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
雷锋可以是每个人,每个人都可以是雷锋传人。邓州是一座雷锋城,每一座城市都能够成为雷锋城。
半个世纪前,邓州560名青年应征入伍成为雷锋的战友;从1964年到1985年,这560名雷锋生前战友相继复转回乡,他们坚持雷锋战友本色,无私奉献,被称为“编外雷锋团”。2002年,邓州“编外雷锋团”正式成立。“编外雷锋团”影响力不断扩大,人员由最初的560人发展到13000余人,成为全国最大的学雷锋志愿者团体。2014年6月,中宣部授予邓州“编外雷锋团”时代楷模的称号……
“不靠雷锋沾光,要为雷锋争光”
1960年8月,河南邓州市560名青年应征入伍,来到沈阳军区工程兵10团当兵,成为雷锋的战友,宋清梅是其中的一员。
1962年2月19日,宋清梅和雷锋一起参加了沈阳军区首届共青团代表大会。会前,两人第一次见面,结伴同行。在去报到的路上,雷锋见到地上有石块儿就搬起来放到路边,遇见询事问路的人,他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予帮助。一上火车,雷锋就把挎包放在座位上,去帮助乘务员打扫卫生,给旅客倒开水,扶老携幼,嘘寒问暖。在沈阳九天会议里,宋清梅一直和雷锋住在一个房间。吃第一顿饭的时候,宋清梅看遍了餐厅也没有发现雷锋的影子。他在心里想,雷锋是主席团成员,可能坐进小餐厅里了。后来宋清梅才发现,雷锋是在厨房里帮着端盘子洗菜,忙完后才随便吃点饭。之后的每顿饭他都是如此。雷锋是主席团成员,又是大会重点发言人之一;会议期间,他每天忙到很晚才回房间,许多同志留下本子请他签名、写赠言,他总是认认真真地签完。宋清梅每天早晨醒来时,雷锋都早已起床,去帮助宾馆工作人员洒水扫地,忙前忙后了。在短短9天的会议相处中,雷锋的一言一行都给宋清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几天的相处让宋清梅看到自己与雷锋的差距。临别,他请雷锋签名留言。雷锋热情地写了几句话,并嘱咐:“不要因为出席了一次团代会,就骄傲自满,止步不前。”雷锋的赠言和嘱咐成了宋清梅的座右铭。从那时起,宋清梅就下定决心,这辈子一定要做一个像雷锋那样的人。在雷锋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下,他从战士到班长,从排长到指导员、教导员,一步一步成长为雷锋生前所在团的团长,并多次立功受奖。
这短短的赠言,成就了宋清梅半个多世纪的执着坚守。
1985年,宋清梅服从组织安排,转业回到了家乡邓州。宋清梅的家,紧邻雷锋路。走进门,一套木沙发、几件旧家电,透着简单、简朴。转业后,宋清梅一直没有分到房子。全家租住在3间旧平房里。后来,市里为转业干部盖了一幢家属楼。他分到一套50平方米的住房,在最高一层。有人劝,老母亲年过80,上下楼不便,可以找组织反映,分个好楼层。他却说,不能给组织添麻烦。1987年,宋清梅凑了1万多元,盖起几间房,总算让一家7口住进了像样的“窝”。这一住,就是29年。
宋清梅是正团职干部,转业时被任命为邓州市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当时有人劝宋清梅说:“老宋,去找找领导,凭你雷锋团团长这块响当当的牌子,咋说也得给你安排个像样的职务。”起初,宋清梅也有点想不通。可一想到雷锋的赠言,思想立刻转过弯来。在这个位置上,他一干就是十多年。
“不靠雷锋沾光,要为雷锋争光。”转业31年,宋清梅对此念念不忘。
岗位变了,他学雷锋的热情却一点不变。因城市道路扩建,他被抽调到邓州市拆迁指挥部,具体落实拆迁户的宅基地划分。他骑着自行车,带着年轻人,一家家丈量,从早忙到晚,一点不喊累。年轻人好奇,四五十岁的人,哪来这么大干劲?他说:“不是不累,是恨不得赶紧干完活,让大伙早点住上新房。”
一场秋雨,气温骤降。宋清梅担心,尚未住进新房的20多户群众,会不会挨冻。他冒雨出门,挨家查看。傍晚,他来到一户王姓的人家,发现临时搭建的窝棚上,雨布破烂,雨水直往屋里滴。棚内,一个老人、两个孩子,一会儿挪东,一会儿挪西,冻得发抖。宋清梅扭头钻进雨里,到商店买了塑料布、麻绳,爬高上低,忙活了一个多钟头,把棚子盖得严严实实。老人见他淋得浑身都湿透了,脸冻得发白,感动得流下眼泪,拉住宋清梅的手说:“老宋呀,俺一家人一辈子忘不了你呀,你是我们的恩人呐……”
為雷锋精神值班
1960年,杨德祥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应征入伍,分配到了雷锋生前所在部队的技术营三连四排十三班。当年12月底,在望花区军营北边杨树林里,和全团官兵一起听雷锋做忆苦思甜报告。以此为起点,他下定决心,向雷锋学习,做一名优秀的革命战士。
1965年5月,杨德祥转业到兵器工业部第四建筑工程公司,4年后回到五机部设在邓县的星光机械厂,到车间一看,崭新机器,却不会用。车床是苏联造的,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杨德祥一咬牙,不会就学,拿出雷锋的“钉子”精神,没有过不了的火焰山。说干就干,可是把邓县城新华书店翻了个遍,就找不到一本相关的机械书籍。好在厂里有家在北京的工作青年,就请他们托人在北京买了一本《车工手册》。书买来就苦学苦钻,杨德祥硬是让车间的机器转了起来。
1994年厂里调老杨任物资处废旧资料处理负责人。这可是人们眼中的肥差,各车间的边角废料报废机械、工件都集中在物资处统一处理。原来的几任负责人在这个位置上,都是出了问题调离的。杨德祥一接手,先设会计、出纳,专人管理公章,明确规定会计结算、出纳收钱,出门证由老杨签字后,盖了公章才能发货,并协同保卫处,要求过磅时必须由保卫处派人监督。
制度订出来了,人们眼睛都盯着杨德祥,看他怎样干。杨德祥不但带头制定制度,而且每次过磅都要到场监督,有人往磅称下粘磁铁,他不声不响收缴了。老杨不吃请、不收礼,有人就往他抽屉塞钱,300元、200元,最多一次800元。老杨心明眼亮,货运出大门,他总拦在门口,把钱退还主人说:“你看,送钱和你不送钱一个价钱,往后别给我搞这一套,麻烦我这老头子还要撵出来给你退钱。”
“我这一生学雷锋,从来没有感到吃了什么亏。我觉得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并且能够影响家人像雷锋那样做人。”
1997年杨德祥退休后,一直在编外雷锋团办公室工作,继续宣扬和传承雷锋精神。他捐助困难街邻、工友孙靖、王坤等多人,支援他们子女上学,解决他们生活困难,光支援的现金就有两万多元。义务帮助家庭生活困难的牛光辰、张长根做生意长达五年之久。在张长根才开始做鞋子生意时,还借给他两万元做启动资金。
他的爱人陈道荣在机械厂上班担任仓管员,在老杨的影响下,工作负责,坚持原则,没有领导签批条子,谁也别想从仓库拿走一个螺丝钉,在工人中威信很高。厂里甚至明确规定门卫科,没有陈道荣的签字,任何物品不许出厂,并写成条幅贴在大门口。在当时,陈道荣俨然是机械厂的集体财产的守护神。
一天上午10点多,老杨从编外雷锋团团部回家,在妇幼保健院门口拾到一个女式小包,里面有一部手机和一叠现金。老杨拿了包蹲在医院门口路边,细心地观察着过往行人。中午时分,家人打几次电话催他回家吃饭,从医院门口到家不到200米,回去吃碗饭,一来一回要不了半个钟头。但老杨怕错过失主,硬是等到下午一点多。一对中年夫妇小声吵着、东张西望地从他面前走过。老杨上前一步说:“你们在找东西?”男的一回头看见老杨手中的包,欢喜地对那女的说:“别嘟囔啦,这不是你的包。”中年妇女是中医院的,回家发现丢了包,在家中哭鼻子,等在卫生局上班的爱人回来,就要出来找包,爱人心想这年头包丢几个钟头了,上哪找。没想到真遇到了活雷锋。
知道老杨在这等了几个钟头,两人心中十分过意不去,要请老杨吃饭。老杨说:“算了吧,我家里的饭现成的,回去吃一碗就得了。以后出门小心点!”
“我能在编外雷锋团值班,就是给雷锋精神值班,我们从老团长到普通一兵,都是义务宣传、弘扬雷锋精神。做这样的工作我高兴!”杨德祥这位雷锋的老战友,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曾伟的“雷锋账本”
人称“傻子”村医的曾伟是编外雷锋团的一员。他在鄧州市彭桥镇彭桥村卫生室,一干就是23年……
1991年,勤奋好学、专业扎实的曾伟,刚从南阳卫校毕业,就被郑州一家大医院“相中”,但他却选择回村。曾伟说:“小时候,我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在乡亲们转身都能找到的地方,当一名好医生。”
在曾伟家里,保存着一本厚厚的记账簿,而且这个本子每月甚至每天都在加厚。他把每一次、为每一个人所减免的医药费,都记录在这个本子上。曾伟说:“我这个本子就像雷锋写得日记一样。这样做,并不是让乡亲们偿还什么,而是时时刻刻告诫自己,乡亲们需要我的帮助!
2005年的一个寒夜,曾伟突然接到马云秀的妻子打来的电话,说她丈夫一下子倒在地上,不能动弹,无法说话,让曾伟马上过去看一下。在简单询问后,曾伟挂断电话,带了些常备药,便骑上摩托车,迎着刺骨的寒风,直奔马云秀的家。由于赶路心切,在经过一个转弯时,曾伟来不及刹车,一下子连人带车蹿到沟里。摩托骑不成了,他就丢下摩托,跑着赶到了马云秀的家。经检查,马云秀是因脑出血引发偏瘫。由于彭桥镇距离邓州市较远,曾伟来不及打120急救电话,赶忙委托熟人开车把马云秀连夜送到了邓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到了医院,曾伟忙着联系医生,抬病人,替病人家属垫钱抓药,忙上忙下。出院后,马云秀落下了半身不遂,万念俱灰。曾伟向他许诺:“只要你有信心,我就一直帮你治下去。”
此后的6年里,不管寒冬酷暑,曾伟几乎每天都去给马云秀针灸,送医送药。如今,马云秀不仅痊愈,而且还在建筑工地上干活,打工挣钱养活家人。马云秀感慨地说:“曾医生不但医好了我的病,还医好了我的心。”
2008年,一家大医院的领导亲自登门,开出年薪25万的高价力邀曾伟上门坐诊。对于曾伟来说,这笔薪水相当于他10年的收入,但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对方。事后人们问他:“你为什么不去呀?咋恁傻呢?”曾伟诚恳地说:“我走了,乡亲们咋办呀?”
2012年3月初,在曾伟的倡议下,周边乡村医生联合成立彭桥镇学雷锋小组,经常为群众义诊,定期为村里的“五保”老人送医送药。对于镇里的孤寡老人,他尽显尊老之孝,经常带领邓州市“编外雷锋团卫生排”到光荣院里为老人们体检,送医送药,嘘寒问暖。10多年来,曾伟始终要求自己,每到节假日,必到光荣院为老人们送医送药,送营养品。这在曾伟看来,已经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在老人们看来,他们与曾伟已经成为最亲的一家人。
截至目前,编外雷锋团已发展到20个营、8个直属连排,人数达13000余人,涵盖了工农商学政各个行业,成为了中原大地学习、弘扬、传承雷锋精神的一面鲜艳旗帜。对于雷锋精神的理解,南阳师范学院雷锋营的同学这样说:“50年来,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没有变,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具有了时代的气息。雷锋时时处处都以党、人民和祖国的利益为重,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看作是最大的幸福和快乐,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每次参加志愿者服务队组织的社会志愿活动,我总会有一种奉献的喜悦。如果我们做每一件事都带着一份发自内心的关爱,即使在平凡琐碎的工作中,我们也能找到快乐。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宋清梅、杨德祥、曾伟只是编外雷锋团13000个“雷锋”中的缩影。在他们眼中,雷锋精神是一种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善待他人、奉献社会;雷锋精神是一种“傻子精神”,不计较个人待遇,不计较个人辛苦,不计较个人得失,集体在前,个人在后,他人在前,自己在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雷锋精神是一种“钉子精神”,立足本职,尽职尽责,使自己成为工作的内行;雷锋精神是一种“艰苦奋斗精神”,勤俭节约、艰苦拼搏,而不铺张浪费;雷锋精神是一种“螺丝钉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中,努力干出不平凡的业绩,永不“生锈”。雷锋可以是每个人,每个人都可以是雷锋传人。