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政治信任的解构与重构

2017-03-28 12:59卢默民朱垂兴刘杰郭悦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2期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解构重构

卢默民 朱垂兴 刘杰 郭悦

摘 要:首先从利益信任、制度信任、政治权威信任和政治文化信任等层面分析新生代农民工政治信任的解构,然后从利益、制度、政府、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等维度论证解构的机理,最后提出重构新生代农民工政治信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政治信任;新生代农民工;解构;重构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2.058

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与制度的巨大张力,新生代农民工依然是城市的“边缘人”,与市民存在着很大差距。但他们对政治参与、制度改革、文化认同等有更多诉求。鉴于此,研究新生代农民工政治信任问题尤为重要。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年龄在16岁至35岁之间,在城市工作半年或半年以上的农业户籍人口。2015年四五月份,笔者对在长沙市区工作的新生代农民工政治信任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随机抽样和非随机配额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300份,由于采用当面调查方式,问卷回收率100%。调查对象主要从事销售、餐饮、居民服务、建筑等行业。在调查对象中,共有新生代农民工212名,其中男性108名,女性104名;第一代农民工88名,其中男性50名,女性38名。另外,笔者还对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了个人访谈。

1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信任的解构

1.1 利益信任的解构

其一,工资待遇偏低降低利益信任。新生代农民工工资待遇明显低于父辈。这一方面是因为第一代农民工能够吃苦耐劳,不轻易换工作,而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更换频繁;另一方面是因为第一代农民工主要从事工资较高的制造、建筑等行业,而新生代农民工则大多在工资相对较低的销售、餐饮、居民服务等行业。在调查中,70.3%的新生代农民工遇到过拖欠或克扣工资,经济利益遭到损害,影响了他们的利益信任。其二,合法权益受损削弱利益信任。公民的合法财产、权益不应受非法侵害。在调查中,发现许多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过非法侵害,这与第一代农民工相似。面对这种情况,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选择自己处理,向当地政府求助的只有11.8%。而42.1%的第一代农民工选择向当地政府求助。其三,社会支持匮乏减弱利益信任。有些市民对农民工态度很差,农民工产生了强烈的被剥夺感。调查发现,认为市民不太友好或很不友好的新生代农民工高达85.8%,与第一代农民工的看法基本相同。

1.2 制度信任的解构

其一,对户籍制度的看法。当前的户籍制度使我国城乡长期处于分离状态,由此带来了不良影响。在调查中,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对户籍规定的农民身份持不认同态度。62.3%的新生代农民工愿意把户口迁到城市,而56.8%的第一代农民工则不愿意将户口迁到城市。其二,对分配制度的态度。不公平的分配方式在新生代农民工中普遍存在,他們的付出与所得存在很大反差。调查显示,36.8%的新生代农民工对这种收入差距强烈不满。另外,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时间超长、劳动强度较大。北京市农民工每周工作7天,劳动时间平均每天10.36小时,最长有时达到24小时。其三,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新生代农民工在遇到社会保障问题时,主要依靠自己或亲戚朋友渡过难关,他们63.7%没有参加社会保险。社会保障的缺失使极少部分新生代农民工采取抢劫、偷窃等违法手段摆脱困境。

1.3 政治权威信任的解构

一是对各级政府的信任递减。新生代农民工在回答“政府哪些做法最能增强您的信任”时,排在前三位的是保护合法权益、平等对待农民工、提高工资水平。新生代农民工对中央政府比较认同,持满意看法的高达79.1%;对地方政府的态度相去甚远,持满意看法的只占18.4%。另外,41.9%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上面政府是好的,越往基层越差”。二是对相关政策及其落实的态度差异。当前国家制定的户籍、就业培训、工资待遇、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农民工政策在实践中遇到各种阻力。在农民工政策方面,新生代农民工中24.1%的表示很满意,41.5%的回答“基本满意”。在农民工政策落实方面,9.9%的表示“很满意”,21.2%回答“基本满意”。三是政治参与状况。政治参与是新生代农民工影响政府决策,表达利益诉求的活动,能够提高他们的政治参与效能感,增强政治信任度。在回答“农民工该不该参政议政”时,新生代农民工的态度比较积极。对于参与家乡的村委会选举,新生代农民工24.1%会回乡参与选举,34.0%想回家参与选举。值得注意的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非常缺乏组织资源,88.2%未参加任何组织。亨廷顿曾经指出,组织是通往政治权力之路,也是稳定的基础,因而是政治自由的前提。组织对缓解新生代农民工与政府的冲突发挥重要作用。一些新生代农民工往往通过非正常途径参与政治。

1.4 政治文化信任的解构

一是农村政治文化的信任状况。政治文化的改变需要一个长期过程。新生代农民工身上带有农村政治文化的影子。小农政治思想在农民内心积淀,影响着当代农民的心理行为。因循守旧、安于现状、逆来顺受的心理习惯严重束缚了广大农民的行为选择。在对农村政治文化的看法上,新生代农民工与父辈迥然不同。78.8%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群众和干部地位应该平等,而56.6%的第一代农民工认为群众应该服从干部领导。二是城市政治文化的适应状况。城市生活带来了全新的思想方法和全新的习俗姿态,这些新变化在不多几代人的时间内就使人们产生了巨大的改变。新生代农民工入城后,其保守思想和传统观念渐渐消失,生活、生产和思维方式不断变化。当利益受侵害时,新生代农民工试图加以维护,但是弱势地位导致他们无助迷茫。于是,不少新生代农民工质疑城市民主平等理念的真实性。当提及“城市政治文化怎样”时,大部分表示“好”或“比较好”。而问到“您是否适应城市政治文化”时,近一半表示“不适应”或“不太适应”。

2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信任解构的机理

利益是新生代农民工政治信任的逻辑起点。人们之所以参与政治,是建立在切实的物质利益基础之上的。新生代农民工与市民之间的利益差距明显,冲击着这个群体的政治信任。一是经济收入的低下制约政治信任。一方面,工作稳定性差,经常失业;另一方面,与城市职工不能同工同酬,超时的工作与领取的报酬不成正比。此外,不仅企业老板克扣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有些政府部门也具有这种不良行为。二是劳工权益保障的失效影响政治信任。身份导致这一群体在城市中社会地位的不平等,难以享受市民待遇。三是城市的社会排斥降低政治信任。调查发现,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认为市民瞧不起农民工。这让他们的心理隔阂加深,有的甚至仇富和怨恨城市。

制度是新生代农民工政治信任的关键要素。长期以来,我国对城市和农村实行不同政策,制度的天平倾向于城市,这使市民成为受益方,而新生代农民工则处于弱势地位。首先,户籍限制严格。户籍高门槛让新生代农民工受到歧视。其次,分配制度未能凸显公平价值。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时往往忽略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使他们滋生出强烈的被剥夺感。最后,社会保障被边缘化。新生代农民工参保率极低,政府对农民工社保资金的扶持非常欠缺,农民工难以承受社保费用之重。

政府是新生代农民工政治信任的重要主体。一是政府行为失范。一些政府官员试图牟取新生代农民工理应拥有的财产或公共物品,给他们造成利益损失,难免产生对政府和社会的不满。某些政府部门办事能力低下,外来人口往往不能享有政府服务。二是政策落实不到位。《劳动合同法》和教育培训政策在新生代农民工中的贯彻执行就力度不够。

自身是新生代農民工政治信任的决定因素。一是自身素质与社会期望的张力。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确实提高了很多,但与市民还相去甚远。许多新生代农民工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当期望难以实现时,他们通常会抱怨社会,甚至采取极端行为。二是与市民的关系。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活动在“熟人社会”的圈子里。有些新生代农民工盲目推崇城市文化,抛弃农村优良习俗。此外,有些市民的歧视令他们十分反感。

3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信任的重构

3.1 平衡利益格局,提升利益信任

一要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薪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员工最低报酬,健全最低工资标准机制,确保新生代农民工报酬可持续提高。充分发挥政府监管职能,推进政策法规贯彻执行。政府要积极了解法规执行情况,完善用人单位使用新生代农民工的激励机制。二要重视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诉求。政府或用人单位要加强与工人交流,了解新生代农民工需求。

3.2 消除制度不公,增强制度信任

一要打破城乡分割,降低户籍门槛。取消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划分,使户籍制度同医疗、福利、就业制度脱钩。二要改革分配制度,重组利益结构。更加重视公平分配问题。一方面,改革税收征管方式,消除不合理因素,加强高收入群体税收征管力度,降低低收入群体征税标准;另一方面,确保机会平等,减少机会不等现象。对拖欠工资的单位要求提前缴付保证金。完善最低工资标准制度。三要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社保制度。处理好社会保障中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之间的关系。推动新生代农民工社保法制化和规范化。培育新生代农民工和用人单位的参保意识。

3.3 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治权威信任

提升责任意识。政府要让民众信任,做出的决定应尽力贯彻落实,解决问题要公平对待。转变政府职能,增长行政能力。从全能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提高行政效率。让权益表达合法化和规范化。鼓励新生代农民工通过组织有秩序参与城市政治生活。

3.4 调和城乡政治文化矛盾,化解政治文化信任危机

强化新生代农民工积极参与政治的文化观念。化解城乡政治文化张力,促使乡村政治文化与城市政治文化和谐共生。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影响力,彰显主流政治价值,促进城乡政治文化交融发展。

3.5 加强新生代农民工自我奋斗

主动提高自身素质,合理确定社会期望值。参加继续教育,提高自我认识。根据自身条件,确定奋斗目标。疏导民工与市民关系,推进和睦相处。为民工与市民的平等交流提供制度保障,宣传教育市民尊重新生代农民工,关心和教育新生代农民工。

参考文献

[1]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48.

[2]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香港:华夏出版社,1989:16.

[3]王守智,王俊哲.当前乡村选举中存在的政治冷漠现象透视[J].黑河学刊,2006,(6):24.

[4]R·E·帕克.城市社会学[M].香港:华夏出版社,1987:265.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44.

猜你喜欢
新生代农民工解构重构
解构“剧本杀”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于强 保持真实,从生活中解构设计之美
彭涛形而上的现世解构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探析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改革思路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论中止行为及其对中止犯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