渠道,完善小额贷款和信用担保政策,政府与大学生建立合适的风险承担机制,解决大学生无担保、无抵押问题.推广以天使基金为主的风险投资机制,有效配置社会资源;构建成熟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简化诉讼程序,支持专利代理人参与创业者维权过程,并给被侵权大学生减免部分诉讼费用.同时,商业保险公司可推出针对大学生创业者权利保护的保险产品,由保险公司组建的律师团为创业者讨回公道.

5 结语

“双创”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使大学生创业潜流涌动,无论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是政府创新创业政策都得到了完善和发展.然而大学生创业任重而道远,涉及的问题不是单一的,而是大学生自身的内部因素和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因素引发的问题的叠加,只有充分了解大学生创业困境的症结,对症下药,才能扭转创业成功率低下的局面.

〔1〕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5-03.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8):9-11.

〔3〕顾学雍,汪丹华.创客运动与全球化的科技教育[J].现代教育技术,2015(5):14-19.

〔4〕王冬英,杜贻欢.浅析高校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3(30):83-85.

G647

A

1673-260X(2017)12-0226-02

2017-09-22

猜你喜欢
双创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双新双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