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 推进新闻传播学专业建设

2017-03-28 07:50
传播与版权 2017年9期
关键词:传播学马克思主义专业

王 月

践行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 推进新闻传播学专业建设

王 月

中国的传媒事业和产业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期,新闻传播教育和人才培养也进入到复杂的改革时期,面临迅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多元的思潮。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正确的指导思想,践行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及其新闻观,积极研究和应对各种变局,才能更好地推进新闻传播学专业建设。

新闻传播学;马克思主义;全媒型人才;专业建设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传媒事业和产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期,既有前所未有的机会,也面临着日趋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大众传媒既是重要的党的事业和社会事业,也是体量巨大的经济产业;既是政治改革的推动力和支持力,也是经济转型的现实领域之一;既是党的舆论阵地,又是多元社会主体的表达平台。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前阶段,大众传媒承担着更加重要而艰巨的责任。作为为传媒事业和产业培养人才的新闻传播学专业,也面临着比以往时代更复杂、多元、多变的社会、教育、产业和思想环境。越是在这种时刻,越是要厘清一些基本的问题,那就是“以什么思想指导我们的培养工作”等基本的问题;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以什么为行动指南;当前需要关注哪些方面的变革,如何因时而动,因势而动,积极改革新闻传播学专业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工作做出许多重要论述,是新闻传播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理论和行动指南。

一、明确指导思想,践行马克思主义及其新闻观

新闻传播学是一个年轻的学科,也是一个和现实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国内外各种思潮蜂拥而至,行业发展中的各方利益博弈,新现象、新言论层出不穷,都在影响着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主体的心态和观念。使得在一些人眼中,为谁培养人,培养怎么样的人,越来越成为一个不确定的问题。

近几年,党和政府顺应时代变革,集中各方优势力量,推动理论建设、政策建设,花大力气解答、解释和解决传媒行业及其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中亟须解答的问题,指清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和相关指导文件都值得我们细细研读。

这些讲话和文件针对现实,接着地气,同时又指明了方向,解释了困惑,紧扣形势且意义重大。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用平实的语气和平易的语态,博古论今,娓娓呈现出儒雅厚重的思辨智慧和脚踏实地的改革信心与决心,呈现出对媒体、信息、舆论、宣传等问题的时代性的、整体性的智慧成果。这些并不算长的文字,就是其所追求的中国化的、时代化的、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的成果体现。

(一)关于“变”与“不变”

比如,《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几个“不变”: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主义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存联系及发展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1]

其实,这几个“不变”,恰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变”。在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阶段,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成果,这些成果恰恰应对的是中国社会的各种“变”,恰恰是解释和解决着中国社会的各种新问题、新困惑、新情况。

(二)关于“思”与“用”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重要成果,“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是“思”。而这种“思”,“贵其能用之也”。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做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

既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这是“思”与“用”的辩证统一。

“不变和变”,“思与用”,是马克思主义的两个课题,是这篇讲话的两个课题,也是新闻传播学专业建设要面对的两个课题。

世界在变,中国在变,整个新闻传播行业在变,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变,新闻传播教育就必须要因时而变,顺势而变,但又不能忘记根本和底线,盲目地变。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在未来是提供人民精神食粮的主力,往大了说,是塑造灵魂、影响舆论的人,既要懂市场、懂技术、懂潮流、能动手,有超强超快的反应力和行动力,要“用”,又不能粗俗粗浅,不懂传播规律,缺乏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甚至不懂常识,让人耻笑,要擅于“思”,还要有能力启发受众的“思”。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我国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必须要明确是为党和国家培养人,培养为党和人民服务的新闻传播人才,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及其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在新闻传播领域的观念与学说的理念体系,明确了党和人民新闻传播事业的方针原则。它并不是一个僵化的理论,不是死的写在书里的文字,而是不断在研究发现变动的现实、不断被现实检验和升华的不断壮大、充满活力的动态理论体系。各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各代学者和新闻工作者都在壮大和优化这个体系。在国际政治斗争和复杂的市场利益博弈中,尤其要冷静而坚定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及其新闻观对人才培养的思想和理论指导。

二、因势而变,积极推进新闻传播学专业改革

(一)定位之变——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

从大范围来看,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问题。“现在几乎所有的行业、所有的地方,劳动力都短缺,唯独大学生过剩。每年秋季毕业时,总有上百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从身边看,每到毕业季以及之后的半年,我们也都在对自己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忧心忡忡,绞尽脑汁。

为什么就业这么难?是扩招引起的吗?2011年中国高等教育入学率上升到了26.9%,但韩国和日本早在2007年该指标就高达94.7%和58.1%。[2]我国的高等教育入学率也远低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看来原因不仅或不是数量的问题。

《中国青年报》评论到:高等教育面临的一大尴尬是,毕业生拿着文凭却找不到一份工作,对职业教育而言更是如此。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造成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操作技能的能力不足;教学内容与现实脱节,使得学生空有一身已过时的本领;抑或是考核标准低于实际工作要求水平,学生的毕业证书无法迈过企业设定的“门槛”。[3]

这三点原因每一点都值得教育工作者深省。教育工作者所践行的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应有之义之一,就是教书育人;教育工作者的“为人民服务”,很大一部分就是为学生服务。教育工作者的服务,有否实现与时俱进,有没有体现真正时代化的、充满现实活力的马克思主义,有没有真正培养出广大学生的能力呢?

美国高教界在思考酝酿“能力本位教育”,我们的高等教育也在思考确立“能力本位、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和“具有全面职业素质”的人才培养规格,必须更加注重这个分量越来越重的关键词——“能力”。

不是以“教”为中心,要以“学”为中心,而且这个“学”得是真正能转化为学生能力的“学”。这个能力,是能转化为针对性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能符合当前行业需求的能力,是能在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提供后劲甚至引领行业发展的能力,是能让我们的专业立足于一方并能在地方赢得一定话语权的能力。在这方面我们做得还很不够,缺少对地方实际的了解、调研和融入,就很难解释、参与和服务。

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从教学计划修订到理论、实践课的布局到具体课程教学甚至到每一次作业的设置、学生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都需要更多地体现“能力本位”和“学生中心”。让理论接地气,面对现实;让教学目标“能力化”,学习成果“作品化”,学生的每一步学习能得到及时反馈、评价、讨论甚至可视化呈现。大部分专业课程,讲得就是现实、是操作、是技术、是任务,甚至是步骤,可以形成任务驱动、作品驱动下的能力培养机制。要变,但更要科学,要系统,教师的任务空前艰巨,但不进则退,革新必须启动。

(二)环境之变——社会转型与教育转型

人类经历了18世纪后半叶以蒸汽机的发明和英国纺织机械化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20世纪初以电气革命与福特汽车公司大规模流水线生产诞生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而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以3D打印机以及数字化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应用和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一个崭新的时代。[4]

新闻媒体、文化产业、信息产业都处在一个空前发展的时代,新现象、新变化层出不穷。新闻传播面临政治上国内外复杂意识形态的挑战,面临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和多媒体的技术转型期。党非常重视,也提供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多次强调媒体融合、媒体改革、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更强调在快速变化的复杂现实中更要坚持“媒体姓党”。

新闻传播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变。中国传媒大学胡正荣教授、华中科技大学赵振宇教授都发现,当前行业更需要全媒型人才、专家型人才。[5-6]

全媒型人才,要求我们的学生打破过去纸质、广电、网络的专业分隔,要能快速熟练地生产图、文、音、视频融合型媒体产品,一个事件能快速生成多媒体的作品矩阵。运用科技手段打通采、写、编、评、摄,一人兼多职,拥有复合的专业能力。不能只懂文字传播,或只懂影视传播、新媒体传播,要打通各种媒体;不能只会采访主持,或只会写稿、拍摄、美工等某种单一工作,要融会整个信息生产流程。

其实我们走上岗位的毕业生中,很多已经在做网站,做微信公众号或新媒体推广,要拍摄、写作、排版、做线下活动、受众调研,要把图、文、影、音融合,考验的也是信息收集、创意、分析、选择和优化处理的系统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不拘泥于某一种特定的媒体形式,要面向全媒体,适应全媒体,让学生利用网页制作软件、微信文章制作发布软件、微博、视音频设备,在作品和实战中体验和提升全媒体能力,在实践中发现知识缺口,反过来求知,用真实的实践推动教学。

专家型人才要求学生不仅懂新闻传播规律与技术,更要有法律、财经、历史、体育甚至某一自然学科知识,能提供优于普通网民自媒体内容的专业的、优质的信息。在学院的博雅教育之外,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扩大学生视野,做一些有趣的专门的设计,把触角伸长一点,伸广一点,伸向科技、财经、艺术、体育、哈萨克语……让学生培养出某一特长和兴趣,借助学校现有资源或者网上丰富的公开课和慕课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要提升学生作为传媒人的品位和格调,让学生们未来传播的信息不仅仅有“吃喝玩乐”,更有“学术中的中国”故事、“思考中的中国”故事、“科学中的中国”故事,至少培养出他们在未来人生中更有价值的学习能力和人生情趣。

(三)学习成果之变——知识与行动相互转化

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是活的马克思主义。同样,知识在行动中用了,验证了,才是活的知识;反过来,行动中的疑问和改进,让人想要更多的知识,为其提供了求知的动力和课题。

比如传播学就是讲信息的,可以适当降低书面考试的分值比重,根据课程进程,让学生做和传播有关的任务并考核评分。从研究和模仿开始,调研做得好的高校微信公众号,调研本地有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围绕学生生活学生心态,制作发送多媒体微信文章,推二维码,用点击量和教师评价综合评分,检验学生整体信息处理能力;把理论学习和媒体实践结合起来,模仿《晓说》《罗辑思维》、PAPI酱,做荐书音视频节目,让理论流行起来;模仿社群经济,做公益众筹;做专业主题文章,如制作一个摄影技巧、介绍一个传播学大家、拍摄一个传播学经典实验,以点击量、点赞和评论获得真实的“社会打分”等,检验媒体应用能力。多课程联手,逐渐形成作品集群,形成品牌校园媒体,努力兼顾流行语态和深刻内核。学生活动也应围绕专业能力,为专业学习服务。理论与实践互相滋养、即时反馈、互生动力。

借鉴慕课的一些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增加教学乐趣。学生是信息时代的学生,教学就需要借助信息时代的方式。比如,很多高校在做的当堂刷二维码测验上节课内容,答对第一关才能解锁第二关——游戏式学习。弹幕、问卷星、游戏化学习、在线讨论答疑、翻转课堂,传播类专业的老师和学生都得学,不能拒以千里,因为我们就是研究信息和传播的。我们一点一点学起来,老师和学生一起探索起来,这也是教师的知识与行动的转化和更新。

行动必须得是在科学指导下的行动。光会技术,流于技术主义,使思想和信息流于表面是绝对不可取的。用炫目的传播技术传播出错误的信息和价值观,是错误的行动和实践。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工具,对社会发展规律和信息传播规律有深刻的理解,才能有正确有效地行动,才能让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真正服务于学生长远的职业能力养成。让读书流行起来,让理论讨论流行起来,让深刻的东西流行起来。

专业建设不是简单的事情,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得从横向和纵向深入挖掘经验,必须对教学理论、传媒理论的系统性研究,得有前辈的指导,得有团队的讨论,得有适合地方实际的可行性的方案。要带着教育工作者和党员的责任和危机感,大胆而谨慎地前行。[本文系伊犁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我院广播电视学专业理论型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G201225)”]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8/c_1118891128.htm.

[2]岳昌君.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国际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0(1):77-81.

[3]中国青年报.近600所高校参与,美国高教界下一个大事件是?[EB/OL].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Y3NjEyMA==amp;mid=2653014522amp;idx=2amp;sn=9c00c0d0ba4ce33136e49ed3fb249dc5,2016.

[4]汤敏.慕课革命——互联网如何变革教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29.

[5]刘浩三.全媒体时代的广播发展机遇[J].中国广播,2012(3):35-38.

[6]周玮.担负起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引起强烈反响[N].人民日报,2016-02-24(1).

[作 者]王月,博士,伊犁师范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传播学马克思主义专业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