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怡青
专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董事长高红卫
“冰河期”不同于寒冬,熬是熬不过去的,必须靠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才能安全度过。
《孙子兵法》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对于一个国家,军工产业的重要性自不必说。在国际形势波云诡谲的背景下,如何发展军工产業,更是一个老而弥新的难题。
军工企业如何促进自身转型,找准攻坚主战场?如何秉持初衷,深度促进军民融合?又如何通过“双创”高效布局未来?围绕着一系列问题,近日,《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专访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高红卫。
高红卫表示,航天科工转型的核心是把一个传统的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转型为一个创新能力出众的新型企业,在互联网经济时代继续保持引领我国高科技制造业发展国家队第一梯队的地位。
挑战“冰河期”
《财经国家周刊》:2017年,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都面临不确定性。怎样看待目前的宏观经济环境?
高红卫:这一轮世界经济波动至少要持续10年以上的时间,从2008年算起,到2020年前后有望实现经济恢复性增长和稳定增长的目标。当前,美国的恢复性增长多为政策操作所致,是以其他国家(欧洲、新兴经济体和中东国家)的经济形势进一步劣化为代价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这种类型的增长不可能拉动全球经济普遍增长。
当欧洲、中东、东南亚等区域和新兴经济体普遍走出萧条之时,才是全球经济复兴之日。我预计这一过程至少还需要3-5年时间。
2008年金融危机到今年为止已经9个年头。一方面,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科技创新,无时不在寻找能带动产业创新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从新能源技术创新到生物科技创新,从互联网技术创新到智能制造创新,不过暂时还都没有形成能驱动产业创新的新动力。预计这种局面至少还会持续3-5年,到2020年前后看看是否能够找到突破口和着力点。
另一方面,消除我国过剩产能从2011年算起也需要10年左右时间。中国经济的下行和探底、筑底过程,有一个经济运行起伏的周期,足以称为“冰河期”。
《财经国家周刊》:企业如何应对经济的“冰河期”?
高红卫:我们还要再往前看一步,“冰河期”之后什么景象?2012年之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是构建以竞争为基础的效率社会体制,突出经济发展这个主题和中心,所以商业机会遍地都是。
但是从2013年起,商业机会成为稀缺资源。企业面临从选择机会谋发展向创造机会求发展的艰难转型,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讲,就是从“柯兹纳型套利经济”到“熊彼特型创新经济”转型,用土话来讲,就是从“寻找存在的商机”到“创造不存在的商机”转变。
能认识到这种根本性转变并着力推动转型的企业家才是真正的企业家。创新即意味着某种程度的颠覆,颠覆的本质就是创造新的需求。
苹果手机和微信在颠覆了原有的产品和服务之后,我们才知道原来人们还有这么多的消费欲望可以被激发出来。正是这些产品创造了原本并不存在的巨大新需求。
“冰河期”之后,只有那些能创造出新需求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只有能够不断创造新需求的企业才能称为创新型企业,也只有真正的创新型企业才能成为第一批走出“冰河期”并在“冰河期”之后成为最优秀的企业。
《财经国家周刊》:面对这样的宏观环境,为什么说推动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显得尤为重要?
高红卫:首先,“冰河期”不同于寒冬,熬是熬不过去的,必须靠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才能安全度过。
目前,全球仍然处于消化过剩产能、降低资本杠杆率、产业去泡沫化、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以形成消费新动力的艰难时期,只能是由新一轮的全球性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商业模式革命创造新的消费浪潮推动全球经济走出困境。
但无论是中国、美国、欧洲和日本,新一轮的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商业模式革命都还只是处于初期阶段,暂时难以全面发力。
有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企业积极参与了当前的全球性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商业模式革命的推动与探索,这些企业将随着时代一起前进、同步发展,在未来新经济形态下担当新的主力,发挥新经济的主体作用。
如果企业无视时代潮流,仅仅在传统产业领域以传统的方式应对危机,试图守住固有的利益格局,无论如何努力最终都将难逃被历史淘汰的结局。
建设三大平台
《财经国家周刊》:航天科工企业怎样应对这种环境迭代下的转型?
高红卫:关于企业转型的大方向,核心就是把一个传统的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转型为一个创新能力出众的新型企业,尤其是在“三创新”,即科技创新、运行模式创新以及管理创新上,在互联网经济时代继续保持和引领我国高科技制造业发展国家队第一梯队的地位。
《财经国家周刊》:在平台建设方面,航天科工有哪些进展?
高红卫:航天科工主要通过“三大平台”建设运行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的总目标。所谓“三大平台”包括:
第一,涉及国家秘密的科研生产与办公系统运行平台(简称国密网平台),涉及企业内部信息和商业秘密的科研生产、办公系统、信息交流运行平台(简称商密网平台),通过国密网和商密网平台建设,拆除内部各研究院和企业之间的数字围墙,在相关领域实现研究、科研、试验、制造、检测、评价、售后服务全流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能力协同,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集团利益最大化目标;
第二,面向全社会和全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国际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与社会企业和国际企业相互开放资源、开放需求、开放能力,打造适合于企业持续发展的商业环境,利用优势技术,吸引优势人才,创新企业业务,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实现“企业有组织,资源无边界”以及“制造与服务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的新业态目标;
第三,能够汇聚、处理、运用国密网、商密网、国内工业互联网和国际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相关信息,以“全面感知、精准决策、敏捷反应”为目标,在全集团范围内集实时智能监督、实时智能管理、实时智能调控功能于一体,通过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手段与企业科研生产、经营管理运行过程深度融合,优化配置企业内外部资源,持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创造性,改善企业运行状态,增强企业对经营环境与市场需求变化的自适应能力,在智能经济时代高效、优质地满足各类用户个性化、多样化、定制化、快速化需求,实现企业“主动创新、自动适应、学习成长”目标。
总体上讲,“三大平台”建设起步平稳,逐渐深化,初见效益,但是平台顶层设计能力不足、技术开发能力不足、平台的方便性和易用性不足以及各级领导重视不够,还处于幼稚时期。随着平台功能的不断完善,2017年的工作力度只会加大,不会减小,确保在2018年所有业务和管理全部上线运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空间取得明显成效。
开发战略新兴产业
《财经国家周刊》: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设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作为一家军工央企,如何落实国家战略,深化军民融合?
高红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
航天科工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深刻认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深度融合的重大意义,牢记“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企业使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战略需求,以创业的精神、开放的姿态和求实的举措迎接时代变化,以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谋求转型升级,军民融合不断向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迈进,为促进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现代化而不懈努力。
《财经国家周刊》:有哪些相关具体落实措施?
高红卫:首先,抓战略,强化军民深度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在发展理念上,航天科工提出“大防务、大安全”理念,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安全需求履行企业使命,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领域深耕细作。在发展方向上,航天科工确定“一主两翼”发展思路,即航天防务作为“主业”,信息技术和装备制造作为“两翼”,分别发挥产业主力军、生力军、突击队的作用。
在发展思路上,航天科工深入贯彻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战略,承担军用与民用产业大系统工程的社会性“总体院、总体部、总装厂”角色,开放联合各类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工业企业与投资机构,以求快速、优质、高效地完成国家与军方重大项目,推进产业发展。在发展路径上,航天科工按照专业化、集成化、平台化三个层次统筹军民融合发展,强化基础技术研究、做精工业基础产品,吃透系统集成技术、做优系统集成产品,开发专业平台技术、提供产业平台服务。
其次,建机制,打造军民深度融合协同创新体系。
一是深化战略合作机制。航天科工先后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學、浪潮集团、格力电器等数十家研究机构和企业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国防基础技术、关键技术、前沿技术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研究方向覆盖目标特性、探测识别、精确制导、气动特性、大数据、信息安全等众多领域,着力解决制约武器装备发展的瓶颈问题,共同开发战略新兴产业。2008年至今,累计开展合作项目420余项,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二是建立协同攻关机制。航天科工以攻破关键技术为核心,以自身作为技术总体单位为依托,联合民口优势力量,构建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小核心、大协作”创新模式。对于重点装备,打破企业边界,选拔国内顶尖专业人才,组建军地专家组,实现从基础理论到工程技术之间多个层面、不同方向专业的有机融合,全程深度参与装备研制过程。集团所属单位与民营企业合作开展国产碳纤维的工程应用工作,有效解决了关键原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问题。在某新型雷达以及某新型固体发动机研制过程中,民营企业都表现出了高超的设计、制造与项目组织能力,有力保障了任务进展。
三是建立军民技术双向转化机制。航天科工建立了以集团综合优势资源为支撑、以市场化运作为基础、技术转移服务与投资运作相结合的军民技术双向转化机制,建立了航天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中心宜昌分中心、航天军民融合成果转化(廊坊)基地、北京科创中心、南昌科创中心、成都科创中心等转化机构,与浙江省技术转移中心、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中国技术交易所等地方政府和全国性平台合作开展军民技术成果资源整合、筛选评估、科技项目孵化、技术交易、军民两用技术开发等工作。
通过“双创”实现双赢
《财经国家周刊》:国家基于转型发展需要和国内创新潜力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何通过“双创”推动商业模式创新?
高红卫:目前航天科工集团所属各单位活跃着2000支“双创”团队,主要包括青年创新工作室、科技创新团队、创客联盟等,在专有云众创空间开展300多个“双创”项目。
航天云网自2015年6月上线运行以来,已经吸引国内外56万家企业入驻,协作采购需求发布金额超600亿元,成交金额210亿元。航天云网“众创空间”自2015年9月上线以来,已吸引1500个双创项目入驻。
通过线下资源支撑,辅导、孵化社会“双创”团队实现双赢。
譬如,三院建设的“北京雍和航星园”主攻创新孵化器和线下众创空间,主要服务高科技与文化创意产业,以“龙头+中小”产业生态为目标,为入驻企业提供“空间载体+服务平台+资本支持”的发展支撑,搭建金融、科技、孵化、商业于一体的项目孵化产业服务平台。
目前,入园企业超过120家,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创办企业近30家,拥有光线传媒、网秦、鹏博士等一批行业领先企业,2015年园区总产出达450亿元,自身也获得可观的稳定收入与利润。
航天云网将在中关村建设航天云网线下“双创”旗舰店。这些社会性“双创”团队有些会自然消亡,有些会成长为独立的社会企业,有些则可能成为集团并购的目标,为集团产业发展增添新技术、新市场、新人才。
《财经国家周刊》:推动商业创新,航天科工还将采取哪些举措?
高红卫:为更好发挥“三创新”作用,以五大战略新兴产业、四大基础技术和一个新业态为背景,重点实施11个“三创新项目”,并设立16个“三创新特区”。因为“双创”既无经验可借鉴,也无教训可吸取,所以我们按照“特殊问题特殊处理”的原则,以设立“三创新特区”的方式,为相关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政策保障。
目前,相关创新特区政策支持已经取得效果,有力地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还有一些“三创新特区”项目正在论证申请之中,总部将把“三创新特区”总量限制在30个以内,实行动态考核管理机制,淘汰无所作为的项目,吸收有动力、有活力的项目入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