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灵动让语文课堂飞扬生命的激情

2017-03-29 19:08潘文吉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樟树题目课文

潘文吉

社会发展需要创新,需要依托生命个体的发展,而个体的发展必须建构自我成长需要的价值体系。语文教学工具性、社会人文性也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培养与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重要性。减负增效以來,我更认识到语文教学中培养与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迫切性,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呈现题目层次,进行有价值提问,提高质疑问难的能力

题目即“文眼”,有的以人物命题,有的揭示主要内容,有的则点明文章中心,抓住题目,也就抓住了文章要点。所以针对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提问,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有意义思维是非常重要的载体。如导入新课时,有层次出示课题,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时,分两个步骤看课题:(1)出示樟树,板书“樟树”,说说课前你了解的樟树。(2)完整板书课题,说说对宋庆龄的了解,并提出此刻心中的疑问:课文是怎样介绍樟树的?樟树适宜生长的地域广泛,为什么只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一过程,就充分体现了根据学情,引导学生有向思维的思想,同时,也渗透了语文学习中抓住题目进行思维的方法。所以根据文题特点,设计引导学生有价值提问,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思维能力的重要抓手。

二、学习过程生成中互动,促进思辨能力的发展,提高科学把握的能力

文本内容是语文学习中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载体,它具有丰富的延展性与研究性。在课堂中组织有效的研究性学习,紧抓学生阅读文本内容时产生的问题,给予他们提问的机会,更好地培养学生有价值思维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质疑解惑的能力。如在教学《生命的壮歌》中的《“蚁国英雄”》时,学生在解决为什么称外层蚂蚁为“蚁国英雄”的过程中,从语句体会到文本核心:外层蚂蚁坚守岗位,甘愿献身的精神。文中还有多处表现出群体的可贵之处,教师适时出示:“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你能提出怎样有价值的问题。你能联系上下文解决。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讨论得出:为什么蚁团没有缩小,是与蚂蚁们前赴后继、不怕牺牲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虽然微不足道,但在险恶的环境面前,有着超乎人的智慧与精神,它们是当之无愧的自然的主人,是多么可敬可佩啊!以上追问过程,也是学生揣摩文字的思辨过程。学生的思维是灵动的,是有理有据的,也是有深度的。适时把握课文的内容,进行有目的的质疑问难,既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更能培养学生对内容的科学把握与认识能力。

三、欣赏中发现语言之美,在习得规律中发展思维,提高审美情趣

语言富有韵律美、文化美、思想情感之美。新大纲指出:语文教学以应有的人性和审美性之路,让充满崇高的理想情操、创造力、想象力的语文学科,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学科。因此,在课堂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同时提高语言及审美能力,也是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二泉映月》第五小节教学进行了尝试设计。

(一)明确直接描写——听声

读第五小节,用直线划出有关词句,你听到了怎样的琴声?

组织讨论,相机指导朗读。

(二)感悟联想特点——悟情

默读课文,用心听着琴声,我们还有什么感受?用曲线画出来。

反复品读体会。

评点总结:表示感受的词句是用仿佛、宛如等词连接起来,前面写实实在在的事物,后面写产生的想象,这就叫联想。书上还有哪些也是这样的写法。

(三)情境习得表达——达意

音乐与文字的背后有很多阿炳想要说的心声,结合课文内容,任选其中一句,用联想的写法来表达。

教师从品读文本语言入手,充分发挥语言特点的功能,循序渐进、逐步深入设计教学活动,在读文中加深对课文的感悟,激发了对语言的美好感受。在此基础上合理利用文本语言的资源,加强对表达形式的认知体验,逐步深入,积极为学生提供练习表达的机会,使蕴蓄的情感在表达中得到延续,增强了对语言资源的运用,获得学习表达的方法,强化良好的读思结合、读说结合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情动而辞发”。

思维科学家张光鉴先生告诉我们:当环境和问题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信息输入后,大脑就必然要和以前记忆中的知识信息组块,即“相似块”,在以相似性为基础的某种模式上进行相互激活、相互联系。而这种在相互联系中被自动激活的“新相似块”,就是表象、情感以及初步认知行为产生的基础。与此同时,那些被激活了的信息,在总期望和目标的引导下,经过大脑内部反应器、控制器的相互配合,就能达到最后的认识。融情入境,使学生进入符合文本的情境之中,通过朗读、深读、联想,入情入境中培养语文的思维,激发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张光鉴.内隐认知的快速反应研究[J].科学教育研究,1999(2).

猜你喜欢
樟树题目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香樟树,樟树香
樟树扦插繁殖研究进展
追根求源
樟树木化学成分研究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