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信用积分制运用现状与发展方向

2017-03-29 03:15:43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21期
关键词:信用图书馆系统

沙 驼

(内蒙古民族大学 图书馆,内蒙古 通辽 028000)

读者信用积分制运用现状与发展方向

沙 驼

(内蒙古民族大学 图书馆,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文章论述了目前信用积分制度在目前我国运用的现状,并针对我国读者阅读现状,提出在信用积分制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对读者信用状况进行管理.

图书馆;读者;信用管理;信用积分制

1 图书馆读者信用管理面临的问题

在笔者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发现目前图书馆管理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是在新的读者信用管理系统中必须解决的:

首先,在我国,读者信用管理方式是建立在发生读者失信行为的个体案例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其管理规章的制定是,通过对长期总结的案例数据进行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制定信用管理规则.而对于读者失信行为的危害性的判断,则基本基于图书馆馆员对于失信行为对图书馆造成损失的总结.这就意味着,随着读者管理越来越信息化,“人”的因素越来越少,凭借经验所制定的读者管理规章制度往往会难以适应社会与环境的变化,而市场的变化也会导致图书馆对于读者失信行为的管理力度发生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读者对于旧书的破坏行为难以估计其实际价值,因为旧书市场存量有限,而新书无法匹配旧书的价值,而这一现象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发严重.而图书馆管理规章制度对于读者在信息资源方面的失信行为还处于比较空白的阶段.

其次,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较我国高校图书馆要滞后许多,而在我国高校图书馆中,面对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高校学生平均素质较高,对于图书馆日常管理活动比较配合,但仍然难以避免在日常图书馆资源服务使用过程中出现信用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时,目前管理体制面临了严峻的挑战.

1.1 目前学生普遍阅读量不足,在国家大力倡导全民阅读的如今,作为读书主力军的学生阅读量却并不高,根据笔者统计,在2017年毕业生当中,大部分学生读者的阅读量在40本以下,这一数据还是在读者相对密集固定的高等院校所得出,人员比较分散,固定读者相对比较少的公共图书馆就更为严重.这让图书馆管理活动陷入尴尬境地——读者不足,读者的缺乏令图书馆的各种宣传推送活动都成了空中楼阁.在高校图书馆中采用了一种比较先进的图书馆管理方法,这就是结合校园一卡通的管理方式,但是这一管理方法存在两个很严重的问题,第一就是它虽然可以有效约束高校学生的行为,但是其效力在公共图书馆难以发挥.第二则是它可以约束读者的行为,却对读者流失无能为力,对于学生来说,有读者失信行为会影响其毕业,而大学生活过程中干脆远离图书馆则根本不会有这种毕业方面的顾虑.这种想法在学生读者中都有很大市场,在公共图书馆读者中将会是更加普遍的状况.

1.2 与此同时,这种管理方法将管理人员的任务由提供服务变为读者管理员,令读者与管理人员处于对立的立场之中,不利于向读者宣传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与资源,无论是作为非营利单位的公共图书馆,还是专门为师生服务的高校图书馆,都不可避免地面临宣传渠道窄,关注度低的问题,而这种对立,更加剧了这一现象,与读者流失的现状形成了恶性循环.

1.3 馆际互借,这是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文献互相交流主要方式,目前我国馆际互借系统是建立在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的,一般是建立于百链云图书馆等馆际互借系统对于电子文献进行分享,但是对于部分有特殊需求的读者以及高校图书馆的科研任务而言,电子文献并不足以满足其需求,这就需要实现实体书籍、文献、资料的传递工作.在国外,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利用邮政系统,即图书馆馆藏是允许邮寄,远程借阅的,但是这种方法在我国难以实现,因为我国地域差异大地形复杂人口众多等特征,依靠邮政系统远程管理,实现建立在书与图书馆绑定的远程借阅压力很大,这样就必须实现图书资料的远程借阅和本地管理.想要实现这一要求,首先要求不同地区的图书馆共享读者信用状况,这与图书馆保护读者隐私的原则不符.

1.4 不利于图书馆开展共享服务,这里的共享服务主要是指利用云系统,实现读者在不同城市、不同地区、不同图书馆享受同样服务的能力.这一点目前主要运用在高校图书馆的移动图书馆功能上,让读者随时随地完成部分原本需要在图书馆内完成的操作.但是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这一功能是有潜力扩展开的,是否可以用同一账号实现不同城市地区图书馆的联动,让读者在离开原来城市的时候获得来自不同图书馆的支援,这将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课题.要完成这一目标,最基础的就是将各个图书馆联系在一起,让各个图书馆使用共同的标准来衡量读者的信用情况.很显然目前的管理方法是无法实现这一目标的.

根据以上内容,不难看出现在的管理方法是不适合图书馆发展趋势的,而读者信用积分制,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新的管理模式.它本身诞生于信息社会,与信息时代的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在图书馆面临上述问题时,对读者信用积分制度进行研究改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2 图书馆读者信用积分制的优势

图书馆读者信用积分制是我国对于图书馆读者信用管理的新探索,其产生于第三次技术革命之后,符合图书馆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信用积分制度的基本原理是,将读者信用积分化,通过积分的增减来管理对读者的信用进行管理,通过制定分数规则来对读者进行管理,约束读者的行为.

图书馆读者信用积分制度的优势首先在于它被提出于信息时代,是在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支持的情况下来对读者进行管理的,这大大减轻了图书馆馆员的工作强度,也减少了主观臆断对读者失信行为判断的影响.相对于现有的管理模式而言,能够更好地将读者失信行为进行细化避免惩罚过轻或因同时满足若干条件而导致惩罚过重的情况.

其次,图书馆读者在发生失信行为时,会对其在图书馆的信用记录造成影响,这些记录在读者使用图书馆馆际互借系统和图书馆文献分享系统时会造成巨大影响,图书馆在远程为读者提供服务时就必须考虑读者的信用状况,但是目前不同图书馆之间对于读者信用状况是没有统一标准的,要想共享读者的信用状况必须将读者的借阅档案共享,并将之提供给其他图书馆以供参考,严重侵犯了读者隐私权益,而通过读者信用积分系统对读者信用状况进行管理就可以为其他图书馆提供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读者信用好坏,同时还能避免读者的隐私权益遭到侵犯.

最后,对于无论高校图书馆还是公共图书馆而言,服务读者始终是其工作的主要内容,而对于读者信用管理与读者失信行为的惩罚,其目的也是教育读者养成好的阅读习惯.以往的读者管理模式其实对于养成读者良好阅读习惯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由于它的工作方式是对于读者进行威慑,所以效果比较差,而且对于鼓励读者多读书方面并没有成效.相反的是信用积分制度,读者信用积分制度是用积分这一机制来激励读者,在读者信用积分制度当中不仅仅是存在对于读者失信行为的威慑作用,同时也存在利用积分来对读者进行激励,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鼓励他们多读书,这是以往工作模式难以企及的优点.

3 在我国图书馆读者信用积分制度的应用

在我国,图书馆信用积分制度应用比较少,而在其中厦门大学图书馆在图书馆读者信用积分制的应用上,做出了良好探索.但是读者信用积分管理系统能做到的不仅仅只在于读者的信用管理与读者失信行为的约束.

首先,读者信用积分制度使用了“积分”这一概念,来衡量读者信用状况,而积分是可以随着读者良好的阅读习惯、积极参与图书馆活动来增加,对图书馆而言,仅仅令读者的积分积累越来越多是没有价值的,图书馆可以将“积分”用作虚拟货币,来为读者提供额外的服务.

例如,将读者信用积分与图书馆相关合作企业的优惠相结合,这样,读者信用积分将作为一种虚拟货币存在与读者离开图书馆之后,让读者的信用积分在脱离图书馆之后依然有其价值,来激励读者保持良好阅读习惯,减少读者失信行为的发生.这对图书馆的好处也是十分明显的,因为无论是作为非营利组织的公共图书馆还是主要是本校学生、教职工提供服务的高校图书馆,都必然面临自身不具备很强力的宣传能力,利用积分来和相关企业合作,可以借助他们的宣传途径来宣传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对于企业而言,好处也十分明显,图书馆属于公共场所,高校更是巨大的市场,能够把企业产品服务宣传出去对于企业来说百利而无一害.借助积分系统,可以实现图书馆与企业的双赢.

其次,采取读者信用积分每年会重新回归基础100分的制度,有可能导致部分读者突击大量失信,通过回归消除本身的不良记录的后果,而且对于读者而言,信用积分仅仅是类似于驾照的扣分系统是不利于读者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因为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并不是读者的刚性需求.

那么理想的读者信用积分系统应该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首先,笔者认为,读者信用积分系统并不应该是一个惩戒式、威慑式的管理系统,它应该是一种激励式的系统.通过积分的增加,消耗积分来获取企业的优惠、图书馆更高的权限、图书馆附属设施更高的服务来影响读者,让读者保持良好的借阅习惯,减少读者失信行为的发生.

其次,读者信用积分系统应该是多层的系统.这就是说,读者信用积分系统不应该是仅靠读者信用积分一层管理的系统,还应该包含一个内部记录读者的失信行为记录的系统,外部积分来激励读者保持良好的借阅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内部的失信行为记录来监督读者失信行为,同时根据失信行为次数与严重程度调整读者的权限.这是避免读者信用积分过高导致读者失信行为被忽视的客观需要.

最后,读者能够利用大量信用积分抵消其不良记录.无论是现有的管理模式还是读者信用积分制度,他们最终的目的是提高读者素质,让读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减少、最后消除读者失信行为.那么在读者出现失信行为之后,让读者保持长期的良好记录,并且积极参与图书馆活动来获得积分,用以消除其不良记录的功能就是必需的.在这里必须提出,通过每年消除一次的方法确实便于管理,但是对于部分读者来说,只不过一段时间不来图书馆,或者在清除记录之前做出一些读者失信行为而已,读者失信行为的风险成本会降低很多,无法很好约束读者失信行为.

4 结语

图书馆作为公民阅读主要阵地,需要在大力推进全民阅读的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对读者进行管理不仅仅需要管理读者的信用,引导读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更应该通过激励机制鼓励读者提高阅读数量与质量.

〔1〕郑金莹.关于校园一卡通在图书馆中运用的几点思考[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4(4):84.

〔2〕莫丹.读者信用体系构建探索[J].广西教育,2009(6):65.

〔3〕崔英姿.图书馆读者信用管理初探[J].图书馆研究,2013(2):57-59.

〔4〕成永娟.高校图书馆读者信用评价体系的研究应用[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2.

G258.6

A

1673-260X(2017)11-0102-02

2017-09-17

猜你喜欢
信用图书馆系统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工业设计(2022年8期)2022-09-09 07:43:20
WJ-700无人机系统
ZC系列无人机遥感系统
北京测绘(2020年12期)2020-12-29 01:33:58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中国外汇(2019年9期)2019-07-13 05:46:30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连通与提升系统的最后一块拼图 Audiolab 傲立 M-DAC mini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
飞跃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