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70年代美国高校环境史教学的发端及其反思

2017-03-29 03:46陈淑红
长治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纳什环境课程

陈淑红

(福建师范大学 社会历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20世纪60、70年代美国高校环境史教学的发端及其反思

陈淑红

(福建师范大学 社会历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20世纪60、70年代,在罗德里克·纳什、约翰·奥佩等人的引领之下,环境史出现在了美国高校的课程体系之中。美国高校早期环境史教学的开展吸引了一批学生的参与,这不仅为环境史研究的深化培养了后备力量,传播了环境史的研究理念和方法,推动了环境史的发展,也为生态环境治理、现代环保运动贡献了生力军,但由于环境史发展不成熟等因素的影响,美国早期的环境史教学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教材建设滞后等诸多问题。

美国;高校;环境史教学

20世纪60、70年代,作为史学研究领域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环境史率先在美国出现。环境史重点关注人及其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将“自然”作为历史发展的动力因素和重要组成部分,突破了传统史学仅仅关注“人类事务”的局限性,倡导“自然进入历史,人类回归自然”[1]。环境史的出现是史学自身发展的规律使然,也是环境问题频发与环保运动推动的结果,具有较强的现实关怀和“经世致用”的特性,因此,部分环境史开创者在进行学术研究的同时,也积极推动环境史教学工作的开展。20世纪60年代末,罗德里克·纳什(Roderick Nash)首先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开设了“美国环境史”课程,之后,约翰·奥佩(John Opie)等学者在各自高校也进行了类似的大胆尝试。早期环境史教学在美国高校的实施为环境史研究和现代环保运动的开展培养了后备人才,推动了环境史研究和环保运动的发展,但不可避免的是,期中也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与教材建设滞后等诸多问题。从学理层面梳理早期美国环境史教学的基本情况既有助于了解环境史早期的发展历程,也可以为当今中国环境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历史智慧,因此,本文将重点梳理20世纪60、70年代美国高校环境史教学的有益经验及其教训。

一、环境史教学在美国高校的出现

环境史教学是历史教学中的一个新兴领域,主要讲授历史时期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在历史时期人类如何影响与其接触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系统对人类的反向作用以及衍生的相关问题。环境史教学既承担着推广、深化环境史学术研究,以达到教学相长的任务,也具有为环保运动、政府生态环境治理培养专业性人才的责任。因此,在20世纪60、70年代,面对日益凸显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如火如荼的现代环保运动,环境史学者适时地开展环境史教学工作,培养相关方面的人才,其中纳什、奥佩等人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引领了美国环境史教学的潮流。

罗德里克·纳什是美国环境史的开创者和中坚力量之一,也是“环境史”的冠名者,他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生写就了十余部著作和一百多篇文章,诸如《荒野与美国精神》[2]、《美国环境》[3]、《呼唤荒野,1900-1916》[4]、《大自然的权利》[5]等,一些著述还被翻译成为多国文字出版发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力,备受好评。在进行学术研究的同时,纳什还积极地将环境史研究与环境史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一举成为了美国高校环境史教学的引领者。1966年,纳什赴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芭芭拉分校任教,并长期执教于该校历史系和“环境研究中心”(Environmental Studies,UC Santa Barbara)。1969年,纳什率先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开始“环境史”课程,[6]开创了美国环境史教学的风气之先[7]。1970年秋,受圣芭芭拉石油泄露事件的影响,纳什等人积极推动该校设立“环境研究”项目,并担任该项目首任主任长达五年之久。“环境研究”项目是一个包括历史、哲学、公共健康、生态学、化学、地理学等诸多学科在内的一个跨学科研究项目,目的是培养能够运用多种手段和途径解决环境问题的综合性人才。“环境研究”项目的设立体现了环境史研究和环境问题的跨学科特点,也彰显了学术研究“经世致用”的特征,是纳什对其环境史教学的发展与升华,也是对纳什所秉持的环境史教育理念的最好诠释,符合环境教育的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

约翰·奥佩是美国环境史学会的主要创立者之一,积极推动了《环境史》杂志[8]的创办与发行,并长期担任该杂志的主编,同时也是美国著名的环保人士和环境史学者,出版了《自然的国度:美国环境史》[9]、《美国人与环境:有关生态的争论》[10]等环境史著作和资料集。作为环境史的爱好者和参与者,奥佩同样积极地投身于环境史的教学工作之中。1972年春,奥佩在迪凯纳大学(Duquesne University)开设了面向本科生的环境史课程,因为“当时环境史的定义尚未明确”,因此课程名称为“历史地理学”(Historical Geography)。[11]同时,奥佩还积极地投身于环境史教学的推广工作,希望更多的学者和教师开设环境史课程。1974年4月,在丹佛举行的美国历史学家组织年会上,在奥佩等人的积极努力之下,大会专门设置了有关环境史教学的讨论小组,吸引了18人参与其中,并引发了后续讨论。[12]

除了纳什、奥佩之外,其他一些学者也在积极地探索环境史教学问题,比如约瑟夫·佩图拉(Joseph Petulla)就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讲授环境史。另外,还有一些学者编纂了环境史参考书目,为相关教学活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实现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效果。这些学者的努力与实践开创了美国环境史教学的新纪元,这既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也为美国环境史教学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20世纪60、70年代美国高校环境史教学的特征与成就

20世纪60、70年代,在纳什、奥佩、佩图拉等人的努力之下,美国的环境史教学所取得的成果超过了预期,令人欣喜,并展现出了勃勃生机。

一方面,大量学生注册并积极参与环境史课程,为环境史学科的成熟积蓄了力量。环境史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出现伊始,就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关注和参与,颇受追捧。纳什回忆称:“学生兴趣高涨,首次注册人数足有300人之多。”[13]在另一篇文章中,纳什指出,课程开始的两周之内,“有450名学生注册了这门尚未成熟的课程”。[14]环境问题属于跨学科研究领域,其中涉及到历史学、地理学、生态学等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因此,环境课程的学生来源也就较为广泛,不仅仅是历史系的学生,也吸引了环境科学等院系的生源。以纳什推动实施的“环境研究”项目为例,“‘环境研究’项目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在第一年大约有160名学生参与其中,前十年间登记注册的学生超过1000人……经过三十年的发展,‘环境研究’项目的毕业生超过了3500人,现在每年招收将近200名研究生。”[15]不同学科方向的学生在一起学习、研读环境史和环境问题,有利于打破学科壁垒,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综合性人才,更有利于解决复杂的环境问题。无论如何,环境史教学的开展和大量学生的参与,推动了环境史学科的建设以及环境史研究队伍的发展壮大,为环境史研究培养了后备力量。

另一方面,环境史教学的开展对人类传统发展理念、自然观念的转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农业化和工业化进程,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并且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均成为了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国。但是,美国的早期现代化进程是以发展进步观和人类中心主义观念为导向,建立在肆无忌惮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之上,造成了诸如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随着现代生态危机的爆发及其对已有现代化成果的反噬,美国社会兴起了轰轰烈烈的现代环保主义运动,呼吁转变传统的发展理念和模式,力争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促进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而新型发展理念和自然观念的培育以及全民环保意识的塑造将成为环境史教学的使命与责任之一。纳什曾明确地提到:“当然,我绝不会像地质学家那样讲授土地的历史。我将尝试着阐释针对土地的观念和行动。这将包含环境的变迁,但我的兴趣点是它们将作为人类价值观、理想、志趣和敬畏心的证据。”[16]在数十年之后的一次访谈中,纳什将这一观点进行了更为明确的表述:“环境史课程呼吁学生挑战美国史学中的传统观念,诸如认为增长和进步是同一概念的说法。”[17]在批判传统理念的同时,环境史课程也在努力地建构新型的自然观念。纳什在阐释其“环境史”课程的目标时就指出,他力争“使学生意识到自然也是受压迫的少数”。[18]纳什的言论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学考量,是一种大智慧和大情怀,并超越了历史学本身,是对当代生态学中“生态共同体”概念的一种理论自觉,也体现了环境史教学的跨学科属性。环境史教学的兴起是对当今环境问题丛生现象的一种回应,是现代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是对人类未来的关切,而教学过程中对发展理念、自然观念的有意引导正是这其中的应有之义。有学者就指出:“从最优的层面上讲,环境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培训。”[19]

总之,环境史教学的开展使更多的学生和学者接触和了解这一新兴的领域,并积极地投身其中,壮大了环境史研究的队伍,提升了环境史的认可度,使其为更多的专业历史学者和民众所接受。同时,环境史课程的开展也为政府部门的环境治理工作提供了专业化的人才,推动了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另外,环境史教学的付诸实践为发展理念和自然观念的转型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人类社会发展路径的选择。

三、20世纪60、70年代美国高校环境史教育的缺陷

美国早期环境史教学的开展在拓宽了高校历史教育范畴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诸如师资力量薄弱、教材建设滞后、参考书目有限等一系列问题。

首先,美国早期环境史教学中的师资力量薄弱。从数量上看,在早期阶段,仅有数位教师在个别学校开设了环境史课程,难以形成规模。从质量层面分析,美国早期环境史教学的开展仅仅略晚于环境史自身的诞生,美国环境史学界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尚未全面且深入,不同学者也是“术业有专攻”并且缺乏相互间的支持,对整个历史进程的把握有所欠缺,因此在课程设置及讲授过程中难以全面且深入地展开。纳什曾提到:“在我看来,讲稿中的第一个障碍就是该课程中所涉及到的古代部分。而古代部分所蕴含的正是当代环境观念的基础及其所关注的行为举止的基本解释。”[20]纳什在研究中更为关注美国近现代时期的生态环境问题,面对古代的相关问题,在没有合适教材参考的情况下,他也只能是“无所适从”了。而且面对学生的热情,纳什甚至发出了“我该如何面对他们”的感慨[21]。其次,美国早期环境史教学尚未出现统一且科学的教材,多以授课者的讲义为主,随意性较大。纳什就毫不避讳地写道:“毫无疑问,我所选择的案例是我最为熟悉的,而且对此我拥有最为丰富的幻灯片。”[22]由于缺乏必要的规范和指导,授课者个人的学养主导了课程的内容和质量。再次,参考书目匮乏。纳什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就明确指出:“与往往经过长期积淀的课程相比较,‘美国环境史’缺乏大量的阅读材料、试题和论文”。[23]

抛开一些特殊且不具有典型性的原因,上述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环境史学科自身发展的不成熟所导致的,环境史学者之间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缺乏必要的共识,尤其是对于环境史的概念和学术畛域。关于环境史的概念,时至今日,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仍然存在争论。正如包茂红教授所言:“什么是环境史?环境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先贤们对此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24]5由此可见,在环境史发展的初期,何谓环境史注定是一个混沌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筹建美国环境史学会的过程中,奥佩就感觉到:“我们的领域依然自绝于‘人类生活史’(Living History)和‘物质文化史’(Material Culture)。而我们与历史地理学和经典景观史之间的亲密度仍然难以理清。”[25]对环境史概念和学科属性的茫然必将导致相关的教学工作无所适从、缺少方向。纳什指出:“为了界定这一课程,我发现我已经阐释了一种大道哲学。环境史将涉及到人类过去所有的栖息地。”[26]基本概念的模糊也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和课程设置当中。高国荣研究员就提到:“纳什开列的书单非常有限,甚至没有包括《资源与效率至上》,这说明当时环境史学者彼此之间不通声气,对环境史这一学科只有非常模糊的认识。”[28]103而奥佩将环境史课程冠以“历史地理学”的名号则是这一难题更为直观的体现,同时也是一种无奈和讽刺。

20世纪60、70年代,环境史尚属于新兴学科,处于起步阶段,更多历史学者关注的焦点在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文化史和军事史等史学的主流层面,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地位及其价值的理解尚处于“工具价值”和“经济价值”阶段。在这种情况下,环境史发展的稚嫩以及给环境史教学所带来的困扰也就在所难免,而这种情况随着环境史自身的发展也逐步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结 语

20世纪60、70年代,环境史教学在美国的出现即是历史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使然,亦是应对现代生态环境危机的必然要求。纳什、奥佩等环境史先驱在不同高校开设的环境史课程是美国环境史教育的发端,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虽然也存在诸多问题,但无疑引领了美国环境史教学的起步,为美国环境史教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数年的积累和探索,到20世纪80年代,环境史教学在美国高校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而且从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参考书目等角度来考察,这些课程更为科学、合理。诸如1983年冬唐纳德·休斯(Donald Hughes)在丹佛大学开设的“历史上的人类生态学”(Human Ecology in History)、1984年春阿尔弗雷德·朗特(Alfred Runte)在华盛顿大学开设的“美国环境史”(American Environmental History)、塞缪尔·海斯(Samuel Hays)在匹兹堡大学开设的“环境政治”(Environmental Politics)、1984 年春冬两个学期亚瑟·麦克沃伊(Arthur McAvoy)在西北大学分别开设的“20世纪美国环境问题”(Environmental Issues in 20th Century America)和“追随达尔文:美国环境史”(To Darwin:U.S.Environmental History)、1984 年春唐纳德·沃斯特(Donald Worster)在布兰代斯大学开设的“环境”(Environemnt)等。[29]这些课程的出现是对美国早期环境史教学的发展,也是环境史教学对时代的回应。

另外,在当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中国高校开展环境史教育是大势所趋,这既可以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培养专业人才,也可以为提升国民的生态环境意识贡献力量。但不得不承认,“环境史是一门尴尬的学科。在国家公布的学科设置中,没有环境史的应有地位。历史学的八个二级学科中根本就没有环境史这个分支。绝大多数高校都没有环境史这门课程,整个中国从事环境史研究的学者屈指可数。”[30]因此,中国高校的环境史教学依然任重而道远,在这种背景下,美国高校环境史教学实践为中国高校环境史学科的起步与发展贡献了必要的历史智慧,应从中汲取有益经验,有效规避其早期发展过程中已经暴露出的问题,并有预见性地予以应对,诸如明确环境史的学科地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招生体制等基本问题,构建环境史教学共同体等。总之,在借鉴外来经验的基础上,在我国高校开展环境史教学既可以丰富和深化既有的历史教学课程体系,也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助力。

[1]李根蟠.环境史视野与经济史研究:以农史为中心的考察[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2-3.

[2]N.Roderick.Wilderness and the American Mind[M].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2.

[3]N.Roderick.TheAmericanEnvironment:Readings i n the History of Conservation[M].New York:Alfred A.Knopf,1976.

[4]N.Roderick.The Call of the Wild,1900-1916[M].New York:George Braziller,1970.

[5]N.Roderick.The Rights of Nature:A History of Environmental Ethics[M].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89.

[6]在2007年的一次采访中,纳什坚定地回忆称他于1969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开了环境史课程。但是在1972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他却指出他于1970年春在该校开始了“美国环境史”(American Environmental History)课程。参见C.Mark,Char Miller and Roderick Nash.Interview RoderickNash [J].Environmental History.2007,12(1):401;Roderick Nash.American Environmental History:A New Teaching Frontier[J].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1972,41(3):362.

[7]纳什对此也是引以为傲,他曾指出:“据我所知,尚未开设过类似的课程”N.Roderick.AmericanEnvironmental History:A New Teaching Frontier[J].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1972,41(3):362.

[8]1976年12月,在奥佩等人的推动下,《环境评论》(Environmental Review)正式出版发行,1990年,该杂志更名为《环境史评论》(Environmental History Review),1996年,杂志更名为《环境史》(Environmental History),并一直沿用至今,《环境史》是美国环境史学会的会刊。

[9]O.John.Nature’s Nation: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M].New York: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1998.

[10]O.John.Americans and Environment:The Controversy of Ecology[M].Lexington:D.C.Heath,1971.

[11][25] O.John.Mark Cioc and Char Miller.Interview John Opie[J].Environmental History.2009,14(2):355,358.

[12]C.Thomas.A Tale of Two Journals:Fifty Years of‘Environmental History’:And Its Predecessors[J].Environmental History.2008,13(1):19.

[13][17][18]C.Mark.Char Miller and Roderick Nash.Interview Roderick Nash[J].Environmental History,2007,12(1):401,401,402.

[14][16][20][21][22][23][26] N.Roderick.American Environmental History:A New Teaching Frontier[J].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1972,41(3):362,363,363-364,362,365-366,362,363.

[15]S.Eric.Making an Impact:A look at Santa Barbara’s Active Role in the Environmental Movement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Environmental Studies Department on its 30th Anniversary[J].UCSB’s Daily Nexus.2000,Friday May 19.

[16]N.Roderick.American Environmental History:A New Teaching Frontier[J].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1972,41(3):363.

[19][28] P.Bruce.Herman Felstehausen,Imre Sutton,Roderick Nash,et al.A Sampler of Courses and Programsin EnvironmentalStudies[J].Environmental Review,1984,8(4):311,312-326.

[24]包茂红.环境史学的起源和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8]高国荣.美国环境史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30]王玉德.试析环境史研究热的缘由与走向——兼论环境史研究的学科属性[J].江西社会科学,2007,(7).

The Inception and Introspection of Environmental History Teaching in American College in the 1960s and 1970s

Chen Shu-hong
(Social History College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Fujian 350007)

Environmental history emerged in the USA in the 1960s and 1970s.Soon,the environmental history appeared in the course system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with the lead of Roderick Nash,John Opie and other pioneers.This kind of course,spreading the research concept and method,promoting the environmental history's development in return,attracted a group of students who may become the reserve force of researching environmental history,governing the problems of ecology environment and organizing the modern environmental movement.However,because of some factors,such as immaturity of the environmental history itself,there existed some problems in the early teaching,like the shortage of teachers and the backward of teaching materials,etc.

the USA;college;the teaching of environmental history

G649.3

:A

:1673-2014(2017)03-0088-05

(责任编辑 王建华)

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世界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策略研究”(FJ2015TWB020)

2017—05—18

陈淑红(1986— ),女,福建漳平人,研究生,主要从事中美高等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纳什环境课程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THE ROLE OF L1 IN L2 LEARNING IN CHINESE MIDDLE SCHOOLS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THE ROLE OF L1 IN L2 LEARNING IN CHINESE MIDDLE SCHOOLS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环境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