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季秋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辽宁沈阳110122)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的途径
王季秋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辽宁沈阳110122)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强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职教育领域也应进行供给侧改革。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是供给侧改革的四大要素,高职院校应从这四要素出发,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进而达到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内涵发展的目的。
供给侧改革;高职院校;内涵发展;质量提升
我国高等教育先后经历了精英教育阶段、大众化教育阶段和普及化阶段。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在其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高职毕业生存在学用壁垒,无法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应用所学理论知识且其创新创造能力不强,这都导致他们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在国家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从供给端进行改革以提升高职教育的吸引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内涵发展。在对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理论内涵进行解析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现状,笔者提出了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领域进行供给侧改革的一些具体措施。
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新名词。而在短短的9天内它就被国家高层多次提到:在11月1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再次强调“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11月17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上强调,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11月18日,习近平又在APEC会议上发表主旨演讲,再次提到供给侧改革。不难看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新名词。
对于供给侧改革,习近平的原话是这样的:“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侧”并不是侧重、倾斜、倾向的意思,而是“端”“一端”“一方”的意思,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结构上从供给而非需求一端来进行改革。作为需求侧刺激的相反面,供给侧结构的四大要素(维度)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四大要素(维度)的充分配置将实现中长期潜在的经济增长率。
目前,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堪忧。从某种程度上说,它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情况。为了进一步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职教育也应随着社会时代的进步不断发展和完善。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走进人们视野的。在教育领域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从供给端(教育的源头)发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应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的四大要素,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主要有劳动力(教师)、土地(基础性资源)、资本(资金和无形声誉)和创新(思想、理念、制度、文化)等四个维度。可以说,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主要是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行为,是一种内涵式的发展路径。因此,应积极探索符合社会需求的新的教育理念、思路和方式手段。这对于打造特色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增强高职教育的吸引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供给侧改革要求高职院校重视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以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高职院校内部各职能部门和教学部门应依据影响教育供给侧改革实际效果的四个要素(维度),通力合作,重视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1 劳动力维度——教师层面
在宏观层面,一线教学相关部门应认真研读就业部门提供的基于就业市场、企业对于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及现实就业状况所做的调研报告,适时调整课程设置标准,优化课程体系建设,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另外,各系部要经常召开部门会议,及时向教师传达国家的方针政策,使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能有据可依、有框架可参考,避免学生所接受教育与就业市场的需求相脱节。
在微观层面,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内涵建设。首先,教师个人要多读任教学科领域内有影响力的期刊和杂志,了解新理论、新观点和新举措,不断给自己充电,时时补充自身短板,确保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始终与时代接轨,并根据学生未来就业市场的走向及时调整教学的风向标,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另外,应研读其他院校同学科的真实教学案例,对比、分析、定位自己所执教的课堂,取长补短,进而完善课堂教学设计,保证实时授课质量,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其次,同一学科的授课教师应相互切磋,共同学习、探讨,分享有益的教学经验,使优秀教学案例得到进一步推广,这种来源于教师同伴之间的替代性经验对提升教师自身内涵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相同学科的教师之间要善于协同合作,进行细化分工、通力合作,共同建设教学资源库、开发并应用各种教学平台使其服务于教学,提高工作效率和教学效果。
高校教师不仅要为社会提供符合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还要结合学科领域内的教育教学理论,认真思考如何能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要反思日常教学并总结优秀的教学案例,形成可供参考的科研成果。高职院校应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鼓励教师平时多关注自己的课堂,基于实际的研究对象进行校本化研究。多产出一些原创性的科研成果,而非流于形式、流于表面。要切实加强科研成果的现实转化能力,并在日常教学中加以实践。然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部门在对一线教师进行考核时,往往以其一年来所形成的科研论文、课题、研究报告等的数量和参加比赛获奖的等级高低对教师进行量化考核。也就是说,教师优、良、及格等评价等级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科研成果。在这种氛围下,大多数教师很难静下心来认真备课,从事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基础性教学工作,更不会对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予以关注。高职院校应鼓励教师潜心教学,至少要保证科研与教学并重,必要时应倾向于教学。
3.2 土地维度——基础性资源
在劳动力维度即教师自身的软实力得以提升后,高职院校应对其硬件设施等基础性资源进行改造、更新和换代,不遗余力地改善师生的生活环境、教学环境和办公环境,提高师生的满意度,打造安全、和谐的优质校园。相关部门也应充分调研所管辖区域内的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情况,取消陈旧专业,开发、挖掘符合市场需求、就业前景良好的新专业。必要时从宏观规划层面出台政策,整合各院校的相同、相似专业进而进行院校之间合理重组与合并,使各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避免同质化竞争。
3.3 资本维度——资金和无形声誉
要鼓励全员参与,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己之力。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措施,学院能真正走出去,彰显办学特色,打造品牌效应。
首先,学院可设立专项资金对发表科研论文、研究科研课题、指导学生获奖的教师给予资金补助。
其次,学院要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师生多参加职教集团、职教学会及省里相关部门组织的竞赛。对于在比赛中获奖的学生,可以免除期末考核,且在评奖评优时优先考虑并在毕业时优先推荐工作;对于指导学生获奖的教师,除了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外,可在职称评审或外出培训时予以优先考虑。同时要定期统计教师参加国家级或省级等赛事获奖及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情况,如全国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四六级考试、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和国家计算机考试等。同时责成学院的宣传部门撰写新闻,在学院网站发布并及时更新。
再次,学院要通过申报,多组织、承办一些国家级和省级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如国家一级建造师考试、国家一级消防师考试等,或者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级、省级示范校的建设项目,扩大学院的影响力。
最后,学院的招生部门应充分调研就业市场,对教学相关的管理部门提出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同时应大力拓宽就业渠道,深入挖掘符合学生专业的就业岗位并及时在校园的就业群和班级群进行公布。诸如招聘的企业、企业的资质、招聘的岗位、岗位职责、岗位要求、福利待遇、联系人、联系电话、应聘方式、公司地址和工作地点等相关要求,为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创造就业机会。另外,学院就业部门应对参加顶岗实习或毕业实习学生的就业协议中涉及的单位及岗位做出相应的说明和规定,要在源头上严格把关,使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领域内有突破性的发展。并对上交的协议进行严谨的数据分析,使呈报给上级主管部门的数据有一定的参考性,切实提高学院的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总之,要通过多措并举,将无形声誉扩散至各个层面,不断扩大学院的社会影响力。
3.4 创新维度——思想、理念、制度、文化
高职院校的顶层设计部门要时时把握时代脉搏,在传承优良校园文化和理念的同时,不断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学院的管理制度是实现其职能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对高职院校工作而言,就是学院的管理制度。用科学、合理且符合学院实际的制度对教学、行政等事务进行细节管理,可以克服“人治”“武断”“人情”的负面作用,客观地量化考核教职工的工作业绩,真实呈现员工的工作状态。充分发挥制度的导向作用和功能,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学生活充满希望、活力、激情和快乐。制度建设要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同时,组织一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迎新晚会、校园文化节、合唱节、社团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多姿多彩的形式演绎校园文化,切实培养学生的组织、沟通协调、主持等多维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并邀请电台、电视台进行直播和报道,充分展示学院的特色与品牌,提高学院的知名度。
综上所述,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理论为高职教育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高职院校应从供给端为社会输送实践能力强、技能高的优质社会人才,打造学院的专业品牌效应,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内涵发展,最终办出有特色、高水平的高职院校。
[1]姜朝晖.以供给侧改革引领高等教育发展[J].重庆高教研究,2016(1):123-127.
[2]霍小芳.论职业教育提升吸引力的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5(7):57-59.
[3]许红菊,韩冰.以供给侧改革思路提高高职教育吸引力[J].职教论坛,2016(16):16-20.
[4]黄蓉生.关于高等教育质量基本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4):5-9.
[5]陈爱华,杨成明,张棉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文化:内涵、价值及构建[J].职业与教育,2015(29):21-24.
[6]姚杰.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质量、效率及创新[J].中外企业家,2016(30):51-52.
[责任编辑:秦锦文]
Path of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Under Supply-side Reform
WANG Jiqiu
(Liaoning Financial Vocational College,Shenyang 110122,China)
The goal of talents cultiv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o provide the high skilled talents with practical abilities and practical operations for society.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talent cultivation,the supply-side reform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the field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Labor,land, capital and innovation are the four major elements of the supply-side reform.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hould proceed from these four elements and adopt a series of specific measures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o promote th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supply-side reform;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connotative development;quality improvement
G712
A
2095-5928(2017)02-11-04
10.16850/j.cnki.21-1590/g4.2017.02.004
2017-01-19
王季秋(1981-),女,辽宁营口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