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财务资本特征及其显性化探究

2017-03-28 05:22教授
财会月刊 2017年34期
关键词:测度估值隐性

(教授)

隐性财务资本特征及其显性化探究

邓小军(教授)

目前隐性财务资本基本理论的研究近乎空白,通过分析隐性财务资本的基本特征可以认为,隐性财务资本与显性财务资本并存且贯穿于企业财务价值决策的各个环节,是不确定的表外资本。隐性财务资本的测度分为Ⅰ类测度、Ⅱ类测度、Ⅲ类测度,对应地,隐性财务资本显性化可表现为三种实现途径,但Ⅲ类测度目前尚无有效的估值技术与方法。

隐性财务资本;特征;显性化;估值测度

隐性财务资本是和表内显性财务资本相对应、相联系的表外财务资本,是能够影响企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财务价值决策实践,而且必须借助特定的财务估值技术进行科学估算的不确定性财务战略要素资本,体现着在隐性财务契约作用下企业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隐性财务关系。为深入认识隐性财务资本,可从源属和隶属两个角度对其进行整体分类。为从理论上深刻揭示隐性财务资本的本质,必须进一步探讨其基本特征、显性化。

一、隐性财务资本的基本特征

特征就是某一事物(某一类事物)用来区别其之所以是彼事物(彼类事物)而不是此事物(此类事物)的质的规定性。这种质的规定性是人们通过对某一事物(某一类事物)各种表现形式的逻辑抽象的认知,形成可识别的、能够刻画与描述某一事物(某一类事物)的整体标志性属性。隐性财务资本的特征就是能够将隐性财务资本和非隐性财务资本区分开来的、隐性财务资本所特有的一种质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是其标志性属性。具体而言,隐性财务资本有如下几方面质的规定性:

1.与显性财务资本并存,且贯穿于企业财务价值决策的各个环节。一方面,隐性财务资本和显性财务资本的相互依存性既体现出两者共同创造企业价值的价值属性,又反映出隐性财务资本对企业财务价值决策的特有意义。毫无疑问,就两者共同创造企业价值的相互依存性而言,显性财务资本的现实存在和表现是隐性财务资本客观存在的基础和载体;同时,分散潜伏在企业的采购部门、财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各个部门的隐性财务资本,在消耗掉企业一定的资源后也会反作用于显性财务资本。可见,对于可能体现时间连续性而潜在的隐性财务资本,如果企业不能够获取充分的与之相关的信息,并采取科学可行的方式及时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管控和处置,那么在当下被认为是科学的财务价值决策行为,在未来可能会由于隐性财务资本的影响而成为决策失误,从而给企业预期的财务价值决策绩效带来重大损失。

另一方面,“财务价值创造无处不决策”成为贯穿整个财务循环的一条“红线”,是企业财务价值决策最基本的理念和指导原则。从财务价值创造目标定位起到财务价值创造过程(如财务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资本运营管理决策等),再到财务价值战略决策、财务价值估值决策、财务价值分配决策,时时处处体现着“财务价值创造无处不决策”的理念。与之相对应,在“财务价值创造无处不决策”的财务活动中又时时处处折射出隐性财务资本的“影子价格效应”。

决策有用观是支撑财务价值决策的基本理论,为企业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在财务资本保值增值的基础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定位是决策有用观对财务价值决策本质的内在要求。就新经济时代的财务价值决策而言,基于隐性财务资本对企业价值创造的贡献度,由企业的管理激励机制、人力资本等因素诱发的隐性财务资本会体现出时间的连续性,在企业的持续经营过程中隐性财务资本就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不断积累,并体现或转移在企业将来的财务价值决策中。因此,如何科学度量与财务价值决策相关的隐性财务资本成为新经济时代衡量企业财务价值决策科学、高效与否的关键要素。

2.不确定的表外资本。不确定性是隐性财务资本的本质属性。潜伏形态的不确定性、动态发生的不确定性、涉及范围的不确定性共同构成隐性财务资本不确定性特征的框架。就潜伏形态的不确定性分析,由不同形式经济主体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经济行为可能导致隐性财务资本隐蔽潜伏在经济组织的各个环节。“漏斗效应”表明隐性财务资本为企业创造的收益和利润现在已经被侵蚀或将要被侵蚀,这种侵蚀不能精确预测其发生与否,侵蚀的程度也不能够进行精确的测度。对企业而言,隐性财务资本可能隐蔽潜伏在生产制造、运输销售、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同时由于隐性财务资本的形成,企业核算对象一般以其整个生产过程为基础,因此隐性财务资本在宏观形态上表现出显著的不确定性。

就动态发生的不确定性分析,隐性财务资本与企业的各种柔性因素(如企业管理者的经营风格和理念、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激励机制、人力资本的能力素质等)相关联,柔性因素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企业的各种柔性因素决定了企业的隐性财务资本发生与否、何时发生、以何种方式发生等尚无法感知,因此,难以管控的隐性财务资本在由量变到质变不断累积的过程中爆发式地表现出来,形成较之于显性财务资本最显著的区别,体现出动态发生的不确定性。同时,隐性财务资本可能表现为营利性组织的隐性资本,也可能表现为非营利性组织的隐性资本,这是隐性财务资本涉及范围的不确定性特征。

3.现有测度方法和资本市场上财会数据信息的质量决定着隐性财务资本的估值。对隐性财务资本进行较为准确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是隐性财务资本显性化后由表外资本向表内资本转换的必经之路。这一显性化途径又受制于测度方法的创新性和资本市场上财会数据信息的可信性。就估值方法的创新性分析,估值技术的实践需求推动着隐性财务资本测度技术的动态创新性。以Modigliani和Miller于1958年提出的MM理论为界,隐性财务资本估值技术经历了由事后测度向事前测度转变的质的飞跃和变迁。事后测度技术源自Solomon(1955)最初提出的用概率分布来衡量金融资产预期收益的思想,经过Williams(1963)的股利贴现模型、Markowitz(1952)的均值—方差模型等估值方法的发展,事后测度技术已趋于完善。这些测度技术使得隐性财务资本距离显性化和能够进行会计核算化的目标越来越接近。但由于不涉及或很少利用财务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隐性财务资本估值,日臻完善的事后测度技术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在此前提下,充分利用财务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对隐性财务资本进行估值的以剩余收益模型为代表的现代隐性财务资本估值方法,越来越凸显出其应有的价值,并日益呈现出以事前测度为主导,事后测度和事前测度紧密结合的创新性趋势。事实上,无论是测度隐性财务资本的事后估算技术,还是测度隐性财务资本的事前估算技术,每一次创新性方法、模型的提出,在丰富隐性财务资本估值方法的同时,也为隐性财务资本的会计化应用奠定了估值基础。

在知识经济时代,显性财务资本创造价值的收益空间已相对有限,加之其作为一种经济资源,显性财务资本的稀缺性、有限性也导致其很难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相比较而言,智力资本、客户资本、关系资本、声誉资本等隐性财务资本在企业价值创造中发挥的“1+2≥3”的“价值创造溢出效应”越来越显著,逐渐成为实施低成本领先战略、保持和提升企业可持续价值创造能力的决定性因素。比如,连年资不抵债致使连年亏损的北电网络,因净负债约10亿美元陷入财务困境而破产,然而破产后的北电网络的4000多项专利在资本市场上的收购价一路走高,拍卖收益达45亿美元。和能够进行会计核算反映的显性财务资本相比,现行财会制度在对隐性财务资本进行会计核算时,某一核算流程或某几个核算流程无法实施决定了只能将其归属为表外资本并在表外进行反映和披露。

本文将隐性财务资本的基本特征归纳为上述三个方面,不确定性决定了对隐性财务资本特征的描述是一个不断对隐性财务资本深化认识和反思的过程,也是一个随估算技术的创新、完善而逐步显性化、会计核算化的动态过程。

二、隐性财务资本的估值测度

隐性财务资本显性化和隐性财务资本的估值测度相互联系、相互转化。隐性财务资本的估值测度是其实现显性化的基础和前提,只有能够较为精确测度的隐性财务资本才能实现其显性化的测度目标;反之,隐性财务资本的显性化又是衡量隐性财务资本测度结果的外在形式标杆,即只有实现了隐性财务资本显性化的表现形式,测度误差在可容忍误差区间内的隐性财务资本估值结果才是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进行各种财务战略决策时所期望的决策相关信息。

隐性财务资本的估值测度就是对隐性财务资本的定量度量,即借助现有财务估值技术或方法使不确定的隐性财务资本显性化的过程。从会计学角度分析,隐性财务资本的估值测度就是实现表外隐性财务资本表内化或者会计核算化的过程。根据对隐性财务资本度量测度时所应用的方法和数据的信息含量,可进一步将隐性财务资本的测度分为Ⅰ类测度、Ⅱ类测度、Ⅲ类测度三大类。

1.Ⅰ类测度。Ⅰ类测度是指对金融资本和隐性股权资本的测度,也就是基于有关会计数据或者分析师的预测数据,采用目前较为完善的财务估值方法,包含长时间视窗和大样本长面板数据对金融资本和隐性股权资本进行测度。这类测度具有方法相对成熟、数据信息量大、测度结果误差较小、可靠性较高等特点,是主流财务研究者所倡导的隐性财务资本的经典测度模式。

2.Ⅱ类测度。Ⅱ类测度是指除对金融资本和隐性股权资本之外的其他可测度的隐性财务资本的测度。这类测度从方法上看,没有形成相对统一的财务估值方法体系;从数据信息量上看,都是依据各种不同的调研活动获得的包含短时间视窗的小样本面板数据。因此,这类测度具有方法相对不完善、数据信息量小、测度结果误差较大、可靠性较低等特点,今后财务研究者应该大力研究并改进隐性财务资本估值测度模式。比如:测度客户资本的VBR模型,将顾客关系生命周期概念导入客户资本测度而形成测度客户资本的ARA模型,测度客户终身价值的CLV模型等。

3.Ⅲ类测度。Ⅲ类测度针对的是不能够测度的隐性财务资本。这里的“不能够测度”是相对而言的,即相对于现有隐性财务资本估值技术和方法而言,对于这类隐性财务资本迄今为止还没有提出行之有效的估值技术和方法。此外,这类测度的对象还包括没有纳入隐性财务资本范围的隐性资本,比如没有应用于投资对象因而不产生预期收益的居民或者家庭沉淀、闲置的资本。

三、隐性财务资本的显性化

如前所述,隐性财务资本显性化是隐性财务资本定量测度过程的预期结果与外在表现形式。隐性财务资本测度和显性化的相互转化关系表明:依据对隐性财务资本测度的分类,隐性财务资本的显性化同理可相应表现为三种不同的实现途径,即Ⅰ类隐性财务资本显性化、Ⅱ类隐性财务资本显性化、Ⅲ类隐性财务资本显性化。Ⅰ类隐性财务资本显性化就是借助Ⅰ类测度方法和数据对隐性财务资本进行测度后的一种表现形式;Ⅱ类隐性财务资本显性化就是借助Ⅱ类测度方法和数据对隐性财务资本进行测度后的一种表现形式;Ⅲ类隐性财务资本显性化就是运用现有财务估值技术和方法无法显性化的隐性财务资本。

隐性财务资本的显性化为隐性财务资本的实践应用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思路和途径,解决了实践应用中隐性财务资本的度量难题,使得表外战略性隐性财务资本进入到对收益的会计化预期和管控的战略技术层面,成为在此基础上借助财务战略矩阵进行各种财务决策的相关资本,也提升了微观层面财务绩效考核制度制定和实施的客观性、科学性。

郑传海.隐性成本:效益流失的漏斗[J].经营管理者,2006(2).

Franco Modigliani,Merton H.Miller.The cost of capital,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8(3).

Ezra Solomon.Measuring a company's cost of capital[J].The Journal of Business,Capital Budgeting,1955(4).

William F..A simplified model for portfolio analysis[J].Management Science,1963(2).

Harry Markowitz.Portfolio selection[J].Journal of Finance,1952(1).

GordonM.,E.Shapiro.Capitalequipment analysis:The required rate of profit[J].Management Science,1956(3).

李浩,戴大双.西方智力资本理论综述[J].经济经纬,2003(6).

朱广其.基于顾客资本建立竞争优势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6.

F275

A

1004-0994(2017)34-0011-3

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710065

猜你喜欢
测度估值隐性
三个数字集生成的自相似测度的乘积谱
R1上莫朗测度关于几何平均误差的最优Vornoi分划
非等熵Chaplygin气体测度值解存在性
Cookie-Cutter集上的Gibbs测度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巧用估值法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如何创业一年估值过十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