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捺钵考

2017-03-29 01:02王成名
安徽史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太祖太宗南京

杨 军 王成名

(吉林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辽代捺钵考

杨 军 王成名

(吉林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辽代捺钵地的变化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前期,太祖、太宗时期,四时捺钵的迁徙路线大体呈西北—东南走向。中期,世宗至圣宗前期,除秋捺钵大体呈西移趋势之外,其他三季捺钵地皆南移,四时捺钵的迁徙路线基本呈南—北走向。后期,圣宗后期至辽末,春捺钵北移至松嫩合流处诸湖泊,夏捺钵与前期在同一地理范围,秋捺钵或与夏捺钵同地,或在平地松林及炭山,冬捺钵多在永州广平淀,四时捺钵的迁徙路线变为东北—西南走向。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应与过渡开发导致的契丹故地自然环境的恶化有关。

捺钵地;三个时期;变化;

捺钵为辽代一项重要制度,向来受学界重视。早在20世纪初,日本学者津田左右吉、池内宏就已有所研究*[日]津田左右吉:《達廬古考》,《滿鮮地理歷史研究報告》第2册,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1916年,第17—100页;《遼代の長春州について(達廬古考補正)》,载《津田左右吉全集》第12卷,东京:岩波书店,1987年,第250—263页。[日]池内宏:《遼代春水考》,《东洋学报》6卷2号,1919年。,美国学者魏特夫、冯家昇的研究也有所涉及*Karl A.Wittfogel and Fêng Chia-Shêng,History of Chinese Society Liao(907-1125),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New Series,Vol.36(1946),pp.508—517.。40年代,傅乐焕对捺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释*傅乐焕:《辽代四时捺钵考》,《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0本2分,收入《辽史丛考》,中华书局1984年版。。近年来,相关论著更是层出不穷*刘浦江:《二十世纪辽金史论著目录》,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62页;尤李:《辽金元捺钵研究评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5年第2期。。本文拟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分三个时期,辽太祖、太宗时期,世宗、穆宗、景宗至圣宗前期,圣宗后期、兴宗、道宗和天祚时期,对辽代诸帝的捺钵地点进行系统的梳理,以就正于方家。

一、前期:太祖、太宗时期

《武经总要》《新五代史》《资治通鉴》《辽史》以及《契丹国志》等书皆载:“太祖四季常游猎于四楼之间”*《资治通鉴》卷269引《虏庭杂记》,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8809页。。傅乐焕认为,“四楼”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四时捺钵之地*傅乐焕:《辽史丛考》,第89页。。考之《辽史》,祖州“本辽右八部世没里地。太祖秋猎多于此,始置西楼。”降圣州“本大部落东楼之地。太祖春月行帐多驻此。”*《辽史》卷37《地理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42、447页。东楼、西楼确为阿保机春秋捺钵之地,前者指降圣州,后者指祖州。需要说明的是,上京、祖州同号西楼,阿保机秋捺钵地最初在上京,后因上京汉城发展,逐渐成为农业和贸易的中心,不便于游牧射猎,阿保机秋季才常驻祖州附近*杨军:《契丹“四楼”别议》,《历史研究》2010年第4期。。

阿保机夏捺钵地北楼的地点,史书记载不一。《资治通鉴》卷269引《虏庭杂记》称在阿保机所部“北三百里”,《武经总要》称在木叶山北*曾公亮、丁度:《武经总要》前集卷22《番界有名山川·木叶山》,《中国兵书集成》第4册,解放军出版社、辽沈书社联合出版1988年版,第1119页。,《辽史》*《辽史》卷116《国语解》,第1535页。《续资治通鉴长编》*《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0,宋仁宗天圣九年六月,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561页。,皆称在唐州。《辽史》对唐州无载,却见于《契丹国志》卷22《诸藩臣投下州二十三处》,冯永谦推测,“可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或巴林左旗的北部”*冯永谦:《辽史地理志考补——上京道、东京道失载之州军》,《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4期。,则唐州正在后来的庆州境内。亦有学者推测北楼在辽庆州北境黑山*任爱君:《契丹“四楼”及其名号考述》,《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89年第3期。但在后来的《契丹四楼源流说》(《历史研究》1996年第6期)一文中,观点又有细微的调整,将北楼定位于辽庆州、怀州一带,并更倾向于北楼在辽怀州境内。。若是,阿保机夏捺钵在唐州、庆州皆指同一地域。《辽史》天赞四年“五月甲寅,清暑室韦北陉。秋九月癸巳,至自西征。”*《辽史》卷2《太祖纪》,第21页。据《旧五代史》卷32《唐书·庄宗纪》,同光三年(925年)六月癸亥,云州上言:“去年契丹从碛北归帐”*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第3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36页。,阿保机西征自碛北返回,则其清暑之室韦北陉,必在辽庆州。陈汉章《辽史索隐》卷1“室韦北陉”注“此当是北楼”*张舜徽主编:《二十五史三编》第8册,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162页。。由此看来,阿保机夏捺钵地多在后来的辽庆州域内,亦称室韦北陉。

阿保机称可汗之七年,“秋八月己卯,幸龙眉宫”,“九月壬戌,上发自西楼”。“冬十月庚午,驻赤崖。”“十一月,祠木叶山。还次昭乌山。”“十二月戊子,燔柴于莲花泊。”*《辽史》卷1《太祖纪》,第8页。据《辽史·地理志》,龙眉宫在上京,此处的西楼当指上京,是阿保机早年秋捺钵处,则此年十月以下的记载,正是阿保机赴冬捺钵的行程。据胡峤《陷辽记》,至仪坤州之后,“又二日,至赤崖”,贾敬颜认为:“赤崖必距上京不远,而在其西南方向”*贾敬颜:《五代宋金元人边疆行记十三种疏证稿》,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9页。。应为确论*丁谦认为赤崖“即赤山,《辽地志》在庆州,似今之一桃图山。”《新五代史四夷附录地理考证》,《浙江图书馆丛书》第1集第7册,1915年。陈汉章认为赤崖“即庆州赤山,在西楼之西。”《辽史索隐》卷1,《二十五史三编》第8册,第160页。皆认为赤崖即赤山,显误。。昭乌山,陈汉章认为“当在木叶山西南,或即今土默特左翼东南野狐山”。莲花泊,在“奉天府海城县西南六十里”*张舜徽主编:《二十五史三编》第8册,第160页。《大清一统志》卷38《奉天府》:“莲花泊,在海城县西南六十里。”《盛京通志》卷25《山川》海城县莲花泊“城西南六十里”。为陈汉章所本。。阿保机自上京出发,于十一月抵达永州,祠木叶山后“还次昭乌山”,显然木叶山非其停驻之处,其冬捺钵不在木叶山附近的南楼,而在今辽宁海城的莲花泊。九年“冬十月戊申,钩鱼于鸭渌江”;神册三年(918年)“冬十二月庚子朔,幸辽阳故城”*《辽史》卷1《太祖纪》,第10、13页。,皆可证阿保机冬捺钵在辽东半岛*《辽史》卷37《地理志》永州“太祖于此置南楼。乾亨三年,置州于皇子韩八墓侧。东潢河,南土河,二水合流,故号永州。冬月牙帐多驻此,谓之冬捺钵。”细品其文意,永州成为冬捺钵常驻之处是在景宗乾亨三年(981年)之后,景宗死于乾亨四年,因此可以说,以永州为冬捺钵地是圣宗以后的情况。。

综上,阿保机秋捺钵在上京、祖州,由此东行经永州(木叶山)赴辽东半岛的冬捺钵地,春季由辽东半岛西行至降圣州春捺钵,再西行赴庆州夏捺钵。关于阿保机的四时捺钵,《辽史》详载春、秋捺钵地,对夏、冬捺钵地语焉不详,可能是契丹人最初更重视春水秋山的缘故。金代没有四时捺钵的概念,仅分春水秋山两个系列*刘浦江:《春水秋山——金代捺钵研究》,《文史》第49辑,中华书局1999年版。,或是契丹人古俗的体现。

太宗天显四年(929年)六月“癸亥,驻跸凉陉”,“八月辛丑,至自凉陉”,可见凉陉是太宗夏捺钵地。参之是年六月“己酉,西巡”,七月“甲午,祠太祖而东”*《辽史》卷3《太宗纪》,第30,37、32,46,31,28页。,此凉陉在上京西,很可能即太祖夏捺钵的“室韦北陉”,笼统说,在辽庆州境。但是,从会同三年(940年)七月“猎于炭山”的记载来看*《辽史》卷68《游幸表》。傅乐焕《辽史游幸表证补》系此于会同二年七月,未详何据。,会同七、八、九年夏季太宗所赴凉陉应为炭山凉陉。炭山在今河北沽源、丰宁之间*炭山所在地,有河北万全、庆州黑山、滦河发源地黑龙山、滦河上游、古北口诸说,白光等认为炭山在河北丰宁县西的巴颜图固尔山和东猴顶山。其说所指地域与滦河发源地说、滦河上游说相距不远,皆在河北沽源、丰宁之间。白光、张汉英:《辽代“炭山”考》,《北方文物》1994年第2期。。可知,太宗天显间和会同间之夏捺钵处虽然皆称凉陉,但地点不同。

太宗也常“清暑沿柳湖”,天显五年(930年)、七年、八年、九年、十一年,《辽史》皆有太宗赴沿柳湖的记载。天显五年六月“乙卯,如沿柳湖。丁巳,拜太祖御容于明殿。”*《辽史》卷3《太宗纪》,第30,37、32,46,31,28页。据《辽史·地理志》祖州天成军条,“太祖陵凿山为殿,曰明殿”,乙卯与丁巳中间仅隔一日,可知沿柳湖在祖州附近。参之同卷怀州奉陵军条:“太宗行帐放牧于此”,“有清凉殿,为行幸避暑之所。皆在州西二十里。”*《辽史》卷37《地理志》,第442、443页。则沿柳湖应在怀州境内。

此外,史书中至少还可以发现两处太宗夏季驻地。其一,会同二年(939年),“是夏,驻跸频跸淀。”*《辽史》卷3《太宗纪》,第30,37、32,46,31,28页。陈汉章认为即见于天显十年的品不里淀,所在地不详*陈汉章《辽史索隐》卷1认为,频跸淀、品不里淀即别里不泉,又据别里不泉所在地,认为此淀在辽长春州,“即今(科尔沁左翼前旗)旗东南十里巴汉岳里泊”。未详何据。。其二,天显五年“五月戊辰,诏修褭潭离宫”*《辽史》卷3《太宗纪》,第30,37、32,46,31,28页。。据《陷辽记》:“自上京东去四十里,至真珠寨,始食菜。明日东行,地势渐高,西望平地松林,郁然数十里……又东行,至褭潭。”*陈汉章《辽史索隐》卷1认为,沿柳湖“即褭潭离宫所在,胡峤所谓‘始有柳’也。”仅据胡峤《陷辽记》称褭潭“始有柳”,即认为褭潭离宫与沿柳湖在同一地方,恐不可据。据《辽史》卷3《太宗纪》,天显五年六月“乙卯,如沿柳湖”,两日后的“丁巳,拜太祖御容于明殿”,即在祖州,若沿柳湖即褭潭,应在上京东二日程,则太宗无论如何不可能在两天内往返于祖州与沿柳湖之间。品其文意,褭潭应在上京东二日程。丁谦认为褭潭“当即大布苏图泊”*丁谦:《新五代史四夷附录地理考证》,第9页。。齐召南《水道提纲》言:“阿禄科尔沁地有大布苏图鄂模”*齐召南:《水道提纲》卷27《塞北漠南诸水》,清乾隆丙申(1776年)传经书屋藏板。其中有言:“沙漠中凡称海者皆巨泽,停而不流亦曰鄂模”。,《中国历史地图集》置大布苏图泊于哈喜尔河与乌里吉木伦河交汇处*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8册,地图出版社1987年版,第57—58页。另,哈喜尔河,出《大清一统志》卷406“阿噜科尔沁”条,《水道提纲》卷27《塞北漠南诸水》作哈尔喜河,未详孰是。,约在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与开鲁县交界处。贾敬颜认为褭潭为“今开鲁县西北之塔拉干泡子”*贾敬颜:《胡峤陷辽记疏证》,《史学集刊》1983年第4期。,《中国历史地图集》从之*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6册第7页于今开鲁县北标示“袅潭”,应即褭潭,是受陈汉章《辽史索隐》卷1“袅褭字异音同”说的影响。。恐皆失之过东。概言之,太宗虽继承太祖于庆州诸山夏捺钵的习惯,但夏季也常驻上京与祖州附近,即太祖秋捺钵地。

天显三年(928年)“二月,幸长泊”*《辽史》卷3《太宗纪》,第30,37、32,46,31,28 页。,应为太宗春捺钵地。学者对长泊所在地看法不一,傅乐焕认为在今内蒙古奈曼旗境的工程庙泡子(一名乌兰浪泡)*傅乐焕:《辽史丛考》,第53页。,王守春认为大致位于今奈曼旗西稍北约10至20公里处*王守春:《辽代西辽河冲积平原及邻近地区的湖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第1辑。,胡廷荣认为在今敖汉旗木头营子乡中哈沙吐村南*胡廷荣:《辽中京至广平甸捺钵间驿馆考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1期。,孙冬虎认为在今敖汉旗长胜乡西梁村附近*孙冬虎:《宋使辽境经行道路的地理和地名学考察》,《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4辑。。诸说虽不同,皆不出今敖汉、奈曼二旗,按辽代行政区划,皆在降圣州境内。天显九年(934页)正月、十一年正月、会同二年十二月、九年三月,皆见太宗钩鱼于土河的记载,应是降圣州境内的老哈河水域。可证太宗继承了太祖的春捺钵地。

天显三年“迁东丹民以实东平”“升东平郡为南京”,此后太宗冬季经常驻南京(今辽宁辽阳)。天显四年十二月“甲申,观渔三叉口”*《辽史》卷3《太宗纪》,第30、31,36,36页。。三岔口在海城县西六十里,辽河、浑河、子河合流处**《岳麓书院藏秦简》(肆),第39—40、109、135—136、171页。陈汉章:《辽史索隐》卷1,《二十五史三编》第8册,第163、164、167页。,紧邻太祖冬捺钵的莲花泊。证明太宗冬驻南京既是出于控制东丹国的政治需要,也是对太祖冬捺钵地的继承。或许迁东丹民实东平,就是将东丹民迁入契丹冬捺钵地以便控制。

天显九年十二月“驻跸百湖之西南”*《辽史》卷3《太宗纪》,第30、31,36,36页。,陈汉章《辽史索隐》:“土默特二旗,辽为兴中府,治兴中县。百湖在左翼东六十里,蒙古名兆布拉克。”*陈汉章:《辽史索隐》卷1,《二十五史三编》第8册,第163、164、167页。但是年八月“自将南伐”,归途中“十二月壬辰,皇子阿钵撒葛里生,皇后不豫”,次年“正月戊申,皇后崩于行在”*《辽史》卷3《太宗纪》,第30、31,36,36页。,恐怕是行军途中因皇后产后病重而临时留驻,非常规的冬捺钵地。

概言之,太宗四时捺钵地基本与太祖相同,夏季也常在太祖秋捺钵处,冬季多驻南京。夏秋同在一处,正是将夏捺钵并入“秋山”故俗的体现。会同年间新开夏捺钵地炭山凉陉,成为后世诸帝夏捺钵常驻之处*陈汉章《辽史索隐》卷1认为:“此凉陉即《营卫志》夏捺钵处,亦见《地理志》。”(《二十五史三编》第8册,第163页)从会同年间的情况说是正确的,但其系于天显四年凉陉之下则是错误的。。

二、中期:世宗至圣宗前期

世宗天禄二年(948年)“十一月,驻跸彰武南”*《辽史》卷5《世宗纪》,第64、65、66页。。《辽史·地理志》兴中府条:“本霸州彰武军……有大华山、小华山、香高山、麝香崖——天授皇帝刻石在焉、驻龙峪、神射泉、小灵河。”*《辽史》卷39《地理志》,第486页。世宗尊号天授皇帝,能留下刻石,自非普通驻地,麝香崖、驻龙峪一带,应为世宗冬捺钵地。天禄五年“春正月癸亥朔,如百泉湖。”*《辽史》卷5《世宗纪》,第64、65、66页。陈汉章认为即太宗曾驻跸之兴中府百湖*陈汉章:《辽史索隐》卷1,《二十五史三编》第8册,第163、164、167页。。可证世宗冬、春捺钵皆在兴中府,是将太宗偶然驻跸之所变成了捺钵地。冬春皆在一地,正是将冬捺钵并入“春水”故俗的体现。

世宗夏捺钵的记载,仅见天禄五年(951年),“是夏,清暑百泉岭。”*《辽史》卷5《世宗纪》,第64、65、66页。陈汉章认为即“札鲁特左翼西南车尔百泉冈”*《二十五史三编》第8册,第167页。孟克巴雅尔认为,百泉岭即九十九泉,在今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察右前旗、卓资县交界地带。其依据是对比《辽史》卷5《世宗纪》与《契丹国志》卷4《世宗天授皇帝》的记载,前者记天禄五年(951年)“是夏,清暑百泉岭”,后者记同年“九月,北汉主自团柏攻周,帝欲引兵会之,与酋长议于九十九泉。”可证百泉岭即九十九泉。但《辽史》载世宗驻百泉岭在“是夏”,《契丹国志》载世宗在九十九泉是“九月”,已是深秋,两者显然并非一地,故不取其说。参见孟克巴雅尔:《历史上的九十九泉》,《蒙古史研究》第10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若是,则世宗的四时捺钵地与太祖、太宗完全不同,其四时迁徙也由太祖、太宗时的东南—西北方向,变为正南—正北方向。世宗在位虽然仅4年,资料也很残缺,不过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在太祖、太宗旧捺钵地之外确立新捺钵地的趋势。但是,至世宗时还保持着“春水秋山”的旧俗,即将冬捺钵并入“春水”,将夏捺钵并入“秋山”。

穆宗即位之初行踪不定。应历二年(952年)九月“猎炭山”,十二月“猎于近郊”,三年三月“如应州击鞠”,“观渔于神德湖”,“是冬,驻跸奉圣州”,四年二月“幸南京”(析津府),十二月“谒祖陵”,“是冬,驻跸杏堝”,五年二月“如褭潭”*《辽史》卷6《穆宗纪》,第70—73页。。神德湖在辽应州浑源县*《山西通志》卷21《山川》浑源州条:“神溪水在州西北七里,中有孤石,方亩、高丈余,上有律吕神祠。周环泉水歕出,旁有暖水胥西南流,一名神德湖。辽应历三年三月庚寅,如应州击鞠;庚子,观渔于神德湖。”清代的浑源州治所在今山西浑源,即辽应州浑源县,可知神德湖在辽应州浑源县。。可见,应历三年穆宗春捺钵在应州,冬捺钵在奉圣州。《辽史·地理志》南京析津府漷阴县条:“辽每季春,弋猎于延芳淀”*《辽史》卷40《地理志》,第496页。,应历四年二月穆宗“幸南京”可能与此有关,即是年穆宗春捺钵可能在延芳淀。杏堝,《辽史·地理志》中京大定府武安州条:“太祖俘汉民居木叶山下,因建城以迁之,号杏埚新城……有黄柏岭、袅罗水、个没里水。”第一个“水”字衍,应为“袅罗个没里水”,即潢河*《辽史》卷39《地理志》,第483页、第490页校勘记〔五〕。。圣宗时始建武安州杏堝新城,此前的杏堝在木叶山下,临潢河*张修桂、赖青寿:《辽史地理志汇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37—138页。,此即应历四年穆宗冬捺钵地。以上所考各处此前皆未曾作为捺钵地*据《辽史》卷3《太宗纪》,此前太宗“自将伐唐”时曾“次杏堝”,但并不是捺钵地。。穆宗亦赴此前已确立的捺钵地,但前往的时间与从前不同。上京、祖州自太祖时起为秋捺钵地,而穆宗猎于上京近郊和赴祖州谒祖陵却皆在十二月;炭山、褭潭为夏捺钵地,而穆宗却于深秋九月猎炭山,于仲春二月如褭潭。综上可见,穆宗试图抛开太祖、太宗旧俗,确立新的四时捺钵地。

应历七年(953年)二月“驻跸潢河”,此后八、九、十一、十三、十四、十八年皆有类似记载。应历十三年(959年)二月“壬辰,如潢河”,“三月癸丑朔,杀鹿人弥里吉”,“夏四月壬寅朔,猎于潢河。”*《辽史》卷6《穆宗纪》,第74、78,74、76,77页。十八年(964年)“三月甲申朔,如潢河。乙酉,获驾鹅,祭天地。”据此,穆宗春捺钵之潢河段,应有水淀,有天鹅,附近有山林可以猎鹿。其地最可能是穆宗应历四年去过的靠近潢河和木叶山的杏堝。笼统而言,穆宗应历七年以后的春捺钵之地,基本在永州境内*《辽史》卷7《穆宗纪》,应历十四年二月“癸亥,如潢河。戊辰,支解鹿人没答、海里等七人于野,封土识其地。己巳,如老林东泊。”此老林东泊亦应是其射鹅地,但此地名仅见于此,所在地不详。。应历十五年二月“上东幸。甲寅,以获鸭,除鹰坊刺面、腰斩之刑……(三月)癸巳,虞人沙剌迭侦鹅失期”,十六年“三月己巳,东幸。庚午获鸭,甲申获鹅。”*《辽史》卷7《穆宗纪》,第85、82、83,85、86,82—87页。此东幸之地应即穆宗春捺钵驻跸潢河之地。据《辽史·游幸表》,应历十年(956年)二月、十八年二月皆“如褭潭”*《辽史》卷68《游幸表》,第1044、1046,1043、1045页。,是穆宗的另一处春捺钵地。

应历九年六月“如怀州”,十年五月“谒怀陵”,“八月,如秋山,幸怀州”*《辽史》卷6《穆宗纪》,第74、78,74、76,77页。。十七年“夏,驻跸褭潭。”十八年“夏,清暑褭潭。”*《辽史》卷7《穆宗纪》,第85、82、83,85、86,82—87页。证明穆宗夏季常在怀州避暑,是继承了其父太宗的夏捺钵地,偶尔秋季也在怀州*据《辽史》卷68《游幸表》,应历十一年夏“射鹿于赤山”;十二、十三、十四年夏皆猎于玉山。据《辽史》卷7《穆宗纪》,应历十四年“六月丙午朔,猎于玉山,竟月忘返。秋七月壬辰,以酒脯祀黑山。”玉山距黑山应不远,亦为庆州境内诸山之一,证四年穆宗夏捺钵在庆州。。值得注意的是,穆宗既“清暑褭潭”,也在春季驻褭潭,春夏捺钵地相同,打破了“春水秋山”中冬春捺钵同处、夏秋捺钵同处的旧俗,开始了向四季捺钵地截然分开的过渡。

《辽史·地理志》庆州玄宁军条:“有黑山、赤山、太保山”*《辽史》卷37《地理志》,第444页。。应历十二年(958年)“秋,如黑山、赤山射鹿”*《辽史》卷6《穆宗纪》,第74、78,74、76,77页。,此后庆州诸山成为穆宗秋捺钵地*《辽史》卷68《游幸表》,应历十三、十五年九月皆有猎于黑山的记载。《辽史》卷7《穆宗纪》,十七年“九月自丙戌朔,猎于黑山、赤山,至于月终。”皆证明穆宗后期秋捺钵在庆州诸山。。应历十五、十六、十七年冬皆“驻跸黑山平淀”,十八年冬“驻跸黑山东川”*《辽史》卷7《穆宗纪》,第85、82、83,85、86,82—87页。,证明穆宗后期庆州诸山亦是其冬捺钵地。据《辽史·游幸表》,应历七年十二月“猎于赤山。猎于拽剌山。”十三年“秋,射鹿于黑山、拽剌山。”*《辽史》卷68《游幸表》,第1044、1046,1043、1045页。证明拽剌山与赤山、黑山相邻,亦在庆州境内。参之《辽史·穆宗纪》,应历八年七月“猎于拽剌山”,可证穆宗赴庆州冬捺钵始见于应历七年,赴庆州秋捺钵始见于应历八年*傅乐焕认为穆宗夏秋冬捺钵皆在庆州境内(《辽史丛考》,第89页)。叶隆礼撰《契丹国志》卷5《穆宗天顺皇帝》:“京东北有山曰黑山,曰赤山,曰大保山,山水秀绝,麋鹿成群,四时游猎,不离此山。”(贾敬颜、林荣贵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4页)应即傅乐焕所本。但《契丹国志》下尚载:“瀛、莫之失,幽州急递以闻,帝曰:‘三关本汉地,今以还汉,何失之有?’”《辽史》卷6《穆宗纪》系瀛、莫之失于应历九年五月,而于八年秋七月下记载:穆宗“猎于拽剌山。迄于九月,射鹿诸山,不视朝。”证《契丹国志》所说实为穆宗应历八年以后的情况。。

经过即位初年的尝试之后,约自应历七年起,穆宗春捺钵多在永州,夏捺钵常在怀州或褭潭,秋冬捺钵皆在庆州诸山。夏捺钵地继承了太宗时的传统,冬捺钵也与太祖、太宗冬捺钵地在同一区域,只不过驻在、游猎的范围有所扩大,但春秋捺钵地则与此前诸帝不同。

景宗保宁二年(970年)“春正月丁未,如潢河。”三年“十月癸酉,东幸。”*《辽史》卷8《景宗纪》,第90、91页。五年正月“如神得湖。如应州。”*《辽史》卷68《游幸表》,第1048页。另,《辽史》卷8《景宗纪》载,是年二月“辛亥,幸新城。”“三月乙卯朔,复幸新城。”《辽史》所见新城,一是南京涿州新城县,陈汉章认为此即景宗所幸之新城(陈汉章:《辽史索隐》卷1,《二十五史三编》第8册,第168页)。但景宗正月在应州,二月辛亥至三月乙卯仅四日,不可能自应州两赴新城,则景宗所幸之新城,应即见于《辽史》卷30《天祚纪》、卷70《属国表》的“应州新城”。此神得湖,即上文提到的神德湖。六年“春正月癸未,幸南京。”乾亨二年(980年)闰月“如南京赏牡丹”*《辽史》卷68《游幸表》,第1049页。《景宗纪》记为闰三月;《游幸表》记为闰二月,未详孰是。,三年“春二月丙子,东幸。己丑,复幸南京。”皆为穆宗春捺钵旧地。仅保宁十年(978年)“春正月癸丑,如长泊”*《辽史》卷9《景宗纪》,第104、100,101、103页。,是太宗春捺钵旧地。可证景宗春捺钵地基本是沿袭了穆宗的传统。

景宗夏季驻地多变,见于《辽史》记载的有燕子城(3次)、沿柳湖(2次)、冰井(2次)、频跸淀(1次)、惠民湖(1次)、羊城泊(1次)等处。燕子城即今河北张北县旧城*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00页。,冰井也在今张北县境内*《金史》卷24《地理志》西京抚州“有冰井”,金抚州治所在今河北张北县,冰井应在今张北县境内。,羊城泊在今河北沽源县北,皆属辽奉圣州*《中国历史地图集》第6册,第10—11页。,此前未做过捺钵地。沿柳湖、频跸淀为太宗夏捺钵旧地。惠民湖,据《辽史·地理志》上京道记载,上京道有兴国惠民湖,庆州又有兴国湖,则兴国湖、兴国惠民湖、惠民湖三名应指同一湖,或相距很近的两个湖,位于庆州附近*王守春:《辽代西辽河冲积平原及邻近地区的湖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第1辑。,即在太祖、太宗夏捺钵之区域内。《辽史·地理志》奉圣州所属归化州条:有“炭山,又谓之陉头,有凉殿,承天皇后纳凉于此,山东北三十里有新凉殿,景宗纳凉于此。”*《辽史》卷41《地理志》,第510—511、510页。可证景宗另一处重要的夏捺钵地在西京奉圣州。

景宗保宁三年九月“甲寅,如南京”,六年(974年)七月“庚申,猎于平地松林”,八年九月至怀州“谒怀陵”。自保宁十年八月始见“猎于赤山”,证明景宗秋捺钵在庆州诸山是保宁十年以后的事。乾亨三年(981年)八月、四年九月皆“猎于炭山”*《辽史》卷68《游幸表》,第1049—1050、1048—1049、1047页。,说明其以炭山为秋捺钵地更晚一些*傅乐焕笼统地称景宗秋捺钵在“庆州诸山,炭山”,并不准确,见《辽史丛考》,第89页。。

景宗的冬捺钵,保宁三年“冬,驻跸金川。”四年“冬十月丁亥朔,如南京。”五年“冬十月丁酉,如南京。”十二月“如归化州”。六年“冬十月乙亥朔,还上京。”七年“冬十月,钩鱼土河。”*《辽史》卷8《景宗纪》,第91—95页。八年十月“如长泊”。九年十月“如老翁川。钩鱼于赤山泊。”*《辽史》卷68《游幸表》,第1049—1050、1048—1049、1047页。十年“冬,驻跸金川。”乾亨元年“冬,驻跸南京。”二年十月“次南京”*《辽史》卷9《景宗纪》,第104、100,101、103页。。可见,景宗冬捺钵较多是在南京。除南京外,金川出现两次。《辽史·景宗纪》称保宁三年“冬,驻跸金川”,《游幸表》十月条称“驻跸于蒲瑰坂”,两地应相邻。《游幸表》载是年九月景宗“猎于胡土白山”*《辽史》卷68《游幸表》,第1049—1050、1048—1049、1047页。,即《金史·地理志》西京抚州境内的麻达葛山,在辽奉圣州境,则金川、蒲瑰坂皆应在辽西京奉圣州*《辽史》卷68《游幸表》,乾亨二年十二月“如蒲瑰阪。猎于檀州之南。”参照卷9《景宗纪》,是年十一月“丙辰,班师。乙丑,还次南京。”可知,景宗是自南京赴蒲瑰坂途经檀州南,也可证蒲瑰坂在辽西京。。概言之,景宗冬捺钵地虽存在变化,但更多是在南京和西京境内,而不是傅乐焕所说的上京、西京*傅乐焕:《辽史丛考》,第89页。。

综上,景宗四时捺钵地虽然有较多变化,但大体是对太宗旧制的继承,只不过将冬捺钵由原来辽东半岛的旧南京东平郡,即后来的东京,转到新南京析津府(今北京)。景宗时捺钵地的最大变化是四时皆曾赴西京奉圣州及应州。据《辽史·地理志》奉圣州望云县:“景宗于此建潜邸,因而成井肆。穆宗崩,景宗入绍国统,号御庄。后置望云县,直隶彰愍宫,附庸于此。”*《辽史》卷41《地理志》,第510—511、510页。当是景宗即位前曾生活于此的缘故。

三、后期:圣宗后期至辽末

圣宗统和四年(986年)三月对宋亲征以前,春季皆赴长泊,夏季皆赴木叶山并返回上京,秋季或在祖州、庆州,或东幸显州、乾州,冬季则在显、乾一带*此据《辽史》卷10《圣宗纪》,卷68《游幸表》的记载有误。如《圣宗纪》载统和三年七月为征高丽“东幸”,“丙寅,驻跸土河”,八月“罢征高丽”,“丁丑,次稾城。庚辰,至显州,谒凝神殿。辛巳,幸乾州”,而《游幸表》是年七、八月皆载猎于赤山,即在庆州。。由此分析,圣宗初年很可能是要恢复太宗的捺钵地。统和四年至统和七年(989年)正月班师以前,圣宗一直在南京境内,但此为战时状态。统和八、九、十年春皆在台湖、沈子泊,在上京附近,或赴南京、炭山,夏驻炭山清暑,秋季仍驻清暑地,冬季,统和八年十月“驻跸大王川”,所在地不详;十年(992年)“十二月庚辰,猎儒州东川”,儒州在今北京延庆,即辽南京析津府附近。大体说,此时圣宗的四时捺钵是来往于上京、南京之间。

统和十一年(992年)至二十五年(1006年),春夏捺钵地相当固定。春,二十年以前基本在延芳淀,以后基本在鸳鸯泊,可以肯定的例外仅有十一年在褭潭*《韩匡嗣妻秦国太夫人萧氏墓志铭》:“于统和十一年春正月二十日薨于褭潭之行帐”,《辽上京地区出土的辽代碑刻汇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辽代石刻文续编》作“袅潭”,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1页。、十六年在长泊。夏,偶尔有赴上京、南京或木叶山的记载,但每年皆清暑炭山。秋季驻地见平地松林、饶州、得胜口、南京、黑河、显州、女河汤泉、犬牙山等地。平地松林在潢河发源地,饶州在今内蒙古林西县*辽饶州一般认为在今林西县双井店乡西英桃沟村村民委员会黄土坑村,可参见林西县文化馆:《辽饶州故城调查记》,《考古》1980年第6期;林西县文物管理所:《辽饶州及长乐临河安民三县调查》,《内蒙古文物考古》1998年第1期;《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第1948页。,位于潢河上游,得胜口为今河北廊坊东南76里得胜口乡,黑河在辽庆州,显州在今辽宁北镇西5里北镇庙*《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第2377、1876页。,女河汤泉在今辽宁锦州境,犬牙山在今河北赤城北*陈汉章:《辽史索隐》,《二十五史三编》第8册,第173,172、158页。。冬季驻地见蒲瑰坂、可汗州、驼山、南京、显州、七渡河及中京。驼山在今三河县,七渡河在今昌平境*陈汉章:《辽史索隐》,《二十五史三编》第8册,第173,172、158页。,可汗州在今河北怀来。大体说,此时期圣宗的秋捺钵在潢河上游、大凌河下游,以及南京、奉圣州一带,冬捺钵基本在南京及奉圣州。

统和二十六年至太平元年(1013年)的捺钵地比较杂乱,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春季是萨堤泊(4次),夏季是永安山(4次),秋季是庆州诸山(5次),冬季是中京(6次),但并没有明显的规律可寻。

太平“二年春正月,如纳水钩鱼。”*《辽史》卷16《圣宗纪》,第190页。纳水即今嫩江,此为赴松嫩合流处附近春捺钵之始。统和二十九年(1010年)“冬十月庚子朔,驻跸广平淀。”*《辽史》卷15《圣宗纪》,第170页。此为赴广平淀冬捺钵之始。太平二年以后的春捺钵地,除六年的鸳鸯泊以外,纳水、长春州、鱼儿泊、挞鲁河(长春河)、混同江(鸭子河),皆在松嫩合流处一带,夏季皆在永安山,春夏捺钵地比较固定。秋季驻地见赤山、黑山、平地松林、辽河、中京、南京及附近地区,冬季驻地见上京、辽河、南京,规律性仍不明显。

综上,圣宗四时捺钵地大体可以统和二十五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春捺钵延芳淀、鸳鸯泊,夏捺钵炭山,秋捺钵潢河上游和大凌河下游,冬捺钵南京及奉圣州。后期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与探索,至太平二年以后,春捺钵在松嫩合流处诸湖泊,夏捺钵永安山,秋捺钵以庆州诸山、平地松林为主,冬捺钵以南京附近为主。

兴宗春、夏、秋捺钵地皆是对圣宗的继承,冬捺钵基本是在中会川,即广平淀*傅乐焕认为:“潢河土河合流处之平原,地势坦夷,薪水易得,兼以多沙天暖,为辽诸帝主要冬季居地。其地原无名称,时人漫呼曰‘太平地’(‘藕丝淀’),史官记录,或迳记其音,曰‘藕丝淀’,或译书曰‘广平淀’,或以地处两河之间,书曰‘中会川’,或取所在县名称曰‘长宁淀’。”见《辽史丛考》,第73—74页。《辽史·兴宗纪》多作“中会川”,《道宗纪》多作“藕丝淀”。,其次则为中京。

道宗春、秋、冬捺钵地皆是对兴宗的继承。只是冬季也常驻南京*陈襄:《神宗皇帝即位使辽语录》:“又言其君七月上旬渐往秋山打围,九月下旬至燕京住,各受礼南朝,生辰、正旦使来,绝近便也。”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第65页。,秋捺钵可能比较重视永州伏虎林。《辽史·营卫志》:“林在永州西北五十里。尝有虎据林,伤害居民畜牧。景宗领数骑猎焉,虎伏草际,战慄不敢仰视,上舍之,因号伏虎林。”*《辽史》卷32《营卫志》,第374—375页。《辽史》载道宗清宁二年(1056年)“八月辛未,如秋山”*《辽史》卷21《道宗纪》,第254、257页。,《焚椒录》作清宁“二年八月,上猎秋山,后率妃嫔从行在所,至伏虎林”*王鼎:《焚椒录》,艺文印书馆影印明宝颜堂秘笈本。。证景宗至道宗初,永州伏虎林一直是秋捺钵地。

道宗清宁五年(1059年)“夏六月甲子朔,驻跸纳葛泊。”*《辽史》卷21《道宗纪》,第254、257页。清宁八年(1062年)“六月丙子朔,驻跸拖古烈。”*《辽史》卷22《道宗纪》,第261页。此后,夏捺钵以此两地为主。据傅乐焕统计,道宗夏月赴拖古烈10次、纳葛泊9次、散水原6次、庆州4次、赤勒岭4次、永安山4次、撒里乃3次、犊山2次、炭山2次、黑岭2次*傅乐焕:《辽史丛考》,第83页。。拖古烈为蒙古语“牛犊”的音译,意译为“犊山”*[日]白鸟库吉:《东胡民族考》,《白鸟库吉全集》第4卷,东京:岩波书店,1970年,第301页。,即《辽史·营卫志》所载夏捺钵地“吐儿山”(今兔儿山),沈括《熙宁使契丹图抄》作“犊儿山”*贾敬颜:《五代宋金元人边疆行记十三种疏证稿》,第127、168页。,与永安山、黑岭皆属庆州。纳葛泊为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傅乐焕认为在“热河经棚县西之达里泊”,即今达里诺尔,见《辽史丛考》,第89页。王守春认为在鸭子河(今嫩江下游河段)附近,见《辽代西辽河冲积平原及邻近地区的湖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第1辑。此从傅乐焕。;撒里乃,《金史·地理志》北京路临潢府:“有撒里乃地,熙宗皇统九年尝避暑于此”,可知两地皆在辽上京。道宗夏捺钵地可考者36次,在庆州诸山计22次,在上京12次,在炭山2次,显然是以庆州诸山为主。

圣宗、兴宗夏捺钵皆在永安山,道宗多在吐儿山,据1075年出使辽朝至吐儿山的沈括记载:“近日北朝文字称,今年在永安山受礼,今来馆舍却去永安山八九十里”*赵永春编注:《奉使辽金行程录》,第107页。,两山相距约八九十里。由此看来,《辽史·营卫志》所载,春捺钵在鸭子河泊、夏捺钵“多在吐儿山”、秋捺钵“曰伏虎林”、冬捺钵“曰广平淀”,显然是道宗时事。夏捺钵下载:“道宗每岁先幸黑山,拜圣宗、兴宗陵”*《辽史》卷32《营卫志》,第373—375页。,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学界通常认为《营卫志》所载是圣宗以后的情况,恐怕是不正确的。

综上,圣宗后期始确立起春捺钵在松嫩合流处的诸湖泊、夏捺钵在永安山、秋捺钵在庆州诸山的传统,在此基础上,兴宗又确立了冬捺钵在广平淀的传统,道宗、天祚基本是对此传统的遵循,只不过道宗将夏捺钵地改至距永安山八九十里的吐儿山。王易《重编燕北录》言:“四时捺钵,多于长春州东北三(千)[十]里就(烁)[泊]甸住坐,夏捺钵多于永安山住坐,秋捺钵多在靴甸住坐。”*陶宗仪:《说郛》卷38引王易《重编燕北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647页。靴甸为广平淀别名*傅乐焕:《辽史丛考》,第70、88—89页。,这说的显然是兴宗以后的情况。

结 语

辽代诸帝的捺钵地变化,可以归纳如下表:

辽代诸位皇帝捺钵地点变化表

大体而言,有辽一代捺钵地的变化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前期,太祖、太宗时期,四时捺钵的迁徙路线大体呈西北—东南走向。中期,世宗至圣宗前期,除秋捺钵地大体呈西移趋势之外,其他三季捺钵地皆南移,西京奉圣州、应州诸山与湖泊,以及南京的延芳淀,成为冬春捺钵的主要地点,夏捺钵渐由怀州、庆州南移至炭山、奉圣州,四时捺钵的迁徙路线基本呈南—北走向。这种变化应与对宋和西夏关系的变化有关。后期,圣宗后期至辽末,春捺钵北移至松嫩合流处诸湖泊,夏捺钵与前期在同一地理范围即庆州诸山,秋捺钵或与夏捺钵同地,或在平地松林及炭山,冬捺钵多在永州广平淀,四时捺钵的迁徙路线变为东北—西南走向。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应与过渡开发导致契丹故地自然环境的恶化有关*杨军:《辽代契丹故地的农牧业与自然环境》,《中国农史》2013年第1期。。

傅乐焕将景宗以后的捺钵地分为两组。东北组,春在混同江、鱼儿泊,夏在永安山等地或在纳葛泊,秋在庆州诸山,冬在广平淀;西南组,春在鸳鸯泊,夏在炭山或纳葛泊,秋在炭山,冬在南京或西京。“自圣宗后期,历兴道两朝,以迄天祚初期,百有余年,大率盘桓东北组中。然每阅五六年亦必至西南组一行。”*傅乐焕:《辽史丛考》,第70、88—89页。实际上,圣宗统和二十五年以前几乎年年清暑炭山,而此后夏捺钵多在永安山,再也没有清暑炭山的记载,傅乐焕没有注意到这种变化,其说仅就春捺钵立论,恐怕是不能成立的。

责任编辑:郝红暖

A Textual Research of Nabo Places in the Liao Dynasty

YANG Jun

(College of the Humanities,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China 130012)

The changes of Nabo places in the Liao Dynasty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The first period was the period of emperor Taizu and Taizong.The migration routes of four-season Nabo were roughly in the northwest-southeast direction.The second period was from emperor Shizong to the first stage of emperor Shengzong.Except autumn Nabo generally showed a trend of moving westward,the other three seasons Nabo place moved southward.The migration routes of four-season Nabo were basically in the north-south direction.The last period was from the late stage of emperor Shengzong to the end of Liao Dynasty.Spring Nabo moved northward to the confluence of the Songhua River and Nen River,summer Nabo shared the same geographical scope with the early period;autumn Nabo either remained in the place of summer Nabo or on the ground of pine forests and Carbon Mountain,winter Nabo was mainly in Guangping lake of Yongzhou.The migration routes of four-season Nabo places were roughly in the northeast-southwest direction.The main reasons for this change should be concerned with deterioration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 the old haunt of Qidan caused by over-exploitation.

Nabo places;three periods;change

K246

A

1005-605X(2017)02-0039-08

杨 军(1967- ),男,回族,辽宁朝阳人,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成名(1980- ),男,吉林松原人,吉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太祖太宗南京
“南京不会忘记”
八月十五月儿明
南京大闯关
婆婆纳
从理据出发展开高品质评价——以《谏太宗十思疏》为例走进文言文深处
肱骨良臣魏玄成
太宗纳谏
曹植聪慧
南京:诚实书店开张
南京、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