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与习惯的关系

2017-03-29 10:46王玲
成才之路 2017年8期
关键词:健康人格行为习惯中学生

王玲

摘 要:好习惯铸就好人生,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对运用科学的方法和途径,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健康人格的发展,增强德育工作的針对性和实效性进行论述。

关键词:中学生;行为习惯;健康人格;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1;G451.6;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8-0088-01

学生的养成教育取决于良好的行为习惯,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是每位教师应该探索的问题。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会受益终身,这也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所在。怎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值得每一位教师思考。

一、养成好习惯要从小抓起,要常态化

大家知道,好习惯是逐渐养成的,包括生活中的为人处世,如何做人等不容易改变的行为。所以,一个人好习惯的养成尤为重要,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成了教师现在的首要任务,而且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尤其是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最关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教育是什么,就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简单地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人们常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要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抓起,这也是一个人民教师的光荣使命。比如,学校从一年级开始抓学生的坐立行走,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求学生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铅笔一寸远;要求学生遵守日常的行为规范,讲究文明礼仪;要求学生多读书,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尤其是写字要从点、横、竖、撇、捺练起,要把中华民族文化和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并传承下去。作为一个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把学校教育和学生的养成教育结合起来,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做人要懂得感恩,懂得谦让,懂得为别人着想,不能太自私;做人要善良,宽宏大量,不能斤斤计较;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要让学生从小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还要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这样,学生慢慢就养成了好习惯,好习惯养成了,教师就可以放开手让他自己做一些事情。儿童时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一旦错过,将对他们一生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二、好习惯的培养方法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整天和学生在一起,学生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班主任的教诲和引导。班主任工作是一个繁杂而又细致的工作,学生们的一举一动一个眼神,班主任都要尽收眼底。比如,刚入学的学生小,好多事都不会做,班主任就每天放学后去帮助他们打扫卫生,擦桌子,教他们怎么干活,怎样把工具摆放整齐,把桌子摆放整齐,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了,而且做得井井有条。学生们会做了,但不能保持,有的同学在别人刚做完值日后,又弄掉了一些纸片、小棒。这时候,班主任就要抓住这个教育契机,教育学生要尊重别人的劳动,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而且还要求他们互相监督。这样学生就会从自己做起,就会有一种集体荣誉感,有一种团结的精神,慢慢地就养成保持卫生的好习惯。这些看上去都是一些小事、琐事,但学生们好习惯的养成就是从这些细小的琐事中培养出来的。班主任要坚持这样做,要求学生也这样做。同样,在学习上班主任也要严格要求学生,要教育学生认真、仔细、扎实,有效地学习知识,不能马虎,不能放松自己。当学生出现不好习惯的苗头时,班主任要及时提醒他们,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错误。也可以通过鼓励的方法促使学生改正错误,可采用语言、神态、物质奖励等方法。但鼓励要及时、要具体、要落到实处,要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否则就会失去班主任的诚信。

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发现,许多根深蒂固的习惯,无论好的和不好的,几乎都跟教育有关。很多家长也好、老师也好,对习惯这个问题重视不够,太重视孩子的功课怎么样,成绩怎么样,实际上一个人的好习惯养成更为重要。

现在国家一再强调,要重视品德教育,把德育放在首位,做学问首先要学会做人。这就要求从小学开始开展养成教育,从学生的点点滴滴抓起。一旦好的习惯养成了,不但学习效率提高,而且会使他们终身受益。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教育。教育首先是育人,然后再教书。“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这“留下来”的就是习惯,一个习惯又可以折射出教育的成果。作为一个老师,应该感到欣慰和自豪,学生的成长就是教师的幸福。不同的人对幸福有不同的感受,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是有一颗感恩的心,去享受生活和工作的点点滴滴。为什么学生若干年后,还能清晰地回忆童年的点点滴滴,就说明了教师的尽职尽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更说明了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和行为习惯是何等重要。

三、结束语

总之,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一项长期工作,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只要有耐心,有恒心,严格要求,常抓不懈,学生的良好习惯就一定能养成。希望广大教师共同关注学生的养成教育,这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曾妍,何小燕.养成教育的特点和实施方法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28).

[2]王清平.我国小学养成教育的实践模式及其思考[J].教育导刊,2009(05). [3]胡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健康人格行为习惯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浅析独生子女健康人格问题及培养策略
浅析以就业为导向的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健康人格养成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