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老龄化”视野下的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现状及推进策略研究
——以南通开放大学开展社区老年教育为例

2017-03-28 14:04赵蓓
传播力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积极老龄化南通老龄化

文/赵蓓

老年教育是社会公益性事业,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生幸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开展老年教育,是实现老年终身教育和提高老年人文明素质的有效形式,是满足老年人学习愿望和受教育权益的需要,是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需要,是实现“积极老龄化”的核心战略举措。

一、积极老龄化理论内涵

1995年,在美国丹佛举行的G7峰会提出积极老龄化理论;2002年,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向大会正式提交“积极老龄化”的书面建议书,将其内涵写入了《联合国第二次世界老龄大会政治宣言》,对推动世界老龄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世界卫生组织将积极老龄化定义为:积极老龄化是指人到老年时,为了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能够发挥最大效用和收益的过程。

对个人来说,积极老龄化是指老年人享有充实的生活,能够按照自身需要、愿望和能力继续学习,参与活动,使其才能和经验得到运用,继续各尽所能,发挥自己在物质、社会和精神方面的潜力,较长时间保持健康,对社会做出有益贡献。

对社会来说,积极老龄化是指为老年人创造参与活动和学习的一切可能机会和条件,满足他们的需求,帮助老年人尽可能不依赖他人,延长其余寿的健康期和自立期。在老年人失去部分或全部自理能力需要帮助时,保证能获得各方面的保护和照料,消除各种对老年人的歧视、怠慢、虐待和暴力行为。让每一个老年人都能够享有健康的生命质量和良好的生活质量。

二、积极老龄化理论视角下南通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现状

近年来,南通开放大学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市老年教育发展的工作部署,结合本市老年人口发展和老年教育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发挥全市社区教育龙头示范作用,以实施“老年教育百千万工程”(百所示范老年学习苑、千人老年教育优质师资库、万名老年人乐学工程)为抓手,面向全体老年居民开放和分享教育资源,开设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程,开展了丰富多彩、喜闻乐见、公益助人的活动。目前创建12个省标准化社区教育中心,建成6个市级社区教育中心,老年学历教育教学点多次受到省、市领导专家的高度称赞,两个街道荣获“江苏省老年教育示范点”称号。

(一)以“两类”教育为重点,打造“老有所教”的平台

一是订单式课程派送广受欢迎。坚持重心向下,网络下沿,社区开菜单,学校送课上门,点对点服务,为社区老年人提供订单式派送课程,开课社区达100个,派送课程近180门,内容包括法律、科技、民俗、文化、养生等大类,年平均各类教学活动一千余场,直接服务社区居民十万人次,大幅提升了老年人社区教育活动年参与率。

二是老年学历教育全省领先。2014年9月,南通开放大学正式成为江苏开放大学老年学历教育教学中心,学校为老年学历教育实行“自主学习+网络教学+面授辅导”三位一体的学习方式,实行注册入学、弹性学制,不仅拥有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和线上学习形式,还为广大老年人群体设计了符合课程需要的实践面授课程。目前老年学历教育有摄影和汉语本、专科2个专业,共155人,招生数同期增长68.3%,位列全省第一,多次获得省教育厅领导的肯定。

三是线上线下学习互动良好。学校启动了智慧学习平台建设,充分利用“两网四平台”,为南通市终身教育体系服务,建设“南通学习地图”。自建老年教育课程20门,涉及电脑、合唱、舞蹈等多门老年人感兴趣的课程。同时,依托江苏学习在线平台、南通市民学习网等开展数字化学习服务。江苏学习在线目前拥有“工作”、“生活”、“修养”、“服务三农”、“老年教育”等9个大类、39个小类课程近11000个单元;新上线的南通市民学习网(乐学南通)平台设有新闻动态、资源中心、直播课堂、学习圈子、活动中心、志愿服务六大项,覆盖全市46个街道、68个乡镇,提供近2200个优质微课程资源,多样化的学习形式极大满足了老年人的学习需求。

(二)以文化传播为途径,丰富“老有所学”的内涵

一是“非遗”进社区。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南通市开放大学与南通市文广新局共同组织开展了“非遗进社区文化有传承”活动。此项工程于2014年10月20日正式启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邀请南通剪纸、棕编、盆景等传承人走进社区,宣传非遗文化,传授非遗技艺,培养非遗达人,提高社区老年人的非遗保护意识,丰富社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是阅读进社区。2015年4月,第十二届南通市韬奋读书节启动仪式上,南通开放大学正式成为南通市首批全民阅读推广培训基地;2015年6月,与南通市文广新局共同签署了“政校合作,共建书香南通”共建协议,双方共同推进全市全民阅读工作的开展。学校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四级网络体系和社区教育志愿服务资源的优势,深入推进全民阅读进社区,加强组织,营造氛围,积极引导社区老年人参与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共同行动中来,使读书成为生活方式的一种新常态,为文明城市提供智力支持和文化支撑。

三是科普进社区。南通开放大学与崇川区科学技术协会合作,签订协议,师资共享,同构课程,联办活动,在社区开设科普课程班,举办了一系列公益性、群众性的科普活动,每年服务社区老年人10万人次。

(三)以素质拓展为平台,开发“老有所为”的能力

一是聘请退休的老年人加盟社区教育智库。通过聘请品质好、能力强、善于联系群众、热心社区工作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教育工作者、老知识分子加盟南通社区教育智库,一方面发挥他们的特长,为社区教育的发展出谋划策,服务于老年教育事业;同时,让他们为社区青少年通过上革命传统教育课,起到传承的作用,让老年人在在社区教育事业中再次焕发活力。

二是挖掘有才艺的老年人组建各类文艺团体。根据社区老年人的特长,有选择的成立戏曲、舞蹈、合唱、朗诵等文艺团队。同时,以老年摄影学历班学员为骨干成立的“银龄拍客团”定期外出采风,摄影作品在省市级摄影比赛中屡屡获奖;以老年诗词赏析班学员为骨干成立的“老友诗社”多次参加市级朗诵大赛,获得好评。

三是举办艺术节给老年人提供展示的平台。2015年起,连续三年举办社区教育艺术节,开设大合唱、广场舞、瑜伽、朗诵、书法、摄影、戏曲、葫芦丝、陶艺等项目的比赛,来自全市132个社区的老年人,参赛达一万人次,年龄最大90岁,在全市老年人中掀起了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热潮。老人们普遍反映,参加活动,既锻炼了身心,又得到了提高,受益匪浅。

(四)以身心体验为载体,提升“老有所乐”的品位

一是建立名师社区工作室。目前,已在任港街道、文峰街道成立了南通开放大学杜鹃古筝工作室、大海陶艺工作室、孙鑫书法工作室、馨怡瑜伽工作室,筹建中的还有心理工作室和排舞工作室。把社会资源引进社区,由名师领衔,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专业培训,切实提高了社区老年居民整体素质,真正做到“人人乐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

二是建设文化体验中心。自2015以来,在市中心街道内建立三个社区教育体验中心,目前已接收近1000名老年人体验学习。体验中心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为服务宗旨,以传统文化学习、体验项目为核心课程,开展包括摄影、烘焙、书法、绘画、茶艺、陶艺、园艺、太极拳以及非遗文化项目的体验学习,让每位老年学习者在体验中收获快乐,在文化交流中陶冶情操,感受终身教育的魅力。

三是建设老年学习示范苑。老年学习苑以居家养老和文化教育两类为主,实行“三三三”工作法,即内容上重视“三型”:知识型、休闲型、保健型;形式上讲究“三化”:信息化、多样化、特色化;课程实施上“三接”:与老年居民需求有效衔接、与经济社会发展无缝连接、与社会治理工作全面对接,着力构建老年人十分钟学习圈,解决了老年教育存在的报名难、路程远、交通不便等难题。

三、积极老龄化理论视角下推进南通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对策

办好老年教育是适应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的需要,是营造建康老龄化环境的需要,是全面提高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需要,只有得到全社会关注,全社会重视,全社会支持,老年教育才能办得生气勃勃、兴旺发达。

(一)理顺管理体制

实施社区老年教育,与当地的文化、卫生、财政、教育以及城市管理等方面都有着关联,目前,很多地方都没有设立专门的老年教育的管理机构,对于老年教育中涉及的问题,实行的是交叉管理,这样极不利于老年教育工作的执行。所以发展社区老年教育,需要政府部门之间明确职责,共同合作,应成立老年教育的领导小组,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长效运作机制,推动老年教育长足健康发展。

(二)加大资金投入

社区教育是公益性的事业,政府的资金支持至关重要,在现已设立社区教育专项经费的基础上,要将老年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体系,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做到有计划的逐年增加和专款专用。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改善老年人学习和活动的环境。

(三)支持社会办学

依法鼓励社会办好各类老年学校。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捐资助学,特别要鼓励离退休干部、教育工作者、医务工作者、文化工作者等参与老年教育工作。社会办老年学校,由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批,民政部门登记,免收登记和管理费。

(四)加强资源整合

目前,涉及老年教育城所基本没有独立的,不能保证老年人充分获得参与社会活动和学习的权利。要为老年人服务社会创造条件,加强全市活动场所、文化场馆的整合和共享,做到同规划、同建设,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要在自愿的前提下,积极引导老年人参与社区教育、文明创建活动,为社会发挥自己的余热。

(五)发展老年开放教育

充分利用各级开放大学的功能,进一步开发适合老年人多方面、多层次学习需求的非学历和学历课程,通过各级“学习在线”,努力构建完善的覆盖全省并延伸至城乡社区的老年教育智慧学习平台,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能在家接受老年教育。

(六)加大研究力度

要求各地创建“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基地”,鼓励各高校教学、管理一线的专兼职人员开展老年教育现代化研究。同时,积极开展老年教育的立法研究,推动社区老年教育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社区老年教育是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既符合时代的潮流,又适应社会的需求,面对迅速增长的老年人队伍,任重而道远。“积极老龄化”这一理论不仅可以为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更有助于积极老龄化这一美好愿景的实现。

[1]世界卫生组织编申国老龄协会译.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3.

[2]李方平.积极老龄化视野下社区老年教育探究[J].成人教育,2013,6.

[3]乔维德.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瓶颈与对策[J].江南论坛,2015.

猜你喜欢
积极老龄化南通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非遗南通
南通职业
南通中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的酒店营销创新研究
“积极老龄化”中的社区居民自治与社区邻里网络的构建
积极老龄化视野下的老年体育发展对策
积极老龄化面临的问题及其实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