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超
遂宁市安居区分水镇中心小学校四川遂宁629000
浅谈小学生说话能力的培训
杨超
遂宁市安居区分水镇中心小学校四川遂宁629000
要有效促进学生说话能力的提高,教师必须在平常教学中,积极为学生营造说话氛围,充分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手段,开展丰富多样的说话训练活动。
营造氛围;明确要求;强化训练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最高境界就是文章同说话一样,写在纸上的一句句文章,念起来就是口头的一句句语言,人家念了听了,不但完全明白文章的意思,还能领会到那种声调和神气,仿佛当面停那作文的人亲口说话一样”,所以从语文的本身来看,口语是语言的基础。“读和写”主要是运用书面语言,而书面语言的基础就是口语。那就明确地告诉语文教学工作者:说话教学应该放在重要位置上,学生说话能力提高了,读与写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呢?
在生活中很多学生往往能侃侃而谈,但一到正式场合就哑口无言或语无伦次,其根源一是学生的恐惧心理,二是说话的氛围。教师在训练过程中首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同时加强鼓励,多用榜样或闪光点的表扬模式,克服学生消极心理,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开启学生自信心的钥匙,让学生敢于“说”,勇于“说”。简单的说,就是在教学中,不批评,多鼓励,多表扬,使学生“破胆”。
其次是教师要针对不同的课堂模式,营造相对应的说话氛围,让学生感到轻松、活泼、融洽、自然。如果教师能精心策划讲授内容,巧妙引导学生“说”,这样,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缺乏自信的人也会在活跃的气氛中受到感染,勇敢的“说”起来。这就改变了教师独霸课堂,牵着学生走的现象,真正做到调动学生积极性,师生“双边活动”。
小学语文课程要求:“小学阶段说话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表达自己的意见,养成边听边想和现象后说的习惯。听话、说话要注意文明礼貌。”因此,教师在训练学生说话时务必让学生明确“说”的过程中要注意的基本事项:一是说标准的普通话,纠正方言。方言有时也是制约学生不敢大胆说的因素之一,说的机会多了,普通话也自然流畅准确起来。二是说话意思要明确,表达的内容要具体,有条理。要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明确知道本次说话要说一个什么内容或中心,用几句或几段话能把这个内容或中心表述清楚,先说那一句,后说那一段。三是说话要有礼貌,语速流畅、连贯,尽量避免说病句和口头语,说话力求生动。小学生说话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断句、重复啰嗦、口水话连篇等问题,教师就要积极加强学生用简捷的话清楚表述内容,注意遣词断句的训练,高段学生还可进行神态、手势、语气等方面的训练,让说话更自然、生动,富有感染力。
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在解决了“敢说”、“怎样说”的问题后,要达到培养效果,重要的还是要多渠道、多方式、有序的训练过程,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场合,采取灵活多样的训练方法,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反复训练中求得提高。
(一)照本说话训练
朗读、背诵及复述是运用教材作为示范,让学生照本说话。这是将书面语言变成有声的口头语言的一种训练。朗读、背诵既能练习发音,学习表情,锻炼胆量,培养口才,促进语言表达规范,又能借书面教材来丰富词汇,丰富句式,增强语感,为即兴说话打下良好的基础。复述练习,不但能训练学生口头表达的归纳能力,而且能训练学生说话语句连贯,条理清楚。
(二)变换说话训练
课内外组织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实物、自然景色,然后变换角度让学生说话。如面对一件实物,从形体上如何说,从功能上如何说。面对一个自然景点,从正面看怎样说,从侧面看怎样说。学生借助这些生动的形象,有针对性的说话,容易激发他们“说”的浓厚兴趣。
(三)活动说话训练
组织各种游戏或者文体活动,让学生当主持人、国旗下讲话、故事会上讲生动的故事、自我介绍、生活趣谈等等,应用多种活动形式,为形式练习“说”创造条件,设置环境,营造氛围。
(四)课堂三至五分钟说话
这种说话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允许学生课前预先准备好讲话稿,上台读给所有学生听;其次,允许学生先写好发言稿,但是上台不能照念,要求学生要用自己的话说给大家听;最后,列说话提纲,根据提纲条理清晰,语言连贯地说出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
(五)答问说话训练
为了启发学生思考,教师常在课堂上提问,要求学生回答,这也是口头说话练习。教师应注意提问范围要小,让学生多参与,多讨论得出答案,或者从课文中就能找到答案,逐步过渡到概括短文,归纳中心思想的提问,使学生说话能力逐步提高。
(六)即兴说话训练
即兴说话是更高层次的说话,他要求学生全面了解、分析事物,条理清楚,层次清晰,中心突出的说出。当然要做好这点,必须要求形式注重语言积累,加强阅读指导和训练让学生在阅读中去感知、感悟、思考和想象,以发展其语言、训练其思维,促进口语交际能力。
总之,语文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说的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缓慢反复的训练过程,教师要克服焦躁、急于求成的心理,充分重视,细心规划,一定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1]齐艳梅.培养小学生说话能力的体会[J].吉林教育,2016 (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