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重庆市荣昌区教师进修校 周 平
应提倡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探讨
□文/重庆市荣昌区教师进修校 周 平
课程标准是共性的,实施课标是个性的;教学方法是共性的,每个教师的教法是个性的。引领教师进行个性化的语文教研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意义,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能摆脱诸多共性教学中的困境。
电脑资讯的发达,为语文教师备课教学带来了便捷,但一味不加选择、不经思考的从网上下载语文课程资源造成了网络滥用问题。并且众多的教师都仅仅通过网络寻找教学资源,难免形成千部一腔、千人一面的课堂格局。加之模式化、模块化的课程设计,导致课堂教学的呆板、僵化,这是个性化教学值得提倡的首要原因。
笔者观看过诸多老师对人教社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进行教学,教师们都把文中的词语、短句作为教学过程的重点。但也有一部分教师,把文中的审美、想象、诗意进行发挥,这部分教师教得至情至景,学生学得如醉如痴。还有的教师立足于文言文字进行教学,虽然把基础教学目标训练得扎扎实实,但学生在课堂灵性的冶炼上却相当笨拙,这即是把课文“教死”的典型体现。作为对比,教师把这一课当文学作品进行审美欣赏,学生被文中美的画面、美的意境、美的语言所迷住,其作文哪怕是模仿而写,也是生动而富有诗意,但在基础训练方面,却又要比前一种方式要差一些。
作为教研员,不能强求语文一定是语言文字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也不能勉强语文教学一定是有关语言文学、语言文章、语言文化的。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应该允许教师开展各种实验性的语文教学课程,只要能对学生进行知识提升、语言发展,就应该鼓励个性化教学的存在。
在知识成为经济时代核心竞争力的趋势下,小学语文个性化教育也逐渐成为了广受社会大众关注的一个焦点。知识经济需要培养情商,而文学恰恰是情商培养的温床。
当前,传统文化篇幅已经逐渐占据小学语文教材的半壁河山,但多数教师还没有进行自我价值观、审美观转型。这些老师并非受制于传统教学与创新教学教学质量的矛盾,而是由于自身知识底蕴薄弱和对情商挖掘不够。笔者在听教师们课时,常常发现一些教师虽然课堂教学方法有板有眼,但缺乏对课文内容的深度挖掘,有关语言文学的基本素养更是无从谈起,比如意境的挖掘,是语文教学中所必须的。但是,不少语文教师的课中什么实质性的“字词句”都有了,唯独缺少对意境内容的欣赏。意境欣赏不是教学方法,而是文学最基本的领悟与把握。这说明,教师对意境基本知识的领悟都还成问题,如此情况,教学方法再严谨也无法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仍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为例,古诗词六首,语言两则,都是需要对意境进行欣赏的。写景抒情的散文,如《桂林山水》,同样需要欣赏文中的意境。只要以意境欣赏为中心点进行教学,此些课程的教学过程一定会受到学生喜爱。但一些教师由于自身审美观念缺失、教育观陈旧死板,对意境产生漠视,仅仅留意与教学方法展示,结果是学生学这篇课文没有意思,提不起兴趣,老师教授唾沫横飞,没有效果。
情景交融也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人文美学知识点,不可忽视。若教师们买椟还珠,无法做到教育学生审美,只是“凭君说得天花坠,只因无言是上乘”,学生对语言文学的感悟力会大大降低,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孩子们在未来人生中对于语言美的感知!
今天的人们习惯了谈创新,而少谈或不谈创造,教学中不谈创造,就像珠子失去了光芒。
一个简单的例子,作文教学是创新还是创造?创新多含模仿,创造更重构思。构思需要奇思妙想,模仿只是借鉴和临摹。不少教师分不清创新与创造的区别,不知道作文的创作需要想象力和美感为支撑,只谈空洞无物的创新,找不到作文教学的着力点。
其实,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创造的例子,《望洞庭》是刘禹锡创作的诗歌,“白银盘里一青螺”,这正是丰富想象力的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感知到此诗歌中的创作内涵,用欣赏美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感知诗歌,学生们定会被诗里的想象所吸引,久而久之,学生们便能培养出自身关于语言文学创作的想象力。
另外,新课改趋势下,小学语文教师更要学会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大胆品评教材文章,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例如,在学习《李时珍》一课时,教师可以多提开放性问题。如“读了这篇课文,你们觉得文章哪一部分的描写最让人印象深刻?”通过开放式问答题,让学生有机会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这个问题,也许有的学生会回答:“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文章的首段和末段描写李时珍边采药边编书,因为这部分的描写将李时珍高尚的品德充分展示给了我们,让我感到强烈的精神震撼。”这种形式对于小学生而言相较于呆板的填鸭式教学有趣很多,学生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快速的掌握新知识,敏锐的感知到课文内涵。
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问题,在近年来引发了学界不少专家学者的关注,本文仅以语文概念存在的争议、语文教学重方法不重底蕴水平的问题为出发点,认为在语文教学概念的“乱象”中,强调语文教学的人文美学内涵应成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发展的重要突破点,应该鼓励和支持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各种实验性质的个性化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