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敏
民国时期报业发展与彼时信息需求*
何明敏
以1935年复旦大学举办的“世界报纸博览会”纪念刊《报展》为分析文本,发现收录的文章集中关注中国报业的发展方向问题。在植根本土、放眼国际的思想上,主要探索出了报纸的小型化、地方化与国际化三条道路。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公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对中国报业的发展亦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世界报纸博览会 民国报业 新闻传播
1935年,世界报纸展览会第一次在中国举办[1],“搜罗宏富,规模宏大,惨淡经营”[2],各类展品逾三千件,“这是我国新闻史上仅有的一次世界报纸展览,也是继1928年德国科隆万国新闻博览会后唯一的世界性报展”[3]。蒋金戈的《五十年前的一次世界报展》、钟韵玉和樊迪民的《记者节和全国报展》、齐辉的《民国报业展览会与中国现代新闻业的成长》等都对此次报展的盛况和意义进行了研究,但是对此次报展的纪念刊物《报展》关注甚少。这本纪念刊物不仅记载了此次报展的展品和筹备工作情况,而且还收录了大量优秀的国内外新闻学研究论文和评论文章,因此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拟从《报展》所收录的文献出发,分析1935年前后民国新闻研究的热点,总结此时期报业的发展路径。
此次报展以复旦大学30周年校庆为契机,由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学生组织“新闻学会”发起,旨在“唤起国人对于新闻事业,更发生无穷之兴趣,而共谋新闻事业之前途发展”[4]。在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师生辛勤筹备和社会各界的鼎力协助下,1935年10月7日至10月13日“世界报纸展览会”在上海圆满举办。筹备委员会聘请李登辉校长担任世界报纸展览会的会长,新闻系主任谢六逸担任副会长,盛维棨、胡宗侨等九位为筹备委员会委员。谢六逸详细介绍了举办报展有四个目的:一是介绍世界发达国家新闻事业,“取人之长,补我之短”;二是回顾报业历史——“幼年、少年、中年”;三是向普通公众展示“报纸的制作过程”;四是实现“新闻教育与报业谋合作”。[5]报展筹备委员会成员按照这四个目的,积极开展工作,还得到了上海新闻界、北方报界同仁的帮助,相关政府部门也给予了支持。展品包括国内外的报纸、报界先烈照片、报纸印刷设备、电讯设备等,共计六个展厅。报展期间,社会名流、业界报人、学界名师、新闻师生和普通公众共享此次文化盛事。舆论界对此次报展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报展“不但收罗了全中国的报纸,抑且是全世界的报纸”[6],“使吾人自知所短,力求改变之”[7],“影响我国文化前途”[8]。
报展结束后,筹备委员会出版《报展》纪念刊,旨在将“世界报纸展览会”的筹备经过、最后成绩以及开会情况等进行记录。载文有发刊辞、论著、新闻漫画、附表等内容。其中有《美国的报纸大王海尔斯的营业状况》《英国销数最多之报纸》《法国六大报纸及其销数》《苏联五年计划中新闻的生产量》等有关国外报业状况的文章;有《新闻职业与大学教育》《中国报业的出路问题》《改善地方报纸的商榷》《我们所需要的新闻报纸》《地方报纸国际新闻编辑的商榷》等涉及我国报业发展方向的文章;其中新闻漫画有《记者的悲哀》《编辑室》《新闻记者今后采访难》《卖报童子》等;还刊登了许多著名报人的照片,如戈公振、邵飘萍、黄远生等。
凭借丰富多样的内容,《报展》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当时南北新闻学术交流的平台。它征集的学术论文没有明确的主题限制和门槛要求,故而既有谢六逸、成舍我、马星野等众多颇有影响力的学者撰文,亦有业界人士和新闻学学子投稿,涉及报业发展前途、新闻教育、新闻采写编辑技巧等诸多方面。因此,《报展》能为我们打开一扇新的窗户,使我们更好地理解1935年新闻学界、业界的关注热点和发展动态。
中国报业的发展方向是1935年学界、业界研究的重要话题,他们认为报纸需要植根本土、放眼国际,而报纸的小型化、地方化与国际化则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它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中国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满足了公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
“今年的出版界,最值得吾人注意的,莫过于小型报纸的风行了”[9],可见报纸的小型化是当时最热门的报纸发展方向之一。追溯历史,小型报纸起于清朝末年,盛行于民国时期,它不同于近代小报,“小型报并不仅是借给读者茶余饭后的刊物,小型报也不是一种消极的刊物,而是和大型报有着同等的责任和力量”[10]。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报刊的读者群呈现出两极分化现象,一方面是社会上层阅读《时报》《民报》《申报》《大公报》等,使这些报纸离社会底层越来越远,甚至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另一方面是社会中下层阅读消遣趣味的小报,使这些报纸越来越低俗化。而小型报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种报刊读者群体的割裂对立局面,让不同阶层的读者汇聚一堂,有利于共谋“救亡图存”事业。
小型报纸凭借自身鲜明的特色,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的欢迎。首先是小型报纸的价格低廉,仅仅为大报的一半甚至更低,因而普通公众能够负担得起;其次是小型报纸的内容更适合大众口味,它实时刊登那些有趣味和短小精悍的文字,如名人轶事和故事小说,更有那些大报不便登载或者不敢登载的新闻;除此之外,小型报纸由于登载的内容比大报少,也有利于提高新闻资讯的速度更新、节省读者的阅读时间。当时已经比较成熟的小型报,如《官报》(华北,创办人管翼贤,日销七八万份),《新天津报》(天津,创办人刘髯公,日销四五万份),《朝报》(南京,创办人王公弢,日销万份以上)。[11]这一年,成舍我在上海办《立报》成为小型报纸的典范。面对小型报纸的风靡,不免有人对大型报纸的生存产生了质疑。成舍我解释说:“有人常以为社会上在某一种报纸勃兴的时候,其余的报纸就要受到威胁,被淘汰。我觉到世界上各种事业,固然有许多不同的盛衰起伏,但人类的数目,究竟是太大了,尤其在中国,四万五千万人,就有四万五千万人的不同趣味,只要肯努力,能够满足一部分人的需要,无论如何,总有存在的价值。”[12]小型报纸的发展满足了普通公众的阅读兴趣,但是大报仍旧有其核心阅读群体。成舍我指出政治的、大型的、高贵的大报仍旧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并以英国泰晤士报为例进行了分析,认为它虽然日销量并非最高,但凭借其在全世界享有的声誉仍旧可跻身高收入的报纸之列,原因在于它在政治上保持了独立的观点,注重国内和国际间的消息并且文字优美。[13]总的来说,小型报纸、大报和小报等各有其生存空间,小型报纸的发展促进了当时新闻生态的多样性,适应着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需要。
报纸的小型化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状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政治环境来看,日本侵华扩大,国民政府意图加强文化控制。在这种不稳定的社会环境下,公众急需获取信息以降低不确定性从而获得安全感。与阅读大报相比,普通公众更愿意通过小型报纸迅速获得重要信息,而非花大量时间阅读内容深刻的大型报纸。从经济环境来看,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已经波及中国,经济面临严重的通货紧缩甚至濒临崩溃的边缘。人们不愿意在文化产品的消费上支付过多,而小型报纸的价格低廉正好符合了公众的这一诉求;同时,对小型报纸经营者而言,选择办小型报纸的成本相对较低而销量比较大,存在可观的盈利空间。因此,小型报纸的特点正好符合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了民国报业生态的多样化,更好地满足了公众对新闻的需求。
实际上,报纸的小型化也是为了适应各地的不同需求,其中也彰显着报纸地方化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的一个重要背景是全国性的大型报纸在地方上的发行量较低的现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大报在地方上的定价过高,普通读者的购买力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大报内容较少涉及各地地方新闻,新闻接近性不足,地方公众的阅读兴趣不浓厚。大部分的大型报纸在地方上发行困难,大多数的地方性报纸由于专业性不够同样发行困难,“太过于消极而注意于社会市井碎屑一类的记载,这种所谓的有闻必录,不过是一时的谈笑资料,而无关国家及社会的建议和改革”[14]。地方报纸的这种专业性不足主要是由于经费和人才的短缺,各县商业不发达因而广告收入较少,缺乏报纸经费来源;各县办报人才的缺乏,报人的素养较低因而报纸质量较低,难以满足地方公众的需求。但是,随着地方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公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与地方报纸的信息生产能力之间的矛盾愈加尖锐化,因此地方报纸必须尝试进行改良。
改善地方报纸是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在原则上,“地方报纸应注意由政治推行而到广义的社会,以至农村社会,并且应注意兴趣化,适合一般人民日常生活的要求,同时地方报纸,应以使其价格低廉,使大多数人容易购买,容易阅读为目的”[15];在具体操作方法上,应该重点解决经费和人才问题,“重新训练一般新的人才,使他们切实负起办理地方报纸的责任,人才的来源,可就现在各地方报纸办理有成绩者,及高中毕业生中,具有编辑能力思想清楚者。一方面给以文字上的训练,一方面给以技术上的训练,如排印稿子以至校对发行编辑社论各种训练,养成手脑并用的人才”[16];在经费上可以向社会集资或者向政府申请公款。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各地新闻界的合作问题,无论关于材料供给、消息传达以及人才、广告发行和经济等方面都需要互相合作。在编辑层面上,还应该重视对国际新闻的编辑。“人们的生活是摆脱不了国际新闻关系的,国际间的稍有变动,全世界和全人类,就受到其影响,自从‘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人渐有了解国际大势的要求。”[17]地方报纸编辑国际新闻,既不必过多也不能太少,应该是“介绍一般闻者明瞭世界大势,使民众有低限度的国际智识,以适应于现代,而完成一个健全的国民资格,并不是供给少数人为研究的作用”[18]。
对地方报纸的重视,从侧面可以看出经济对中国报业的影响。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启蒙了国民的公民意识,使内地国人也逐步有了开眼看世界、了解资讯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内地报纸市场受限于资本和人才的匮乏未取得长足发展,但是公众的信息需求在日益增长,而全国性的大报在地方上的发行又较为惨淡,这意味着地方报纸还有较大的生存和盈利空间,所以当时地方报纸的改良势在必行。然而,1935年受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整体的经济并不景气,地方经济的发展也可能难以推动地方报业的改良,所以在此背景下内地地方报纸的改良更加举步维艰。
国际新闻,无论是在大报、小型报纸还是地方报纸的编辑中都愈加受到重视,这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国际新闻在公众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公众迫切需要了解当前的国际形势,比如日本侵华是否会逐步扩大、国际社会对日本侵华是什么态度等。
中国报业欲实现国际化,在当时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办报经验是一条便捷的途径。《报展》通过图表展现了英国、法国、德国、苏联、美国、日本等国家销量最高的报纸、创办时间和创办人的情况,还详细分析了欧洲、美国和日本的报业发展情况。关于欧洲新闻事业发展,沈颂芳认为“欧洲三大民族之新闻事业,多带其民族色彩及民族心理,拉丁民族注重文艺,日耳曼注重科学,斯拉夫注重社会,盎格鲁撒逊克注重商业”[19]。关于美洲新闻事业的发展,盛澄荣重点介绍了新闻怪杰黑斯脱(Hearst,今译为赫斯特),从他的生平事迹到办报经验都有详细的介绍,“现在美国有22家报馆是属于他的,另外办12种杂志及数10家通信社,8家电影公司,每天有一千万人读他的报纸与刊物”[20]。关于日本新闻事业的发展,谢六逸对其报纸、通讯社的发展历史也作了详细的梳理,他认为“新闻经营的历史,大别于个人经营时代、政治机关时代、股份公司经营时代,日本现在的新闻事业,应属于最后阶段……日本新闻事业能有今日的发达,实为输入转轮印刷机并使之改良进步的原故”[21]。除此之外,《报展》还登载了其他国家新闻传播的新形式,比如“最近有一个阿根廷发明家,发明了一种有声新闻纸,在这种纸上有规则的点和线,此即是声音的痕迹。把这种纸放在特制的发音机上,你便可以听到它报告许可奇异的新闻”[22],“法国新闻电影院,多为各大报馆主办,取费仅有普通影院的五分之一。设在火车站附近,以便候车的乘客消磨时间”[23]。这些介绍和分析他国报纸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国内报人的视野,有利于推行报纸的国际化战略。
实际上,20世纪30年代的报纸国际化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应对国际宣传战。“当国际宣传战到了最激烈的时候,在世界的区域中,我们永远不会听到真确的信息,同时在事实上,也永不会再有真理发现,而国际危机也愈形尖貌化,随时随地都有发生冲突的可能性”[24],虽然中国无意卷入世界宣传战,可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国际传播环境,一味消极只会导致失去国际话语权,在世界舆论场中失声。1928年的“济南惨案”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例子,当时“我国缺乏电信无以宣传,坐使日本倒置是非,抹煞事实,致远处的西方各国,不明真相,未能邀得同情和援助”[25],因此主动应对国际宣传战非常重要。高明德认为应该从两个部分入手,“一是实行统制新闻政策。对于国外传入之消息,以及国内输出之消息,均须由政府设专门机构检查之,这里各国带有色彩的宣传品,不致任意传入,同时国内之不纯正消息,亦不能藉驻华的外国通讯机关,自由递出,致损国誉。对于中国领土内所设之外国报纸,亦须受当局对本国报纸同样之检查,防止登载不确消息,淆乱世界听闻。二是树立国际宣传机关。树立大规模之有力宣传机关,其经费可由国内各大报社集合供给,同时政府也应予以相当之便利及辅助。各国之京都及大商埠,应设立该宣传机关之支部,可取用留学生中富有新闻经术者章理之,并探取各国新闻,供给中国报纸。”[26]这些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新闻的管制,但是在应对国际宣传战上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民国报业在小型化、地方化和国际化发展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受限于政治经济局势和新闻人才,其中重要阻力是与新闻业相关的法令章程逐步严苛化。《报展》附录部分刊登了大量有关新闻的法令章程,包括了《出版法》(1930 年)、《取缔不良小报暂行办法》(1933年)、《宣传品审查标准》(1932 年)、《新闻电报规则》(1934年)、《交通部对于航空载报减收资费之规定》(1933年)、《新闻电报延迟到达退费办法》(1935年)等十几种专门针对新闻事业的法律规定。这些法律法规使民国新闻事业做到了有法可依,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例如,1932年出台的 《宣传品审查标准》中将宣传分为恰当的、谬误的、反动的三类,认为封建迷信宣传是谬误的宣传,这就有利于推动社会的科学化进程;标准中还反对分裂民族的宣传,对维护民族团结也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最值得关注的是《中央对于报纸不得登载侮辱女性文字之规定》:“国内各地报纸,每有侮辱或谩骂女性一类文字或新闻之登载,察其内容虽非全无根据,但类多徒知消极的暴露女性弱点,而鲜有积极的指导妇运正轨,致其结果,非独有损全体妇女之令誉,仰且妨害整个社会之风化等情,已转告各省禁报纸登载此种侮辱女性文字。”[27]这条法令体现了民国时期女性地位的提高,官方用法规的形式保障了女性的尊严,具有一定的进步作用。另外 《交通部对于航空载报减少资费之规定》,也有益于降低新闻生产的成本,促进新闻事业的发展。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国民党对新闻事业的严格管控,某些法规过于严苛,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新闻自由,阻碍了报业小型化、地方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路径。以1932年出台的《宣传品审查标准》为例,“(一)恰当的宣传是阐扬总理遗教者,阐扬本党主义者,阐扬本党政策纲领者,阐扬本党决议案者,阐扬一切经中央决定之党务政治策略者。(二)谬误的宣传是曲解、误解本党主义纲领政策及决议者,思想怪癖或提倡迷信足以影响社会者,记载失实足以淆惑观听者,对法律认可之宗教,非从事学理探讨从事诋毁者。(三)反动的宣传是为其他国家宣传,危害中华民国者;宣传共产主义及鼓动阶级斗争者;宣传无政府主义、国家主义及其他主义,而有危害党国之言论者;对本党主义、纲领、政策及决议,恶意诋毁者;对本党及政府之设施,恶意诋毁者;挑拨离间,分化本党危害统一者;诬蔑中央,妄造谣言,淆乱人心者;挑拨离间及分化国族间各部分者”[28]。这个法规,将国民党的利益置于首位,反对一切其他主义,企图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统一所有的舆论,实现国民党的文化管控。《报展》上刊登的是1930年出台的 《出版法》,实际上1935年又出台了修正版的 《出版法》,从总体上加大了对新闻报纸及杂志的处罚,对新闻事业的控制更为严苛,遭致新闻界的一致抵制。南京、上海新闻界的代表到国民党中央党部请愿,南京新闻学会致电全国新闻界要求全国新闻界共同抵制新的《出版法》的实施,最终以新闻界的暂时胜利告一段落。燕京大学新闻学系主任梁士纯在谈及新闻界的团结时说到,“最近各地报馆及记者公会对于立法院所通过之出版法的一致抗议与请求”[29],这体现出中国报业开始摒弃过去各自为政、党同伐异的积习,“各报之间,既无公会,且少联络,当时并有一种风气,各报善于笔战,夸己之长,蹈人之短,所争者乃极细而无意义之事”[30],这种团结精神也推动着中国新闻界的抗日救亡战线的形成。
实际上,新闻出版法制化和严苛化是国民党意图加强文化控制的结果。1935年,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已经发展壮大,8月 1日 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得到了大批爱国人士的支持。国民党政府当时颁布了大量新闻出版法规,这些严苛的法律法规,不利于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民国报业在小型化、地方化和国际化路径上的探索。
总的来说,追求报纸的小型化、地方化和国际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民国报业的进步。梁士纯将当时报业的几个进步归纳如下:“办报理念进步、记者职务高贵、记者生活改善和报界团结”[31]。第一,办报的理念更加进步,办报不再被看作一种无聊的事业,不再被看作宣传或者敲竹杠的工具,“在现在的中国来办报,若是对于社会没有一种特殊的贡献是不会成功的,而是一种很愧心的事”[32],因此办报更强调一种对公众负责任的理念,体现在报纸的小型化、地方化和国际化上就是致力于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信息服务。第二,记者的地位有所提升,记者不再被污名化为搬弄是非之人,新闻记者本身也感觉到自己职业的神圣从而有了一种责任意识。第三,报界行业内部也趋于团结,1933年国民党中央通过了《修正新闻检查法》,“杭州市新闻记者公会首先于1935年夏末发出通电,要求言论自由,力争撤除新闻检查制度,各地报社及新闻记者公会同声抗议”[33],最后新闻检查所得以撤销,彰显了民国新闻界的新觉醒与团结一致,而此次报展的顺利举行也是报界内部协作的结果。
尽管民国新闻业取得了这些进步,报业仍需要不懈改革以进一步实现报纸的小型化、地方化和国际化。民国人心中理想型的报纸就是要“大众化、简单化、科学化和国产化。用自造的纸张油墨,印出内容精彩、字字可读的新闻,以最低廉的报价,最恰当的篇幅,最美观的印刷,最迅速的传送,给最多数的大众”[34]。实现这样一个目标,需要报业自身的努力,离不开人力物力的支持。首先,需要健全报人的素养,“报人品性应竭力使其耿介端庄;报人学识,宜尽力使之充实宏博;报人生活,须努力使能强毅向上”[35],造就这样素养的报人需要依靠学院式教育而非传统的报馆学徒式训练。其次,报业的经营要合理化,各种报纸都有其发展的空间,报纸作为一种商业形式,它的小型化、地方化和国际化实际上都是一种经营策略,正是由于经济形势的不景气,才迫使中国报业向内向外不断寻找出路以实现更大的利润。最后,组织上的学术化,上海《小晨报》的记者姚苏凤先生说:“中国新闻事业进展甚迟的原因,在于一般从事于报业的仅把新闻记者的生涯当作一种劳苦的职业,而不能有自发的兴趣和热情”[36],因此杜绍文建议“须另设一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参放部,包括图书馆照相所研究室等”,这样记者便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充电,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最终健全记者的素养,更好地服务于公众。
1935年世界报纸博览会是“中国新闻史上的创举”[37],是中国新闻史上辉煌的一页。在1935年复旦大学报展之前,国际上仅有1928年德国“万国新闻博览会”,“当时南京政府刚建立不久,仅仅选派了少量几份中国报刊参加展览和两个从事手工造纸的工人制作桑皮纸的手工制作表演,中国馆展览成效不佳”[38];这次展览会并未充分展示中国报业的发展情况,也未能让中国报人广泛学习国外的办报经验。在国内,1931年戈公振在杭州举办过 “全国报展”,1935年杭州记者公会为庆祝反抗新闻检查的成功在杭州又举行了第二次 “全国报展”[39],这两次报展的展品少、时间短、规模小,影响力也较小。在1935年复旦大学报展之后,1939年重庆中央政治学校新闻系举办了 “世界报纸杂志展览会”,受战时交通不畅影响,许多国外报纸展品未能及时送达,展会礼堂被日军炸毁[40],展览会的效果可想而知。因此,1935年复旦大学的世界报纸博览会是民国时期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一次报展,它的纪念刊物《报展》也对研究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报展》中对中国报业发展路径的探索——小型化、地方化和国际化,本质上就是应对受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和国际舆论话语权的问题,对中国报业的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具体而言,报纸的小型化、地方化和国际化目标,一方面更大程度地满足了公众更快获取多种新闻的要求,促进了公民意识和媒介素养的培养;另一方面则是提升了媒体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公信力,最终实现更多的盈利。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受众正逐步流失,报业危机弥漫全球,但1935年的报业发展之路仍旧具有借鉴意义。诚如前文成舍我所谈到的那样,大众传播变为“窄播”,满足小部分受众的兴趣就有可能获得盈利空间。尽管未来可能会出现各种新新闻形式,但是归根到底还是要解决如何满足不同受众的差异化需求问题。
[1]方汉奇 李矗:《中国新闻学之最》,新华出版社,2005年,第 335页
[2]仇培之:《举办报展之意义及今后之愿望》,《报展》,1936 年,第 5~7 页
[3][40]谢国明:《我国有过两次世界报纸展览会》,《新闻大学》1984年第 2期,第 111~112页
[4]汪伯奇:《世界报纸展览感言》,《报展》,1936年,第 3~4 页
[5]谢六逸:《发刊词》,《报展》,1936 年,第 1 页
[6][7][38]转引自蒋金戈:《五十年前的一次世界报展》,《新闻大学》1988年第3期,第42~43页
[8][9] 李家禄:《谈谈小型报》,《报展》,1936 年,第 131~132页
[10][11]吴秋尘:《小型报》,《报展》,1936 年,第55~57页
[12][13]成舍我:《三种报纸的出路》,《报展》,1936年,第 45~53页
[14][17][18]邢颂文:《地方报纸国际新闻编辑的商榷》,《报展》,1936 年,第 39~42 页
[15][16]陈康和:《改善地方报纸的商榷》,《报展》,1936 年,第 35~38 页
[19]沈颂芳:《欧洲新闻事业观感》,《报展》,1936年,第 62~63 页
[20]盛澄荣:《美洲新闻怪杰黑斯脱》,《报展》,1936年,第 139~142页
[21]谢六逸:《日本的新闻事业》,《报展》,1936年,第 67~75 页
[22]佚名:《有声新闻纸》,《报展》,1936 年,第 115 页
[23]佚名:《法国新闻电影院》,《报展》,1936年,第82页
[24][25][26]高明德:《怎样应付国际宣传战》,《报展》,1936 年,第 43~44 页
[27]《中央对于报纸不得登载侮辱女性文字之规定》,《报展》,1936 年,第 276 页
[28]《宣传品审查标准》,《报展》,1936 年,第264~265页
[29][31][32]梁士纯:《中国报业的几个好现象》,《报展》,1936 年,第 64~66 页
[30]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年,第103页
[33][39]钟韵玉 樊迪民:《记者节和全国报展》,《新闻与传播研究》1983年第4期,第183~186页
[34][35][36]杜绍文:《我国报业的新路》,《报展》,1936年,第 125~128页
[37]陈桂兰:《复旦新闻馆天下记者家——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创办70年成就斐然》,《新闻爱好者月刊》1999年第11期,第48页
[38]蒋金戈:《五十年前的一次世界报展》,《新闻大学》1988年第3期,第 42~43页
Development and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of Newspapering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1912~1949)
He Mingmi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World Expo”,held by Fudan University in 1935,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collected articles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hinese newspaper industry.Rooting in the local development and looking forward to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this paper mainly explored three development approaches of Chinese newspapers:miniaturization,loc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These reforms meet the public's growing information needs at a certain extent and refle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ituation,which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modern Chinese newspaper industry.
the world newspaper fair,newspapering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news communication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0
*该标题为《重庆社会科学》编辑部改定标题,作者原标题为《从〈报展〉看民国报业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