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晖 孟彩霞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1st-CenturyMaritime Silk Road)”的战略构想,得到了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有关国家积极响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要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政府根据国际和地区形势的深刻变化以及中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而做出的战略决策,“一带一路”致力于促进沿线各国加强合作,共谋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经历着深刻变革,各国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彼此利益牵涉其中。与此同时,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而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综合国力的文化精神力量,成为各国竞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截止到目前为止,“一带一路”的倡议与发展已经走过了三个多年头。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取得的成绩让世界为之惊叹,得到了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其中40多个国家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与此同时,“一带一路”的朋友圈仍然在不断扩大,尤其是文化的朋友圈。观其文化贸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我国的文化贸易总体呈上升趋势,出口额占比从2008年8.4%上升到2014年的14.5%,进口额占比从2008年的6.5%上升到2014年的21.8%。虽然上升缓慢,但仍可以看到“一带一路”倡议为文化贸易带来了积极的效应。就教育来说,2012年以来,我国共有35万多人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欧美地区不再是居于绝对优势地位的留学圣地。而且,截止到2016年底,一带一路国家在华留学生达20多万,除此之外,我国还与沿线24个国家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以便更好进行教育的交流。不仅在教育方面,政府间的文化交流也进行的如火如荼。截止到2016年底,和我国签订政府间文化交流合作协定的沿线国家就有60多个,文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虽然文化发展成绩喜人,但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也依然存在问题,文化的大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丝绸之路经济带”沿途聚集着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与种族,由于他们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民族文化,因而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价值观和传统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容易导致对文化的不认同,从而产生跨文化冲突。另一方面,就我国自身来说,在过去的发展中,我们注重经济的发展,致力于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以此来推动经济产业的“引进来”和“走出去”。而在文化发展方面只是单方面被动引进国外文化,而非积极推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走出去,这种只输入不输出的文化现状,造成了我国文化传播的脚步并未追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出现了文化赤字。因此,随着“一带一路”的提出,发展,成熟,其在带动中国及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区域文化的认同提供了一条捷径,为中华文化的交流传播提供了契机,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能更好的交融、吸收,从而促进跨文化的研究发展,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化共同体”。
2017年3月15日到18日,年逾80的沙特阿拉伯王国国王萨勒曼来到北京,开启其即位后的首次访华之旅。在访华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与国王萨勒曼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随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了经贸、能源、产能、文化、教育、科技等14份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双方除经济合作之外,包括中东、也门在内的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以及双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是两国元首会谈的重要内容。不仅是沙特阿拉伯,整个中东地区对中国的“一带一路”的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因为中东地区处于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对于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同中东地区的交往中,尤其要注意文化的融合和区域认同,将文化建设和文化活动融于经济,能源的合作之中,不仅要打造“经济共同体”,更要打造“文化共同体”。沙特国王萨勒曼的访华为中国与中东地区的文化交流带来了新的契机,为双方文化进一步的合作发展先行一步。但是由于中东地区局势动荡,宗教冲突不断,恐怖袭击时有发生,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面临诸多挑战,只有正视这些挑战并寻求解决之道,双方文化才能如经济一样实现共通、交流。同时建立中国与中东地区的“文化带”必须加强文化之间的传播交流,处理好华夏文明和中东文化的关系,鼓励文化创新。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不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而且关于“一带一路”的行动方案也在积极谋划中。一些学者关于“一带一路”科学内涵的解读,从总体上看,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在经济方面,“一带一路”旨在建立一个,经济无边界,开放性的国际合作网络,建立以“共商”为原则的“经济共同体”。在政治方面,“一带一路”主张政治无国界,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打造以“共建”为原则的“命运共同体”。在文化方面,“一带一路”包容文化的差异性,求同存异,旨在建立以“共享”为原则的“文化共同体”。
“一带一路”的倡议从提出到今天,已经历经将近四个寒暑,在这过程中,国内外学者对于“一带一路”各方面的研究从未停止,尤其是“一带一路”对于中国及沿线国家的政策效应,以及为我国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更是引起了不少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他们分别给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并进行了实证研究进行佐证,但所得结果迥异。一般认为,无论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以及引进外资,还是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及多边贸易来看,亦或是从基础设施建设,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来看,“一带一路”的倡议带来的经济效应都是巨大的,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尤其是于中国与中东欧和亚太地区的经济对接发展而言。例如:Orestis Schinas,Arnd Graf von Westarpb(2017)通过对“一带一路”前后贸易相关变量的分析得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大大缩短了货物运输的时空距离,从而提高了运输效率。Jiuh Biing Sheu,Tanmoy Kundu(2017)通过将时空物流相互作用模型与马尔可夫链相结合,以西非和中东到中国的石油供应为分析案例,预测了“一带一路”背景下跨不同国家的物流配送流动,提出了“一带一路”框架下物流运输的优化。Min B.Shrestha(2017)通过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和尼泊尔的金融合作,得出双方的合作为尼泊尔的经济打开了新的大门,促进尼泊尔贸易量的增长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如此,尼泊尔的存在也沟通了中国和印度两大经济体。陈虹,杨成玉(2015)基于CGE模型分析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本需求较高,直接投资空间巨大,中国应积极发挥亚投行作用,扩大融资规模。李军,蔡春林(2016)从贸易便利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视角对贸易效应进行分析,得出“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有利于改善贸易便利化条件,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促进产业集群以及双边贸易增长。与此相似,艾麦提江.阿布都哈力克等人(2017)采用DEA方法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得出“一带一路”硬性与软性基础设施效率技术水平较高,溢出效应巨大。虽然研究路径相似,但另有一些国内外学者却得出了完全相反的效应结论。他们研究发现,“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反而为中国以及沿线国家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更棘手的问题,使得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受到极大地挑战,甚至产生阻碍效应。这些问题不仅体现在最基本的产业,产品,金融等经济方面,在环境方面也时有凸显。例如:Ken W.F.Howard·Karina K(2016)通过分析中亚五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GDP总量等相关变量,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中亚跨界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会产生新的威胁,“绿色发展”的理念受到威胁。Howard1Leonard K.Cheng(2016)认为“一带一路”下中国未来经济发展隐藏着潜在风险,即当其他沿线国家面临经济困难时可以向中国寻求帮助,而中国自身出现问题时,又该寻求谁的帮助呢?汪亚青(2015)认为我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重物质资本,轻知识资本”战略性新兴产业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产业链低端倾向明显,不利于经济的成功转型。张红力(2015)认为“一带一路”的发展中,区域金融力量不足,金融对外开放快于国家资本市场的发展,同时区域的合作化使得沿线多个国家,多个币种的跨境合作愈加困难,金融市场秩序的维持面临更大的挑战。徐婧(2017)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区域内产品的同质化严重影响双方的对外贸易,甚至可能遭到反倾销攻击。国内外学者针对“一带一路”背景下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分析也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在文化多元的大背景下,对于跨文化传播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跨文化传播(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传播学中一个很活跃的分支,起源于文化人类学。跨文化传播主要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在日常交往互动中的融合、矛盾、冲突与解决方式,或者是基于文化系统的差异,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往与互动的过程与影响,以及由跨越文化的传播过程所决定的文化融合、发展与变迁。1959年,美国文化人类学者爱德华.霍尔(Edward Hall)发表了“无声的语言”,第一次使用了“跨文化传播”一词,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跨文化传播学才正式传入我国。自此之后,国内学者对跨文化传播进行了正式的研究。2013年“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发出以来,不少学者对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传播进行了新一轮的研究。一些学者认为“一带一路”背景下跨文化传播大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有了一条捷径可走,最为突出的便是孔子学院的建立和蓬勃发展。截止到2016年底,孔子学院总部已在全球建立了511所孔子学院和1073个孔子课堂,注册学员总数达210万人,同时,一些世界大、中学生的中文比赛等活动,吸引了115个国家的超过10万名学生参加。孔子学院带来的文化热潮正是反映了“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文化大发展。与以上截然相反,另外一些研究则表明,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的交融仍然面临巨大挑战,如果应对不当甚至会产生严重后果。一方面,是由于文化背景的复杂性,和人民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例如:生活中用各种刻意“洋化”的名称显示自身的“高大上”。另一方面,是由于西方势力对我国“一带一路”的误解,渲染“中国威胁论”,为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无形中设置了一道障碍,尤其是阻碍与发展中国家的沟通对话。针对如何应对我国“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传播面临的挑战,如何有效地化解矛盾冲突,不少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隗斌贤(2016)认为文化传播要突出重点带动,实施在地化传播与交流合作战略,以点带线进行发展,并且要创新文化品牌建设。叶淑兰(2016)认为跨文化传播一定要进行实证调查,尤其是加强对沿线国家的宗教,文化,风俗习惯的调查,对不同文化宗教禁忌要高度敏感,以识别文化差异为前提进行文化交流传播。通过上述对宏观上“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跨文化传播机遇,挑战和发展策略的现状回顾,为接下来本文即将研究的微观层面的中国与中东地区的跨文化传播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
以上研究很大程度上详细列述了对于“一带一路”效应的不同观点,阐释了“一带一路”的发展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并且提出了如何应对现存的挑战,为后续的政策效应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但纵观以上研究,我们发现,自“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以来,国内外学者就对这一倡议展开了诸多研究,这些研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但同时这些研究也存在一些缺失。一方面,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着眼点主要集中于经济方面,实证分析“一带一路”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巨大影响,而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我国文化方面的研究微乎其微,即使部分学者着眼于文化,也多是集中于文化的贸易,文化产业的发展等等,而非跨文化传播与交流。另一方面,虽然部分学者进行了有关于文化差异,地缘政治的研究,但都是选取中东欧等与我国交往频繁的地区或是邻近我国的亚洲地区,对于沿线主要国家地区,如阿拉伯,中东地区等则关注较少。即使有对于中东地区的研究分析,也与宏观上对于“一带一路”研究相似,微观层面上对于中国与中东地区的研究同样是以经济为着力点,展开研究双方政治、安全、能源战略的风险,勾勒出中国中东外交战略构建框架,然而对于双方跨文化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状态。经济要想得到进一步发展,文化必须先行,那么中国与中东地区文化交流到底呈现一种怎样的状态呢?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如何抓住机遇,积极利用机遇,如何应对挑战?这些都是我们亟待挖掘并解决的问题。因此,基于以上缺失,本文主要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分析研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东地区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从而为中国与中东地区文化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为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历史的民族,华夏文明贯穿始终。2010年,中国的GDP总量超过日本4044亿美元,正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的腾飞对文化“走出去”和“引进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带一路”的提出正是顺应了这一需求,为中华文化的传播交流打开了另一扇大门,连接了东西方文明,加强了中国与中东地区的文化互通。当今时代是一个瞬息万变的开放的时代,正是这种开放,为国家之间文化的沟通对话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首先,“一带一路”战略为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架起了桥梁。
文化多样性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一带一路”的路上线以古都西安为起点,经甘肃兰州,新疆乌鲁木齐和霍尔果斯,穿过诸多中亚重镇,到达德国杜伊斯堡和荷兰鹿特丹。另一条海上线以中国东南沿海多地为起点,经越南,连接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穿过马六甲海峡再连接印度,通向肯尼亚,穿过苏伊士运河和地中海,经希腊雅典抵达威尼斯。从路线可以看到“一带一路”连接众多国家以及海上文明和陆地文明。而处于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交汇点,位于亚非欧三大洲结合的中东地区是“一带一路”倡议涉及的重要区域。自古以来,中国与中东地区就通过“丝绸之路”保持着友好往来,而今,随着中国全方位外交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实施,双方签订了文化等多项协议,合作步伐不断加快。多元文化的输入为华夏文明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推进我国文化“走出去”很重要的一点是向中东地区介绍中国的文化。我们都知道在几年前,我们曾经在纽约的时代广场播放国家宣传广告视频,宏伟精良的制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当时片子里出现的都是社会各界精英,除了姚明,其他的人对于美国人来说都是陌生的。我们不能说这是一次成功的宣传,因为他并未向美国民众介绍中国普通人的生活,致使中国文化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进行传播。因此在面向中东地区的文化宣传中,我们要吸取教训,将中国普通人的生活展示给中东国家的人民,展示体现在生活方方面面的华夏文明,从而消除中东地区对中国的偏见,以中华文明影响中东地区,影响世界。另外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中华文明中儒家“以和为贵”的思想为中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行的方法。不仅如此,2017年沙特阿拉伯王国国王的访华,也为中国与中东地区的文化互动打开一道缝隙,带来了曙光,架起了文明的桥梁。
其次,“一带一路”战略为文化产业的开拓、发展创造了条件。
“一带一路”的提出倡导多元文化深度交流,旨在将文化交流提升更高层次,从单一文化产业向多元文化产业发展,提高文化创造力,文化发展力,文化影响力,文化内涵度,打造深层次的“命运共同体”。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在经济,文化,政治建设中的层层推进,中国与中东地区的旅游业,出版业的互通有了迅速的发展,而文化的传播也实现了新的飞跃。一方面,文化贸易成为文化输入输出最直接的方式,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出版,翻译相关书籍等方式,宣传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以及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中国与中东国家旅游人数的增加,双方的文化通过行走的方式进行交流传播。在引进其他文化的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必将带来新的发展。中东地区自古冲突不断,正是不同文化的不相容才导致了这一局面,我们要引以为戒,发扬本民族文化,以海纳百川的心胸接纳其他文化,实现共同发展。
最后,“一带一路”策略下中东部分国家的战略转型为跨文化传播提供了载体和契机。
文化的交流传播需要基于一定的载体而实现,这个开放的时代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的最富有成效的载体便是孔子学院。截止到2015年底,511所孔子学院遍布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2006年中国在中东创办了第一所孔子学院,开启了中国文化的中东之行。而且,黎巴嫩的圣约瑟夫大学孔子学院每年组织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如中国图片展,电影周,中国经济讲座,书法表演,中国歌舞演出和京剧专场等,如此多彩的活动加快了中国文化融入中东地区的步伐。正是在开放的时代下,文化之间无障碍的交流,才使得孔子学院的发展蒸蒸日上,为华夏文明的传播提供了最适宜的土壤。同时,饱受战乱之苦的中东国家正谋求经济上的战略转型,寻求国家出路。经济的战略转型必然会对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们与中东的文化沟通可以在经济、能源的合作下进行更深入的发展。以经济为文化发展平台,促进文化的交流,尽可能的减少文化碰撞和冲突,使双方在平稳的过渡中进行务实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文化传播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我们要审时度势,抓住机遇进行文化的新发展。
尽管“一带一路”为中国与中东地区的文化交流带来了发展机遇,但严峻的挑战依然阻碍着双方的文化的沟通。
首先,中东地区局势动荡不安,不稳定的周边及文化环境阻碍了文化传播。
一方面,众所周知,中东地区小国林立,各国之间矛盾深厚,是极端思想,极端活动的集散地,除此之外,中东地区常年动荡,战乱突出,恶化极端主义、分裂主义和恐怖主义威胁此起彼伏,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相互交织,部分国家内部环境极其不稳定。并且国家之间的相互不信任很大程度上使得地区战乱不断,恐怖袭击时有发生,国民深受其害。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我们很难找到文化传播的着力点。同时,中东地区宗教色彩严重,宗教冲突此起彼伏,政权更迭频繁。对于中国而言,如此不稳定的外部环境对我国“一带一路”经济政策的推行弊大于利,没有经济为基础,文化上的交流更是难上加难。另一方面,西方大国害怕中国插手中东事务,危及其在中东可观的利益以及对中东政治、思想上的控制,害怕我国在中东地区“一家独大”,影响其话语权,所以对我国的“一带一路”政策百般阻挠,文化传播交流的路径少之又少。
其次,中国与中东地区固有的文化差异,文化之间的碰撞以及冲突成为文化传播的天然障碍。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里一直注重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而忽略了作为竞争软实力的文化建设。因此,有很多对外文化交流的条件还不是很成熟,尤其是对于中东地区而言。双方的宗教、语言、历史、文化传统、政治、经济与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极大的差异,对文化的认同更是微乎其微。中国崇尚“以和为贵”的儒家文化,而在中东国家,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少数居民信仰基督教,犹太教和其他宗教,因此在两种不同的文化碰撞下,文化冲突很容易产生。同时,我国与中东地区交流渠道比较匮乏,对中东文化研究空白比较多,如果强制性只是为了文化交流而交流,只会适得其反,反而加深彼此之间的隔阂。另外,由于双方互不了解,更加深了彼此对对方文化的不认同。比如在大部分中国人眼里,中东资源丰富,盛产石油,中东地区的人都很富有,而在他们眼里,中国人都自觉自己了不起。因为对彼此的不了解会产生误会,从而影响文化传播与交流。
最后,西方国家对于中东地区的插手干预和思想上的控制对文化传播造成了阻碍。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惠及沿线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且提出建立亚投行。中国的崛起对原有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遭到了西方国家的百般阻挠。一方面,西方国家鼓吹“中国威胁论”将“一带一路”描绘成“新的马歇尔计划”,中国意图通过惠及周边国家进行政治上的控制,实现中国霸权。尽管中国一再强调坚持和平崛起,实现互利共赢。但是,西方宣传的思想使得中东地区国家在看待这一战略时更多是消极的一方面,而且,中东国家人民害怕中国的崛起以及一带一路的推进会将中东地区排除在外,从而阻碍了双方之间的交流互通。在这种情况下,文化交流深入推进的路径得不到开拓。另一方面,西方一直干涉中东地区的局势,干预外交,扶植代理人,无形之中为中国和中东国家的对话设置了一道道屏障,严重影响中国与中东国家之间正常交流与深入合作。除此之外,在文化霸权主义下,对于中国与中东国家问题的研究受到西方国家思想的影响,在一些问题的研究上以西方的某些理论为主,照搬西方理论。如此一来,加剧了双方交流的困难,尤其是文化的传播交流发展尤其缓慢。
因此,由以上分析可知,对于一带一路的重要区域-中东地区而言,我们的文化之路任重道远,以“一带一路”为纽带进行文化交流的挑战远远大于机遇,但是要获得长足发展必须不畏惧挑战,了解双方文化,寻找切入点,维护地区稳定,求同存异,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交流与发展。
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地区,我们在与中东地区的交往中,除了实现经济上的往来,能源的通力合作以及安全的共同维护,更要注重文化的传播,以文化发展政治、经济、实现文化、政治、经济的“命运共同体”,实现双方的跨文化传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稳定地区局势,健全文化输入输出体系,寻找文化共同的切入点。
文化实力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鉴于中东地区动荡的局势给双方文化传播带来了巨大的障碍,政府应该在不干涉中东国家内政的前提下,进行和平对话,维持地区稳定,为文化的交流传播提供有利的大环境。同时也要加大对文化输出输入的投资,健全针对中东地区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文化的传播交流提供物质基础。必须注意的是,任何文化的交流与沟通都需要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一带一路”对外文化交流机制也是如此规律,需要寻找中国与中东国家在文化上能够共享和产生共鸣的文化交流内容作为切入点,除此之外,文化的传播要有针对性,尤其是针对中东22国不同的文明寻找各自着力点,切忌“一刀切”,寻找文化共鸣,从而更好地接受彼此的文化。
第二,尊重文化差异和彼此文化多样性,求同存异,以“和”为中东问题谋求解决之道。
一个国家民族能够独立,意味着它在文化上有独立性的特征,这种文化的异质性促使中国与中东地区的文化在“一带一路”中不断碰撞,虽然文化的碰撞会带来文化冲突,但同时也会带来文化的多元与繁荣。中国与中东地区存在固有的文化差异,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化的不断对话,实现文化交流传播。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为处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关系提供了准则,在与中东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时,我们也应该秉承这一原则,尊重对方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宗教信仰等,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实现文化上的“和平共处”,海纳百川,以“包容”的心态进行文化沟通,推进文化的输入和输出,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走出国门。同时,对于影响跨文化传播的不安全因素,我们要秉承和平,合作共赢,和谐包容的核心理念,积极应对,妥善协调处理各方利益,不搞强权,不畏霸权。还要抓住机遇,中东国家正在谋求经济上的战略转型,经济的转型必然会对文化产生长足的影响,这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们要牢牢把握机会,以经济为桥梁,沟通文化交流,抓住转型机遇,尽可能减少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冲突与摩擦,实现彼此文化的有效对话,为自身文化服务。
第三,加强国家高层之间互访,打破西方国际的阴谋,为双方文化传播交流提供焦点式的关注。
中东地区是“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重要区域,要纳入“一带一路”战略总体规划之中进行考虑。中国与中东地区近年来发展迅速,双方在各个领域合作不断加强,高层的互访频繁为双边关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7年3月沙特阿拉伯王国国王访华与中国达成了一系列的合作协议,促进了双方的交流。在与中东的文化交流中加强中国与中东地区的高层互访,可以有效实现对国家文化的“最高代言”。其实,早在2016年1月19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已经对中东三国:沙特,埃及,伊朗进行访问,阐述了中国与中东地区文化上的相似性,都是多民族、多信仰的国家。这一访问促进了双方文化的繁荣,减少了文化的摩擦冲突。高层之间的频繁互访让西方国家的“阴谋论”不攻自破,提升了中东地区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为双方的文化交流赢得更多支持。
第四,加大文化创新,培养高素质人才,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载体。
一方面,文化的发展在于创新,文化的传播也同样在于创新,创新是文化不断发展的动力,也是文化永葆生命力的源泉。同样在与中东国家的跨文化交流中,也要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在尊重中东地区语言,宗教信仰差异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创新文化传播机制,传播形式,以达到最好的交流效果。比如,中国和中东地区可以开展“中国-中东文化年”了解彼此文化,更好的交流汲取精神文化。另一方面,在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作为文化的传播载体,我们每一个个体都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因此文化传播的当务之急便是培养人才。双方可以加大高校人才的流动,互相派遣留学生进行交流学习,通过人才的互动实现文化的流动。同时,吸引更多的中东学者,学生来中国访学,留学,鼓励更多的中国学者到中东国家交流,学习,让双方直接感受对方文化。除此之外,加大在中东国家推广优秀文化,要以孔子学院为载体,弘扬中国文化,提升中国形象,增进他国对中国正面认知。更重要的是,培养对外汉语的高素质人才,为孔子学院的发展提供人才资源,提供平台。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中国政府根据世界形势的变化以及国家之间力量的对比做出的正确决策,是在中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时刻提出的,致力于维护全球贸易体系,全球文化体系,为全球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促进沿线国家加强经济合作,文化交流,促进双方互惠共利,合作共赢。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与我国具有历史渊源的中东地区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事实上,如果一带一路的推进不能在中东取得良好的效果,那么以“五通”为主的一带一路的整体发展也将受到极大的影响。通过以上对中国-中东地区文化传播的分析可以看出,双方文化交流依然存在巨大的障碍,我们要提高重视,积极应对挑战,为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虽然一带一路的着眼点是发展经济,但是经济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保驾护航,并且随着文化软实力在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加强与中东地区的文化交流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文化的认同对巩固双方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从历史与现实来看,中国与中东地区的文化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相互入侵,甚至没有产生过激烈的碰撞,相反,在某些程度上还具有相似性,兼容性,正是这些相似性才有了双方的文化认同,才有了双方交流的基础。对于中国而言,在与中东地区的国家交往时要注意文化的传播,改变中东地区人民对中国不正确的认识,加强推进正面认识,更好的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正是在双方的不断交流中,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高世界对中国的认识,成为真正的文化大国。总之,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同中东地区的合作面临诸多挑战,只有正视这些挑战,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找出解决之道才是上策。同时,要抓住机遇,寻找对发展有利的条件,借力积极因素进行双方的跨文化传播,促使双方关系实现质的飞跃。
[1]田晖,协同学视角下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跨文化融合研究,求索 2016(5)94-99
[2]Leonard K.Cheng,Three questions on China's“Belt and Road Initiative”,China Economic Review. (2016)309-313
[3 ]Orestis Schinas,Arnd Graf von Westarpb,Assessing the impact of the maritime silk road,Journal of Ocean Engineering and Science,(2017)
[4] Jiuh Biing Sheu,Tanmoy Kundu,Forecasting time-varying logisticsdistribution flowsin the One Belt-One Road strategic context,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2017)
[5] Min B.Shrestha,Cooperation on finance between China and Nepal:Belt and Road initiatives and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in Nepal,The Journal of Finance and Data Science(2017)1-7
[6]Ken W.F.Howard· Karina K.Howard,The new“Silk Road Economic Belt”as a threat to th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Central Asia’s transboundary water resources,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2016)
[7]陈虹,杨成玉,“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国际经济效应研究-基于CGE模型的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15(10)4-13
[8]隗斌贤,“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传播与交流合作战略及其对策,浙江学刊,2016(2)214-219.
[9]陈力丹,“一带一路”建设与跨文化传播,实践探索,2015(10)25-26
[10]李佳乐,“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阿文化交流,民族艺林,2014(1),33-37
[11]李军,蔡春林,“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贸易效应评述与展望,改革与战略,2016(7)150-154
[12]葛剑雄,存在与影响: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启示,思想战线,2016(5)1-3
[13]赵澄澄,“一带一路”视域下跨文化传播策略,文化传播与教育,2016(2)155-157
[14]姜飞,黄廓,对跨文化传播理论两类,四种理论研究分野的廓清尝试,新闻传播与研究,2009(6)53-63
[15]艾麦提江.阿布都哈力克,白洋,桌乘风,邓峰,我国“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空间效应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17(3)131-138
[16]汪亚青,地缘经济新格局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塑造-新常态下“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挑战与应对策略,西部论坛,2015(5)50-62
[17]裴长洪,于燕,“一带一路”建设与我国扩大开放,国际经贸探索,2015(10),4-17
[18]徐婧,中国外贸的“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中国外资,2017(1)48-49
[19]张红力,金融引领与“一带一路”,金融论坛,2015(4)8-14
[20]王林聪,中国在中东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挑战及应对,当代世界,2015(9)
[21]李伟建,中国中东外交战略构建研究,阿拉伯世界研究,2016(2)3-16
[22]吴冰冰,中东战略格局失衡与中国的中东战略,外交评论,2013(6),35-48
[23]王猛,论“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东的实施,现代国际关系,2017(3)16-23
[24]叶淑兰,关于“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创新的思考,对外传播,2016(4)45-47
[25]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http://www.scio.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