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昌富
(台州市肿瘤医院,浙江 台州 317502)
乳腺癌是妇女癌症死亡的首位恶性肿瘤[1],且呈显著增长趋势,早期诊断乳腺癌是改善临床预后的关键[2],因而,如何提高乳腺肿块的早期鉴别诊断效果成为临床关注的重要课题。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乳腺癌筛查的最常用的手段之一,但对对于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判定尚存在困难,而超声弹性成像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能通过获得乳腺肿块组织内部软硬度的信息,为鉴别乳腺肿瘤良恶性提供新的途径,但单一超声弹性成像的特异性及准确性仍较低,存在一定局限性。本研究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探讨联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在鉴别诊断良恶性乳腺肿块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乳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知情同意;②进行手术治疗或穿刺活检,获得病理结果。(2)排除标准:①无法进行影像学检查患者;②妊娠期、哺乳期妇女;③精神病史或认知障碍患者;④其他部位肿瘤已转移患者。共计入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为24-65(41.3±17.4)岁,病理证实共计96个乳腺肿块。
2.检查方法。
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超声诊断仪为Hitachi EUB-7500,高频线阵探头(6-13MHZ),先进行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双侧乳腺进行扫查,获得二维声像图特征,应用BI-RADS分级诊断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分为1-6类,3类以上肿块提示可能为恶性肿块。完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切换至EI界面,获得稳定的可重复的弹性动态图像,根据肿块的弹性图像颜色不同对肿块进行分析,分为0-Ⅳ级,Ⅲ-Ⅳ级提示可能为恶性肿块。
3.观察指标。
以术后或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超声弹性成像及联合组诊断乳腺肿块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灵敏度=真阳性病例数/经病理证实的恶性病例数,特异度=真阴性病例数/经病理证实的良性病例数,准确度=(真阳性病例数+真阴性病例数)/总病例数。
4.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病理结果。
96个乳腺肿块,恶性肿块30个(31.25%),16个浸润性导管癌(16.67%),8个浸润性小叶癌(8.33%),3个导管内癌(3.13%),3个髓样癌(3.13%);良性肿块66个(68.75%),其中31个纤维腺瘤(32.29%),20个乳腺病(20.83%),9个导管内乳头状瘤(9.38%),6个肉芽肿性乳腺炎(6.25%)。
2.不同检测方法检测阳性率比较。
联合组诊断恶性乳腺肿块的阳性率为96.67%,明显高于常规超声的76.67%、弹性成像的76.67%(P<0.05)(见表1)。
表1 不同检测方法检测恶性乳腺肿块的阳性率比较
注:与联合组比较,a:P<0.05
3.不同检测方法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比较。
联合组诊断乳腺肿块的灵敏度高于常规超声和弹性成像(P<0.05),准确度高于常规超声和弹性成像(P>0.05)(见表2)。
表2 不同检测方法诊断乳腺肿块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比较(%)
注:与联合组比较,a:P<0.05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当肿块小于2mm或更小时患者生存率明显升高,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键。影像学检查是诊断乳腺癌的重要手段,常规超声检查对于乳腺囊实性肿块的鉴别较好,而对乳腺肿块内部的细微结构和性质的判定效果较差,尤其是早期乳腺癌超声像图表现不典型,易出现漏诊或误诊,临床检出率极低[3]。肿块硬度是判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重要依据之一,肿瘤的间质内常可见钙化砂粒体而导致肿瘤硬度增加,弹性成像技术通过获得肿块的硬度的彩色成像,进而有助于鉴别良恶性乳腺肿块,在发现微小病灶方面明显优于传统二维超声检查,明显减少了误诊、漏诊,提高了诊断水平,但弹性成像技术也有其局限性:(1)超声弹性成像的分级不够稳定,应制定统一诊断标准来尽量消除该差异;(2)位于腺体深层的组织因受力较小,形变也较小,易出现假阳性;(3)部分癌组织与正常的乳腺组织软硬度差异不大,可出现假阴性。因而,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可有助于弥补单一彩色多普勒超声或超声弹性成像存在的局限性。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能够提高恶性乳腺肿块诊断的阳性率及灵敏度。
[1]施月琴.2007-2015年南通市三区育龄妇女恶性肿瘤死因分析[J].海南医学,2017,28(4):669-671.
[2]沈卫达,徐锦屏,于金玲.96例早期乳腺癌诊治分析[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5,28(5):425-427.
[3]张 岩.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肿块检查中的价值[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7,40(3):31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