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刚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兴城125105)
校企共建计算机专业社团的探索与实践
郑志刚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兴城125105)
为了更大程度地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作用,渤海船舶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提出了依托校企合作共建计算机专业社团的合作新模式,并针对专业社团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实践证明,校企合作创办专业社团对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水平、了解企业文化、企业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学院就业工作等方面都大有益处。
计算机专业社团;校企合作;共建社团
长期以来,参与社团活动一直是高校很多学生在校期间一项重要的学习、生活内容,参加社团活动既能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又能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计算机专业原有计算机组装维护、软件开发等多个社团,但这些社团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
1.1 计算机专业社团活动内容贫乏
在传统的社团组织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社团刚成立时还能正常开展活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很少开展社团活动,而且活动内容贫乏。有的社团完全是由学生自主组织和运行的,因此活动的内容与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1.2 计算机专业社团活动管理缺乏有力约束
社团的指导教师大都是专业课教师,其自身教学任务比较重,指导社团的时间非常有限,基本上都是由学生组织活动,社团管理缺乏强有力的约束,人员稳定性不强。
1.3 计算机专业社团活动缺乏应有的条件保障
目前学生社团的活动经费主要来自于学生自筹,社团活动要开展得有声有色,资金保障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但自筹经费不稳定,这是制约社团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计算机专业社团对设备和软件支持的要求比较高,社团活动的场所和必要设施的缺乏也会令社团的活动效果大打折扣。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由学校和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的教育模式。渤海船舶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自2010年开始全面实施“2+1”教学模式,即学生前两年在校内学习基础理论与专业基础课程,在大三时可自愿选择校外实习企业。通过一学年的校外实习和项目实践,达到企业的用工要求,毕业后直接上岗就业。这种教学模式在一段时间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显著提高。但随着计算机技术近年来的迅猛发展,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VR技术、HTML5等新兴技术不断产生,学生在第三学年选择就业方向时,仅凭企业到校的一两次讲座是无法明确自己的实习方向的。最重要的是,在前两年的在校学习期间,学生对自己未来从事的岗位使用的技术都是从课堂上得到的,相对比较片面,企业在学生前两年的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因此企业也希望在学生入校后就发现有就业意向、能力强、可塑性强的学生,然后通过社团活动的方式对其精心培养。可见,校企合作共建计算机专业社团是学校和企业的共同愿望。
3.1 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校企合作共建计算机专业社团,为信息工程系的“2+1”教学模式增加了新的内涵。在高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企业不仅仅为第三学年的校外项目实习提供场地,而且将企业文化与企业人才需求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程参与。计算机专业社团作为这一过程的载体,充分利用其自身的灵活性与多样性,满足学生不同专业方向的需求。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特点选择不同的社团方向,以兴趣为学习的动力,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2 有利于实现校企双赢
校企合作共建计算机专业社团,对学校来说,一是提高了学生专业意识水平,为今后就业打下了基础;二是利用企业资源培训了教师,提高了教师项目实践能力;三是学校的各种设备在课余时间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从企业的角度来讲,校企合作成立计算机专业社团,不但缩短了人才培训周期,而且人才的稳定性和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都有所提高,在社团活动中投入的资金并不需要太多,对企业来讲也是可以接受的。由此可以看出,校企合作共建计算机专业社团对学校和企业来说是双赢。
3.3 有利于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校企合作共建计算机专业社团,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在毕业时的专业竞争力,社团成员从大一起就已熟悉企业文化,了解并掌握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对企业团队的合作模式也已熟悉,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协作创新、共同发展的原则,渤海船舶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新成立了4个校企合作专业社团,即中软国际计算机协会、东软创新创业社团、菜鸟在线VR社团和红鹰无人机社团,参加总人数近200人,占信息工程系在校生人数的35%。通过丰富的社团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提升学生对IT企业的认知,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结合企业实践平台共同育人,实现双赢。
4.1 合理规范校企合作联办专业社团的内容
以共同制订章程的形式规范校企合作联办专业社团的内容,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明确双方责任,制订并规范校企合作共建社团的架构及运行机制。以东软创新创业社团为例,双方共同制订了社团章程,明确了社团指导单位、社团宗旨。并对成员纳新、成员管理、活动组织、社团运营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规范。
在组织机构方面,由信息工程系专业教师与东软企业专家共同担任社团指导教师。设置社长1人、副社长2人,另外设置宣传部、组织部和外联部3个部门,各部门负责人均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竞选的办法产生,并确定各部门具体职责。
4.2 有计划地组织社团活动
按合作企业的文化及高职教育特点组织社团活动,企业指导教师按计划每月来学校进行专业讲座,内容可以结合学生当前的学习内容,也可讲授前沿技术发展动态,为社团学员布置工作任务,由系内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完成任务;在寒暑假期间,本着自愿的原则,组织社团成员赴企业参观,了解一线工作场景,熟悉工作流程;每学期组织1次专业技能竞赛,由企业参与并提供奖品;利用校内的场地优势进行素质拓展训练,增强社团成员的团队精神和意识;校内社团指导教师可前往合作企业参与项目实践;社团成员通过各种社团活动的训练可获取相应岗位技能证书。
4.3 校企双方支持社团的设备和资金
针对传统社团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设备和资金问题,校企双方协定,由校方提供活动教室、户外场地、常规的计算机、摄影摄像等基础设备,并提供完备的互联网接入环境。合作企业方则提供一些专用仪器设备,同时企业提供各种社团活动的软件支持,并为各种竞赛活动提供奖品和带有企业LOGO的文化衫。
另外,为了及时对学生进行专业引导,将社团的成立大会与新生的专业教育活动结合在一起,在系部介绍专业内容后,由企业进行行业发展和专业就业前景的讲座,让新生在第一时间了解行业、了解合作企业,及时对学生进行专业引导,借助校企合作专业社团的优势,帮助学生完成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创办专业社团对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水平、了解企业文化、企业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学院就业工作等方面都大有益处。在移动互联网大发展的背景下,IT企业对人才大量需求,企业对人才招聘的观念不断改变,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社团必将为新形势下的校企合作模式注入更大的活力。
[1]王军,姜华.依托专业型社团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38-40.
[2]高文娟.论高职院校专业社团建设的实践意义: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J].新西部(理论版),2015(21):56.
[3]徐柏权,谢敏.高职计算机教学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3(26):237-238.
[4]李津.国家级高职骨干校的校企合作模式[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4(1):84-86.
[责任编辑:陆丽娜]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Co-construction of Computer Professional Club i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ZHENG Zhigang
(Bohai Shipbuilding Vocational College,Xingcheng 125105,China)
Computer professional club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has encountered bottleneck in its development.In order to enable enterprise to play a greater role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talents cultivation,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Bohai Shipbuilding Vocational College puts forward a new cooperative mode of setting up a computer professional club which is based on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 and the college also explores and practices the function of club i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Building club through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professional skills of students,understand corporate culture,cultivate talents,and also beneficial to students employment,etc.
computer professional club;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co-construction club
G710
A
2095-5928(2017)02-05-03
10.16850/j.cnki.21-1590/g4.2017.02.002
2017-01-11
郑志刚(1976-),男,辽宁葫芦岛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网络技术、软件开发和图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