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华
我国数字出版的编辑人才培养研究
杨光华
从我国数字出版的编辑人才培养现状和问题分析出发,建议通过“企企”联合、“校企”联合、“社企”联合等方式,拓宽企业的数字出版编辑人才能力实训渠道。
数字出版;编辑人才;人才培养
[作 者] 杨光华,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随着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数字出版技术不再只是为提高生产效率而用于出版物的生产过程,而是开始改变出版业形态,挑战既有出版概念和制度,甚至颠覆了传统的阅读习惯,成为现代信息传播的重要形式。数字化出版催生了新的出版行为,从而也改变了原有出版业对编辑人才知识能力的要求,数字出版产业对于编辑人才的要求更高、更全面、更专业。合格的数字出版编辑人才应该是集多种知识能力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而从目前现状发现,优秀的数字出版编辑人才极其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企业是人才实践以及再培训的基地,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可以为企业带来更高利润和长足发展。本文所研究的企业主要指已经开展或准备开展数字出版业务的传统出版单位和数字出版企业。目前企业的数字出版编辑人才培养主要有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两种方式,而以外部引进人才居多。企业偏向于引进熟悉新媒体技术的人才,但技术类人才往往不熟悉出版领域或出版规律,无法很好地开展数字出版业务。在内部培养转化现有人才方面,企业尚未找到合适的培训方式,大多仅停留在讲座讲授层面。
通过对相关出版企业的访谈以及招聘启事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国内企业的数字出版编辑人才培养的问题如下。
(一)对人才的知识能力要求不够明确
首先,虽然传统出版单位清楚意识到人才是发展数字出版的关键因素,但由于尚未探寻到合理有效的赢利模式、缺乏清晰明确的培养机制等诸多原因,传统出版在培养数字出版编辑人才方面稍显薄弱。突出表现在:(1)绝大部分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化的形式就是自建网站,所以招收网站编辑的职位比较多;(2)不少传统出版单位虽然已经开始为数字出版招兵买马,但一般都是在社内新设立一个新媒体部门;(3)在对招聘启事的定量分析后发现,很多传统出版单位对数字出版职位的要求比较泛化。
其次,数字出版企业偏向于注重培养引进技术类人才,对于编辑人才多为引进传统出版行业或电子商务行业的编辑,不能很好地符合企业的数字出版业务具体情况。而且对于这些引进人才缺乏系统的培训,他们多对技术领域不甚了解,或者对数字出版业务一知半解。
(二)复合型编辑人才较匮乏
优秀的数字出版编辑人才应拥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综合的能力层次和稳定的非智力因素,是以编辑业务知识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知识为主,兼具专业背景知识、文字功底、外语知识和相关法律知识等相关知识,辅以一定的能力结构和非智力因素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这方面的人才少之又少,主要是因为数字出版企业和传统出版单位之间缺乏合理有效的连接桥梁,数字出版企业多为技术人才,传统出版单位多为内容人才。
目前传统出版的版权人才本身就很缺乏,加上数字出版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未健全,很多侵权案件都是采取事后处理模式,即发生侵权行为后再审查再删除的方式。例如,起点中文网目前打击盗版的手段是只要发现到达一定规模的盗版网站,就会不计成本打掉,虽然能起到一种威慑作用,但花费庞大。数字出版企业越来越体会到,在数字阅读解决方案中要探寻技术与商业的最好结合方式,同时不以侵犯他人权利为前提,亟须熟谙传统版权和数字版权的出版人才。招聘启事中也多条提及“熟悉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而由于目前关于数字出版的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完善,高校开设的相关法律课程赶不上产业发展的步伐,优秀的版权人才成为行业的“香饽饽”,数字出版企业也只能边实战边丰富版权经验。
(三)继续培养机制不够成熟
人才流失的根源在于价值观的迷失。很多数字出版公司无法给予人才切实的职业生涯规划,甚至有的缺乏长效的激励机制和协调机制,无法让人才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从而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加上数字出版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仍偏重于传统出版知识的传授,难以跟上数字出版发展的步伐。高校毕业生刚进入公司时就需要重新学习和培训,而有些数字出版公司对此不够重视,没有形成长期系统的培训体制。
而传统出版单位中,由于内部数字化水平较低,自主研发的情况较少,社内的技术人员往往只是负责单位的信息系统建设,对于高新技术则大多是与国内外一些技术公司进行合作,加上传统出版单位已经习惯于从事内容生产,所以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往往扮演内容提供商的角色。目前传统出版单位大多是由计算机专业背景的人从事数字出版业务,这些人员比较缺乏编辑业务知识,而在数字出版赢利模式尚未清晰的情况下,一些单位也因为引进高素质人才成本太高望而却步。传统出版业中缺乏专门针对已有从业人员的数字出版培训机构,数字出版相关的知识技能是需要循序渐进的,加上在传统出版单位中掌握数字出版技术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员都相当缺位,在这种情况下,难以转化原有传统从业人员成为新媒体人才,或对引进的数字出版编辑人才进行继续培养、培养和引进机制尚未满足新媒体的人才需求。
能力培养不同于知识传授般朝夕可学成,而是通过日积月累的实践经验才能逐步养成。因此,本文建议通过“企企”联合、“校企”联合、“社企”联合等方式,拓宽能力实训渠道。
(一)“企企”联合的方式
“企企”联合指的是传统出版单位与数字出版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方式。传统出版单位拥有优秀的选题策划人才,数字出版企业则拥有大批数字技术人才,两者在人才方面均有缺憾。项目合作可以让两者交流学习相关职业知识,又可以迅速补充各自所缺。
一方面,传统出版单位内部培训的关键之处在于转化现有人才。通过交流和培训,传统出版人才和数字出版编辑人才可以学习如何将传统的内容优势、选题策划能力和出版物营销能力等进一步延伸到数字出版实践领域中,同时如何在数字出版中保留传统出版应有的把关人素养。相关政府部门可以搭建人才交流平台,让各个层次的人才有机会进行学习沟通。传统出版单位可以学习数字出版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数字出版企业为人才提供的发展创新平台方面。比如盛大文学一直致力于在公司内部营造活跃、自主的创新氛围,从奖励机制、文化氛围等多方面引导、鼓励员工大胆设想、勇于创新。盛大集团多家业务公司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创新大赛,并逐渐建立了稳固的创新体系。
另一方面,传统出版单位可以以其内容优势与数字出版企业进行技术合作。比如,湖北长江出版集团与中文在线合作,进行《非诚勿扰》的全媒体出版,从传统图书到互联网、阅读器,再到手机阅读。其中,长江文艺出版社负责纸书的编辑出版和发行,独家授权中文在线负责在线阅读销售和拓展移动阅读市场。这种项目合作创新了传统出版单位的运营思路,双方均可以锻炼到自己的人才队伍。
通过这些项目研究工作,传统出版单位和数字出版企业可以培育研究型人才,为数字出版的稳健发展提出更多的解决方案。另外,企业之间可以进行资本合作,共担风险,共享利润。比如传统出版资本和数字技术资本融合成立一个新公司,提供技术、团队和营销渠道。政府提供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两种企业融合。这种合作既能实实在在带来经济效益,也能让两方面的人才更好地交流合作,探讨共同发展之道。
(二)“校企”联合的方式
“校企”联合指的是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数字出版编辑人才的方式。高校需要知道数字出版市场的人才需求,企业需要锻炼应届生的实践能力。企业与高校合作培训,既能为高校的实践性教学提供支持平台,又便于自身员工进行新知识技能的再培训,还能发掘适于本单位的数字出版编辑人才,可谓一举多得。
途径之一是高校和企业共建实训基地。高校可以利用实训基地的资源和优势引导学生参与社会项目,组织各类竞赛,或者创立创业基金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创办电子刊物或经营网站等。企业尤其是传统出版单位的从业人员需要接受数字出版技能的再培训,补充和完善相关知识结构。
途径之二是企业与高校联合进行培训。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迅速,而数字出版领域中不同层次的人员所要了解和掌握的内容不同。管理人员需要真正明白数字出版对未来出版的重要意义,更新原有出版理念,努力探寻数字出版的赢利模式,培养和引进数字出版编辑人才;专业技术人员需要不断更新自身专业技能,以适应瞬息万变的数字出版时代;营销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新产品开拓手段,创新营销方式……企业自身的内部培训,是结合单位和员工实际情况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培训所邀请的专家教授可以是高校的学者教授;高校也可与企业合作,邀请行业专家人士进行讲座培训。
(三)“政企”联合的方式
“政企”联合指的是政府和企业联合培养数字出版编辑人才的方式。可以由相关政府部门牵头设立出版创新基地。2011年7月30日,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在南京签署共同推进江苏新闻出版强省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设立江苏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上海的张江基地目前是上海数字出版的试验田,创新数字出版技术和内容。另外,虹口园区推进电子书包试点项目,金山建立国家绿色创意印刷示范园区。
除此以外,相关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推动传统单位和数字企业的合作。上海新闻出版局从多方面推进上海数字出版的发展:建设具有上海优势的出版领域数据库;建设“沪版图书内容数字化工程”项目,以供后期的图书内容集成应用和商业开发;建设数字内容投送平台和内容加工转换中心;建设上海报纸数字管理与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在线编纂平台和政府管理平台;研究国家数字出版相关标准等。同时,培养多个重点项目,如“复合出版”“盛大彩虹城”“书香上海数字阅读”“中华字库”“中国数字出版网”“新华E店”“辞海天下”“云中书城”等。另外,在宏观调控的同时不忘解决数字出版基础技术问题,如开发数字内容的登记、保护和检索功能,搭建集合信息发布、交易服务和电子结算等相关系统于一体的版权交易电子商务平台。
[1]刘灿姣,姚娟.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管见[J].中国编辑,2011(2):69-74.
[2]宋嘉庚,郝振省.双重效应下的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探析[J].出版广角,2016(19):6-8.
[3]主父志波,徐洋.“互联网+”时代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的多维探思[J].传播与版权,2016(2):59-61.
[4]王琦.探析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模式——以安徽出版集团为例[J].出版参考,2016(8):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