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帆
摘 要:以A股6家酒店业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与内部控制建设相关资料为基础进行分析,探讨内部控制对于酒店业的重要性,以酒店上市公司为代表提出其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维护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评价;酒店
中图分类号:F23
文獻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2.047
酒店作为旅游业的高端主体部分被广大投资者看好,虽然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酒店行业营业收入与利润呈现略微下降趋势,但并未阻挡酒店业的快速发展,新晋酒店以及酒店管理公司数量不断增加。酒店涵盖了住宿、休闲娱乐、餐饮、健身等多种业务,酒店的业务特点决定了其内部机构部门繁多,组织结构有扁平化趋势。
酒店业作为新晋的成熟行业,随着酒店经营者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知,以及法律对财务报表相关的内部控制的披露不断完善,收入、费用、资产等财务报表内部控制成为酒店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建设内容,对发展战略、社会责任、全面预算等非财务报表内部控制的建设则相对薄弱。
1 酒店业内部控制背景分析
1.1 内部控制是酒店业重要的管理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制度是对企业经营活动各方面的规范,内部控制的有效程度直接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规范性、财务报表数据的可靠性以及盈余持续性。内部控制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个方面对企业经营过程进行约束,企业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关键,内部控制在采购物资、销售产品、成本管理、绩效评价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更有效率的实现战略目标,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动力。
1.2 有效的内部控制可规避经营风险
根据行业生命周期理论,在快速发展的成长期内,酒店业所关注的是市场份额,随着酒店业进入到行业成熟期,进入行业完全竞争状态以后,酒店行业中酒店企业或酒店管理公司所面临经营风险成为其首要关注重点。
通过对内部控制的建设,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流程可以预防和防范经营过程中遇见的常规经营风险,同时面对非常规经营风险可以较快的应对,减少偶然事件给企业经营带来的损失。从内部控制建设的根本出发,经营过程中不断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及时更新内部控制流程,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与执行提供保障。
2 酒店业全面预算控制存在的问题
2.1 酒店企业对内部控制建设积极性弱
2012年起法律强制性要求上交所、深交所主板上市的公司实行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实施强制要求。以A股上市6家酒店公司为例,自2012年开始每年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自我评价并进行披露,在对6家上市酒店公司公布的四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研究分析发现,其内部控制建设主动性弱。号百控股(股票代码:600640)于2014年开始披露其2013年同内部控制相关的资料,未按照相关规定实行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调查发现,A股上市公司仅有华天酒店(股票代码:000428)于2009年始对监事会以及独立董事对内部控制评价的意见进行披露,其他上市公司酒店集团管理者并未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价。2015年披露内部控制相关信息发现,金陵饭店(股票代码:601007)同锦江股份(股票代码:600754)两家上市公司2015年并未披露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占酒店业上市公司的33.3%。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作为一种企业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承诺,借助“自我评价”来约束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的建设和维护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向预期使用者公开表明上市公司的对于内部控制建设的立场和态度,公开并不代表其内部控制一定不存在缺陷,但是未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则充分表明其对于内部控制建设主动性较差。
2.2 酒店企业内部控制更新滞后
酒店业属于服务行业,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宏观经济包括整体经济增长、法律环境变化、政治因素等,“十二五”期间,由于三公消费等影响,市场渐趋理性,国内高端酒店市场遇冷,一改前几年的凶猛发展势头营业收入以及盈利能力同以前年度有较大的下滑。目标客户群以及酒店组织构架内发生的变化所带来的经营管理上的变化并未在其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中进行披露。
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相关资料显示部分酒店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并未根据企业经营状况以及人员变动等及时更新,其中华天酒店(股票代码:000428)于2015年更换董事会、监事会、审计委员会成员共计6人次,其中监事会更换累计3次占监事会总人数60%,控制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而并未在2015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中进行披露相关变化导致的内部控制更新。
2.3 内部控制建设重点集中于财务控制
根据事务所对A股上市的6家酒店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出具的审计报告显示,6家酒店上市公司四年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均为有效,而针对于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则没有任何事务所进行评价和提供合理保证。上市公司需要会计师事务所关于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出具审计报告,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成为上市公司的重点关注领域,6家酒店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报告显示其均建立了相适应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主要由审批授权、合同合法合理性复核以及制度建设等组成,对财务报表内部控制相关人员的不相容职务相分离、责任人的明确、签字审批权责、留档备案制度等有明确的制度设计。
酒店上市公司对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视度不高,对发展战略、社会责任、全面预算等非财务报表内部控制的建设则相对薄弱,缺少与之相对应的评价监督机制与体系。虽然成立审计委员会,但审计委员会形同虚设,内控建设报告中并未体现内部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的建设与监督。
3 酒店业建立有效内部控制的措施
3.1 结合自身环境设计内部控制流程
酒店业在充分考虑行业特点、地域特点、人文环境、国家同地区政策走向、员工素质能力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基礎上,将服务定位于不同的消费者,提供的具有特色的娱乐设施,所在地理位置的差异,不同省份利好政策的扶持,维持酒店的必要的成本,全年游客的入住比例会因酒店不同而有所差异。酒店企业的微观环境是设计内部控制系统的基础,也是内部控制系统所控制和需要与之适应的客体,酒店应该建立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提升内部控制系统的效用性。
3.2 树立内部控制全局观念
内部控制规章就有较强的指导性,树立全局观念使得内部控制体系与企业战略结合在一起,以实现战略目标为导向,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为目的,便于实现内部控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职能和作用。
在酒店集团的角度,可以将董事会、监事会、审计委员会成员组成领导组作为内部控制最高权力机构,需要专职内部审计人员,直接向领导组进行定期与不定期汇报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及时处理在执行控制过程中遇见的非常规事件。需要集团主要责任中心负责人树立按照内部控制流程进行管理的理念,成为内部控制体系的执行者与设计者,同时需要内部审计人员从酒店未来发展的长远角度结合酒店具体资源情况来进行流程设计,根据执行者的实际反馈情况发现内部控制体系中薄弱环节,维持酒店内部控制有效的运行。
3.3 及时更新内部控制系统
酒店企业应建立信息系统管理,并及时进行更新,防止内部控制体系流于形式。酒店业人员变动频繁、市场环境变化以及目标客户群导致的营销手段发生变化等都会引起新的经营理念或经营模式,这就使得一成不变的内部控制系统无法适应新的要求,流程并非一成不变。
内部控制系统是根据企业经营环境以及组织结构量身定做的控制流程,宏观经济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旅游业快速发张带动酒店业进入完全竞争模式,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需要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来实时更新内部控制流程,注重对于流程的查漏补缺,及时修复漏洞,使得内部控制流程更具有效用。
4 总结
内部控制作为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和发推动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树立重视内部控制的企业文化,调动企业全体员工参与内部控制的积极性,设计科学的适合企业个体的内部控制体系,实现酒店业内部控制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先治,戴文涛.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研究[J].审计研究,2011,(1):6978.
[2]董美霞.增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效果的思考——基于《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征求意见稿)》[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1):7381.
[3]张先治,孙德芝,康均.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研究[J].审计研究,2011,(1):6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