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琨 李 群
(南京农业大学 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95)
弗兰克·迈耶在华作物采集活动研究
刘 琨 李 群
(南京农业大学 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95)
1905—1918年,弗兰克·迈耶作为美国农业部派驻中国的植物猎人,组织开展了多次植物和作物采集活动,仅邮寄到美国的作物品种就有2500余种,其中包括粮食、蔬菜、果树、饲料等经济作物的种子或插条样本。本文以美国农业部《新作物引种公告》为分析素材,考证迈耶在华作物采集活动的主要路线、代表性成果、采集作物的具体性状等,在此基础上,尝试归纳迈耶采集活动给美国农业带来的深远影响,以及对中国现代农业的启示意义。
弗兰克·迈耶;中国作物;种质资源;采集活动
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时期,一些欧美国家为了发展商品经济,在长期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植物学、生物学、农学等专门研究机构,西方植物猎人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植物和作物采集,这个特殊的发展时期被欧美植物学家称作“植物和作物采集的伟大时代”。20世纪初期,在英、法、俄等国植物采集活动影响下,美国派出多位植物猎人到中国开展采集活动。植物猎人弗兰克·迈耶(Frank N.Meyer,文中简称迈耶)受聘于美国农业部,长期在华开展采集活动,他以惊人的毅力克服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走遍中国所有可能到达的采集区域,为美国农业部和各州农业试验站采集中国作物2500余种,这些作物种质成为美国农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资源之一。考证迈耶在华作物采集的活动路线、代表性成果,以及采集作物的具体性状,旨在选择性借鉴美国农业的历史经验。
(一)1905—1908年作物采集活动路线
1905年9月,迈耶从美国旧金山启程,取道日本横滨到达上海,然后途经烟台、天津到达北京。在北京的首次考察活动是前往东北部山区,这次活动使他对中国的果树种类有了初步认识。10月,迈耶前往蒙古农业区和山海关、昌黎、宣化等地进行采集活动,山海关之行是为了采集旱稻,昌黎之行是为了调查纸皮核桃的种植情况。12月,迈耶在北京西山采集到阿月浑子雄株树、七叶树、楸树、柳树等植物插条,这些树种对美国植物学家来说并不是最新的,但从未在美国本土进行大规模种植。
1906年2月,迈耶到达汉口,但没有采集到有价值的作物样本;随后,他前往上海、浙江等地进行考察。4月,迈耶返回北京后,马上组织了满洲里地区的采集活动,在牛庄(今隶属辽宁海城)、大连、奉天(今沈阳市)、辽阳、安东*安东:原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省,建国后撤并。等地开展了系列采集活动,他还渡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和俄国的海参崴、哈巴罗夫斯克等地进行考察。11月,迈耶返回海林(今牡丹江市),前往宁古塔寻找高品质的耐寒白梨树。
1907年1月,迈耶前往吉林市寻找耐寒的桃树,经过艰苦搜寻,他在一座寺庙中采集到目标样本。4月,迈耶到达山西五台山,这次采集活动是为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寻找植物标本,但遗憾的是收获甚微。7月,迈耶再次前往上海、浙江等地采集竹子新品种,此行最重要的收获是采集到野生桃(Prunus davidiana)样本,他坚信在美国西南部干旱地区完全可以种植这种桃树。7—9月,迈耶到山东进行考察,在崂山、青州采集到一批果树插条;在济南采集到一批西瓜种子;在肥城采集到碧桃(Prunus persica)树插条,这种所谓“肥城桃”以超甜、多汁、易于运输、果实大而著称;在泰安采集到大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样本;在博山(今淄博市)采集到葡萄藤样本,沿途还采集到一些山楂树(Crataegus pinnatifida)插条;在乐陵采集到无核枣树插条。10月,迈耶前往天津寻找野生桃树和梨树(Pyrus ussuriensis),他计划为美国干旱地区引进嫁接砧木。11月,迈耶在承德采集到野生梨树和海棠树插条,以及多种大豆作物。
1908年1月,迈耶在北京北部和西部山区进行考察。2月,他再次到达山西五台山,采集到多个观赏树种和裸燕麦、裸大麦等作物。3月,迈耶在北京丰台采集到一个矮种柠檬(Citrus×meyeri)样本,这种柠檬树既可以盆栽欣赏,也可以大规模商业化种植。他在第一次采集活动结束之前,第三次前往浙江进行考察,在杭州塘栖等地采集到77个观赏植物和作物样本。6月,迈耶返回美国旧金山。
(二)代表性作物采集成果
1905—1908年,迈耶在华采集到代表性作物22种,样本数量54个,具体情况见表1*美国农业部相关历史文献几乎没有标明1905—1908年期间邮寄到美国的中国作物具体采集地点。:
表1 1905—1908年迈耶采集中国作物统计表
1907年4月,迈耶在山西采集到1个锯齿状苜蓿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10.p.3.Jan.14 to 29,1909.,这种作物可以在干燥贫瘠的土壤中生长,被中国人称作“三叶草” ,是重要的家畜饲料作物。
1908年10月,迈耶随身携带大量的作物样本返回美国农业部,其中包括:1个黄花芒刺苜蓿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7.p.4.Nov.24 to Dec.7,1908.;1个薏苡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7.p.3.Nov.24 to Dec.7,1908.;4个小米样本;1个长豇豆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7.p.4.Nov.24 to Dec.7,1908.;4个扁豆样本;2个菜豆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7.p.4.Nov.24 to Dec.7,1908., (S.P.I.No.23957.)属于红花菜豆,(S.P.I.No.23958.)属于花园菜豆;1个南瓜样本;11个葫芦样本,(S.P.I.No.23934.)属于观赏性葫芦,(S.P.I.Nos.23937—938.)属于可食用葫芦,(S.P.I.No.23939.)属于稀有葫芦品种,(S.P.I.Nos.23946—952.)则被中国人称作“西葫芦”,作为蔬菜食用;1个黄瓜样本;1个川椒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7.p.3.Nov.24 to Dec.7,1908.;5个苋菜样本;1个莴苣样本,这种莴苣不形成根,肉质根茎一般炖食;1个芹菜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7.P.2—3.Nov.24 to Dec.7,1908.,外形十分粗壮,在腌制行业中使用;1个芫荽样本,一种非常有名的香草,用它可以增加汤的鲜味;2个菜心样本;1个芜菁样本,属于长的白色春季品种;1个甜菜样本;3个白萝卜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7.P.4.Nov.24 to Dec.7,1908.;1个胡萝卜样本;8个蜀葵样本,这些蜀葵要比美国品种更耐寒;1个芥菜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7.P.4.Nov.24 to Dec.7,1908.,一种绿色的早熟蔬菜;1个柠檬果实样本*根据1959年5月1日《人民日报》记载,在海南岛五指山的原始森林中发现野生柠檬,因此专家推断中国可能是原产地之一。。
(一)1910—1911年作物采集活动路线
1910年10月,迈耶途经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到达新疆喀什,休整几天后,他马上前往莎车进行考察,沿途采集到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优质油桃、普通桃子等果树插条。11月,迈耶前往于阗,并采集到2个小麦(Triticum aestivum)样本,这些种质至今保存在美国马里兰州贝茨维尔国家作物种质基因库;在前往哈纳卡(今塔吉克斯坦城市)、叶城等地途中,他还采集到小麦、大麦、果树和观赏植物样本。12月,迈耶到达英吉沙。
1911年2月,迈耶取道巴楚、阿克苏前往固尔扎(今伊宁市),他穿越沙漠后向北进入天山地区,沿途翻越了多个海拔9000英尺(2743米)雪山。5月初,迈耶到达目的地,他沿途采集到野生苹果树、野生杏树、灌木樱桃树等果树插条或果实,但没有发现谷类作物。随后,迈耶进入阿尔泰山,在斋桑(今哈萨克斯坦城市,原隶属中国)进行考察活动。6月,他渡过额尔齐斯河,途经Markakol湖向蒙古进发,先后在巴尔瑙尔、新西伯利亚、鄂木斯克等地开展考察。7月至次年4月,迈耶又前往托木斯克、塞米巴拉金斯克、荷兰、英国等地进行采集活动。1912年4月,他返回美国纽约。
(二)代表性作物采集成果
迈耶第二次在华采集活动主要区域是在新疆,采集到代表性作物18种,样本数量84个,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1910—1911年迈耶采集新疆作物统计表
1910—1911年,迈耶在新疆喀什采集到2个冬白菜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54.P.1.Dec.16 to 31,1910.,新疆的白菜明显适应碱性土壤;1个长豇豆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54.P.5.Dec.16 to 31,1910.,本地人作为新鲜蔬菜食用,或者晒干保存到冬季食用。在巴楚、喀什采集到5个香瓜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64.P.447.June 16 to 30,1911.,其中3个品种属于冬季瓜、2个品种属于夏季瓜,新疆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非常适合瓜类作物生长。2个芝麻菜(Eruca sativ Mill)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68.P.481.Oct.1 to 31,1911.,这些品种来自不同的绿洲,菜油既可以烹调又可以照明使用。在特克斯峡谷采集到1个野生芦笋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62.P.432.May.1 to 15,1911.,作物生长在海拔4300英尺(1310米),有攀爬习性,嫩芽可以作为春季蔬菜食用;3个芦笋*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64.P.446.June.16 to 30,1911.样本,在砂质盐碱土壤中很容易找到它们,作物对于培育杂交宿根蔬菜抵抗力有潜在价值。
1911年,迈耶在新疆各地区采集到8个苜蓿样本,(S.P.I.Nos.31303—304.)来自伊犁峡谷,属于黄花苜蓿,本地人认为它的品质优于其他苜蓿;(S.P.I.No.31305.)来自天山,属于阔荚苜蓿,作物耐受冬季严寒与夏季干燥。2个亚麻种子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68.p.482.Oct.1 to 31,1911.,是作为油料作物采集的,新鲜的亚麻籽油美味可口。1个野生沙枣树插条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62.p.433.May.1 to 15,1911.,果皮呈棕色,在特克斯河岸边的沙荒地中找到的。1个柑橘树插条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59.p.405.Mar.1 to 15,1911.,果实比较大,有叶脉和浓密的软绒毛,属于高产果树品种。1个石榴树插条样本,亮红色果实,口感微酸。
在天山地区采集到3个野生猕猴桃树插条样本;7个葡萄藤样本;5个毛樱桃树插条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60.p.417.Mar.16 to 31,1911.,这种早熟樱桃个头像豌豆,果树耐受干旱和盐碱,有杂交育种价值。在和田采集到1个核桃树接穗样本,果实个头大,果壳软硬适中,果树耐受极度干旱和盐碱,但不耐受极端气温。13个苹果树插条样本,新疆苹果贮藏性好,果树耐受干旱和盐碱。6个大麦样本和12个小麦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68.p.482.Oct.1 to 31,1911.,麦作包括冬麦、夏麦、皮麦、裸麦等多个品种,作物耐受极端生长条件;在阿克苏等地*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68.p.483.Oct.1 to 31,1911.采集到11个旱稻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69.p.491.Nov.1 to 15,1911.,其中一些品种属于早熟稻。
(一)1913—1915年作物采集活动路线
1913年2月,迈耶从赤塔(今俄罗斯城市)前往哈尔滨。3月,他途经奉天到北京、山东等地开展考察活动。这一时期,美国爆发大面积栗树枯萎病,迈耶临危受命,经过3个多月不断搜寻,在北京北部山区采集到真菌抗体样本,成功挽救了美国栗树产业。12月,迈耶启动首次甘肃采集活动,途经河南铁门(今洛阳市新安县)、陕西华山等地;1914年1月,他到达西安,但由于翻译意外受伤,进入甘肃的采集计划被迫取消,但在西安周边地区采集到大量的植物样本和作物种子。
1914年2月,迈耶启程返回北京,在山西蒲州(今永济市)采集到中国最好的柿子树(Diospyros kaki)插条和高品质大枣(Zizyphus jujuba)果实;在济南设法获取8棵珍贵的肥城桃树,并分批邮寄到美国;3月末,他回到北京。6月,迈耶经过充分的准备再次前往甘肃,首先乘坐火车到达彰德(今安阳市),利用2周的时间徒步穿越河南进入山西,在潞安(今长治市)短期休整后向平阳进发。8月初,迈耶前往西安,沿途采集到一批野生桃(Prunus davidiana var.potaninii)样本,他离开宝鸡渡过渭河后首次看到湿地姜。9月,迈耶进入甘肃向西南方向行进,途经徽县、成县、阶州(今陇南市)、四库(今舟曲县)等地,并在四库以南采集到野生桃(Prunus davidiana var.potaninii)和矮扁桃(Prunus tangutica)等果树插条。11月,迈耶取道岷州(今定西市)、洮州(今临潭县)、临洮,在12月初抵达兰州。
1915年1月,迈耶因翻译出走而被迫返回北京,途经平凉、长武县到达西安,然后翻越华山取道潼关进入河南。5月,迈耶前往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开展考察活动,在上海他陪同美国柑橘作物专家施温高共同考察了荔枝、芒果、金枇杷、李子、桃、杏等果树种植情况,在杭州首次采集到山核桃树和白皮柿子树样本,在彰化发现了半野生银杏树。9月,迈耶从上海出发前往日本横滨;10月,他乘船抵达美国普吉特海湾。
(二)代表性作物采集成果
迈耶第三次在华采集活动主要区域是在中国北部、西部地区,其中甘肃之行是重点计划,采集到代表性作物36种,样本数量227个,具体情况见下页表3。
1913—1915年,迈耶在山东乐陵采集到2个黄瓜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87.P.673.July,1913.,属于珍稀品种,可以生长到2.5英尺(76厘米),在半干旱地区长的更好。15个香瓜种子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87.P.672.July,1913.香瓜与黄瓜编号有重复,可能原始文献排版有误。,这些瓜喜好弱碱性砂质土壤,本地瓜农每年的收成都很好。1个白色的圆形茄子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87.P.674.July,1913.,是本地稀有品种,被称作“白茄子”。在张家口、肥城等地采集到5个红辣椒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92.P.720.Dec,1913.,其中1个品种已经证明在半干旱地区碱性土壤中具有栽培价值。1个甘蓝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92.P.719.Dec,1913.,果实非常大,新鲜时单个重量达到16磅(14.5斤),个别样本超过25磅(22.6斤)。在北京采集到1个绿萝卜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89.P.694.Sept,1913.,这种萝卜冬季食用特别健胃,被体力劳动者视为无价之宝。3个大白菜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89.P.691.Sept,1913.,口感甘甜,烹饪后没有令人不悦的味道。在西安采集到1个红色胡萝卜样本,由于颜色诱人具有特殊的腌制价值,被称作“红条萝卜”。1个香葱种子样本,这种香葱一般与烤肉搭配食用,或切碎放入汤中增加鲜味,十分有益身体健康。在宁阳地区采集到1个生姜样本,人们称作“生姜”,其意思是“新鲜的姜”。在陕西阳平、山西白乡村各采集到1个茄子样本,前者是略带紫色的白色大果实,种植在渭河边肥沃的平原上,后者是中等大小纯白色果实。在北京采集到1个扁豆样本,豆子呈棕色,豆秧沿着高粱秆或篱笆生长,有很好的装饰性,中国人称作“青扁豆”。
表3 1913—1915年迈耶采集中国作物统计表
1913—1915年,迈耶在直隶(今河北省)、北京采集到2个桃子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91.p.710.Nov,1913.,(S.P.I.No.36664.)来自直隶,果实按个头大小分为不同等级,个头大的作为生长旺盛的核类果树嫁接砧木培养,例如:桃、杏、李子等;个头小的作为生长缓慢的核类果树嫁接砧木培养,例如:灌木樱桃、沙樱桃、矮李子、扁桃等;(S.P.I.No.36665.)来自北京一家客栈的庭院,属于杂交品种,被称作“毛桃树”。在陕西、甘肃采集到5个野生桃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107.p.862.Mar,1915.,桃树呈现出浓密的伸展特性,红棕色树干,叶子小、细长、颜色深,果实缺乏口感。在北京、天津、甘肃等地采集到6个樱桃树插条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87.p.674.July,1913.,(S.P.I.No.35640.)来自北京一棵野生樱桃树,属于稀有的小果实早熟甜樱桃品种;(S.P.I.No.36086.)来自天津*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89.P.694.Sept,1913.,本地人一般在野生桃树或山桃树上进行嫁接;(S.P.I.No.38856.)来自北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99.p.790.July,1914.,一个很有育种潜力的灌木樱桃品种,被称作“酸樱桃”;(S.P.I.Nos.39902;39911;39918.)来自甘肃一棵山樱桃树*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106.p.858.Jan,1915.,作为嫁接砧木有较高价值。
在北京、直隶、山东等地采集到6个核桃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87.p.673.July,1913.,其中4个样本来自北京西北部山区,1个样本来自山东济南,另外1个样本来自高海拔地区。在直隶三屯营、唐山采集到2个高品质栗子树插条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88.p.682.August,1913.,这些栗子树的抗病性要比美国品种强,美国植物病理学家建议进行杂交试验,以培育抗病性强的新品种;在西安南部山区采集到2个板栗树插条样本,其中一种果实很大,但果树生长缓慢,另外一种果实也比较大,通过高接繁殖,对真菌病有很强的抵抗性。在甘肃、陕西采集到3个栗子果实样本,(S.P.I.Nos.40035—036.)来自徽县、成县,树干细长,树皮光滑,叶子、毛刺、坚果都很小,果树喜好成荫的环境和潮湿的土壤;(S.P.I.No.40508.)来自西安南部,被人们称作“魁栗子”,意思是“超级大的栗子”,果树对真菌病有很强的抵抗力。
在满洲里、直隶采集到3个榛子果实样本,(S.P.I.No.35288.)来自哈尔滨的野生榛子树*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86.p.663.May.1 to June.1,1913.,果壳又厚又硬,果仁小;(S.P.I.Nos.36726—727.)来自直隶小五台山*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92.p.721.Dec,1913.,其中的一种品质极好。在山东、天津、北京、河南、陕西、山西采集到35个大枣样本,(S.P.I.Nos.35253—257;35260)来自乐陵*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86.p.667.May.1 to June.1,1913.,有些品种无枣核,可以蒸熟晾干后冬季食用,有些品种个头像鸡蛋,还有些品种口感非常甜;(S.P.I.Nos.35601—609)来自济南、天津、北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87.p.675.July,1913.,是迈耶为了培育特殊枣树品种而专门采集的,口感和形状都很好;(S.P.I.No.40506.)来自陕西邠州(今陕西彬县)*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108.p.876.Apr,1915.,果皮呈红褐色,果肉结实,口感香甜,个头像小鸡蛋,被称作“金枣”或“肥枣”;(S.P.I.Nos.40877—878.)分别来自陕西邠州和河南灵宝*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110.pp.899—900.June,1915.,(S.P.I.No.40878.)果实个头中等、呈圆平状,果肉甜而松软,中国人称作“大红枣”。
在济南采集到1个柑橘树插条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87.p.673.July,1913.,中国的上层人士用它制作香水;在甘肃连家坝采集到1个柑橘树插条样本,果实圆、扁平、松皮,气味类似优质柠檬,果肉多汁、有很多大颗粒种子。在西安采集到2个海棠树接穗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97.p.771.May,1914.,(S.P.I.No.38231.)低分枝延伸生长,据说可以结出大量的玫瑰红色重瓣小花;在甘肃莲花山采集到1个海棠树插条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106.p.858.Jan,1915.,属于观赏品种,果实像豌豆大小、呈亮红色,用它制成的蜜饯口感很好。在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采集到56个柿子树插条或果实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95.pp.749—751.Mar,1914.,有些品种适合晒干后冬季食用,有些品种可以整个冬季都保持新鲜度。
在陕西、河南、山东等地采集到15个梨树插条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97.p.773.May,1914.,一些品种贮藏性非常好,或者个头很大,具有杂交育种价值;在甘肃采集到6个野生梨和种植梨种子样本,(S.P.I.No.40019.)来自一棵分枝浓密的野生大梨树*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107.p.865.Mar,1915.,黑色的树皮和树干,沟痕很深,嫩枝有很多尖刺,叶子小,叶柄短,花萼宿存,作为寒冷地区嫁接砧木有育种价值。在泰安采集到3个山楂树插条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97.p.770.May,1914.,果树一般种植在山地梯田中,果实可以贮藏将近1年时间。
在山西、河南采集到3个李子树插条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101.p.830.Sept,1914.,其中(S.P.I.No.39436.)来自运城,属于野生矮种李子,果实个头像大樱桃,口感酸,被人们称作“酸李”。在河南、直隶、山西采集到4个杏树插条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95.p.751.Mar,1914.,(S.P.I.No.37474.)来自河南灵宝,果实比较大、向阳一侧呈红色、另外一侧呈白色;(S.P.I.Nos.39429—430.)来自保定*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101.p.829.Sept,1914.,前者是淡黄色大杏,呈芒果形状,后者个头类似小苹果,口感甘甜;在甘肃采集到2个野生杏树插条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107.p.865.Mar,1915.,果树生长在海拔5000—9000英尺山上,口感比较苦,可以作为半干旱地区核果类嫁接砧木。在山东曹州(今菏泽市)采集到1个石榴树插条样本,亮红色的重瓣大花。在甘肃兰台一个小村庄外的河岸边悬崖上采集到1个西康扁桃树插条样本,果实的个头和形状变化很大,本地人榨取果仁中的清油食用,果树枝条浓密,耐受干旱和极端温度,可以作为干旱地区树篱,中国人称作“野小杏”。在甘肃采集到1个君迁子样本,扁平的球状果实,果皮呈黄色,果实完全成熟后略带黑色,口感与柿子相似。在浙江杭州采集到1个杨梅果实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113.p.924.Sept,1915.,个头像海棠,果皮呈深紫色,采用插枝法繁殖,在排水良好的岩石坡地生长茂盛。
1913—1914年,迈耶在济南境内采集到1个烟草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87.p.674.July,1913.,属于高品质宽叶烟草品种,耐受干旱和盐碱环境。在河南采集到2个甘蔗样本,一种是耐寒的低糖品种,另外一种是杂交的高糖品种。在直隶桃花镇(今张家口市蔚县)采集到1个野生花苜蓿样本。
1913—1915年,迈耶在济南、天津、西安等地采集到20个大豆作物样本,这些大豆可以用来加工豆芽、制作豆腐,或者盐焗食用。在山西、陕西采集到3个高粱样本,其中(S.P.I.No.39440.)种植在山西黄河岸边泥滩上,作物长的非常高,15英尺(4.5米)高的样本很常见。在陕西宝鸡*迈耶在工作报告原文中写的是甘肃宝鸡,很可能是地图不准确造成的,类似错误在其他公告中也经常出现。采集到1个裸燕麦样本,这种麦作比裸大麦更耐受干热,但产量不高。在甘肃金城(今兰州市)采集到1个裸大麦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109.p.885.May,1915.,作物种植在海拔11000英尺(3352米)的山间梯田中,口感比较粗糙,但适合高海拔地区种植。
(一)1916—1918年作物采集活动路线
1916年10月,迈耶从日本神户前往京津地区。11月,他到马兰峪(今遵化市)采集野生梨(Pyrus ussuiensis)种子,到北京东北部采集野生桃(Juglans mandshurica)种子。12月,迈耶给美国农业部邮寄了20万个桃核(Prunus davidiana)和几百磅干枣,并通过外交渠道邮寄一批新鲜的梨子和野生梨树接穗。
1917年2月,迈耶前往泰安、肥城、济南采集肥城桃树接穗,然后途经开封、郑州抵达汉口,乘船沿长江逆流而上开展考察活动。3—5月,他在宜昌、长沙、汉口等地购买几千磅成熟的梨子,目的是获取梨树种子,这一行为对后来美国的梨树产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8月,迈耶在湖北山区进行采集活动,取道随州、大洪山、钟祥到达荆门,并在那里耐心等待野生梨子成熟。11月,迈耶和赖默尔(Reimer)教授在湖北宜昌和西北部山区考察,采集到麻安梨(Pyrus serotina)、豆梨(P.calleryana)、杜梨(P.betulaefolia)等多种梨树样本;在兴山县找到野生银杏树(Ginkgo biloba)。迈耶在川鄂交界地带,采集到柠檬树和羊桃藤即中华猕猴桃(Actinidiachinensis)样本,果实口感极好。12月,他从巴东沿长江而下到达宜昌。
20世纪初期,正值中国军阀混战时期,湖北各地的战争不断爆发,西方植物猎人很难开展工作。1918年5月,迈耶从湖北荆门出发,途经沙市到达汉口,随后搭乘日本江轮前往上海。6月1日,他在长江荻港段不幸溺水身亡,这位植物猎人的传奇生涯戛然而止。
(二)代表性作物采集成果
迈耶第四次中国之行是其最后一次在华进行采集活动,采集到代表性作物26种,样本数量69个,具体情况见表4:
表4 1916—1918年迈耶采集中国作物统计表
1916—1917年,迈耶在直隶马兰峪和湖北宜昌各采集到1个豌豆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130.P.1125.Feb,1917.,(S.P.I.No.44231.)白色的小豌豆,豆芽用水白灼后即可食用,(S.P.I.No.45303.)*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138.P.1242.Oct,1917.浅黄色豆子,冬季种植在抽干水的稻田地中,豆子熟透之前可以和豆荚一起食用,但豆子完全成熟后必须剥掉豆荚食用。在直隶安肃县采集到1个大葱和1挂大蒜*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131.P.1133.Mar,1917.样本,葱的生长期非常短,属于大头冬葱品种,口感很好,易于保存运输,在肥沃的轻湿土壤中生长旺盛;大蒜的品质上乘,可以生食、煮食或腌制,人们通过它含有的超强抗菌油脂来预防食物中毒。在武昌采集到1个蕹菜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137.P.1228.Sept,1917.,也称作“空心菜”,一年生草本作物,春夏季可以不间断地成排播种,在湿重土壤中生长旺盛,人们不定期采摘嫩枝食用。在北京采集到1个红色的苋菜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132.P.1145.Apr,1917.,一般在潮湿温暖环境下播种,红色的嫩苗作为高档蔬菜食用,但作为粮食种子却从未在华北地区被食用,人们称作“红苋菜”。在汉口采集到1个绿叶苋菜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137.P.1225.Sept,1917.,作物耐受潮热,在夏季不定期播种,被称作“绿苋菜”。在北京西北部采集到1个芥菜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131.P.1133.Mar,1917.,芥菜籽可以加工成芥末粉食用。在直隶、山东、湖北等地采集到8个白菜样本。在安肃县采集到1个红萝卜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131.P.1137.Mar,1917.,本地人称作“红灯笼萝卜” ,因为根部与中国传统的红灯笼相似,单个重量可以达到7磅(6.3斤)。1个豇豆样本,具体采集地点不详,中国人称作“鹪鹩蛋香豆”,白色的尖顶和斑点,这种豆子能够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物质排出。在汉口采集到1个白豇豆样本,黑色的尖顶、白色的豆子,嫩豆荚稍煮一下即可食用。1个蚕豆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138.P.1244.Oct,1917.,本地人食用新鲜蚕豆,在水中浸泡一夜后晾干、油煎、洒上盐,这道菜被本地人视为佳肴。在直隶马兰峪采集到1个青豆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130.P.1127.Feb,1917.,绿色的豆子,豆芽用盐拌或者油煎后盐拌食用。
1916—1918年,迈耶在北京采集到2个海棠树插条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131.p.1136.Mar,1917.,(S.P.I.No.44281.)宿存花萼,青白色小果实,果树耐受干旱和盐碱,没有采集价值;(S.P.I.No.44283.)果实个头中等,果皮呈亮红色,落叶花萼,中长花梗。在直隶、北京采集到3个核桃样本,(S.P.I.Nos.44199—200.)来自北京西部山区,适合在半干旱地区种植;(S.P.I.No.44233.)来自直隶*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130.p.1124.Feb,1917.,果实小,果肉少,幼树对霜冻敏感,可以作为耐寒的遮荫树。在直隶马兰峪采集到24个梨子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130.p.1126.Feb,1917.,(S.P.I.Nos.44151—163.)属于酸梨品种,绿色的球状果实,中等个头,花萼宿存,果肉砂质,口感酸,一般不能生吃;(S.P.I.Nos.44164—174.)果实的贮藏性好,具有杂交育种价值。在荆门采集到1个野生堂梨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142.p.1279.Feb,1918.,梨树免疫力强,中国人用它改进嫁接砧木品质,果实成熟时变软,果皮呈棕色;1个豆梨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160.p.1466.August,1919.,果树对枯萎病有很强抵抗力。在北京采集到1个木瓜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131.p.1134.Mar,1917.,据说果树来自安徽,迈耶建议把它作为梨树和枇杷树嫁接砧木。在宜昌采集到1个开花的李子树插条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144.p.1309.Apr,1918.,树茎修剪后形成分枝浓密的矮树丛,是一种很好的边界或者门廊出入口装饰灌木。在湖北采集到1个猕猴桃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144.p.1305.Apr,1918.,果实营养丰富。在唐山采集到2个板栗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130.p.1122.Feb,1917.,栗树对枯萎病有免疫力;在宜昌采集到1个矮栗样本,该品种比板栗更喜湿,中国人称作“茅板栗”。1个柑橘果实样本,果皮呈浅橙色、波纹状,果肉中种子极少,口感甜而爽口,本地人称作“春柑”或“萝卜柑”。3个甜橙(也称宜昌橙)样本,其中(S.P.I.No.45534.)来自荆门,被称作“香橼”,果树耐受低温,果实有令人愉悦的芳香,果肉中含有营养丰富的果汁,西方人用它制作“柠檬水”;(S.P.I.No.45931.)来自长阳,果实个头小,浅绿色叶子,果树枝条浓密,主枝和分枝都有树突荆,果实口感比柑橘爽口。在宜昌采集到1个麦李样本,果树以蔓延方式生长,有很多细枝,早春季节开出白色的小花,绛红色小果实有新鲜的酸味,西方传教士用它制作果酱。
1916—1917年,迈耶在直隶马兰峪采集到1个玉米样本*U.S.D.A,Bulletin of Foreign Plant Introductions,New Plant Immigrants,No.130.P.1127.Feb,1917.,黄色的硬粒品种,种植在肥沃的山区低洼地带;1个野生赤豆样本,豆子表面有大理石般的纹理色彩,略带一些黑色,一般用来生产高品质豆芽。在汉口采集到1个赤豆样本,豆子可以和大米一起煮食,或者放入汤中食用,也可以煮熟捣碎后掺糖制成蛋糕馅料。在宜昌采集到1个绿豆样本,豆子用来生产绿豆芽。在长沙采集到1个大豆样本,暗棕色的豆子,作物成熟比较晚,被称作“茶花豆”。在汉口采集到1个糯稻样本,糯米可以像饺子一样煮食,是制作布丁的上等食材。
(一)迈耶作物采集活动在美国的历史地位
1.挽救发展了美国各州果树产业
1913年,美国多地爆发严重的栗树枯萎病,经济损失高达2500万美元,农业部紧急授命迈耶在中国寻找栗疫病真菌抗体,经过三个多月艰苦寻找,终于采集到目标样本,有效控制住美国的栗疫病情,创造了植物疾病防治的奇迹。1916年,美国胡德河沿岸发生梨树火疫病(Bacillus amylovarus),南俄勒冈实验站赖默尔教授在多次抗病实验中发现,中国的野生梨树(Pyrus ussuriensis and Pyrus calleryana)是唯一具有抵抗力的品种,中国梨树种质在关键时刻挽救了美国的梨树产业。20世纪中期,美国梨树产量直线下降,只有中国豆梨(Pyrus calleryana)嫁接砧木表现出对枯萎病、根蚜虫病具有高度抗病性,并有效抑制了果树产果率下降,至今美国各州仍在受益于这种嫁接砧木。20世纪初期,中国无籽柿子树和山楂树受到美国农业部高度评价,尽管山楂树推广项目失败了,但每年秋季,美国水果市场中柿子产品随处可见,这些都是迈耶开创性的工作成果。迈耶在华采集的山核桃树(carya cathayensis)和野生银杏树插条是其他西方植物猎人所不知道的;中国矮种柠檬树(Citrus×meyeri)已经在加州奇科、德州布朗斯维尔、佛州布鲁克斯等地试验站广泛开展种植试验,果树可以抵御华氏22°(-5.5℃)低温,作为庭院树种或观赏盆栽深受人们的喜爱;华北野生桃树(Prunus davidiana)在美国北部各州经受住干燥寒冷的气候而生存下来,作为嫁接砧木发挥了重要作用,果树对根结线虫病具有极强的免疫力。迈耶在华工作期间全力推荐山东肥城桃,但遗憾的是他的努力没有得到认可和回报,20世纪70年代,美国加州奇科植物引进园的全部肥城桃树被连根拔起,10年后这种优质桃子在美国水果市场才有了需求。
2.改变丰富了美国民众物质生活
1906年,迈耶在中国采集到一种大叶菠菜(Spinacia oleracea),这种蔬菜可以在冬季生长,后来美国菠菜产业遭受枯萎病威胁,蔬菜作物专家J.B.Norton利用这种菠菜进行抗病试验,取得了重要进展,成功地挽救了美国菠菜产业。1916年,迈耶前往北德克他州曼丹试验农场考察,4年前此地没有蔬菜可以种植成活,而此时大量的西红柿、茄子、豆角等蔬菜作物正在旺盛生长,这些变化完全受益于迈耶开创的作物采集事业。1903年,美国仅有8个大豆品种;1905—1908年,迈耶在华采集到42个大豆样本,此后世界各地数以千计大豆品种被源源不断地采集到美国,大豆产品在工农业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迈耶在华工作期间,详细考察了中国人加工豆类作物的具体方法,特别是豆腐和豆干食品,并把制作方法介绍到美国,极大丰富了美国民众的食物种类。美国柑橘作物专家施温高在迈耶遗物中找到1个草种,经过精心培育繁殖,已经在南卡罗莱纳州、佛罗里达州和海湾各州形成浓密的草场,尽管很少有人知道它的来源,但成千上万美国人正在享受迈耶从中国采集的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
3.采集样本成为美国的种质储备
迈耶在华采集工作时间长达14年,采集到各种作物2500余种,美国农业部SPI详细记载了每个中国作物样本的采集地点、具体数量、作物性状以及具体分配去向。客观地说,仅仅凭借一般的美国农业历史文献,历史学者很难追踪到中国作物在美国的具体种植繁育情况,即便美国作物专家也难以全面掌握所有信息;但根据农业文献记载,从国外采集到的小麦、大麦、高粱、苜蓿等抗旱作物一般会送到Mark Carleton和Harry B.Derr等育种专家那里。迈耶在中国采集的大量作物仅有小部分进入种植试验或者杂交育种项目,大部分作物样本仍保存在贝茨维尔农业研究中心或科罗拉多州克林斯堡国家种子存储实验室,这些已有近百年历史的作物样本,随时可以根据育种需要用于作物栽培试验。
4.迈耶成为采集事业的精神象征
迈耶在华的采集活动始终是为美国农业部工作,采集对象主要是新作物品种,在采集成果中也有数量众多的植物品种,他的采集成就是其他西方植物猎人无法超越的。美国人民为了纪念这位功绩卓越的“植物猎人”,以他的名字设立了“迈耶奖章”,用于奖励在采集事业中做出重大贡献的植物学家或植物猎人;此外,还以“迈耶”命名了一批国外引进的植物品种,其中来自中国的“迈耶柠檬”在美国家喻户晓,这无疑是对迈耶最好的纪念。迈耶在华工作期间往来的各种信件、工作日记、手稿等资料已经成为学者研究美国作物发展史的重要参考文献。
(二)迈耶作物采集活动对中国现代农业的启示
1.选择性借鉴美国农业历史经验
从世界农业发展进程看,中国农业已有数千年耕作史,美国农业仅有200多年历史,但美国农业生产水平能够后来居上,超越世界上所有农业国家,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农业发展模式和农业发展政策。当今世界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中国和美国都面临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农业科技必须要优先发展。美国在20世纪中期就已经进入农业“工业化”时代,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产品产量在世界上占有绝对优势地位。目前,中国虽然处于世界新兴经济体第一梯队,但与美国农业生产能力和农业科技水平相比,差距确实很大,中国应该选择性借鉴美国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模式。
20世纪上半叶,美国在华的采集活动是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采集活动开启了中美两国农业合作,双方多次进行大规模的务实合作交流,赴美中国留学生、美国农业传教士和作物育种专家在合作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两国农业在深厚历史关系的基础上,完全可以进一步深入合作,在农业经济互助中共谋发展,实现两国农业双赢模式;中国可以选择性借鉴美国农业 “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即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相互促进、相互协作,从而激发中国现代农业内生发展动力。
2.全面构建全球化农业互助体系
相关历史文献表明,美国联邦政府的农业情报、农业信息组织工作,要远远超出世界其他国家。中国与经济发达国家开展有效农业合作,重点在于构建农业情报共享互动机制,在世界各国发生重大农业疫情时,相互通报、相互协作、共同克服困难。中国可以借鉴美国作物培育管理过程和技术研发水平,我国的农业育种技术和过程管理还有很大的差距,有效借鉴先进的农业科技经验,有助于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缩短农业科技研发时间。从客观情况来看,欧美国家对中国的农业技术和农产品贸易封锁限制是长期存在的,要改变这一被动现状,必须主动寻求合作时机,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逐渐改变和掌握国际农产品贸易主动权。
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促使世界范围分工格局日益明朗,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居主导地位,但发展中国家也拥有比较多商机。目前,中国为了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了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增加话语权,必须与世界更多国家开展合作。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农业合作已经取得可观成果,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农业合作也已经全面启动,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只有构建起符合国家利益的全球农业互助体系,才能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施,才能更好地维护中国的主权安全。
3.保护发展中国的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基础保障,西方国家对此认识的比较早;19—20世纪殖民侵略时期,欧美国家就开始大规模采集引进殖民地国家的植物资源和作物品种。20世纪上半叶,中国正处于农业社会,大多数人对生态环境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西方植物猎人趁机在华大规模开展采集活动,大量的中国植物品种和作物种质流失到海外,甚至出现一些已经在中国灭绝的植物或作物品种,在西方国家植物园或种质资源库中可以找到的情况,这也是西方列强对近代中国进行经济资源掠夺的结果。20世纪20年代,一批有爱国心的中国学者,针对西方国家肆无忌惮的采集活动提出强烈抗议,并建议政府制定反制措施,但这种微弱呼声很快被湮没。新中国建立后,中央政府废除了一切不平等条约,西方国家的生物资源掠夺行为和长期计划被彻底终止,中国的生物资源多样性得以保存,时至今日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和发展。
酌古御今,随着国家实力日渐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提高,为了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可持续性,中国必须严格遵守《生物多样性公约》,贯彻落实《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大力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开展。政府职能部门在保持生态环境系统平衡同时,加强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和修复;在防范外来物种入侵同时,着重发展各省区的景观生物多样性。加强培养中国人的生物知识产权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也是保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级政府要给予高度重视。
责任编辑:方 英
On Introduction of Chinese Original Crops to U.S.by Frank N.Meyer
LIU Kun LI Qun
(Institute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5,China)
Frank N.Meyer,a plant hunter of the USDA,came to China during the years of 1905—1918 to collect and introduce Chinese original plants and crops to U.S.He delivered his collections back to the United States as many as 2500 crop varieties,including seeds or cuttings of different food,vegetables,fruits and other economic crops.Based onBulletinofForeignPlantIntroductions,NewPlantImmigrantsof the U.S.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the article sorts out the main lines of Meyer’s crop introduction activities in China,his representative achievements and the detail information about the collection as well.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the author sums up the profound impact of Meyer’s introduction activities on the American agriculture and the enlightenment to Chinese modern agriculture.
Frank N.Meyer;Chinese original crop;germplasm resource;introduction activity
K258;Q94-34
A
1005-605X(2017)02-0053-10
刘 琨(1971- ),男,吉林省吉林市人,江苏理工学院讲师,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李 群(1960- ),男,湖北武汉人,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