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宗商品交易和市场建设发展研究

2017-03-28 06:17:30■樊
创新 2017年3期
关键词:商品交易交易市场广西

■樊 凡

广西大宗商品交易和市场建设发展研究

■樊 凡

大宗商品关系国计民生,具有价格波动大,供需量大,易于分级和标准化,易于储存、运输的特征。规范和正常地展开大宗商品交易对提高商品的流通效率、促进区域产业集聚与合作、发挥流通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具有积极意义。广西在发展大宗商品交易和市场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其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把大宗商品交易和市场建设与生产、加工、贸易企业有机联系起来。广西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平稳推进,初见规模,应顺应发展趋势,突出市场特色,争取商品定价权,完善管理,规范经营,不断推动广西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健康发展。

广西;大宗商品;交易市场

一、发展现状:平稳推进,初见规模

(一)与西部大开发相衔接,促进交易市场建设和发展

广西以服务我国西南地区、华南地区、中南地区和东南亚国家为经济增长引擎,促进西部大开发政策效应的放大,缩小了东、西部经济的差距。腹地经济和对外贸易相互联动,为广西大宗商品交易和市场的发展提供深度的市场需求与产业依托。广西在大宗商品交易和市场建设过程中,打破地域和时间限制,不断培育市场和投资者,将区域优势和产品优势转换为市场竞争优势,吸引东部发达地区实力雄厚的股东与资金,引进新的理念和先进的技术、管理和人才,推动产供体制创新。新华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于2015年5月29日成立,已经在重庆、湖北、河南、江苏、福建、江西、湖南、陕西等地成立了区域运营中心。新华大宗广西运营中心于2014年12月设立,利用其市场、资金和管理优势,将广西的大宗商品资源与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有机融合,建立以流通为核心的联系生产与信息全链条管理机制,培育西部地区的要素市场。

(二)市场规模较大,交易方式以现货为主

广西是我国拥有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较多的省份之一,拥有国有控股的广西大宗茧丝交易市场、广西糖网食糖批发市场、新华大宗广西运营中心和广西北部湾矿产品交易中心,以及南宁(中国—东盟)商品交易所、广西食糖中心批发市场、广西广南国际大宗商品交易所、南宁大宗商品交易所、广西西南煤炭交易中心和广西农垦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6家民营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交易市场注册地集中在南宁市、柳州市和贵港市。上市交易品种主要有食品、农产品、化工、冶金、煤炭等行业的21个广西资源优势产品。

广西大宗商品交易管理部门积极推动各交易市场向现货市场转型,密切关注其运行动态,并利用现代信息手段,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推广和完善协议转让、拍卖等交易模式。如广西糖网食糖批发市场把握政策界限,杜绝以电子撮合、集中竞价、匿名交易、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进行标准化合约交易,重点对食糖现货电子商务交易流程进行梳理和完善,凸显非标准化的实物交易模式,重点打造以提供现货购销、仓储配送等现货配套为核心的食糖产业服务平台。2015年4家经营白糖的交易市场累计实现白糖现货交收量约占全国白糖总产量的53%,对我国食糖大宗商品贸易和食糖现货价格的形成发挥了积极作用。2009年2月成立的广西广南国际大宗商品交易所主要经营甲醇、白糖和糖蜜等大宗商品,是中国—东盟区域唯一一家集化工品和农产品于一体的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其根据市场需要,有计划地发掘双方大宗商品资源,促进两地大宗商品流通。

(三)交易监管体系规范,资金安全机制健全

大宗商品交易运行风险较高,在现有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为有效防范市场风险,广西大宗商品交易管理部门及各交易市场采取了一系列的监管措施,重点加强大宗商品的交易规则、市场风险控制、现货交收、资金结算等方面的管理。南宁(中国—东盟)商品交易所根据各交易品种的行业特点等,不断完善和适应不同交易品种的现货流通电子交易合同。广西农垦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严格执行交易商准入制度,杜绝一切自然人及没有行业背景的企业入市交易。

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作为一个独立经营体,可为入驻市场的企业提供资金交易结算服务,但不能完全控制企业账外交易资金行为。为此,广西大宗商品各交易市场加强了交易资金管理:一是与银行签订了有关资金结算协议,如广西西南煤炭中心和广西糖网与农行、工行、交行等银行建立了自动转账系统。二是在银行开立交易保证金账户,约定保证金账户用于归集投资者交易保证金。三是根据指令,银行通过银商转账系统实现资金在投资者个人账户及市场保证金账户之间自动划转。四是保证金账户资金归投资者所有,除约定用途外,市场不得往其指定账户划转资金。五是银行与市场每日进行电子对账。各交易市场还规范保证金缴纳形式,按规定对买卖双方的保证金收取比例提高到20%,且多数市场买卖双方的保证金都是以现金方式缴纳。

(四)加强信息管理建设,物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广西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建立了具有信息、物流等配套服务功能的场所和互联网交易平台,实现了企业间、客户间的信息传递和互动。大宗商品交易对集疏运网络要求较高,现阶段广西大宗商品交易运输网络以公路和铁路为主。广西西南煤炭交易中心整合周边煤炭现货贸易资源,大力发展现货挂牌电子交易平台,通过交易平台将产品生产、加工和贸易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交易市场的专业化、集约化发展。广西大宗茧丝交易市场巩固和完善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模式,完善购销合同协议转让机制并进一步加大仓储物流设施和配送服务网络的建设力度,逐步形成以现有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结合为主,以现货挂牌、供求和拍卖等购销方式为辅的大宗商品现货综合服务平台。

(五)市场定位不足,交易品种亟须创新

在广西大宗商品交易和市场建设过程中,有的交易市场对国内的现货交易、现货订单交易及现货订单中远期交易等核心问题缺乏系统的认识,致使自身市场定位不准,造成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被动。在交易商品方面,广西现有大宗商品交易设置的交易品种并未与现阶段广西的重点发展行业形成链接,造成交易商品种类、结构与广西工农业发展重心不吻合,缺乏辐射能力。此外,广西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功能体系尚不完善,市场经营品种多样化但各市场之间的合作机制不足。涉糖产业是广西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产业之一,现有的4个涉糖制品的大宗商品市场中,2个是专业食糖交易市场,2个是综合性交易市场,容易造成区域内同质商品交易自相竞争。

二、发展趋势:突出市场特色,争取商品定价权

(一)建立面向国内外的两个大宗商品市场

1.建立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

广西是我国与东南亚各国陆海连接的唯一省区,有便捷的出海通道和全国最完整的海关特殊的监管区。近年来,中国对东盟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发展持续增长。1991年双边贸易额仅为79.6亿美元,2015年达到了4721.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8.5%,占我国对外贸易额比重由1991年的5.9%提升到2015年的11.9%。2015年,广西对东盟国家进出口总额为286亿美元,同比增长19.6%,占同期广西外贸总值的56.6%。在双边大宗商品贸易进出口品种方面,通过广西口岸出口的商品主要有矿产品、蔬菜、成品油、钢材、纺织品和化肥等。进口商品为生产性原材料和能源,如原油、成品油、塑料原料、天然橡胶、煤炭和铁矿砂,以及农林产品,如谷物、蔬菜、水果、食糖、鱼类、药材、木材和木材加工品等。

广西要抓住新一轮经济增长点,提高对外合作程度,重点建设保税区域、沿海港口、边境口岸和中心城市等4个区域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国际大宗商品交易集散和资源配置平台。广西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建立,将极大提升广西乃至中国重点行业、产品影响力[1]。双方实体经济与金融工具通过交易平台予以对接和组合,围绕交易平台,吸引全球贸易商、国际经纪商和结算会员进入广西市场,实现外向型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创新升级。

2.建立面向国内经济腹地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

广西背靠的腹地经济快速增长,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在内的西南五省区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大力扶持下,GDP稳步增长。其中2011—2015年,西南五省的GDP平均增长率为16.6%。广西近5年GDP占西南五省区GDP的平均值为19.33%,仅次于四川的37.39%,位居第二。这一发展态势,有力地支持了广西面向国内经济腹地的大宗商品交易的发展。

一是加强交易集散市场建设。从流通角度看,我国大宗商品市场将进入一个提升期。从企业角度来看,我国大宗商品的主体企业将进入一个转型期[2]。广西大宗商品交易的发展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对应,不断整合区域内外部资源,优化交易市场结构,全面提升行业整体素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广西各地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要积极创造条件吸引企业入市,增强市场品牌效应,同时也要培育本地企业集团参与大宗商品交易平台。

二是形成商品集聚。广西大宗商品交易的商品品种日渐丰富,一类是从东盟国家进口的种类大宗商品,另一类是广西的优势商品,如煤炭、锰产业、硫磷、脂松香以及农林产品(粮油、食糖、木材)及其他产品(水果、鱼类、药材)等。广西要结合自身资源条件、市场条件、大宗商品贸易方式变化和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趋势,选择具有竞争力的品种进行交易。

(二)争取商品定价权

1.商品定价权的获取依赖于市场和市场影响力

中国在大宗商品定价权上无话语权,导致国内制造业的盈利空间很小。定价权的缺失将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和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掣肘[3]。广西柳州市的广西糖网交易的涉糖制品已生成的“柳州价”,有效地发挥了广西作为食糖主产区现货基准价的作用,成为全国糖价的风向标。为争取商品定价权及巩固定价权,广西大宗商品交易首先要充分认识定价权对企业规避风险,合理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性,加强产业集中度和生产企业间的合作,完善投资者结构,增强广西在大宗商品交易中的价格谈判能力和定价能力。其次,广西要建立健全大宗商品结构和市场体系,不断增强大宗商品定价能力,在国内外大宗商品贸易中更多地体现“广西因素”,利用现有的交易基础,及时推出相应的价格指数,以期形成区域性的市场影响力。

2.寻找贸易机会,逐步掌握定价话语权

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反映了商品基本需求的变化[4]。新华大宗广西运营中心成立以来,根据广西和东盟国家的大宗商品交易互补性强的特征,以围绕服务现货、培育品牌、促进交收的发展思路,已经上线了PTA、MEG、铜、棉花、纱线、绿茶、红茶、脂松香、大蒜、松子、香榧、白银、原油等13个品种,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大宗商品交易中增强了广西大宗商品的话语权。

3.建立市场价格体系

国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加之广西所选择的交易品种与国内其他市场选择的存在相同或相似,“定价中心”成为竞争的发展目标。广西要加强信息披露透明和行业联盟管理,建立大宗商品价格预警机制[5],在大宗商品交易中产生最具影响力的价格,提高广西大宗商品交易的话语权和定价权,进而掌握市场主动权。

三、发展对策:完善管理,规范经营

(一)明确发展方向,完善市场监管体制

广西构建面向国内外两个大宗商品交易服务体系是一项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系统工程,要密切与国家相关部门、周边地区、现有市场的沟通协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引导,企业主体,以先进技术和信息化为支撑,积极推进专业化、社会化大宗商品交易服务,建设服务于西南、中南、华南,辐射内地、连接东盟及世界各地、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广西大宗商品交易市场。

目前国内的现货市场发育并不完善,应该以建立规范的现货交易平台为基本目的,并且与相应国内外期货市场对接[6]。一要明确职能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建立健全交易市场体制机制,出台相应的交易规则、市场规范和行业资质等管理条例;二要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加强对交易行为和市场运作的监督,及时排除交易风险和市场隐患;三要加强与金融市场联动,促进与大宗商品交易相关的资金结算、商品担保、仓单质押、货款支持等一系列金融业务的发展。

(二)加强市场风险控制,防范商品交易风险

风险管制是大宗商品交易发展成败的关键,由于现阶段大宗商品交易没有明确的市场管理主体,准入门槛较低,风险承担与其经营规模明显不匹配,管理者在市场运行过程中随意变更交易规则,以及风险预警缺乏等,造成了交易管理和市场风险重重。因此,一要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生产方向,明确不得开展集中交易方式的标准化合约交易;二要做好风险预测,制定各种风险规避与应对方案;三要对交易行为时时监控,严格核对每笔结算,对交收环节实行全过程严格把关,有效控制和及时处置交易风险;四要实行交易品种差异化战略,规避同质竞争,积极参与异地同业交易市场建设,提升整体行业抗竞争风险的能力。

(三)建立市场信息服务平台,密切供应链企业间合作

大宗商品交易具有“大进大出”的特点,广西在市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中,要进行一大市场(广西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三大平台(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大宗商品信息平台、大宗商品服务平台)、八大功能(生产和生活服务、现代市场批发、商品集散、产品加工配送、电子商务交易、商品展示活动、多式联运中转、园区管理服务)的布局,切实完善商品交易和市场建设服务体系。

大宗商品交易与上下游企业存在很强的关联性和黏合性,将大宗商品交易各方和商业活动纳入整个供应链体系,利用有限资源缩短贸易周期。为做好大宗商品交易与供应链整合工作,一是广西要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形成世界范围的大宗商品供应链管理体系,以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扮演各种物流资源的整合者角色,通过整合自有物流资源或社会物流资源,实现交易平台的全程物流服务功能[7]。二是引进知名的大宗商品运营商和贸易商,利用其市场网络和管理经验,构建以企业供应链管理体系为基础的广西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三是实现云供应、云物流、云管理,完善大宗商品供应链管理,逐步形成交易、物流、仓储与港口、铁路之间的信息对接和实时交换。通过标准化的交易平台服务,实现大宗商品贸易与仓储、物流、清算、金融体系的无缝对接,构建大宗商品生态系统,提高大宗商品流通各环节的效率,提升大宗商品流通产业链中的附加值。

(四)加强统计工作,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广西在构建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体系过程中,要加强大宗商品交易市场领域的理论基础研究,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办法和操作经验,改进大宗商品交易统计体系。在具体工作中明确统计制度、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及时准确反映市场的发展规模和运行效率,为政府宏观管理和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广西大宗商品交易行业协会要为广大会员服务,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的交易秩序和安全,做好调查研究、信息统计、咨询服务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工作,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同时,实行行业学会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协调,积极推动行业规范自律和诚信体系建设。

四、结 语

广西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建设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与西部大开发政策相衔接,推动以西南区域经济发展,完善多层次商品交易市场体系,促进商品市场组织形式创新,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市场效率、增强企业风险管理能力和增强广西大宗商品的话语权等方面。政府有关管理部门要有效管理各交易市场,密切关注其转型及运行动态。各交易市场要遵纪守法,结合广西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市场和企业资源,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推动广西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健康发展。

[1]李彦,罗力强,李俊强.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广西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发展研究[J].东南亚纵横,2013(6):40-44.

[2]蔡进.大宗商品市场发展趋势与创新[J].中国流通经济,2013(12):6-9.

[3]翁心刚,安久意.大宗商品全程电子商务物流内涵与模型研究[J].商业研究,2013(12):191-194.

[4]吕志平.大宗商品金融化问题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3(2):77-80.

[5]邓创,宋南,夏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对我国物价的时变冲击[J].管理现代化,2015(4):112-114.

[6]林左鸣,刘晴晴.大宗商品经济战现状、趋势与中国的对策[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5,16(3):11-22.

[7]褚晓明,李彦萍.大宗商品市场要素运化交易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3(19):67-73.

[责任编辑:吴寿平]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Guangxi Bulk Commodity Trade and Market Construction

Fan Fan

Bulk commodity has impact on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people's livelihoo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uctuating price,large quantity of supply and demand,easy to classific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easy to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In the development of bulk commodity and market construction,Guangxi can integrate the production,processing and trade enterprises by using its location,resource and market advantage.Guangxi bulk commodity markets have progressed smoothly and have shown the initial scale.Guangxi should follow the development trend,present its market feature,try to obtain the commodity pricing power,improve and standardize management so as to promote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bulk commodity market in Guangxi.

Guangxi;Bulk Commodity;Trade Fair

F724.5

A

1673-8616(2017)03-0065-07

2017-03-02

广西高校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重点实验室资助(201602003)

樊凡,广西大学商学院教授、广西大学物流研究所所长(广西南宁,530004)。

猜你喜欢
商品交易交易市场广西
实现“双碳”目标 需将农业纳入碳交易市场
日本二手商品线上交易抢眼
投资北京(2018年10期)2018-12-29 09:03:46
广西广西
歌海(2017年1期)2017-05-30 13:07:40
正确认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中国商界(2017年4期)2017-05-17 04:35:57
广西尼的呀
歌海(2016年6期)2017-01-10 01:35:52
美国对关系国计民生商品过度投机的法律规制及其借鉴
中国市场(2016年26期)2016-07-11 03:54:13
日本法上的金融商品交易业者等机构的行为规制——以说明义务和适合性原则为中心
商事法论集(2016年2期)2016-06-27 07:21:04
贵阳:西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正式上线
当代贵州(2015年13期)2015-06-13 09:12:13
中外场外交易市场比较研究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大众考古(2014年3期)2014-06-26 08: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