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葵
数字化时代出版社解决库存问题探析
邵 葵
庞大的库存是出版社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巨大障碍,库存的不断增长意味着出版社要支付更多的管理费用,从而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数字化时代这个角度出发,探讨如何通过ERP系统、大数据、按需印刷、新型营销手段等方面解决出版社的库存问题,提出出版社要用数据来指导图书的生产和发行,运用长尾理论,重视版权,从而实现合理库存。
出版社;库存;数字化;ERP系统; 按需印刷;大数据;长尾理论
[作 者] 邵葵,中国环境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我国是出版大国,每年出版40多万种图书。然而,由于库存年年增多,我国也是不折不扣的库存大国。据有关统计,2012全国图书库存总值达884.05亿元,而同期销售额则是693.59亿元,这样的存销比是极不合理的。据调查,很多出版社的存销比超过了4∶1。而按国际惯例,合理的存销比是1∶1。这说明我国的出版行业中存在巨大的泡沫,即可怕的库存。泡沫来自何处,又将如何解决呢?
合理的存销比是1∶1,超出了这个范围就产生了库存问题,即不合理的库存。而这一般是因为滞销和退货,也就是图书生产和销售环节出现了问题,导致库存逐渐增多,最后变得无比庞大。为什么会在生产和销售上出现了问题呢?
首先,图书市场上有个二八定律,即20%的图书产生80%的利润,基本上是畅销书占领了市场,其他的书没什么市场。因此,畅销书一出来,各种跟风书就都出来了。这也反映了出版社在选题管理上有问题,不在乎读者的需要,不管市场是否饱和,只管重复选题,大批量生产,希望能在市场上分一杯羹,最后就产生了大量的滞销书和大量的退货。
其次,图书印数不合理。据调查,很多出版社的编辑确定印数的方法很简单,完全是拍脑袋决策,印厂是2000册起印或3000册起印,那就一定要印2000册或3000册,印少了不合算。有的编辑还要算一算,如果印3000册和印4000册成本差不了多少,那就印4000册,完全不管能卖出多少册,也不考虑库存,更不考虑退货。
再次,退货不仅是出版社在市场销售上出现了问题,而且也是出版社在发行政策方面出现了问题。如,很多出版社考核发行绩效之一就是看发货,发货越多,打分就高,于是发行员积极发货,最后也造成大量退书。很多退书由于运输原因或者书库管理不当,变成了残书,只剩化纸浆一途。
最后,就是库存的管理问题。有些出版社对越来越多的库存置之不理,这就产生了大量的管理费用,或者就是拿去化纸浆,在纸价居高不下的今天,这是以一种巨大的浪费方式来解决库存问题,简单而且粗暴。据调查,有出版社的编辑发现自己三年前的库存书全都消失了,原来是发行部门自作主张全都化纸浆了。
综上所述,库存问题折射出来的是出版社的管理问题,也是生产信息与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数字化时代,要解决好库存问题,出版社应该与时俱进,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思路来解决库存问题。
数字化时代,有发达的互联网,有云计算,有ERP,有大数据,有电子书和有声读物,还有数字印刷。所有这些,都为优化库存提供了思路和技术手段。
(一)运用现代化管理工具ERP
在数字化时代,很多出版社在管理上已经用上了ERP系统,即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系统,简单来说,是对企业所拥有的人、财、物、信息、时间和空间等综合资源进行综合平衡和优化管理的软件。但这个软件并不一个简单的信息处理软件,它更是一个强大的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可以让出版社领导、编辑、发行及其他人员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如市场销售数据,可以从选题管理上不批准乱跟风的选题和重复选题,优化选题机制,在发行管理上,根据市场反馈信息,做好预售,杜绝盲目发书。实现科学管理,科学决策,优化资源配置,这就从管理上减少了库存书的产生。
(二)重视大数据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报告认为,数据成了重要的生产要素,慢慢渗透各个行业中,大数据正在人类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和延伸。因此,出版社要重视大数据,加上云计算,从选题策划到出版发行都要根据相关数据分析统计,进行决策参考,而不是靠拍脑袋进行决策。
出版社应该通过各种数据,分析读者群,找到市场,了解读者阅读习惯和偏好,合理决定印数,是否把教材与教辅捆绑销售,以及是否生产电子书。
(三)按需印刷和个性化服务
在传统印刷时代,印厂一般起步印2000册。在图书市场细分的今天,有很多专业图书本身就是小众书,读者可能就二三百人,印2000册就是极大的浪费。随着数字印刷的普及,按需印刷的成本也降了下来,库存也随之下降,如某书在过去印2000册,卖出500册,库里就会剩下1500册,而现在,就印550册,卖出500册,库里只剩下50册。
按需印刷还可以突破传统出版模式的限制,内容按需编辑,实现内容定制或礼品定制服务,满足小众化、个性化的阅读需求。
(四)重视电子书
在数字化时代,越来越多的读者喜欢阅读电子书。而电子书对出版社来说是零发行、零库存,甚至会促进纸质书的发行。
以东野圭吾作品《解忧杂货店》为例,在登陆亚马逊后,纸质书销售达数十万册,在Kindle上的电子书也销售了数十万册,而其纸质书销售的峰值,则是出现在电子书上线之后的第6个月,可以说电子书促进了纸书的销售,而不是电子书冲击了纸质书的市场。这也就是电子书的拉动效应。因此,出版社应该重视电子书的开发,满足读者的需要。
(五)重视长尾理论
就传统的二八定律而言,在数字化时代还出现了与之相对的长尾理论。所谓长尾理论是指,只要产品的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举例来说,一家大型书店通常只有10万种书,但在亚马逊的图书销售收入中,有四分之一来自于排名10万以后的书籍,这些“冷门”书籍,即长尾书的销售比例正高速增长,网上书店和数字出版的发展为长尾书销售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在这个市场里,电子版的长尾书其库存和销售成本几乎为零,甚至会带动纸质书的发行,一些堆在库里的滞销书也找到了出路。
(六)运用新型营销手段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也给出版社的营销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营销方式和营销手段,极大地促进了图书的发行,也相应地减少了库存。经典案例如下:
电子工业社联手“罗辑思维”,首印5万册《必然》,通过预售,一天之内全部销售完毕,创造了国内新书单渠道、单日、单本图书的销售纪录。这就是互联网新兴销售模式创造的销售奇迹。此外,电商、微商、大V店、网红店、社区群店都拉动了图书的销售,这些都进一步降低了库存。
(七)重视版权
在数字化时代,版权越来越重要。对版权的重视,一方面意味着出版社要在作者的授权许可范围内开展出版活动,只有拥有了数字出版权和网络传播权,才能把图书电子化,或者进行数字出版和网络传输活动,实现零印刷零发行零库存。另一方面,出版社要勇于打击盗版,保护版权。据调查,2017年3月,某社编辑发现一本考试用书的销量大增,问了发行才得知今年打掉了几个盗版窝点,缴获了大量盗版书,所以销量上去了,库存书也不够了,得加印。
(八)积极消化库存
很多库存书并不是一无可取的垃圾书,虽然在市场上卖不出去,但还是有可读性。出版社要想办法消化库存,而不是化纸浆。如捐赠给贫困山区的图书馆和学校,丰富其馆藏,或者低价打折,以十元书的形式销售出去,变废为宝。据调查,为了有效地清理库存,某社长年开展文化扶贫活动,将库存书精心整理,并分门别类做好书目,寄给云南、贵州等贫困地区的高职高专院校的图书馆,让他们挑选需要的图书,再将图书打包寄给他们。这种文化扶贫行为不但受到了各图书馆的好评,也极好地清理了部分库存,还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曾有人大胆预测,无纸化社会将会到来,纸质书将会消失。然而,到现在,随着大量新媒体不断地涌现,电子书、微信公众号、网上直播等,人们吸收知识的方式越来越多,阅读不再通过纸质书本,但阅读纸质书的习惯还保留着。
据统计,2015年,我国新闻出版产业规模继续扩大,2015年,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21,655.92亿元,同比增长8.46%;利润总额1,662.08亿元,同比增长6.29%。在行业结构方面,2015年印刷复制、数字出版和出版物发行位居前三位,三者合计占全行业营业收入的91.82%。这说明,在数字出版继续增长的今天,纸质书出版依然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这也给库存带来了进一步的压力。
在数字化时代,出版社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要积极应对新的挑战,调整思路,加强管理,善用大数据,开拓电子书市场,运用各种高科技手段,努力减少库存,把出版产业的泡沫挤出来,让出版业得到高速健康的发展,这在政策层面上也得了大力支持。2015年4月广电总局正式发布《关于推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入,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按照这种发展状态,出版社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可以真正消灭掉不合理的库存。
[1]赵国栋,易欢欢,糜万军,鄂维南.大数据时代的历史机遇[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许静.出版社如何玩转大数据[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08-18.
[3]魏凯.大数据如何改变出版行业?[N].新华书目报,2016-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